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734260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1.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六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9年安徽省六安一中高考生物模拟试卷(六)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细胞及其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是所有细胞的边界,膜上的蛋白质只与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有关

B.动物细胞膜上存在葡萄糖载体用来吸收葡萄糖,不会释放葡萄糖

C.低等植物的中心体遭到破坏可能会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D.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不需要吸收葡萄糖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2.葡萄糖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详解】解:

A、细胞膜是所有细胞的边界,膜上的蛋白质不仅与物质运输和信息交流有关,有些还具有催化功能等,A错误;

B、动物细胞膜上存在葡萄糖载体用来吸收葡萄糖,也可能会释放葡萄糖,如肝细胞,B错误;

C、中心体能形成纺锤体,将染色体拉向两极,因此低等植物的中心体遭到破坏可能会得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C正确;

D、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细胞也要进行细胞呼吸,因此需要吸收葡萄糖,D错误。

故选:

C。

【点睛】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H+的跨膜运输有的与质子泵(H+载体蛋白)有关。

其中F-型为生成ATP的质子泵,另有两种消耗ATP的P-型和V-型质子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型质子泵可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

B.V-型可用于H+的顺浓度梯度运输

C.线粒体内膜上的质子泵为P-型

D.溶酶体膜上存在F-型质子泵将H+运入溶酶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产生ATP的生理过程有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ATP,暗反应消耗ATP。

生成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类囊体薄膜、线粒体内膜和线粒体基质

【详解】解:

A、F-型质子泵是一种能生成ATP的质子泵,因此可存在于类囊体薄膜上,A正确;

B、V-型质子泵是消耗ATP的,而H+顺浓度梯度运输不消耗ATP,B错误;

C、线粒体内膜是生成ATP的场所之一,该膜上的质子泵为F-型,C错误;

D、将H+运入溶酶体是消耗ATP的过程,而F-型为生成ATP的质子泵,D错误。

故选:

A。

【点睛】本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需要提取题干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主动运输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而且是逆浓度梯度运输物质的过程”,就可以准确的得出答案,这道题的启示就是要将知识点和实例进行有机的结合是将题做正确的前提。

3.艾滋病是由HIV引起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利用人体T细胞中的原料进行增殖

B.感染初期,机体能够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肿瘤主要是因为其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严重受损

D.与艾滋病患者握手、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

【答案】C

【解析】

【分析】

关于“艾滋病”,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艾滋病的中文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2)艾滋病的致病原理: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

(3)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

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

【详解】解:

A、HIV属于逆转录病毒,其主要侵染T细胞,利用人体T细胞中的原料进行增殖,A正确;

B、感染初期,机体能够发生体液免疫产生与HIV特异性结合的抗体,B正确;

C、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肿瘤主要是因为其免疫系统

监控和清除功能严重受损,C错误;

D、与艾滋病患者握手、进餐不会感染艾滋病,D正确。

故选:

C。

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状态下突变是不定向的,人为诱变下可以是定向的

B.四分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而基因突变不可以

D.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均可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

2、基因重组的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交叉互换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详解】解:

A、自然状态下突变是不定向的,人为诱变能提高突变频率,但也是不定向的,A错误;

B、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

C、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而基因突变能产生新的基因,进而产生新的基因型,C错误;

D、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基因重组若是四分体的交叉互换也可使某染色体上出现不曾有过的基因,D正确。

故选:

D。

5.河蟹为杂食性动物,可捕食稻田中的小动物和杂草。

下列有关稻蟹农业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稻蟹生态系统的基石是河蟹和水稻

B.水稻长势整齐的稻田群落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

C.稻田中水稻的空间特征表现为均匀分布

D.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可被循环利用,而不依赖于系统外的供应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生态系统的基石为生产者,河蟹为消费者;A错误;

稻田垂直方向群落分布存在分层现象,例如水稻上层与其他生物如藻类在底层,B错误;

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属于水稻种群的空间分布特征的均匀分布,C正确;

物质循环是在整个生物圈中循环,稻田生态系统不能实现物质循环,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群落的结构、种群的特征、物质循环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6.下列关于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詹森通过实验证明了胚芽鞘产生的物质可通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B.拜尔的实验证明了胚芽鞘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导致

C.温特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

D.达尔文认为单侧光对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导致向光侧生长比背光侧快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

科学家

实验过程

实验结论及分析

达尔文

①胚芽鞘+单侧光→向光生长。

②去尖端+单侧光→不生长,不弯曲。

③用锡箔罩住尖端+单侧光→生长,不弯曲。

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对下部产生影响,出现向光弯曲。

詹森

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不弯曲。

胚芽鞘尖端下部放琼脂片+单侧光→弯曲。

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

拜尔

切去胚芽鞘尖端,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胚芽鞘向放尖端的对侧弯曲生长。

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温特

①接触过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

②空白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切面的某一侧。

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

 

从人尿中分离出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生长素的化学成分是吲哚乙酸。

【详解】解:

A、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A错误;

B、拜尔的实验证明尖端产生某种化学物质,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B正确;

C、温特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向下运输,促进下部生长,并命名为生长素,C错误;

D、达尔文根据实验提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尖端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下部导致背光侧生长比向光侧快,D错误。

故选:

B。

二、探究题

7.若测定A、B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结果如图所示.对照实验是在30℃时进行的.请回答:

(1)当温度超过______℃后,植物B的呼吸作用就会受抑制;这两种植物中,最可能原产于热带地区的是______.

(2)写出在高温时导致光合作用受抑制的两个原因.①______;  ②______.

(3)对A、B植物而言,光合作用对高温较为敏感,支持这一观点的实验证据是______

(4)导致植物A受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57℃,理由是______.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由40℃升至45℃的过程中,植物B的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______(选填“加快”、“不变”或“降低”).

(6)水果在生长季节如果长期处于不致死的高温环境中,甜度会较低.参考本研究的结果,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生理基础.______.

【答案】

(1).50

(2).植物A(3).气孔在高温时关闭,光合作用所需CO2供应不足(4).酶在高温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5).相对于呼吸作用,A、B植物的光合速率在较低温时开始下降(6).呼吸作用速率降到0,显示细胞死亡(7).降低(8).在不致死的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而呼吸速率仍然很高,所以糖的净产量(积累量)减少,水果贮存的糖分较少

【解析】

【分析】

无论光合作用还是呼吸作用过程都需要多种酶的催化,温度会影响酶的活性,低温抑制酶的活性,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从图中可以判断出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所需要酶的最适温度不同。

【详解】

(1)由图中可以看出,当温度超过50℃后,植物B的呼吸作用就会受抑制;A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高温下较B植物高,所以植物A最可能生活在热带地区.

(2)由于气孔在高温时关闭,光合作用所需CO2供应不足;酶在高温时活性降低甚至变性失活以及高温破坏了叶绿体膜,都会导致光合速率降低,所以高温导致光合作用受抑制.

(3)图中可以看出,两植物的光合速率均在较低温度下就开始下降,因此可得光合作用对高温较为敏感.

(4)由于57℃时,呼吸作用速率降到0,因此可确定细胞已死亡.

(5)当气温由40℃升至45℃的过程中,植物B吸收二氧化碳速率减少,即暗反应减弱,光反应也减弱,因此ATP的合成速率降低.

(6)在不致死的高温下,光合作用速率下降,而呼吸速率仍然很高,所以糖的净产量(积累量)减少,水果贮存的糖分较少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考查了温度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考查了学生分析曲线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物在光下既进行光合作用,也进行呼吸作用,而净光合作用量=总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

8.桑基鱼塘是比较典型的水陆交换生产系统,随着生产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这种系 统产生了很多变形,图中是桑基鱼塘的一个改良系统。

(1)鱼塘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猪兔羊“所属的生态成分是______。

(3)如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请据图作答:

若A表示初级消费者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C表示______。

(4)鱼塘中鱼种群的分布常表现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这有利于______,塘泥肥桑的原因是塘泥中的______能将粪便、残渣等分解成以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______。

【答案】

(1).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家畜粪尿中的有机物中的能量

(2).消费者、分解者(3).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4).鱼群充分利用自然资源(5).分解者(6).无机物

【解析】

【分析】

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图乙中A是摄入量,B是同化量,C是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是粪便中的能量,D是进入分解者的能量。

F是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详解】

(1)鱼塘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鱼塘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家畜粪尿中有机物中的能量。

(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生态系统中“猪兔羊”所属的生态成分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3)由图乙可知:

若A表示初级消费者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其同化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4)鱼塘中鱼种群的分布常表现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群落的垂直结构,这有利于鱼群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塘泥肥桑的原因是塘泥中有分解者,分解者能将粪便、残渣等分解成无机物,以促进水生植物的生长。

【点睛】1.对于人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要注意人工加入的有机物的能量。

2.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中,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

同化量=呼吸作用量+自身生长发育繁殖量。

9.“今朝春气寒,自问何所欲“。

用吃喝来御寒,这未尝不

一个好办法。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______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并使之产生兴奋,兴奋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的______增加,该激素作用于______细胞。

(2)葡萄酒中所含的乙醇能使大脑的相关神经中枢系统兴奋。

适量地饮葡萄酒有利于缓解疲 劳,松弛神经,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的新陈代谢等。

当乙醇刺激的神经元的轴突上某部位时,这个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_____。

【答案】

(1).产热量和散热量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3).垂体(4).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解析】

【分析】

体温调节是神经—体液的调节,在寒冷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有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的过程。

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在垂体上,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在甲状腺上,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详解】

(1)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体温能保持相对恒定是在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产热量和散热量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并使之产生兴奋,兴奋传至下丘脑,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该激素作用于垂体细胞。

(2)当乙醇刺激的神经元的轴突上某部位产生兴奋时,这个部位的细胞膜内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点睛】1.体温调节的中枢在下丘脑,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在垂体上,因为只有在垂体上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2.神经细胞未受刺激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受刺激兴奋时变成外负内正。

10.某多年生雌雄同体植物的花色有红、蓝色两种,研究发现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不存在致死。

现有三个纯合蓝花品系甲、乙、丙,做了如下杂交实验:

甲×乙→F1全为蓝花:

甲×丙→F1全为红花。

回答以下问题:

(1))控制该植物红花的基因有______种。

若让甲、丙杂交得到的F1自交,F2蓝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______。

(2)研究人员又进行了乙、丙杂交,所得F1与甲、乙杂交的F1杂交,其后代中红花:

蓝花=______

(3)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不慎将甲、乙、丙三个品系中的某一植株标签丢失。

请尝试用简 便可行的实验方案及结果分析,从而确定其所属品系。

(一次杂交可得大量子代)______

【答案】

(1).4

(2).100%(3).1:

3(4).①该植株与甲杂交,若子代全为蓝花,则该植株为乙,子代全为红花,则该植株为丙

②该植株与丙杂交,若子代全为蓝花,则该植株为乙,子代全为红花,则该植株为甲

③该植株与甲丙杂交的F1杂交,若子代红:

蓝=1:

3,则为乙;若子代红:

蓝=1:

1,再将该植株与甲杂交,若子代全为红花,则为丙

【解析】

【分析】

控制花色遗传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根据甲×乙→F1全为蓝花:

甲×丙→F1全为红花,则可推知红花基因型为AaBb,其余基因型皆为蓝花。

甲和丙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顺序可颠倒),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控制红花的基因有4种基因共同控制。

甲×丙→F1全为红花,基因型为AaBb,自交后代蓝花的基因型有: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这些基因型产生的后代全为蓝色,都能稳定遗传,F2蓝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00%。

(2)乙、丙杂交,根据分析,假设乙的基因型为AABB,丙的基因型为aaBB,则后代基因型为:

AaBB,设丙的基因型为aaBB,则甲的基因型为AAbb,甲、乙杂交后代基因型为:

AABb,AaBB和AABb杂交后基因型为:

AABB(蓝)、AABb(蓝)、AaBB(蓝)、AaBb(红),即红花:

蓝花=1:

3。

(3)若要确定丢失标签所属品系,可以用杂交方法然后根据子代的性状分离比进行确定。

具体可以有以下方法:

①该植株与甲杂交,若子代全为蓝花,则该植株为乙,子代全为红花,则该植株为丙;

②该植株与丙杂交,若子代全为蓝花,则该植株为乙,子代全为红花,则该植株为甲;

③该植株与甲丙杂交的F1杂交,若子代红:

蓝=1:

3,则为乙;若子代红:

蓝=1:

1,再将该植株与甲杂交,若子代全为红花,则为丙。

【点睛】稳定遗传往往指纯合子,因为纯合子自交后代没有性状分离,而本题中的蓝花无论纯合子还是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没有性状分离,因此本题中的稳定遗传的基因型不只是有纯合子还有杂合子。

11.请回答下列问题:

(1)榨取果汁时,要想使果汁尽可能榨出来应加入______,在该物质的作用下,果胶分解成可溶性的______。

(2)牡丹籽油的提取:

牡丹籽中含油率在20-30%之间,不易挥发,可以采取______和______的方法进行提取。

(3)从土壤中分离分解纤维素

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如下:

(一)土壤取样→

(二)选择培养→(三)梯度稀释→(四)将样品涂布到鉴别培养基上→(五)挑选菌落。

该培养基从物理性质来看属于______培养基;该过程中步骤

(二)选择培养基的营养物质的特点是______,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______。

(4)为检验培养基及培养皿灭菌是否合格,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5)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微生物时,在统计菌落数目时,应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______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答案】

(1).果胶酶

(2).半乳糖醛酸(3).压榨(4).萃取(5).固体(6).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7).便于形成单个的菌落(8).单独设置一组灭菌后不接种样液的培养皿(含培养基)进行培养(9).培养时间不足

【解析】

【分析】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

蒸馏法、压榨法、萃取法。

常用的接种方法: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常用的灭菌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和灼烧灭菌法。

【详解】

(1)榨取果汁时,果汁在果胶酶作用下可以分解成可溶性的半乳糖醛酸。

(2)牡丹籽油

提取可以采取压榨和萃取的方法进行提取。

(3)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要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应该用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只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才可以生存;步骤(三)中稀释的目的是便于形成单个的菌落。

(4)为检验培养基及培养皿灭菌是否合格,可单独设置一组灭菌后不接种样液的培养皿(含培养基)进行培养,看是否有菌落产生。

(5)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微生物时,在统计菌落数目时,应选取菌落数目稳定时的记录作为结果,这样可以防止因培养时间不足而导致遗漏菌落的数目。

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点睛】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由于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故统计结果往往偏小。

12.2018年4月,《ReproductiveBioMedicine》期刊在线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到2100年,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即试管婴儿技术)诞生的人数可能将达到全球总人口的3.5%——约4亿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管婴儿技术是体外受精技术、早期胚胎培养和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等人工助孕技术的俗称。

(2)体外受精首先需采集卵子,发育到______________期的卵子能与_______________在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

(3)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除了给予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细胞呼吸外,还需要提供CO2以________________。

母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为胚胎在母体内存活提供了可能。

(4)借助于胚胎分割技术,理论上一次可以获得多个胎儿,胚胎分割操作过程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是将________________均等分割。

(5)人也是生态系统

一员,要维持地球的和谐有序发展,我们必须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下列结构示意图最能体现生态工程中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的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胚胎移植

(2).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3).获能的精子(4).O2(5).维持培养液的pH(6).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7).内细胞团(8).D

【解析】

【分析】

由题文描述可知:

本题考查学生对动物细胞培养、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胚胎分割、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

(1)试管婴儿技术是体外受精技术、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等人工助孕技术的俗称。

(2)体外受精主要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精子的获取和受精等几个主要步骤。

采集的卵子,需将其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才能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形成受精卵。

(3)在体外培养受精卵时,需要为之提供气体环境。

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有O2和CO2;O2是细胞代谢所必需的,用以维持细胞呼吸;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母体对移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母体内存活提供了可能。

(4)胚胎分割操作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将内细胞团进行均等分割。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包括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其中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的含义是:

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变系统功能的目的,据此分析图示可知,D结构示意图最能体现生态工程中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动物细胞培养条件、体外受精的过程、胚胎移植的生理基础、胚胎分割的注意事项、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的含义等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在此基础上结合题意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