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91342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全.docx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全.docx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全

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摘要] 网络文学以《第一次亲密接触》为开端,在中学校园引起许多爱好文学的学生的关注与喜爱,并受到不同的影响。

本文就网络文学的定义、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对中学生的影响及对策等作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网络文学 中学生 影响

网络作为文学的“工具”,是人类迄今为止发表作品最容易、传播作品最便捷的技术载体。

在这个虚拟空间里,人们可以笼天地于尺幅之间,挫万物于光标之处,能够“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达成“咫尺天涯”、“瞬间永恒”,让幻想成为现实而不失其真。

犹如一根火柴的发明,它最大的意义是取火种。

但大家都发现用它来抠耳朵简直是世界上最合适的工具。

“文学”的某一部分功能在二十世纪末一不留神,充满热情地跨上了网络的时代列车,成了文学爱好者扣耳朵(业余创作)时最舒畅理想的交通工具,新兴的网络文学一路狂奔高歌、呼啸成群,直奔梦想中的精神乐园。

一、网络文学产生的背景

网络文学的产生,有其深远的社会背景。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更便捷,网络的直观化,便利了许多读者,特别是年轻一代已经不大习惯静下心来阅读传统的纸质作品,而是更加愿意把看书的情感投入到网络中去,再说,网络上的信息在很多方面是传统文学刊物和书籍所无法比拟的,使得传统文学作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并且,每个时代文学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现形式,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文学的进步。

网络文学的产生,也有文学自身的因素。

文学自90年代失去轰动效应后,越来越显得萎靡不振,其主要的原因是文学本身的调整跟不上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突出的表现是文学与现实生活的严重脱节。

有的作家不是深入火热的现实生活,而是习惯于闭门造车,一味地抒写自己的,表现自己内心的世界;有的作家故作深沉,玩弄技巧,使读者感到不知所云;有的作家不是苦练,而是急功近利,进行大肆的恶意炒作、无休止的对骂。

现时的传统文学存在的种种弊端,特别是对现实生活干预的乏力,使得人们对其逐渐失去了信心和耐心。

这样看来,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文学的创作与批评,已经不再是作家与批评家的专利,由互联网催生的数以万计的网络写作者,正在以潮水般的气势和空前高涨的热情占领着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网页。

可以说,社会与文学自身的发展决定了网络文学的兴起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二、网络文学及其主要内容

与有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还是个新生儿,还在襁褓啼哭中。

虽然小,但一鸣惊人的哭声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什么是网络文学,至今还没有给网络文学这一新鲜事物一个明确的定义,网民们是不关心网络文学的定义的,他们只要恣意地写,惬意地读,甚至最新版的辞海(1999年版)也没有收录这个词汇。

有的人认为内容与网络有关:

描述网络上发生的事件与情感的才能叫网络文学,有的人认为应该在网络上首发的才能算是网络文学,还有人认为利用网络的特点在网络上传播的文学都属于网络文学等。

正如文学有广义和狭义一样,网络文学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在网络上首发的,属原创网络文学;内容与网络有关,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web交互作用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称为狭义网络文学;在网络上传播的文学,属广义上的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的中,谈情说爱的占了绝大部分。

目前网民中,18-35周岁之间占64.8%,因此,网络文学的创作题材和语言风格必然与青年读者群的年龄层次紧密适应,因此我们不难理解网络文学中的题材多以爱情为主。

最早风靡网络的网络文学要算蔡志恒(又称“痞子蔡”)的代表作《第一次亲密接触》,讲述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种以言情为主题的小说到处都是,与众不同的是,它与网络有关,与网络聊天有关,所以特别能引起网民的共鸣与幻想。

还有《告别薇安》等少男少女们爱看的网络文学作品。

虽说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但任何时代,言情类,尤其是言男女之情类的作品,都不可能成为文学的主旋律。

如此大量的纯言情类文字从网络作者笔下流出,说明了同样大量的网络作者和网络文学目前的“生态”——以宣泄个人情感为主的练笔初级阶段。

其次是武侠类的。

金庸梁羽生古龙是网上永远说不完的话题,黄易(本名黄祖强)倪匡也很走红,大批网民在虚拟的武侠天地留连驻足,笑傲江湖。

金庸梁羽生书中的历史内涵成了网民汲取传统的吸管,断断续续,多多少少总吸收一些,不无益处。

虽然金大侠在武侠文坛罕有其匹,但单就纯文学而论,鲁迅、沈从文、老舍、曹禺等诸多大师的成就都在其之上,而网民更着迷于扣人心弦的情节起伏、刀光剑影,津津乐道各位主角性格爱好与行为取舍,却忽视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好其表而不究其里。

因此网民创作的武侠文章多属泛泛,鲜有大气之作。

谋篇布局短小,中短篇长度为主,偶有新意。

思维新颖、视角出人意料的武侠网文偶有脱颖而出,但对照整体,不及千分之一。

第三为搞笑类的。

《大话西游》席卷各大网站,一发而不可收。

仿效《大话》的搞笑文章比比皆是,作者本身的意图也多是借玩笑某种世态来获得一时的快感,游戏一番而已。

其它风格的搞笑网文也大受欢迎,对应各种节日庆典、媒体名流、文化界热点开涮,歪圆其说一番。

网上搞笑都像新闻一样迅疾地针锋相对,博人一笑。

此类网文多是短篇,作者一发而就,不追求如何深刻透彻,就是逗人乐呵对某某某冷讽热潮,有些时候近乎无理取闹,而回味近乎零。

除了应景式的时效性搞笑网文,拽了古人来表演喜剧小品的也络绎不绝,大凡历史名人,从秦始皇到水浒好汉,从梁山伯祝英台到玉皇王母,尽皆穿上小丑服装滑稽过场。

天上地下,世界万物,没有什么不可以搞笑的,可惜多数是为搞笑而搞笑,此类网络文学作品的地位也就不问可知了。

在此之外,《悟空传》等极少可堪消解的幽默精品代表了搞笑题材目前的高峰。

由此可知,多属快速消化、快速消亡的搞笑网文,能够跃上文学精品的寥寥无几。

第四是评论性的。

当前网络上,对网络文学的讨论不少,单就金庸的著作中郭靖、韦小宝、乔峰、令狐冲……的评说,其数量令人叹为观止,大约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看完它们,但分量严重不足,一些网络大师级写手:

李寻欢(原名路金波)、邢育森等偶有评论发表,但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构思,属应事而感,更像发宣言或辩论,不象研究探讨。

有的网络评论者,如吴过的系列“网络二人转”、“网络杂谈”等,对网络写手和网络文学的创作状态都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报导,但是却存在褒奖太多,对其短处认识不足的缺陷,有些象为网络文学作软广告。

留言板(BBS:

bulletinboardsystem又称“帖子”)上严肃的文学批评较少,而充斥其中的却是大量的跟帖和回帖。

把这些跟帖或回帖称作评论其实较为牵强,在质量上算得上精品的委实太少,整体内容缺乏深度与大气,有目的地精心营造意境的作品更是鳞毛凤角。

杂文是网文一大景观,纵横笑骂,随心无忌,任性发挥,风景万千,其中反弹琵琶类旁锋斜逸,文笔犀利,出其不意,风格不羁。

如果作者用心磨笔,洗去一时兴起而不在意的粗陋。

童话在网文创作中并不突出,但少了喧嚣浮华,童话作品独有玲珑心窍,如何从的童话就有较有水准,在网络文学中,童话是洁静无尘的,折射出淡淡的光明。

另外,想像类网络作品也有其读者群。

莫言说:

好的网上作品就应该像屈原的诗歌一样,充满瑰丽的想象力,否则在网上讲插队的故事啊,讲什么我的猫啊,就没必要了。

流行一时的宁财神(原名陈万宁)创作的网络鬼系列曾引起观者云集。

然纵观之,雷同者多,模式固定,距离心灵冲击相去甚远,就如时尚跟风式的杂志与纯文学永远走不到一起。

鬼故事不会为网络文学带来光明,但由此可以看出宿命论的泛滥,表明其追随网民的人生观漂浮不定。

总体说来,网络文学作品给大多数读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其活泼精彩的语言风格带来的阅读快感。

看多了,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

不指望年轻的网络写手写出深沉的、关怀社会的或者有什么更远大意义的作品。

三、网络文学在中学生中流行及其原因

许多中学生把上网作为最热衷的课余生活,网络文学鲜明的特点与吸引力,加上网络媒体(如网易,特别是网络文学网站)的炒作,中学生由关注到加入,网络文学在中学生中间逐渐开始流行起来。

与传统作品相比,网络文学的最大优势就是其交互性和便捷性。

在传统文学领域,文学作品必须经过少数编辑的层层筛选才能与读者见面,而读者的意见反馈都相当的不便。

但是,网络文学则不然:

没有门坎,没有权威、没有编辑,没有人为障碍,只要在电脑上敲击键盘,然后贴到各大BBS、文学论坛,就算发表了。

传统文学作者与读者间的一切过程都被省略,网友读后便可立即对此作出评论,可根据读者的反应而立即作出修改。

过去文学创作是闭门造车,而现在网络文学可以在作者和读者的合作下共同完成。

由此可见,网络文学的即时性、平民性、交互性是多么强,这对作品的写作、作者水平的提高都十分有利。

自由和开放的网络,也使得包括中学生在内的写手们在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而文学创作的灵魂就是追求自由,从这一点上来讲,网络文学与中学生的青春年少是合拍的。

有人在书店里问两名正拿着《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看的高二女生,该书怎么样?

她们称:

在家里经常上网,专为买该书而来。

她们说看这种书轻松好玩,跟上网聊天差不多,看完了就可以扔掉,不必保存,它不能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等经典相比,可不看也不行,这是时尚,是未来文学的方向,电视、报纸上都是这么说的。

这显然与中学生好奇心强、渴求沟通了解、追求前卫等心理特点有关。

网络文学题材灵活,短小精悍,风格独特,形式灵活。

如“网易”文学社区转载的《我的一生》,虽然题目比较一般,但在网页上,该文字题目旁边是一只动画小猪不住地上下蹦跳,憨态可鞠,十分逗人。

该文章运用了网络技术,说几句话就贴一张图,文字只是过渡,真正的意思需从图中品味。

精彩之处尽在不言中。

文章后面的讨论区内,有一长串跟贴。

有的读者表示不满:

“最早可是我转贴过来的呀!

”有的读者赞叹“太绝了!

”有的读者刨根问底“哪里能找到这样的作品?

”有的想传给朋友“请问如何保存这篇作品?

”……其实该故事十分简单,就是以一只动画猪来代表一个男孩子,写他上学、工作、恋爱的故事。

因为形式新颖而大受欢迎。

此外,有的网络文学构思之奇妙,文笔之优美,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相约九九》中写网恋,其情节的勾连与进展,全依靠对网上聊天、E-mail及“亲密接触”细腻入微的临摹;还有《告别薇安》、《浪漫的人是不应该相遇的》等,分别在网络与现实的分离与矛盾中描写伤感而无奈的情恋等等,真切而生动地展现了由浪漫与现实、优长与局限等特殊因素所构成的网人与众不同的情感生活和内心世界;有些网络文学作品在细节构筑、意蕴营造、文字功底和笔力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

6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此感到新颖,自然喜欢。

网络文学作品虽然总体上缺乏细火慢炖,但口语化,作品中情节的交代很直白,作品读起来比传统文学轻松幽默,容易接受和消化,更能满足中学生饥饿而挑剔的胃口。

中学生虽思想上不够成熟,文学功底薄弱,但有丰富的情感和敏感的内心,他们渴望倾诉,渴望交流,又不愿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呈现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别人评头论足,网络文学恰好为他们提供了一扇称心的大门。

网络写作更能展现真性情,这也贴近文学的灵魂,作者往往逞一时言语之痛快,有的网络作品可以称作“言语的盛宴”,流溢着智慧之光的字句丰富,所以特别受中学生读者的喜爱和尝试。

例如,把错失所爱说成:

“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在我面前……”抱怨某人的帖子发的太多时,可以说“不要乱扔东西嘛……砸不到小孩子砸到花花草草也不好嘛……”嫌别人罗嗦,则骂他是“唐僧”,《第一次亲密接触》中不时出现精彩至极的“纯网络版”对话。

又如,中学生读安妮宝贝,则诡异中透露着瑰丽,让人在深沉和颓败的心情中无法“呼吸”;邢育森的另类故事中包含更多的是对现实的冷思考……看别人的文章,心灵得到回应,思想受到冲击;写自己的文章,没人知道你是谁,却给了自己一个倾诉的空间,同时也在经意或不经意间受到了网络写作风格的影响,诸如对自我的关注加深、自我意识增强等。

7在接受调查的中学生中,57.4%的中学生认为,网络文学贴近生活,其语言、情节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的提炼,其形象是现实人物的简缩。

25.9%的同学则认为语言应用、写作风格上的转变与提高比较大。

有35.2%认为受到它影响最大的就是思想上、心理上的转变与成熟。

许多女生对安妮宝贝的文章非常喜爱,认为那样的文字很深刻很现代很能触动人心;大多数的男生则对俞白眉的网上论剑持有极大的兴趣,在潜移默化中也有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

受此影响,同学们的作文,主题贴近生活,准确、真实地反映内心世界,语言生动活泼,娓娓叙来,轻松自然。

较过去学生作文的程式化和千人一面的状况,这个变化让许多语文老师很是惊喜。

这样看来,网络,其实正是一块肥沃的文学试验田,以其自由的空气和广阔土壤培植着文学幼苗。

世界是多元的,惟其丰富才会精彩。

网络文学也是一个多元的空间,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文字,展示不同的灵魂与心态,不同的个性生活与社会景象。

这对于喜爱幻想并充满好奇,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中学生而言,无疑是一面多棱镜、一个万花筒。

可以体验不同的生活,有中学生许多理想中的现实,有现实中色彩艳丽的理想世界。

更重要的是能让中学生展示自我,任自己的思绪驰骋。

事实上,自由、活泼、多姿多彩、与网络有关的作文出现在语文老师的面前。

这不能不说有网络文学使人畅所欲言、倾心吐诉的功劳。

四、网络文学的缺陷及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尽管网络文学被炒得沸沸扬扬,但是我们还应该清楚地看到,网络文学还是芜杂的文学,甚至可以说是泥沙俱下,较之于传统文学,现阶段的网络文学还比较幼稚,不免存在着不少明显的问题。

传统文学的流通过程(创作、投稿、修改、编辑、发表、出版、销售等过程)是具有较长的周期性的,是很慎重的,是很严肃的,有着一套完善的选择办法。

网络文学受到的限制少,使得一些文字垃圾也往往打着文学的旗号,甚至披着纯文学的外衣出现,对于还缺乏辨别力的中学生来说,难以辨认优劣。

其二,由于网络文学信息量大,如:

在“榕树下”那样的网站上,每天有好几百篇新作品,如果要想阅读过来,或从中挑选,会浪费大量时间,这无疑对中学生的正常学习不利。

网络文学常常以半截子文章的形式出现,匆匆而过,即使是好的文章,学生也很难认真仔细地去读,因此往往是事倍功半。

与传统文学书籍相比,要想在网络上像读书一样,认真仔细去读一篇文章非常困难。

8例如,网络上曾推荐一篇名为《让岁月白发苍苍去吧》的作品。

如果仅凭这个名字去搜索,在“搜狐”上可得到九百一十二个相关网页,雅虎上有七百二十五个。

在“榕树下”站内搜索,也可得到六篇以此为题的作品一些中学生自己也承认,网上很难有机会见到精华性的好文章。

短期涌现出大量网络作品中,虽然不乏极少数优秀篇章,但普遍作品与传统文学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甚至有作家失望地说“大致相当于中学生水平”。

有的以色调颓废以示前卫,或沉迷于喃喃自语的个人体验个人私隐中,有的干脆用脏言秽语来装作通俗与地道。

在网络文学作品中,成年人的文章尤其是言情类居多,其中相当一部分就中学生而言,现在看还有些为时过早。

以随机抽样法在《榕树下》参赛作品中进行了一下统计,共随机抽出小说类作品187篇进行精读,其中,言情类作品(笔者个人认为的以男女感情为主题的作品),有108篇,占57.8%;网络相关的作品46篇,占全部来稿小说的24.6%;网恋题材的作品133篇,占网络相关题材的71.1%.也就是说,近六成左右的小说是狭义的言情文学。

有人曾指出:

著名的文学专业网站“榕树下”就是一个网恋大本营,如果中学生读多了这些文章,势必会影响中学生的观念,不排除有中学生模仿文章中的主人公做出不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的事情,这对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型最重要时期的中学生来说是不利的。

据调查,有25.9%的中学生很向往网络小说中的情节,33.3%的中学生常看网上的言情类作品。

最具代表性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不仅把网络文化活生生的表现了出来,还表达了大都市生活中的一种幻想,即渴望在敲击键盘的过程中出现奇迹,希望在现实中被否定的浪漫,在虚拟世界中成为现实。

在调查中,有41.8%的人都承认,在看完《第一次亲密接触》后产生过有关网恋的想象。

其实,如果说“第一次”是校园浪漫爱情短曲,“无数次”则是浪漫的终结和胡同人生的展示。

除了包括中学生在内的年轻人感兴趣的主题,还运用了网络语汇、符号等新颖的形式。

如果避开网络,单从文学这个角度来说,文学是一种艺术,特别是语言的艺术,思想的艺术,有美感,能涤荡心胸、能感染人和熏陶人。

网络文学在语言方面总体说来是有贡献的,但往往忽视了思想性。

例如,网络文学合集《我爱你的垮掉》,所选作品的十六位作者,每一位都认为爱情非常重要,性非常重要,自己非常重要。

他们标榜:

写作只为了自己。

十六篇小说竟有十二篇以死亡为结局。

这对青少年中学生来说,有什么样的影响可想而知。

网络文学中不可避免的消沉的因素,导致许多中学生也感染了这一“病毒”。

调查中,许多老师反映:

现在中学生的作文,消极因素偏多,主题明显低调,缺乏时代青年应有的朝气、活力和进取精神。

另外,由于网络文学本身的良莠不齐、过度自由,致使许多受网络文学影响较大的中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语言、形式都太随意,虽然很贴近生活,趋于聊天色彩:

虽活泼自如、平易亲切、个性化强,却明显“低俗”,缺乏“雅”、“洁”气息,不能算真正的文学素养。

在统计结果中,52.1%的同学仅把看网络文学当作娱乐消遣。

很多老师、学者都忧虑地指出:

这样的阅读和写作,离真正的文学殿堂还很遥远。

所以,武汉大学人文学院一位知名教授不无忧虑地说:

网络文学大多以感情为主题,以打破常规的语言样式诉说一个又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赚取多愁善感的青少年的眼泪。

它顶多只是一种文化中的调味品,甚至还难以暂时填饱人的肚子,更不能作为青少年成长必需的营养品。

五、对策与建议

由于新生的网络文学的种种弊端和对中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中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把握好方向,走好每一步呢?

还需社会从多方面努力,能及时给予他们有力帮助与引导。

其一,从网络写手方面:

网络写手作为网络文学的主力军,对网络文学的热爱与执着追求(实际是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是推动网络文学发展的原动力。

这就需要网络写手把网络文学当作自己的事业,通过潜心劳作,不断创新和剖析自我。

从事文学的人需要平静的心态和耐受得住寂寞,因为浮燥和喧嚣是不可能有文学。

当前,有的写手为了让自己的作品被人记住,创作流于追求一时的视觉冲撞而非精心雕琢。

笔者认为,当前特别需要一个领军人物,以自己的人格的魅力感染关注并热爱网络文学的人。

武侠小说刚风行的时候,不是也有很多人极力反对吗?

说它是“老年人的童话小说”云云,当人们真正了解了金庸等名家及其作品,才逐渐开始承认其语言艺术和思想文化艺术,从而真正从心中认可武侠小说。

但是,当前出现过多的向外推介而不帮助网络写手向内自省,必导致创作者方向的迷失和网络创作的委顿。

只有对网络文学真正在意的人才会坚持不懈地创作,同时在创作中寻求自我完善。

这必将带来整个网络文学界创作和欣赏水平的上升,使网络文学不断发展提高。

其二、从网络(网站)方面:

1.不可炒作网络文学,当前有网站、出版商等为举办“网络文学大奖赛”而大张旗鼓地宣传,如果是本着发展网络文学的初衷举办网络文学大赛,那么举办者是值得尊敬的,但笔者以为醉翁之意不在酒。

确实,网络原创文学需要引导,需要梳理,但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不是靠“大奖赛”来推动的。

2.加强网人原创作品的搜集、过滤与整理,建设经典网络文学文库。

搜集整理,去粗取精,不再让一些优秀或比较优秀的文学作品埋没在大量的文字垃圾之中。

作家冯骥才坚信:

“网络文学一定会产生好的作品和作家。

”他还承认,“网络作品很多还不成熟,这使得选择高质量的网络作品如沙里淘金。

要是能有一种刊物专门起过滤作用,将网络上好的东西下载下来,汇聚成书就好了。

”现在,网络文学仍呈发展之势,其中不乏精品,拿到传统媒体的出版物中比较,不仅不逊色,而且有网络写作特有的特色,同时已经获得了大量读者,文学网站站主应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尊敬,一方面要加强搜集整理,包括编排网络文学文库的目录,另一方面对网络文学书库进行去粗取精。

把那些格调不高,内容低俗的杂文统统去掉。

针对热爱网络文学的中学生,甚至还可以专门建立中学生网络文学网站。

向他们推荐格调清新,内容健康的精品网文;把优秀的中学生创作在网上登载,鼓励中学生的创作。

……

3.开展网络文学批评和规范,引导并促进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好的评论,也是网络文学作品与千百万读者的有益桥梁。

从文学史的发展来看地,文学评论的作用仍不可低估。

网络文学整体文学水平形而上的提高,有赖于引入专业文学理论的成果,需要引入传统文学技巧、方法以及审美特色。

评论是文学创作的另一只翅膀,遗憾的是,文学网站中很难见到真诚和真知灼见的评论。

事实上,及时对网络文学界的新现象和新作品、尚无定论的话题引发网上广泛的讨论与争鸣,使读者与创作者的大脑更多一份清醒,促进网络写手在更深入地体会生活、挖掘生活,必将带来整个网络文学界创作和欣赏水平的上升,为读者带来丰富的精神食粮。

4.加强与大型门户网站的合作,相互取长补短。

如果大型知名网站介入其中,凭借他们的经济实力和知名度,对网人文学原创文库的建设可以取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凭借其雄厚的人力物力财力搜集、筛选、整理网人原创文学作品(在这上头那些凭借单个或几个网友办起来的文学网站是不可比拟的),建立有影响的网人文学原创文库,对该网站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应该说是有益的,这对双方都有收获。

其三、从学校老师方面:

1.加强学校德育建设,帮助学生自学抵制网络文学中不健康因素。

学校教育是各种教育中给学生影响最为全面、系统和深刻的,而学校教育中的德育则更是重中之重,不论是对于瞬息万变的万千世界,或是对于丰富敏感的学生心理世界都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自学抵制不健康思想的侵害。

学校的德育管理,重在对学生思想的研究和管理,重在分析和引导。

注重教育要求与学生思想矛盾、个性特长、兴趣热点的相互结合,因人施教,长善救失;实现德育工作方式的强制性向民主性的转变,启发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道德选择能力和抵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

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复杂的社会现象,包括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文学,特别是要认识其消极因素对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2.充分发挥语文及其他人文学科的文化导向功能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语文在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为核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学教育和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道德品质,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从而有效自觉抵制网络文学中的消极因素。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提供丰富健康的文化食粮。

许多学生上网而迷上网络文学,学习生活的单调与乏味是主因,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文化引导。

注重学校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硬件软件两手抓。

硬件建设上适当增添文化设施。

软件建设上,努力提升校图书馆、广播站、操场、等活动场所的利用价值,想方设法为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

如果有条件,可以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中“焦点访谈”、“东方之子”一些好的系列节目制作成录像带,午休适时播放;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新书推荐,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学校的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在学生中产生较好反响,要在扩大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上再下功夫。

学校所有的后勤保障部门都要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为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贡献力量,让学生在校园文化活动中获得健康发展。

4.关爱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关一部分中学生到网上寻找“慰籍”,是因为缺少关爱。

在校园育人环境中,教师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教师的精神面貌,包括他的世界观、敬业精神、责任心、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品德修养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声的示范作用和影响,直接影响到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