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三语文押题卷及答案.docx
《重庆市高三语文押题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高三语文押题卷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高三语文押题卷及答案
高三语文押题卷
语文
本试卷共7页,21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字形,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青睐(1ài) 箴言(zhēn) 擎天柱(qíng) 返朴归真(pú)
B.孝悌(dì) 奇葩(pā) 口头禅(chán) 顺藤摸瓜(mō)
C.粗犷(guǎng) 针砭(biān) 独角戏(jiǎo) 咎由自取(jiǔ)
D.笃信(dǔ) 睿智(ruì) 打擂台(1èi) 纵横捭阖(bǎ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从莫元春会长介绍,重庆春季房交会各类房屋成交11275套,同比增加255.3%,成交金额58.65亿元,同比增加223.3%。
B.房地产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国家经济发展尚处于换挡期、结构调整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消费者消费需求也出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点.
C.作家和读者关心的是光明磊落的生活智慧、时代变革的深刻脉络,和新鲜惊奇的重庆文化。
D.近日,美联储在货币宽松政策上行为飘忽,堕甑不顾,让人猜不透它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随风起舞的金价、股价和美元指数更让阴谋论者难免怀疑它的动机
3.下列划线处各句,选用正确的一项是
-------------------------,都是惊人地快。
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
---------------------------,不知道是从哪里聚集来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
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
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
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
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叶片扩张的速度,扩张范围的广大
叶片快速的扩张,广大范围的扩张
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
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
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
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总是被赋予
A、135B、246C、145D、136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11分)
二十世纪《西游记》研究的百年历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期自二十世纪初至中叶,是《西游记》现代学术研究的开创期,以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以新的价值观念与批评标准对《西游记》进行阐释与定位,筚路蓝缕,功不可没。
第二期自二十世纪中叶至七十年代末,是《西游记》研究的单一化时期,由于受特定政治气氛影响,研究偏重于思想主题的探寻,且多以社会学批评甚至阶级斗争学说图解《西游记》,成果相对较少。
第三期为八十年代初至世纪末,是《西游记》研究走向全面繁荣的时期,其特征有二:
一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反思与质疑,提出了许多新见;二是走向多元化,涉及到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且多有争鸣之作,时闻辩驳之声,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把《西游记》研究推进到了新的学术高度。
在第一个时期中,代表性的学者及论著有: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及《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有关论述,胡适《西游记考证》与郑振铎《西游记的演化》等文章,及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日本东京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有关部分,另外还有陈寅恪、袁珂、汪浚等学者也对《西游记》作了一定论述。
他们从作者、版本、人物、情节、主题、艺术等各个方面,对《西游记》进行阐释与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如鲁迅与胡适共同确定了《西游记》的作者为明淮安人吴承恩;鲁迅提出《西游记》的祖本为杨本,郑振铎则提出永乐本说,孙楷第对现存的《西游记》版本作了详尽而精到的鉴别与著录,提出了许多创见;鲁迅与胡适分别提出了孙悟空原型的“国货说”与“进口说”;郑振铎则对西游故事的演化作了详细的归纳与论述;陈寅恪从比较文学的视角对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的原型作了新的探讨;等等。
当然,由于当时资料限制,他们在一些问题上的论述难免有片面甚至错误之处,但瑕不掩瑜,他们垦拓了《西游记》现代学术研究的处女地,为以后研究的逐步走向深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至二十世纪中叶,《西游记》研究进入第二阶段。
1957年作家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西游记研究论文集》集中代表了1949-1957年这一段时间的研究成果,从其中所收的文章可以看出,最明显的变化是研究方法,这一时期更多地是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对《西游记》进行解读。
1954年张天翼发表《“西游记”札记》一文,首次把《西游记》中的神魔斗争与现实社会中的统治阶级与人民之间的斗争联系起来,并提出孙悟空大闹天宫象征农民起义以及孙悟空后来成为投降派的观点。
这一研究方法被誉为“撇开了一切玄虚、歪曲的旧说,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西游记》的客观因素”,“应该是研究《西游记》以至其他一切神话小说的准则”。
自此,唯物主义的社会学批评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研究方法,在此方法指导下,研究者们对诸如吴承恩的思想性质、孙悟空的阶段属性、小说主题的进步意义等问题作了较有意义的探讨,从发表文章的数量看,是相当可观的,这也从一个方面表明了《西游记》研究队伍的发展与壮大。
但相对而言,由于受特定政治环境的影响,此时的研究范围较为狭窄,方法也较为单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当时的研究,并对后来产生了不良影响。
4、从全文看,有关《西游记》研究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受特定政治气氛影响,且研究处于单一化时期,于是偏重于思想主题的探寻,更多的是以社会学批评甚至阶级斗争学说来诠释《西游记》,所出成果相对而言较少。
B、他们虽然垦拓了《西游记》现代学术研究的处女地,但由于当时资料限制,他们在一些问题上的论述难免有片面甚至错误之处,难为以后研究的奠定基础。
C、“撇开了一切玄虚、歪曲的旧说,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了《西游记》的客观因素”,属于唯物主义的社会学批评
D、《西游记》进入第二阶段更多地是从社会历史批评的视角对《西游记》进行解读,研究方法发生了最明显的变化。
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鲁迅、胡适、郑振铎等以新的价值观念与批评标准对《西游记》进行阐释与定位,筚路蓝缕。
B、研究走向多元化,涉及到多个角度多个方面,且多有争鸣之作,时闻辩驳之声,影响了学术氛围。
C、鲁迅提出《西游记》的祖本为杨本,郑振铎则提出永乐本说,孙楷第对现存的《西游记》版本作了详尽而精到的鉴别与著录,都是源于古人的说法。
D、由于受特定政治环境的影响,此时的研究范围较为狭窄,方法也较为单一,这制约了当时的研究,并对后来产生了不良影响。
6、试结合全文阐述及自身阅读实践谈谈你对研究古典文学方法的看法。
(5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7~9题。
白云先生传
(清)方苞
张怡,字瑶星,初名鹿徵,上元人也。
父可大,明季总兵登、莱。
毛文龙将卒反,诱执巡抚孙元化,可大死之。
事闻,怡以诸生授锦衣卫千户。
甲申,流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其党或义而逸之。
久之,始归故里,其妻已前死。
独身寄摄僧舍,不入城市,乡人称白云先生。
当是时,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
惟吴中徐昭法、宣城沈眉生,躬耕穷乡,虽贤士大夫不得一见其面,然尚有楮墨①流传人间。
先生则躬樵汲,口不言诗书,学士词人无所取求。
四方冠盖往来,日至兹山,而不知山中有是人也。
先君子与余处士公佩,岁时问起居。
入其室,架上书数十百卷,皆所著经说及论述史事。
请贰之,弗许,曰:
“吾以尽吾年耳,已市二瓮,下椁,则并藏焉。
”卒年八十有八。
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亟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②弗能易也吾忍乎?
”顾视从孙某,趣易棺,定附身衾衣,乃卒。
时先君子适归皖桐,反,则已渴葬③矣。
或曰:
书已入圹④。
或曰:
经说有贰,尚存其家。
乾隆三年,诏修《三礼》,求遗书,其从孙某以书诣郡,太守命学官集诸生缮写,久之未就。
先生之书,余心向之,而惧其无传也久矣,幸其家人自出之,而终不得一寓目焉。
故并著于篇,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布之,毋使遂沉没也。
【注】:
①楮墨:
纸和墨。
泛指有文字的东西。
②亲身之椑(bì):
贴身之棺。
古人的棺椁有的好几层。
椑为最里层的棺。
③渴葬:
古礼,葬期因死者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有异。
天子七月而葬,诸侯五月而葬,大夫三月而葬,士逾月而葬。
未到葬期提前埋葬叫渴葬。
④圹:
墓穴。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楚、吴越耆旧多立名义,以文术相高 高:
标榜、争高低
B.先生则躬樵汲 樵:
砍柴的人
C.顾视从孙某,趣易棺 趣:
通“促”,催促
D.时先君子适归皖桐 适:
恰好
8.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亟/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弗能易也/吾忍乎
B.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亟/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弗能易也/吾忍乎
C.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亟/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弗能易也/吾忍乎
D.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疾将亟/闻而泣曰/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弗能易也/吾忍乎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怡的父亲在一次兵变中殉难,其子张怡凭借诸生的资格被授予锦衣卫千户官职。
B.作者的父亲在世时,曾在过年时节与余佩一道前往山中,看望不务声名的张怡。
C.张怡临终拒绝使用好的棺材的原因在于其不忘父丧,恪守礼制
D.文章结尾写了张怡家人献书的事情,作者希望张怡的同乡晚辈能妥善保存这些书。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其党或义而逸之。
(5分)
②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沉没也。
(5分)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10.
(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贼陷京师,遇贼将,不屈,械系,其党或义而逸之。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俾乡之后进有所感发,守藏而传布之,毋使沉没也。
(5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8分)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其二) 姜夔
细草穿沙雪半销,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1)赏析首句“细草穿沙雪半销”的妙处。
(4分)
(2)全诗重点写了梅花这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
(4分)
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6分)
(1)王勃描述雨过天睛,虹消云散,阳光和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勃《滕王阁序》)
(2)颔联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穿越时空的感怆句子是_________,-----------------。
(杜甫《登高》)
(3)武既至海上,,。
这句充分表现了苏武生活陷于绝境而不忘民族气节的精神。
(班固《苏武传》)
五、(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现代文阅读下文,完成第13~17题。
怀念红狐
刘志成
①我家耕种的荒地离家足有二十里,我和爹锄了一天地往回赶时,看见了那只叼去我家一只鸡的红狐在不远的沙丘上站着,眨着水漉漉的两只菱形眼默默地望着我们。
我的心里腾地起了一团火……
②红狐的出现是在十多天前的一个月夜里。
出院撒尿的我,猛然间听见鸡窝里响起了几声惊恐的呱呱声。
我揉了揉睡眼,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一团红艳艳的火团在眼前掠过,蹿上院墙,箭一样地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里。
我疑惑地走到鸡窝边,见地上洒了一滩扎眼的血。
黄鼠狼叼鸡了,妈。
我的声音惊动了屋里的母亲,她点了煤油灯出来查了鸡窝,叹了口气说丢了只花母鸡。
那是只红色的黄鼠狼,我说。
那是狐,娃。
母亲用满是无奈的声音纠正了我的错误后,回屋去了。
那只老母鸡原打算卖了给娃攒学费的……母亲的唉声叹气混着爹响响的抽烟声飘出屋来,让我暗恨自己怎么当时就没手脚伶俐点逮住那家伙……
③现在红狐就在那沙丘上站着。
偷鸡贼,我今天非逮住你不可。
我气恼地迈开小腿向狐追了过去。
狐双腿一跃,迎面闪过我,蹿到爹身边,似要挑逗爹去追,见爹不理,长嗥着在我们周围绕着圈子。
娃你不要追了,这畜牲的窝就在附近,说不准还能扒一窝狐崽子哩。
爹你怎知道?
你没看见这畜牲肚皮下的奶袋子鼓鼓胀胀吗?
爹自信地说。
④果然,我们很快就发现附近的一个沙圪坨里有一黑土硬圪台,圪台下迎西有一洞。
爹把耳朵贴在洞口听,我也学着爹的样子凑了上去,听见了几种不均匀的呼吸声。
红狐见我们用小锄往外扒土,长嗥着蹲在十多步外,双眼流下泪来,乞求地望着我们。
很快,我们就看见了四只狐崽,圆乎乎的蜷成一团像小绒球,亮亮的眼珠子像小星星一样,扑闪扑闪地望着我们。
我用布衫襟子捧起它们的时候,明显感到它们在颤抖。
⑤红狐一路尾随着我们,凄凉地干嚎着,我布衫襟子上的四只小狐崽此刻也哀鸣不止。
我不耐烦地赶了它几次都赶不走,直到快进村时,它才站定,干嚎着望着我们。
我的心一软,想放下狐崽,犹豫间忽然想起那只预备我学费的花母鸡来,遂把心一横向红狐狠狠唾了一口唾沫,转头追上了爹。
⑥四只狐崽只有一个多月,还没断奶。
它们通体雪白,只有鼻头和尾巴发红。
母亲用玉米面糊糊每天喂它们,间或也到邻居家讨些羊奶给它们改善一下伙食。
红狐偷鸡是为了这四个小狐崽子吧?
我越来越喜欢这四只狐崽,常逗着它们玩。
这种人狐和谐相处的局面刚刚维持了不久,一个月光朗朗的半夜里,院中突然响起了长嗥声。
我从熟睡中醒来,扒起窗子上的猫眼洞布向院中一看,只见那只红狐在那里昂着头长嗥。
屋里的四只小狐也哀鸣起来,屋里屋外的狐叫声凄凉地响成一片。
我跳下地,拉开门,红狐退到了院中,哀鸣着伏下前腿。
我发现红狐已比那日见时瘦了许多,双目黯然无神,表情呆滞,眼角隐隐有泪痕。
一股悲哀突然袭击了我,母亲抱了四只狐崽,轻轻放到了大门外,红狐迫不及待地叼起狐崽看了看我们,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
⑦很多年后,红狐哀痛的叫声还清晰地回响在我的耳边,轻轻地触到了我的记忆,让我变得伤怀不已。
我曾经试着将那份感动讲给一些城市的朋友分享,但他们一脸漠然,我知道一种东西在生活中已经走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选自《中华散文》有删改)
13.怎样理解第一段末“我的心里腾地起了一团火……”(3分)
14.文章第二段属于什么写法,试分析其作用。
(4分)
15.文章的第
段如何描写狐崽的?
从全文看有什么作用?
(5分)
16.请梳理文中“我”对“红狐”思想感情的变化。
(4分)
17.”我曾经试着将那份感动讲给一些城市的朋友分享,但他们一脸漠然,我知道一种东西在生活中已经走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表现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
请结合全文分析。
(7分)
六、(本大题共3小题,共14分)
18.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全过程,请根据要求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
(5分)
安康友人三次送我八幅魏晋画像砖拓片,最喜其中二幅,特购大小两个镜框装置,挂在书屋。
一幅五寸见方,右边及右下角已残,
,是一匹马,还年轻,却有些疲倦,头弯尾垂,前双足未直立,似作踢跶。
马后一人,露头露脚,马腹挡了人腹,一手不见,一手持戟。
此人不知方从战场归来,还是欲去战斗,目光注视马身,好像才抚摩了坐骑,
。
刻线简练,形象生动
。
北京一位重要人物,是我热爱的贵客,几次讨要此图,我婉言谢拒,送他珊瑚化石一座和一个汉罐。
(1)第一处(不超过6字)。
(2)第二处:
(不超过7字)。
(3)第三处(不超过7字)。
19.阅读下面一段三处有语病或标点的错误,请指出并修改.(4分)
我和父亲觉得互相了解和亲近,是在我读高中二年级的时候。
有一次,我随父亲到我们的林场去住,我和父亲睡在一起,秉烛夜谈。
父亲对我谈起他青年时代如何充满理想
?
并且只身到山上来开辟四百七十甲的山地。
他说:
“就在我们睡的这张床下,冬天有许多蛇爬进来盘着冬眠,半夜起来小便,都要踞着脚才不会踩到蛇。
”
父亲告诉我:
“年轻人最重要的就是打拼和勇气。
” 2
那一夜,我和父亲谈了很久很久,才沉沉睡去。
醒来后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和父亲单独睡在一起,更不要说谈超过一小时的话了。
3
在我们的父母亲那一代,由于他们受的教育不多,加上中国传统和日本教育使他们变得严肃,不善于表达感情,往往使我们有代沟,不能互相了解和亲近。
经过三四十年的努力,这一代的父母较能和子女亲近了,却因为事情更繁忙,时间更少了。
从高中时代到现在已经二十几年了,我时常怀念起那与父亲秉烛夜谈的 4,可惜父亲已经过世,我再也不会有那种幸福了。
我们应该时常珍惜与父母、与子女亲近的时间,因为好时光稍纵即逝!
5
20.请你对下面一首歌词中最能打动你之处作一赏析,试分析其手法及情感上的特点.(50字内)(5分)
卷珠帘]
镌刻好每道眉间心上
画间透过思量
沾染了墨色淌
千家文尽泛黄
夜静谧窗纱微微亮
拂袖起舞于梦中妩媚
相思蔓上心扉
犹眷恋梨花泪
静画红妆等谁归
空留伊人徐徐憔悴
啊胭脂香味
卷珠帘是为谁
啊高轩雾褪
夜月明袖掩暗垂泪
细雨酥润见烟外绿杨
倦起愁对春伤
残烛化晓风凉
归雁过处留声怅
天水间谁抚琴断肠
七、作文(本大题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
丈夫在她旁边一直唠叨不停:
慢些。
小心!
火太大了。
赶快把鱼翻过来。
快铲起来,油放太多了!
把豆腐整平一下!
「哎?
」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太太,」丈夫平静地答道:
「我只是要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D(A.朴--璞;B.悌-tì;C.咎-jiù)
2.c(A、从改为“据”介词误用。
b、出现改为“呈现”展现出。
指具体的事物在眼前显现出来。
“呈现”较清楚,持续的时间长,多是直接看到的(不是想象的);呈现多在事物本身,有时在人的眼前;对象多是现实的事物,如颜色、景色、神情、气氛等。
D、“堕甑不顾”改为“首鼠两端”。
“堕甑不顾”比喻既成事实,不再追悔。
)
3.A(1句是指速度快,注意与主语的衔接。
3句配合谓语“长”和宾
语“荷叶”。
5句与前文的“对---东西”搭配,换成第6句,句式杂糅了。
)
4.B(原文为“为以后研究的逐步走向深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5.A(B、“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把《西游记》研究推进到了新的学术高度”c、“提出了许多创见”d、“但相对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
6、(1.以新的价值观念与批评标准古典文学行阐释与定位。
2、少受特定政治气氛影响。
3、改变研究方法,敢于撇开了一切玄虚、歪曲的旧说,用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古典文学的“客观因素”。
4、用唯物主义的社会学批评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研究方法。
5.敢于对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反思与质疑,有创见。
6.走向多元化,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来研究古典文学。
一点一分,答对5点5分)
7.B(樵:
砍柴)
8.B(原文标点:
平生亲故,夙市良材,为具棺椁。
疾将亟,闻而泣曰:
“昔先将军致命危城,无亲属视含殓,虽改葬,亲身之椑弗能易也,吾忍乎?
”)
9.A(张怡的父亲在一次兵变中殉难,此事上奏朝廷,张怡于是被授予锦衣卫千户官职。
)
10.
(1)①流寇攻陷京城,张怡遇到贼将,但他毫不屈服,被用刑具拘禁了起来。
贼军将领的同党中有人赞赏张怡的节义(认为张怡有节义)而放走了他。
(得分点:
“械系”1分,被用刑具拘禁;“义”1分,认为……有义气;“逸”1分,放走;句子大意1分。
)
②以期(希望)使他的同乡晚辈们有所感触启发,妥善保存并能加以宣传,别让它们埋没失传了。
(得分点:
“俾”1分,使;“沉没”1分,埋没失传;句子大意1分)
11.
(1)“穿”字运用绝妙,赋予静态景物以动态美,写出了细草从沙土里露出了头的情状。
(2分)“雪半销”雪融化了一半,运用了细节及白描的写法,突出早春的到来。
“半”字,写雪化而未尽,情趣盎然。
(2分)
(2)夜色掩映,竹树掩映,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梅花的形态,而是写了梅花的香气。
以虚写实。
(2分)或:
诗人赋予梅花以人的思想性格特点,“无人见”状其娇俏之姿,“吹香”写梅花的品质。
把无形的香气写得具体可感。
12.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13.红狐叼去我家一只鸡后引起了我内心的愤怒,“一团火”是比喻的说法,说明愤怒之大。
(2分)为后文写我情感的转变作了铺垫。
(1分)
14.第二段属于插叙,介绍那晚红狐叼走鸡子的过程。
(1分)交代了我“心中一团火”的原因,为后文写红狐为了小狐而向我们“哀求”作了暗示。
(1分)与后文我对红狐感情的转变作对比,突出人与自然关系在当今的重要性。
(2分)
15.运用比喻的手法写了狐崽的外形及神态,突出狐崽的可爱。
(1分)狐崽的描写承载了红狐的母爱情结,也是我情感转变的原因之一。
(1分)因为狐崽的处境危急,红狐有意哀求我们,狐犹如此,人何以堪,文章的主旨也是通过对狐崽的爱护而凸显的。
(2分)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得以彰显。
(1分)
16.①红狐偷吃了原打算卖了给娃攒学费的老母鸡,“我”由此痛恨红狐②“我”遭遇红狐,抓狐崽,母狐哀鸣,“我”不为所动;③我非常喜欢四只狐崽,人狐和谐相处;④“我”被红狐的母爱深深感动,伤心流泪,生怕狼狗伤害红狐。
(每点1分)
17.
该句言有尽而意无穷,韵味悠长,当属传神之笔,饱含着作者巨大的哀痛和深刻的反省。
②在繁华都市中,与自然隔绝的现代人,内心冷漠,人与自然关系逐渐恶化,令人忧虑。
③这个结尾饱含着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
对人类美好情愫的流失有深深的隐忧,为那种发自内心的悲天悯人情怀的丧失而悲痛莫名。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8.
(1)第一处:
(不超过6字)庆幸画像完整
(2)第二处:
(不超过7字)一脸爱惜之意
(3)第三处:
(不超过7字),艺术价值颇高
19.1处:
?
改,3处:
"从来没有和父亲单独睡在一起,更不要说谈超过一小时的话了。
"改为"从来没有和父亲谈超过一小时的话了,更不要说单独睡在一起。
"4处:
加上"情景",作宾语.
20.
例:
“她眷恋梨花泪”很有意境的一句。
古人常用梨花带雨形容哭泣的美丽女子,由此猜测这个女子很美,也经常因为思念远方的丈夫而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