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5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42736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5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5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5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5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5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5讲.docx

《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5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5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 第5讲.docx

届高三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导学案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第5讲

第5讲 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

 1.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考点一 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一、走向共和的曲折历程

1.背景

2.过程

深层点拨

法国君主制与共和制的斗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斗争,除了波旁王朝外,其他的君主制王朝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法国确立共和制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国家政权的过程。

与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掌握政权不同,法国工业资产阶级主要是通过革命完成这一历史进程的。

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颁布:

1875年,议会陆续通过了宪法的全部条文,确立了共和制。

2.内容

3.发展:

共和派通过议会对宪法进行修正和补充,堵塞了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4.影响:

共和制的确立和巩固,使法国社会得到稳定发展。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内容

主题一 法国代议制政体确立的长期性、曲折性及原因

(1)长期性、曲折性

①法国共和制和帝制的斗争激烈,政权在两者之间交替频繁、政局动荡。

②具有曲折性。

共和派与君主派经过长期的斗争,最终确立了共和制政体。

(2)原因

①政治原因:

法国封建势力强大,专制主义的观念根深蒂固。

②经济原因:

法国小农经济发达,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③阶级原因:

法国国内阶级关系错综复杂,派别众多;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还不够强大。

④外部原因:

欧洲大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国家及英国的武装干涉法国革命。

讲史料

史料 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

这个事实也许说明:

先进集团或先进思想的产生还不能算全社会的进步,只有当社会上保守的集团也不得不接受先进思想所规定的选择时,社会才能前进一步。

——钱乘旦《走向现代国家之路》

导读 史料反映了作者认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建立艰难曲折,并认为是落魄贵族建立了法兰西共和国。

认为仅先进集团和先进思想的产生并不能算全社会的进步,保守集团的进步尤为重要。

这一切均需要由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来推动。

练史料

史料 1873年,法国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写到:

“我们是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需要秩序,并不喜欢共和政体。

但是,如果‘联合派’(属于君主派)获得胜利,那些现在还留在我们方面的大部分人将投入极端共和派的怀抱去了。

探究 上述史料反映了当时法国怎样的社会现实?

并述其理由。

答案 

(1)反映了当时法国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2)“读者”所代表的工业家和土地所有者不希望君主派获胜,也不希望共和派获得更多的选票,可见当时的政治局面错综复杂。

主题二 美国总统制与法国总统制的比较

项目

美国总统制

法国总统制

国家元首

总统

总统

元首产生方

式及任期

选民间接选举(任期四年,可连任两届)

议会选举(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政府首脑

总统

总统

政府首脑与议(国)会的关系

总统不对国会负责,总统与国会互相制约

总统与议会相互制约,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议会

权力中心

总统

参众两院

特点

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议会共和,相互制衡

讲史料

史料 法国1875年宪法

第一条 立法权由众议院与参议院两院行使。

第三条 总统有特赦权;大赦则只能依法律行之。

总统统率武装部队。

总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

第五条 共和国总统,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得解散法定任期尚未届满的众议院……

第六条 各部部长,关于政府的一般政策对两院负连带责任……

导读 由第一条可知,法国议会掌握立法权,由第三条可知总统掌握行政权,史料综合体现了法国政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练史料

(2013·海南高考,节选)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料 1875年宪法规定,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由国民议会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拥有统率军队、任命内阁各部部长和一切军政要员、解散众议院等权力。

总统的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副署。

国民议会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

众议员由直接普选产生,参议员由间接选举产生。

内阁向议会负责,内阁总理须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议员可以兼任内阁官职。

——摘编自洪波《法国政治制度变迁——从大革命到第五共和国》

探究 根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政体与美国相比有何不同。

答案 具有总统制和议会制双重特色;权力重心在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相对较小,总统之下设有内阁。

1.(2014·北京高考)下图是法国1789年的一幅漫画。

画中三人分别代表贵族、平民和教士。

结合所学判断,漫画所要表达的意愿是(  )

“快快快!

让我们趁热打造!

快快快!

加油干!

努力工作!

A.第三等级反对制定新宪法

B.三个等级联合废除君主制

C.三个等级合力制定新宪法

D.三个等级修改拿破仑法典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的时间“1789年”可知,D项错误;A项不符合三个等级合力的宗旨,错误;当时法国实行君主立宪制,不会废除君主制,故B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后,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的情境。

故应选C。

2.(2013·广东高考)有人在1877年号召民众为当前政体的形式和宪法的完整性而战,并指出这是1789年革命的继承者同旧制度特权等级的残余及罗马神权政治代理人之间的斗争。

“当前政体”是(  )

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制

C.共和制D.无产阶级专政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时间信息“1877年”。

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但是法国共和政体并不稳定,仍面临着保皇派的威胁,所以才有了题干中为维护共和制和1875年宪法对民众发出的号召。

3.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

“立法权由众议院

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当时的法国(  )

A.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B.实行民主共和制

C.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

D.奉行分权制衡原则

答案 A

解析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议会制共和制。

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对议会负责。

总统提名产生的内阁也要对议会负责,故A项错误。

4.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

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

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

“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

”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君主派顺应历史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答案 A

解析 从时间上“1877年”,可知D项错误,因为1875年宪法已确立了法国共和政体;依1875年宪法,内阁是对议会负责的,且材料说“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可见,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更密切,故C项错误;“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可见,君主派没有主动退出历史舞台,故B项错误。

5.钱乘旦说:

大革命后,法国“社会持续动荡……工业化进程缓慢。

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

此后没再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这说明作者主要(  )

A.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

B.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

C.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

D.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答案 C

解析 法国社会长期动荡不利于工业化的进程,而不是否定法国工业化的作用,故A项错误;“否定法国大规模的革命”虽有体现,但不是作者的核心观点,作者的核心观点在于后半部分,强调用协商手段有利于民主政治的确立和社会的稳定,故B项错误;作者不是强调实行民主政治的重要性而是强调解决问题手段变化的重要性,因为革命的目的之一也是建立民主政治,但是革命容易造成社会动荡,这是作者所批判的,故C项正确,D项错误。

考点二 德意志帝国的体制

1.背景:

从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进行了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国的统一。

2.确立:

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规定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3.内容

4.特点

5.影响

 德意志帝国的基本构架

主题一 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名称

内容

项目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总统;选举

皇帝;世袭

行政与立法机构关系

行政权归总统,立法权归议会,总统由议会选出,权力受议会限制

皇帝掌握行政大权,首相对皇帝负责;议会形不成对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

官员和议会代表产生方式

参议院议员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议员由普选产生

首相由皇帝

任命;联邦议会的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帝国国会的代表由普选产生

政治特色

代议制比较完善,民主特色鲜明

代议制不够完善和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相同点

(1)都实行两院制,议会是立法机构

(2)国家元首都拥有大权,可以统率军队

(3)下议院权力都较小,立法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讲史料

史料 德意志帝国宪法

第十一条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皇帝。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的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其他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第十二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国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以上材料均摘自周一良、吴于廑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下册)

导读 由史料的第十二、十七条可知,皇帝控制立法权,由第十一、十五条可知皇帝掌握行政权,史料说明德国是“行政权控制立法权”。

练史料

史料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十一条规定:

“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皇帝在国际关系上为帝国的代表,以帝国名义宣战与媾和,同外国缔结同盟及条约,委派并接受使节。

以帝国名义宣战,必须取得联邦议会的同意,除非联邦的领域已遭受攻击……”

探究 史料反映了德意志帝国怎样的突出特征?

答案 德意志帝国中普鲁士国王享有世袭皇帝的特权;德意志帝国皇帝权力受到宪法和联邦议会制约;德意志帝国是联邦制度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主题二 德意志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1.德意志帝国政体特点及成因

(1)帝国名义上是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但通过宪法使皇帝和首相控制了政府和军队,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2)议会虽行使立法权,但不能通过任何对政府不利的法案,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

德意志的统一是由封建邦国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方式完成的,并由此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统一后掌握实权的是原来普鲁士的贵族。

由此体现出其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另外帝国的军队、军人地位至高无上,体现了强烈的军国主义色彩。

2.评价

(1)性质:

容克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国家。

(2)积极:

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工人阶级的斗争奠定了基础。

(3)局限: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次之。

讲史料

史料 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马克思

导读 据史料可知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是基于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了皇帝和宰相权力极大;议会无实权,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

练史料

(2012·海南高考,节选)

史料一 德国总统由全体德意志人民选举之,任期为七年,可连选连任。

德国总统掌握德国全部武装力量之最高统帅权。

如某一邦不

履行其依照德国宪法或德国法律所规定之义务时,德国总统得使用武力强制之。

如德国境内之公共安宁和秩序受到严重扰乱或危害时,德国总统得采取必要之措施,需要时并得使用武力。

德国总理和各部部长为行使其职责,应取得德国国会之信任,当国会以明显之决议对其中之一员撤销其信任时,该员应即退职。

——摘编自德国“魏玛共和国宪法”(1919年)

史料二 联邦总统由联邦大会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任期5年,只能连任一次。

联邦政府由联邦总理和联邦各部部长组成。

联邦总理根据联邦总统提名,由联邦议院不经讨论而选举产生,获得联邦议院过半数票者当选为联邦总理。

外交事务、联邦财政等由联邦行政和下属行政机构予以管理。

联邦国防部长对武装部队拥有命令权和指挥权。

——摘编自《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1948年)

探究 

(1)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以来德国三部宪法中有关行政权规定的演变及其趋势。

(2)根据史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联邦德国基本法关于行政权的规定发生变化的原因。

答案 

(1)演变:

最高行政权由皇帝转到民选总统,内阁

由向皇帝负责转为对议会负责;总统行政权由联邦大会授予,权力缩小,任期缩短;内阁权力增大。

趋势:

行政权归属由国家元首向内阁转移,由集权到民主。

(2)鉴于纳粹上台执政的教训,防止独裁,避免民主被滥用。

1.(2014·江苏高考)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

这种设想在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

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

A.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信息可知,俾斯麦的目的是确保德意志帝国皇帝的统治,D项符合题意;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可知,在德意志帝国代议制政体之下,帝国国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国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宰相对皇帝负责,故A、B、C三项错误。

2.(2014·广东高考)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  )

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

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

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

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

答案 D

解析 解答本题注意时间“1895年”,当时德国已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德意志帝国皇帝掌握大权,议会权力很小。

“上议院主用世爵”,其中上议院指的是联邦议会,“君权仍重”更能看出当时的德国是一个专制色彩浓厚的国家。

故选D项。

3.(2013·北京高考)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

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各邦实力的差距。

但在这个帝国中(  )

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联邦议会由各邦君主任命的代表组成,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权力很小。

同时,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绝对权力,他可以任免帝国首相,并操纵议会,所以答案为A项。

4.(2015·浙江五校联考)英、德两国在近代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对二者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君主任命内阁首脑B.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议会居于权力中心D.君主有权修订法律

答案 A

解析 在英国,议会选举产生首相后,要经过国王任命,而在德国,是皇帝直接任命,所以A项正确,符合题意;在英国,首相对议会负责,所以B项不正确;在德国,皇帝是权力的中心,所以C项不正确;在英国,只有议会可以修订法律,所以D项不正确。

5.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为德意志新皇帝,与执政了长达26年的德意志首相俾斯麦在很多问题上出现分歧。

其结果应是(  )

A.联邦议会罢免俾斯麦首相职务

B.帝国议会调和国王与首相的矛盾

C.首相向帝国议会求助废黜国王

D.国王以合法的方式迫使首相辞职

答案 D

解析 首相是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故A项说法错误;帝国议会并未掌握实权,故B项说法错误;德皇是世袭,帝国议会不具有废黜国王的权力,故C项说法错误;首相是对皇帝负责的,由皇帝任免,故D项符合题意。

1.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确立的标志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确立的根本条件是工业革命及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2.1875年宪法只是以一票的多数通过,说明当时保皇派的势力非常强大,但法国的共和制度逐步得到了巩固,主要由于法国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不断增强;法国人民包括资产阶级为民主共和而进行的不懈的斗争;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3.法国1875年宪法把“政府的共和国形式”等内容写入了宪法之中,从而在法律上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可能。

4.1875年宪法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包括:

任职7年,可连选连任,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5.1875年宪法规定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德意志君主立宪制政体,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则次之。

然而它是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的标志。

在帝国政府的保护下,德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7.德意志的君主立宪中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较为浓厚,主要是由于德意志的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容克贵族领导了德意志的统一,统一后的德意志政权主要是掌握在容克贵族地主的手里。

保留了很大的封建残余。

热考视角

视角一 关注热点——分权制衡

 分权制衡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一大特色。

下列国家权力机构在政治实践中,制衡效果相对最弱的是(  )

A.英国的内阁与下院

B.美国的总统与国会

C.法国的总统和参议院

D.德国的皇帝和帝国议会

答案 D

解析 考查学生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时注意关键词“制衡效果相对最弱的”,再依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视角二 文明史观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

 马啸原说:

“近现代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是古代和中世纪西方政治制度的延伸,是在继承和改革古代和中世纪政治制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由此判断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

A.执政官——总统

B.元老院——参议院

C.公民大会——众议院

D.民众法庭——议会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词“错误”,民众法庭是最高司法机构,议会是近现代西方各国的立法机构,故D项对

应错误。

A项都是最高行政机构,B项是上议院,贵族院,社会上层代表;C项是下议院,是平民院。

视角三 史学前沿——法国共和制与德意志政体的优劣

 《试论法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及启示》中分析道:

“(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并为此流血战斗,付出极大代价。

但是革命发展得太快,以至人们一早起来就会发现世界变了样,革命消化不了他所吞噬的旧世界。

”这一分析试图(  )

A.揭示法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

的原因

B.说明法国没有实行民主政治的基础

C.强调坚定的信仰对革命的重要性

D.肯定法国大革命对社会的成功改造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历史进程及原因的理解能力。

根据题干所示“(近代)法国人民曾先后信仰过人权理论、立宪制度、共和主义、恐怖统治、宽容政策”正说明了法国革命过程的曲折历程。

故答案选A。

 有人曾说德意志帝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

反映了当时德国(  )

①实行君主立宪制 ②建立起完善的代议制 ③皇帝掌握国家实权

A.①②③B.①③

C.①②D.②③

答案 B

解析 题干材料信息“贤明皇帝在上”体现了其实行君主立宪制,“议院之权薄弱”说明议会地位低下,代议制不完善,故选B。

练出高分

基础训练

1.下列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法律条文是(  )

A.“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

C.“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D.“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答案 D

2.下面关于法国1875年宪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确立联邦制

B.由参议院中的多数党领袖组织内阁

C.参议院和众议院均由普选产生

D.总统任期为7年

答案 D

解析 法国非联邦制国家,故A项错误;内阁由总统经众议院同意任命,故B项错误;众议院由普选产生,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故C项错误;D项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

3.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

“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

”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

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

A.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B.国民议会中有多数议员希望恢复君主制

C.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D.宪法规定议会有立法、缔结条约和特赦权力

答案 A

解析 “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结合1880年时间,说明法国共和制已经确立,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故A项正确;从赦免的人士来看,有巴黎公社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故B、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议会权力,故D项错误。

4.《法兰

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

“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

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两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

”这说明(  )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对议会负责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与立法权相互制约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规定分析,总统可以召集议会开会,议会可以要求总统召集议会,说明二者之间是相互牵制的关系。

其余选项不能体现宪法规定的完整关系。

5.《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第九条规定:

“参议院得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

”此规定的主要意图是(  )

A.实现权力的相互制衡

B.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和叛国

C.立法机构兼掌司法权

D.限制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

答案 A

解析 通过参议院组成最高法院审判总统,实现议会对总统的又一制衡,故A项正确;材料所述为事后审判,而非事前监督,无法防止总统以权谋私和叛国,故B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达了特殊情况下立法机构可以对总统

进行司法审判,通常情况下司法权由法院掌握,故C项错误;材料所述同贵族特权无关,故D项错误。

6.俾斯麦从19世纪50年代末以来就在考虑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

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

上述材料表明(  )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统一使德国资产阶级利益全面保障

C.统一后德国制度更具有专制色彩

D.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

答案 D

解析 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

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取得统一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项正确;A、B、C三项都是对题干材料片面的理解。

7.下图是19世纪后期某国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

此时该国(  )

A.军队在帝国占据重要地位

B.帝国国会由各邦代表组成

C.联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