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A.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725218 上传时间:2023-03-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A.docx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A.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A.docx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A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综合测试(A)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稀硫酸

过滤

B.

CaSO4溶液

稀硫酸

过量CaCO3、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A.A                            B.B                            C.C                            D.D

2.下列各组物质在某PH=14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FeCl3、NaCl、KNO3

B.NaCl、NaOH、NaNO3

C.CaCl2、NaNO3、Na2CO3

D.KNO3、H2SO4、NaCl

3.将下列各组内的物质混合,如果各组中的最后一种物质均过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则滤纸上只留下一种不溶物(纯净物)的是()

A.Fe(OH)3、CuSO4溶液、NaOH溶液

B.Na2CO3溶液、澄清石灰水、盐酸

C.MgSO4溶液、Ba(NO3)2溶液、盐酸

D.BaCl2溶液、AgNO3溶液、稀硫酸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直接采用的发生装置是()

A.

B.

C.

D.

5.要使图中装置内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锌和稀硫酸; ②石灰石和盐酸;

③氯化钠和水;  ④氧化钙和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名称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A.干冰冰H2O

B.熟石灰氧化钙CaO

C.胆矾硫酸铜CuSO4

D.苛性钠氢氧化钠NaOH

7.某校实验室将药品分类后放在不同的药品柜里,巳存放的部分药品如下:

药品柜编号

药品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盐酸

硫酸

二氧化锰

氧化铜

氯化钠

硫酸钠

该实验室新购进部分生石灰和纯碱.应将它们分别放在()

A.③和①

B.④和①

C.③和④

D.①和②

8.实验室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HCl、NaCl、BaCl2的溶液。

欲使它们一次鉴别出来,可选用的试剂是()

A.AgNO3

B.Na2CO3

C.H2SO4

D.Ca(OH)2

9.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碱中都含有氢氧根,所以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D.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10.根据如图所示实验,下列对应的实验结果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实验读数偏小

B.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测量结果偏大

C.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易收集满二氧化碳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易破裂

11.物质R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则R是()

①R+碱→盐+水  ②R+水→酸

A.CuO 

B.H2SO4

C.SO2 

D.CO

12.推理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能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酸溶液可以电离出氢离子,所以只要存在氢离子的溶液就一定是酸溶液

B.NaOH溶液中OH-能与酸反应,所以KOH溶液中的OH-也能与酸反应

C.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乙烯(C2H4)和甲烷是有机物,都含有C、H元素,所以含C、H元素的化合物部是有机物

13.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宏伟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传送到国外,下列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稻草造纸

B.使用火药

C.蚕丝织锦

D.蜡烛燃烧

14.有关水的知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净物

B.酸雨的形成与大气中SO2等酸性污染物增多有关

C.水中N、P元素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引起赤潮

D.pH=0的水溶液,是中性的溶液

15.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

下列是四位同学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

16.右图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用滴加方式反应时,溶液pH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

(1)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_____7(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根据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________溶液(填“氢氧化钠”或“盐酸”)滴入另一种溶液中。

(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20mL时,若在此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色。

17.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使用的锂电池,具有体积小、充电时间短、放电时间长等优点,放电时的工作原理是锂(Li)跟二氧化锰作用生成LiMnO2。

(1)在LiMnO2里,锂元素显+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写出锂电池放电时的化学方程式_____;

18.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复习盐酸的性质时归纳出盐酸的五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1)为了验证性质①,小红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加到盐酸溶液中,溶液变     色;

(2)图中A所代表的物质类别是     ;任举一例写出化学方程式                  。

(3)酸的性质③决定了酸可用于清除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写出硫酸除铁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为了验证性质⑤,有同学想到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                      。

19.检验盐酸或可溶性氯化物时,可取少量试液,先加入几滴______________,再加入几滴_____________,   若能观察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说明试液中含_______离子。

三、探究题

20.关于氯化氢(HCl)气体是否显酸性,某兴趣小组开展如图探究。

(进行实验)用三朵由紫甘蓝汁液染成紫色的纸质干燥小花进行如图1实验:

(实验现象)Ⅰ和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变红色。

(实验结论)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

(查阅资料)图2是氯化氢气体溶于水的示意图。

(交流反思)

(1)小明向实验Ⅲ中变红的小花上喷过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发现小花最后变成黄绿色,可见紫甘蓝汁液在酸性、碱性溶液中分别显              、          色,可做酸碱指示剂。

(2)结合所学知识从微观角度分析:

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原因:

                      。

下列也可以用来说明氯化氢气体不显酸性的实验是                           。

A.测试盐酸的导电性,盐酸能导电

B.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氯化氢气体中,不反应

C.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

D.干燥的碳酸钠粉末放入盐酸中,能产生气泡

21.探究水蒸气通过灼热的木炭后,得到的混合气体的主要成分。

提出猜想:

该混合气体主要成分为CO、CO2、H2和H2O。

查阅资料:

a.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b.氢气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实验过程:

设计实验装置如下:

(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假设每个装置里的药品足量,反应充分)

①装置A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混合气体中含有CO2和H2O气体;

②通过观察装置D、E中的现象后,为了确认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

为了证明CO气体的存在,装置F中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猜想正确。

22.同学们一起探究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小刚同学设计了用铜丝、铁丝、铝丝和稀盐酸,只用一只试管,取一次盐酸的探究方案。

请你和他们一起完善下表的探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1)填表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①在试管中取少量盐酸,插入铁丝,充分作用。

 _____

②在①所得的溶液中,插入____,充分作用。

无明显现象

③在②所得的溶液中插入 ___,充分作用。

_____

结论:

金属活动性Al>Fe>Cu   

(2)将铝丝插入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   

(3)小华同学认为在小刚设计的方案中,只要补充一个实验,就可得出Al>Fe>H>Cu的结论。

小华要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_;   

(4)小强同学认为要得到Al>Fe>H>Cu的结论,不必做补充实验,中需将小明同学方案中插入金属的顺序调整即可,你认为调整后插入金属的顺序是________。

23.小黄发现某薯片包装内的一个小袋,上面标有“成分:

CaO、Fe;作用:

防潮、防氧化;警告:

禁止食用”等字样。

撕开小袋,发现里面装的是固体粉末,大部分呈灰白色,少部分呈棕红色。

经过初步分析成分,他认为棕红色粉末是Fe2O3,灰白色粉末中应该含有CaCO3和Fe。

小黄想用实验来验证自己的判断,请你一同参与。

(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

(实验设计)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预测与分析)

(1)若要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CaCO3和Fe,仪器的连接顺序是①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2)若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可证实样品成分中含有Fe;

(3)装置A中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小黄的结论分析思路,灰白色粉末样品中应该还可以有别的成分,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

四、简答题

24.小红同学依据物质类别和物质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回忆了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并构建了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坐标图,如右图所示(图中“→”表示物质间的转化)。

已知A是黑色单质,A、B、C、D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E、F、D含有两种相同的元素,E与H反应生成F且放出大量的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与H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25.实验室开放日,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气体制取和性质的探究,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a           ,b           。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下同),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__    __。

请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如图F所示,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且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二氧化碳可用于__      _。

26.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计算

(1)生成氢气________g;

(2)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

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二、填空题

1、

2、

3、

4、

三、探究题

1、

2、

3、

4、

四、简答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