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高压电力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2991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33.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建高压电力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建高压电力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建高压电力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建高压电力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建高压电力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建高压电力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docx

《新建高压电力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建高压电力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建高压电力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docx

新建高压电力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安全监理细则范本模板

改造工程子项电力工程

 

混凝土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编制:

审批:

 

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改造工程子项电力工程监理部

年月日

监理实施细则交底签到表

工程名称

改造工程子项电力工程

监理细则名称

《混凝土灌注桩监理实施细则》

交底人

交底时间

接收交底人

监理部人员

施工单位人员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设计方案说明

四、竖井围护结构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五、降水和排水质量控制要点

六、竖井深基坑开挖与支护质量控制要点质量要求

七、竖井围护结构施工安全控制要点

 

一、编制依据

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3、《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5、《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003年版)

6、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安全文明施工法律、法规、条例和规定

7、经审查批准的图纸和设计技术文件

8、经批准的监理规划

9、监理合同

10、工程承包合同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建高压电力通道工程,线路全长4420米,根据后期运营及通风要求,在4公里长的线路上共设置5座主井、1座支井。

竖井采用明挖法施工,北侧线路主要采用盾构法施工,

 

南侧线路及连接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工程总平面图见附图1)。

根据设计图纸进度及现场施工进度,现编写N1-1#、N4#竖井基坑开挖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1.1N1-1#竖井

N1-1#竖井(K7+385)位于道路南侧,为南侧支井。

竖井距工程起点楚平路水平距离为65米,结构净空尺寸为7m(长)×5m(宽)×13.2m(开挖深度),采用明挖法施工。

具体竖井尺寸表见表1-1:

表1-1竖井尺寸表

竖井名称

竖井中心线里程桩号

施工方法

基坑围护结构形式

结构尺寸(m)

N1-1#工作井

K7+385

明挖法

钻孔灌注桩+内支撑

7长×5宽×13.2深

1.2N4#竖井

N4#竖井(K10+420)位于道路北侧,为北侧主井。

该竖井为区间盾构始发井,为满足盾构分体始发要求,竖井结构净空尺寸为30m(长)×7m(宽)×15.6m(开挖深度),采用明挖法施工。

具体竖井尺寸表见表1-2:

表1-2竖井尺寸表

竖井名称

竖井中心线里程桩号

施工方法

基坑围护结构形式

内净空结构尺寸(m)

N4#工作井

K10+420

明挖法

钻孔灌注桩+内支撑

20长×7宽×15.6深

2.竖井周边建构筑物及管线

为响应雄楚大街改造工程整体建设需求,雄楚大街电力隧道竖井选址均把控两点原则:

(1)竖井选址不超越规划红线;

(2)竖井选址不占用规划机动车道。

根据此两点原则,竖井处于管线相对集中且距周边建构筑物较近的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上。

竖井周边将构筑物及管线具体如下:

2.1竖井周边建构筑物

2.1.1N1-1#竖井周边建构筑物

N1-1#竖井(里程7+385)位于南侧非机动车道上,周边建构筑物有:

雄楚高架N001、N002号桥墩、邮电学院临时护坡及邮电学院景观花坛;具体建构筑物形式及距离见表2.1.1-1、图2.1.1-2:

表2.1.1-1N1-1竖井周边建构筑物关系表

建构筑物名称

基础形式

相对位置关系

与竖井距离

风险等级

雄楚高架N001桥墩

端承桩

北侧

19.3m

雄楚高架N002桥墩

端承桩

东侧

17.1m

邮电学院临时护坡

-

西南

0.5m

邮电学院景观花坛

-

西侧

8.2m

图2.1.1-2N1-1竖井周边建构筑物关系图

2.1.2N4#竖井周边建构筑物

 

2.2竖井基坑范围内管线情况

本工程拟建竖井均设置在规划人行道上,根据总体筹划,现有及新建管线均布设在人行道下方,因此竖井范围内管线众多,各竖井具体情况如下:

2.2.1N1-1竖井基坑范围内管线情况及保护

(1)基坑范围内管线情况

根据前期管线调查及各权属单位现场核实,N1-1竖井周边管线主要有国防光缆及10KV高压线,具体尺寸及埋深见表2.2.1-1、图2.2.1-2:

表2.2.1-1N1-1竖井管线情况表

序号

井位

管线名称

根数

埋深

与竖井相对关系

保护或迁改

1

N1-1#

国防通讯光缆

6

1.5

竖井北侧3.2m

保护

2

10KV电缆线

2

1.5

竖井北侧1.5m

保护

图2.2.1-2N1-1竖井与管线位置关系剖面图

(2)管线保护措施

1)在管线上方布设沉降监测点,在对基坑进行监测的同时对管线也进行实时监测;

2)在管线上方设立明显标识,禁止重车靠近;

3)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管线巡查,如发现管线上方土体焦黑或有异常反应因第一时间同时管线权属单位到现场进行抢修;

2.2.2N4竖井基坑范围内管线情况及迁改

(1)竖井基坑范围内管线情况

根据前期管线调查及各权属单位现场核实,N4竖井周边管线主要有国防光缆、10KV高压线、110KV高压、通信光纤、自来水及中压天然气,具体尺寸及埋深见表2.2.2-1、图2.2.2-2、图2.2.2-3:

表2.2.1-1N4#竖井管线情况表

序号

井位

管线名称

根数

埋深

与竖井相对关系

保护或迁改

1

N4

国防光缆

1

1.5m

侵入竖井1.63m

迁改

2

10KV高压线

1

1.0m

侵入竖井3.24m

迁改

3

110KV高压线

2

1.0m

侵入竖井3.65m

迁改

4

通信光纤

5

1.5m

侵入结构1.45m

迁改

5

自来水

1

2.5m

竖井北侧0.26m

迁改

6

中压天然气

1

3.0m

横穿竖井结构

迁改

 

(2)管线改迁方案

根据各权属单位在实地勘察及对周边建构筑物的详细勘察后,最终确定以下管线改迁方案,具体管线迁改见图2.2.2-4:

 

图2.2.2-4N4#竖井管线迁改图

3.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勘察资料,N1-1、N4竖井开挖侧壁地层分部见表3-1基坑侧壁地层分部情况表:

表3-1基坑侧壁地层分部情况表

序号

工作井名称

基底主要土层

基坑侧壁地层分部情况

1

N1-1#工作井

5-2

4-1、4-2a、4-2b、5-1、5-2

2

N4#工作井

5-1

1-2、4-2、4-2b、5-1

地层情况简述:

1-1杂填土,道路范围内为混凝土路面及其垫层,道路路面外侧物质成份复杂,均匀性差,属强度低、高压缩性土,一般分布于拟建隧道的顶部以上,不能作为拟建工程基础持力层。

1-3素填土,为路基压实性填土,物质成份较单一(主要为粘性土),呈上部密实、下部较松散状,较为不均匀,有一定强度、具中-高压缩性,一般分布于拟建隧道的顶部以上,不能作为拟建工程基础持力层。

4-1粘土,土工试验结果与标贯试验结果表明该层土具较高强度、中压缩性地基土,工程性质较好,可作为拟建工程基础持力层。

4-2粘土,土工试验结果与标贯试验结果表明该层土具较高强度、中偏低压缩性。

可作为拟建通道工程基础持力层。

但需注意的是该层土具有不规则弱膨胀潜势,作为结构自重较轻的建构筑物工程基础持力层时,应考虑其弱膨胀性影响。

4-2a粘土,为4-2层中夹层,工试验结果与标贯试验结果表明该层土具较高强度、中压缩性地基土,工程性质较好,可作为拟建工程基础持力层。

4-2b粘土夹碎石,为4-2层中夹层,土工试验结果与标贯试验结果表明该层土具较高强度、中偏低压缩性。

可作为拟建工程基础持力层。

5-1残坡积粘性土,土工试验与标贯试验结果表明该层土具较高强度,中偏低压缩性,埋置深度不一,可作为拟建工程基础持力层或下卧层。

5-2红粘土,土工试验与标贯试验结果表明该层土具中等强度,中压缩性,埋置深度较大,可作为拟建工程基础下卧层。

表3-2岩土物理力学参数设计建议值汇总表

年代

层号

岩土名称

天然重度

γ

承载力特征

fak

压缩模量

Es(1-2)

抗剪强度(直接快剪)

静止侧压力系数Ko

垂直基床系数Kv(MPa/m)

渗透系数

K(m/d)

粘聚力C

摩擦角φ

(kN/m3)

(kPa)

MPa

(kPa)

(°)

Qml

1-1

杂填土

16.5

-

-

8

18

1.0×10-3

1-2

素填土

19.0

-

-

12

8

5.0×10-3

1-3

素填土

19.1

120

4.5

12

10

5.0×10-5

4-2

黏土

19.0

405

13.5

40

16

0.30

35.0

1.0×10-6

4-2a

黏土

18.8

210

9.5

28

14

0.45

30.0

1.0×10-6

4-2b

黏土夹碎石

19.7

320

14.0

30

17

0.40

40.0

3.0×10-5

Qdl+el

5-1

残坡积粘性土

18.7

240

12(22)

35

15

0.45

28.0

3.0×10-6

5-2

红黏土

18.5

220

10.5

40

15

0.40

30.0

1.0×10-6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雄楚大街电力通道各竖井所涉及地层的围岩分类及岩土施工工程分级见表3-3岩土施工工程分级表。

表3-3岩土施工工程分级表

层号

岩土名称

围岩分类

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土石等级

土石分类

1-1

杂填土

普通土

1-2

素填土

松土

1-3

素填土

松土

4-1

黏土

松土

4-2

黏土

普通土

4-2a

黏土

松土

4-2b

黏土夹碎石

普通土

5-1

残坡积粘性土

普通土

5-1a

残坡积砾质粘性土

普通土

5-2

红黏土

普通土

4.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4.1地表水

拟建工程场地沿线无地表水发育,不考虑地表水影响。

4.2地下水

在勘探孔揭穿的深度范围内拟建工程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层滞水、层间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场地上部人工填土中,无统一自由水面,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城市给、排水管道渗漏及生活得用水入渗补给,水位、水量与季节关系密切,水量一般有限。

勘察期间实测上层滞水静止水位埋深为0.70~3.60m,相当于黄海高程23.00~44.90m,其对拟建工程影响有一定影响,特别是隧道埋深较浅地段。

层间水主要赋存于(4-2b)碎石夹层及(5-1a)碎石、块石夹层中,其被黏性土层包裹,水系呈封闭状,具微承压性,根据区域工程经验,其水量一般有限,对工程影响较小,其一般与上层滞水呈互通状。

下伏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场地(6-5)泥岩、(7-1)硅质岩、(7-4)泥岩、(7-5)中风化炭质泥岩夹煤基岩层中,因上述岩层与石灰岩相接,其裂隙水与岩溶水局部呈互通状,因埋置深度较大,对拟建工程影响小。

局部地段(K8+230、K11+509、K11+592前后)隧道将揭露基岩(泥岩、硅质岩),可能存在基岩裂隙水,但一般水量有限,可抽排处理,对拟建工程影响小。

岩溶水主要赋存于(6-1)炭质灰岩、(6-2)泥质条带灰岩、(6-3)灰岩、(6-4)泥岩灰岩泥灰岩互层、(7-2)及(8-1)灰岩裂隙和溶洞中。

根据武汉地区工程经验和本次勘察情况,该地区溶洞基本呈全充填状,充填物主要为黏性土,连通性也较差,岩溶水较为不发育,且因埋置深度较大,其对拟建工程施工影小。

4.3地下水、土腐蚀性判定

本次详细勘察未采取水试样,根据“雄楚大街改造工程”详勘资料的水质分析结果及土的腐蚀性分析结果(附后),同时结合场地沿线环境地质条件(无污染源),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有关规定判定:

拟建工程沿线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沿地下水、土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三、设计方案说明

1.围护结构形式

1.1概述

N1-1#、N4#竖井均采用明挖顺做法施工,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的支撑形式:

钻孔灌注桩N1-1采用Φ800@1000,N4#竖井采用Φ1000@1200,桩顶设冠梁,桩间采用Φ8@150×150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止水。

1.2钻孔灌注桩与冠梁

N1-1#、N4#竖井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形式,上部桩头破除后,主筋与冠梁连接成整体。

冠梁根据围护结构直径尺寸调节截面宽度,N1-1竖井冠梁宽度为1000mm,N4#竖井冠梁宽度为1200mm。

钻孔灌注桩相关技术指标见表1.2-1:

表1.2-1围护桩参数表

井位

直径(mm)

根数

单根长度(m)

混凝土标号

N1-1#

800

30

20.8

C30水下

N4#

1000

72

25.6

C30水下

在施工钻孔灌注桩时,先要进行成孔施工,成孔时必须保证孔深、垂直度、孔壁稳定和沉淤等检测指标满足设计要求;然后清孔,清孔分为2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立即进行,在钢筋笼吊装完毕之后,应安置导管或气泵管二次清孔,并立即进行孔位、孔径、垂直度、孔深、沉渣厚度等检验,然后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时应特别注意防止钢筋笼上浮。

1.3桩间止水

基坑开挖一定深度后进行桩间喷锚,喷锚采用Φ8@150×150钢筋网+喷射混凝土止水,喷射混凝土强度为C20早强砼。

1.4内支撑

N1-1竖井设两道支撑,两道支撑均采用混凝土支撑,混凝土强度为C30,第一道支撑与冠梁同时施做,第二道支撑与围檩同时施做,围檩采用700mm×700mm钢筋混凝土围檩,混凝土强度为C30。

N4竖井设三道支撑,第一道支撑为混凝土支撑与冠梁同时施做,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第二、三道支撑为Φ609(t=16mm)钢支撑,围檩采用45#H型钢双拼。

1.5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原则:

1)根据地下水位监测结果,若基坑需进行降水,则基坑降水应在开挖前20天进行,且应将至坑底0.5~1m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2)基坑开挖必须在围护桩、冠梁、支撑达到设计强度之后方可进行,基坑边线2m范围内禁止堆载,2m范围外超载<20Kpa;

3)基坑开挖时,必须分段、分区、分层、对称进行,不得超挖;基坑开挖后,应及时设置坑内排水沟和集水井,防止坑底积水;

4)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基坑开挖至坑底约0.3m时,必须采用人工挖土,防止超挖。

(2)N1-1竖井基坑开挖步序

第一步:

场地平整,施工装备。

施工围护桩及桩顶冠梁;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地面排水系统后方可开始基坑开挖(如有需要,需在基坑开挖前施作降水井,并基坑内水位降低至设计要求深度)。

第二步:

待桩顶达到设计要求后,向下逐层开挖土体至钢筋混凝土围檩下方,并及时制作第二道混凝土支撑及混凝土围檩

第三步:

待第二道混凝土支撑达到设计强度后,向下逐层开挖土体至基底及时施做混凝土垫层,敷设底板及防水层。

(2)N4竖井基坑开挖步序

第一步:

场地平整,施工装备。

施工围护桩及端头加固;在基坑开挖前施作降水井并完成地面排水系统施工,根据地下水位检测结果,确保坑内水位降低到设计要求深度后方可开始基坑开挖;开挖土体至第一道支撑底面,设置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及冠梁。

第二步:

待第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根据剩余支撑高度,逐层开挖第二~三道支撑之间土体,并逐层及时施做相应支撑。

第三步:

开挖至基底后及时施做混凝土垫层、敷设底板及第三道支撑下方侧墙防水,浇筑底板及部分侧墙。

 

四、竖井围护结构钻孔桩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一)、质量要求:

1、钻孔灌注桩的定位和桩底及桩顶标高应严格控制。

2、钻孔灌注桩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水下混凝土C35

3、施工单位应充分了解本工程地质条件,在灌注桩成孔过程中,施工方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孔壁坍塌,桩体缩颈,确保成桩质量。

4、钢筋笼制作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钢筋笼长度±50mm:

主筋间距±10mm:

箍筋间距±20mm:

钢筋笼直径±10mm:

钢筋笼保护层±10mm。

5、钻孔灌注桩用混凝土粗骨料粒径不得大于40mm,混凝土应连续浇灌。

充盈系数不得小于1.0。

6、钻孔灌注桩垂直偏差应不大于1/300,桩位和桩径偏差不大于50mm。

格构柱不垂直度偏差为长度的1/500.

7、钻孔灌注桩成孔后应立即进行清孔,且浇灌混凝土前还应进行第二次清孔。

清孔后的沉渣厚度不得大于100mm。

8、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养护及试验应按国家和地方标准执行。

试块未达到规定强度时,应取芯进行强度试验,并采取补强措施。

(二)、监理工作重点

1、钻孔灌注桩终孔的检查验收

2、对钢筋笼的检查验收

3、对水下砼浇注进行旁站检查

(三)、具体监理措施

1、对钻孔过程的检查

a、旋挖机钻孔施工,监理先检查施工前桩位中心的定位,护桩的固定和钻机的就位对中情况

b、检查护筒的埋设情况,护筒周边土层应夯实,护筒顶面高出地面不小于20㎝,泥浆液位要在地面以下20㎝,不能低于50㎝。

c、旋挖机施工时,监理检查泥浆的稠度是否达到护壁的要求,一次清孔的泥浆比重可适当调整到1.20-1.25之间,浇灌混凝土前须进行二次清孔,泥浆比重可降到1.08~1.13范围内,但要根据含砂率的大小进行控制,尽量缩短间隔时间。

d、检查桩径、桩的垂直度和桩位偏差,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对钢筋笼的检查验收

a、检查钢筋的规格、种类、数量、间距、加密区范围和焊连接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b、钢筋笼下放前要严格检查所有预埋钢筋、钢板、连接器的规格数量和位置,预埋件的位置要符合设计要求。

c、钢筋笼分段制作时,接头部位应相互错开,同一断面主筋接头数不能超过主筋总数的50%,并对焊接的焊缝进行检查验收,单面焊10d,双面焊5d,焊缝宽度0.7d,焊缝高度0.3d.

d、钢筋笼下放后要居中定位固定,要求骨架顶端高程及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

3、对水下混凝土浇筑旁站检查

a、在浇灌混凝土前要求对孔底进行二次清孔,使孔底沉渣厚度小于10mm。

b、要求钢筋笼下放后至浇灌砼时总停留时间不超过4小时。

c、要求必须采用经过业主批准并经过试配合格的商品砼,商品砼为水下C35,坍塌度为180~220mm.和易性好且无泌水离析现象。

d、导管悬空高度一般根据孔径、管径和料斗的大小而定,一般30~50㎝为宜,要保证第一批混凝土一次封底成功。

要保证浇灌过程中的连续性,要经常检测砼面的高度,保证导管底管埋入砼内的深度在2~6m之间,确保灌注质量。

e、砼浇注面高度要求高于围护桩顶部1m,以便凿除上层浮浆,保护围护桩成桩质量。

五、降水和排水质量控制要点

(一)、基坑四周沿边坡顶部设置截水沟拦截地表水,防止地表水流入基坑内冲刷边坡,基坑周边5m范围内须进行固化以防止地表水浸入。

地表裂缝处应封堵,注意及时排水。

(二)、基坑开挖前必须进行坑内降水,并应提前20天进行预降水,开挖期间水位应在基坑最低点以下1m。

(三)、管井降水施工方法

1、管井布置

井管中心距结构物边缘距离不小于3m,间距10~50m。

2、管井就位、成孔

为确保降水效果,减小洗井难度,所有管井采用泵吸反循环钻机成孔,井径、孔深不小于设计值,井孔应保持圆正垂直。

3、下井管

井管采用无砂钢滤水管,在预制混凝土管鞋上放置井管同时水位以下包缠1层80目尼龙网,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接头处用尼龙网裹严,以免挤入泥砂淤塞井管,竖向用3-4条30mm宽、长2~3m的竹条用2道铅丝固定井管。

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立直。

吊放井管要垂直,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污水、泥砂或异物落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不小于200mm,并加盖或捆绑防水雨布临时保护。

4、填滤料

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砾料。

砾料沿井管外四周均匀填入,宜保持连续,将稀泥浆挤出井孔。

填砾料时,应不断测填入高度,当填入量

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

不得用装载机或手推车直接填料,应用铁锹填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如遇封堵可用水冲。

填砾完成后在洗井过程中,如砾料下沉量过大,应补填至井口下500mm处,其上用粘土封填。

砾料为φ3~15mm干净砾料。

5、洗井

由于是反循环钻机施工的降水井,可采用下泵抽水洗井,用潜水泵反复进行抽洗,直至水清砂净,上下含水层水串通,否则改用空压机由上而下分段洗井。

洗井过程中应观测水位及出水量变化情况。

6、水泵安装

潜水泵吊放于距井底1.5m处。

安装并接通电源,单井单控电路,并检查水位继电制动抽水装置和漏电保护系统。

7、管井井点降水系统的运行

管井井点降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经常对电动机、传动机械、电流、电压等进行检查,并对管井内水位和流量进行观测和记录。

8、井管拔除

井管使用完毕后,滤水井管可拔除,拔除的方法是在井口周围挖深300mm,用钢丝绳将管口套紧,然后用人工拔杆借助倒链或绞磨将井管徐徐拔除,孔洞用砂粒填实,上部500mm用黏土填实。

六、竖井深基坑开挖与支护质量控制要点质量要求:

(一)、质量要求

1、竖井基坑开挖施工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施工措施、控制基坑变形和稳定、确保工程和施工安全。

2、基坑开挖必须在围护钻(冲)孔灌注桩、桩顶冠梁梁、支撑、加固等达到设计强度,且降水量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

3、开挖过程中必须先挖后撑(或浇捣垫层)、土方开挖严格控制挖土量,严禁超挖。

4、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边坡稳定,采取措施防止坡坍伤人。

基坑开挖至基坑设计标高线以下0.5m必须停止开挖,及时设置支撑,且相应钢支撑安装控制在24小时内完成;分层开挖长度不超过24m,严禁一个工况条件下一次开挖到底,有明水时,应及时抽干坑内明水,防止坑积水。

5、机械挖土时,离坑底500mm厚土时应进行基坑验收,并用人工挖除并立即平整基坑。

6、采用机械挖土方式时,挖土机械和车辆不得在支撑上行走操作,严禁开挖机械碰撞支撑、立柱、井点管等。

7、开挖时,围护结构堆载不得大于20kpa,起重机械及载重车辆的轮缘离槽边应大于3.0m。

8、在雨季施工时,应对基坑内土体保护,及时排除基坑内积水;当时施工期较长,特别是在冬季和雨季施工停歇时间较长时,开挖边坡应及时采用钢筋网喷混凝土或采用毡布覆盖。

9、砼支撑跨度L>8m时,均应按L/400起拱,对软弱土层的地膜施工应采取碎石垫层等方式保证地膜承受力不小于100kPa避免砼支撑浇筑下挠。

10、钢支撑在支撑安设时,应准确定位支撑轴线在设计标高处,保证支撑轴线与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中国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