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172477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0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docx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docx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历史

北京市海淀区

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填涂于机读卡相应位置。

1.首都博物馆举办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引起巨大轰动。

下列文物可能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是

A.司母辛鼎B.半两钱C.“右丞相印”封泥D.双镰铁范

2.舜的后裔虞阏父被周武王任命为掌管制造陶器的官员。

因为功绩突出,武王封虞阏父之子妫满为陈地的诸侯,并将自己的长女嫁给妫满。

这说明西周时期

A.周王用联姻笼络各诸侯国B.各国的诸侯必须在王廷服役

C.官营手工业管理者地位尊崇D.先代贵族之后多从事工商业

3.据《国语·晋语》记载,春秋末年,晋国贵族范氏、中行氏的子孙因国内政治斗争失败避难到齐国后,从事农耕,牛也从“宗庙之牺(祭祀用的牺牲品)”变为“畎亩(田地)之勤”。

这表明了

A.春秋时出现了牛耕技术B.农耕经济取代游牧经济

C.宗法和宗庙已不受重视D.铁器和牛耕已得到普及

4.《论语•为政》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

”下列各项与材料相符合的是

A.“以法为教,以吏为师”B.“贵贱无序,何以为国”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D.“我欲不欲,而民自朴”

5.清人赵翼论及战国时期的人物:

“游说则范睢、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征战则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白身而为将。

”下列选项与此相关的有

①诸子百家的形成②争霸战争的开始③“士”阶层崛起④专业官僚的出现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6.史论结合是历史思维的基本要求。

根据提示,下表应填入的正确陈述是

①天象观测世界领先②汉字成熟体系完整③诗歌创作成就突出④印刷技术传播海外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7.元鼎四年(前113年),武帝接受大农丞(九卿属官)桑弘羊建议,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将五铢钱的铸造权收归中央统一管理,建立皇家铸币厂。

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B.掠夺富商大贾的钱财

C.强化市场的统一管理D.用内臣削弱外朝相权

8.唐人王维所画《伏生授经图》形象生动地反映了学者伏生(公元前260年——公元前161年)受聘官府讲经的场景。

画面中的伏生年过九十,著头巾,头微侧,坐于蒲团上,右手持卷,左手指点,双目圆睁,似乎讲经正到紧要之处。

伏生所授之“经”应为

A.法家学说B.儒家著作

C.佛教典籍D.道教经书

9.某位同学在复习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整理了以下表格。

表格内容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10.下列叙述准确反映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成就的是

①农业科技领域出现系统理论著作②书法从自发阶段进入到自觉阶段

③士大夫画家总结出精辟的绘画理论④反映市民阶层生活的文学作品大量出现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11.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到国子监行释奠礼(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命博士徐旷讲《孝经》,沙门慧乘讲《心经》,道士刘进喜讲《老子》”。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唐朝初年

A.思想一统B.佛道主导C.三教并存D.儒学式微

12.据史料记载:

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始定江南夏税折征木绵(棉)等物;大德年间(1297年),松江乌泥泾的妇女以棉纺织为副业的有一千余家,所织棉布成为名扬远近的商品。

这反映了元朝棉纺织业

①在江南地区普遍推广②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

③已占据经济主导地位④成为政府的税收来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明代中后期,官营手工业作坊人数急剧减少。

如北京的工部织染所,永乐年间定额设匠役758人,嘉靖十年(1531年)只剩下195人。

明代维持时间最长的官营遵化铁冶厂也被迫关闭,政府用铁从市场购买。

由此可以推断

A.政府扶植民营手工业发展B.官营手工业逐渐走向衰落

C.盐铁官营政策被官府放弃D.政府强化官营手工业管理

14.据研究,16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丝绸为主要商品,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贸易,由此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总量的1/4到1/3。

这说明当时中国

A.政府重视对外贸易B.为工商业发展积累大量资金

C.改变重农抑商政策D.在国际贸易中居于出超地位

15.地图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右下图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绘制于公元前2世纪的《长沙国南部驻军图》,该图可以用于研究

A.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

B.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C.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

D.魏晋时期的群雄割据

……

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卷五

伤暑病脉证并治第七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

16.右图为中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的目录的部分内容。

该著作

A.是中国最早的医学理论著作

B.奠定了古代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C.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

D.系统地总结了古代药物学成就

17.在11世纪至13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下列现象中可以佐证此观点的是

A.文官主政成为政治常态B.官府强化对市场的管理

C.白银已经成为主要货币D.君主专制政治登峰造极

18.汉朝的中朝与明朝的内阁的相同点是

①都具有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作用②都是侍从皇帝的内廷机构

③都是处理全国政务的法定行政机构④都能够参与决策军国大事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9.中国古代一部科技著作,广泛涉及药物学、生物学、矿物学、化学、环境与生物、遗传与变异等诸多科学领域。

下列与这部著作同时期的作品是

A.《九章算术》B.《齐民要术》C.《授时历》D.《农政全书》

20.古代某学者主张“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为知”,“知是行的主义,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此种主张

A.奠定了理学形成的思想基础B.提倡“存天理”和“格物致知”

C.推动了佛教思想理论的中国化D.提倡“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21.有西方学者这样概括鸦片战争“英国决心迫使中国违背自己的意愿而进入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并且向中国出售鸦片,以此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

这一做法遭到了中国的强烈反对。

最后,英国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

”据此,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A.“违背自己的意愿”反映了中国人对鸦片走私的不满

B.“现代的、工业化的全球经济”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表明英国对华严重经济依赖

D.“向中国出售鸦片”是英国发动这场战争的重要目的

22.下图为1843年前后主要进口货物的税率对比,造成图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更多通商口岸的开放B.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C.外国商品的大量倾销D.中国丧失关税自主权

23.太平天国运动中先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两个治国方案,在此期间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B.《天津条约》签署

C.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D.清朝军队攻陷天京

24.中国近代某企业在开办初期,以运输漕粮为主,不揽客货,不与洋商争利。

后来企业改组,吸纳大量民间资本,使得业务兴隆,盈利上升,发挥了与洋人争利的作用。

该企业应该是

A.轮船招商局B.天津机器制造局

C.福州船政局D.江南制造总局

25.下列近代经济现象与原因的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

原因

A

湖南浏阳本是家家种麻,后来拔麻种茶

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

B

厦门“争附洋人,开设行店,专同外商买卖”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C

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办

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影响

D

洋务派兴办的唐胥铁路建成之初用骡马拖拉车厢

侵略战争对中国经济破坏严重

26.下图反映了1895年前后我国民族企业资本额的变化情况,导致商办企业资本额比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A.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百日维新推动了民间投资热情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D.“抵制日货”爱国运动的影响

27.康有为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记载了组织公车上书的行动,而当代学者茅海建称在清朝历史档案中未发现上书的文件,由此认为上书的行动可能不存在。

这说明

A.历史人物的回忆录没有历史价值B.历史档案完全反映了历史的真相

C.寻求历史的真实需要从多方考证D.回忆录的史料价值高于历史档案

28.创刊于1863年的法国报纸《小日报》是一份以社会新闻和连载小说为主要内容的大众报纸,其中的部分插图反映了晚清时期的历史。

下列插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导致了

A.中国航海自主权彻底丧失

B.中日甲午战争正式爆发

C.义和团运动在北方迅速发展

D.外国驻兵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29.读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

A.兴中会在①举行成立大会B.革命党人在②发动反清武装起义

C.中国同盟会在③宣告成立D.孙中山在④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30.1914年出版的《单级国文教科书》第八册记载辛亥革命如下:

“我国革命之役,起于辛亥之秋,不久临时政府成立。

清廷遣使议和,历时未决,内阁总理袁世凯调停期间,隆裕太后及宣统帝遂逊位让国。

临时政府迁于北京。

国民以袁世凯有大功,更举为临时大总统。

翌年十月国会选举正式总统,袁世凯当选。

政府改组,列邦承认,我国基础由是始定。

”教科书对辛亥革命的描述

A.全面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进程B.突出了革命党对辛亥革命的贡献

C.有利于时人正确地认识辛亥革命D.为巩固袁世凯专制统治提供支持

31.一个历史事件由若干历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

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

A.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狂人日记》发表

B.辛亥革命—武昌起义—《临时约法》颁布

C.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D.维新变法—预备立宪—剪辫易服

32.从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社会不断发生变化。

下列陈述准确反映了这种变化趋势的是

A.从反抗西方殖民侵略到维护传统文化B.从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到工业化的实现

C.从维护君主专制到实现近代民主政治D.从对传统体制的改良到民族民主革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3题18分,第34题17分,第35题17分,共52分)

33.(18分)疆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世时,秦朝已经拥有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部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朝鲜半岛北部的辽阔疆域。

而且秦朝在全国普遍实行郡县制,中央政府通过郡的行政长官郡守管辖所属各县的县令(或县长)。

公元前221年在全国设立了36个郡,以后随着疆域的扩大和局部的调整,到秦朝末年全国约有50个郡,下辖近千个县。

能在这样大的范围里建立起一个统一国家,在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

秦朝开拓的疆域构成了此后历代中原王朝疆域的主体,成为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

——葛剑雄《疆域与人口》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朝疆域是如何形成和如何管辖维系的?

秦朝疆域的确定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

(6分)

材料二清朝皇帝十分注重《大清一统志》的编撰,康熙帝对编撰总裁官说:

“惟是疆域错纷,幅员辽阔……其间风气群分,民情类别,不有缀录,何以周知?

”但康熙朝中国尚未完全统一,故康熙《大清一统志》难称完备。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新疆完全归属中央政府管辖,乾隆《大清一统志》开始纂修,但纰漏、错讹较多。

1811年(嘉庆年间)三修《大清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