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86343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docx

《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docx

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

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

【篇一:

实施新医改的心得体会】

宣汉县五宝镇卫生院实施新医改的心得体会吕云飞(2011年11月1日)

根据本次院长培训要求,现将宣汉县五宝镇卫生院基层医改工作实施进展和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五宝镇共12个行政村,2万多人口。

镇卫生院占地面积一千余平方米,医疗用房2400平方米,总资产400多万元,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12所,卫生院开设病床25张,编制人员13人,实际在岗职工13人,近三年,卫生院平均年业务收入200多万元。

五宝镇卫生院于去年10月正式实施基层医改,全面落实医改工作任务,管理体制回归了公益性,实行了全员聘用制,建立了体现绩效的考核机制和收入分配机制,全面实行了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加强。

去年10月至今,门诊一万余人次,住院人次500余人,业务收入进140万元,门诊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0%,住院病人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5%,业务收入总量已较上年同期下降约60万元以上。

医改以来,我们的工作主要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管理,确保卫生院规范良好运行

基层医改后,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是如何履行好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两个基本”的职能。

为此,我们着力于规范管理,以确保卫生院的良好运行。

一是抓建章立制。

我们结合实际,制定了《五宝镇卫生院职工绩效工资考核实施办法》、《五宝镇卫生院职工绩效考核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利用制度来规范管理,使得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建立起卫生院良好运行的长效机制。

二是抓责任落实。

从院班子成员到科室再到每一位职工,我们层层明确了各自的年度工作目标和责任,并于年初,形成了院班子抓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抓每位职工的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通过明确责任,工作放权,我院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切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推动了工作的落实。

三是抓工作规范。

我们坚持定期例会、监督检查、医疗质量检查制度,分析存在问题,部署本周工作,并及时传达上级会议和有关文件精神。

每月组织一次

全体职工会议,以会议举行业务学习,介绍医疗卫生方面的新知识、新动向,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通报卫生院收支、职工绩效考核、监督检查结果、医疗质量检查结果等方面工作情况,从而促进了工作规范。

二、强化考核,确保卫生院各项工作的“绩”和“效”

考核是促进工作落实的保证措施。

我们通过严格的绩效考核,将绩效考核结果与职工的工资挂钩,进一步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推进了卫生院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一是明确考核内容。

我们将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以及收入和支出指标核定到各科室,各科室再分解到每位职工,做到考核指标量化、细化,可操作性强,使得人人有任务,人人有压力。

二是确定考核办法。

我院对职工的绩效考核,每天职工进行自考并记录,每周监察监督组进行督查自考情况,每月有考核结果,结果公示后无异议将作为兑现职工奖励性绩效工资的依据。

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对不同的岗位依据技术含量、责任风险、劳动强度等确定不同的分配系数,再按照考核得分和分配系数核定其绩效工资。

三是严格兑现奖惩。

我们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制定了多项奖惩办法,如,值班、加班、误餐给予补助,出满勤、卫生清洁,给予满勤额外加分,兼职人员给兼职补助,科室负责人给职务补助,等等以经济奖惩促进了职工的行为规范。

三、强化监管,大力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

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的网底,是基层医改的一项内容,也是卫生院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调动村医的积极性?

如何使村医服从卫生院管理?

如何规范村医行为?

为此,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一是建立了包干负责制。

为健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由院长牵头,会计为具体负责人,包保负责各组村卫生室的日常监管工作,每月对村卫生室进行一次督查,监督村卫生室各项工作的落实,解决村卫生室在一体化管理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指导村卫生室开展工作。

二是实行绩效考核。

我们制定了村卫生室的绩效考核办法,对村卫生室下达了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指标,每月进行一次督查,半年一次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与下发财政补助经费挂钩。

对村卫生室主要考核门诊人次、医疗质量管理、药品管理、财务管理、门诊统筹以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完成情况,考核分数270分及以上,全额拨付补助经费。

三是严格督查监管。

我们制定了村卫生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我们要求每月25日前,村卫生室需把当月公共卫生服务完成情况的各项数据报送至卫生院防保站,迟报一天,扣除当月绩效得分5%,以此类推。

对医疗

;门诊登记要齐全,注明患者的联系电话;抗生素二联及以上联用处方百分比不超过10%,超过的扣分;消毒登记要齐全,缺项及不登记的均扣分。

对村卫生室的财务管理,卫生院对其设置总账及收支、明细账,村卫生室设立现金日记账和往来账户,村卫生室收支账目每月统一卫生院、经济实行独立核算,采取“三查、三看、二核对”的办法,即:

查规章制度、查医生处方、查购药票据、看登记表册、看药品台账、看收费票据、核对库存实物、核对就诊病人,监督村卫生室药品采购和零差率销售情况,对违规行为坚决纠正。

存在的问题:

一、债务问题由于新建卫生院,留下了100多万元的债务,每年要承担近10万元的利息,新医改后,取消药品加成,收入锐减,靠业务收入已无法偿还这笔债务,严重制约了卫生院的发展,甚至影响了各项业务的正常运转。

二、人才问题人员少、工作量大,我院在医改后实际在岗人员数达17人,医改后编制总数为25人,由于人员分流,其中从事临床只剩5人,护理4人,公共卫生项目任务在逐渐增加,导致部分医护人员人均负荷量增加近一倍,我院自医改以来所有在岗人员基本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特别是医生护士甚至需要连续加班几个昼夜,在突击公共卫生时,因人手不足,只得关闭部分科室。

三、分配问题待遇得不到体现,人心浮动。

因我院临床一线人员医改后工资待遇大幅下降,不足民营医院待遇的一半,导致部分人才流失。

四、医院收入过小绩效考核方案可操作性不强,职工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吃大锅饭现象无法遏制。

五、管理、监督力度不够本人因管理水平及时间有限,监督机制不够健全,又人才缺乏,本人大多时间充当一线人员,对部分职工串岗、脱岗监管有限,对旷工、违规违章人员处罚落实不能完全到位,导致一些规章制度落实欠差。

以上主观问题我们将加大力度进行整改,逐渐克服,客观问题恳请各位领导能否带到相关会议上,对医改政策进行再深化,为乡镇卫生院院长指明方向,走出困境。

总之,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和支持下,我院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距领导的要求还不够,横向和其它乡镇卫生院比较,还有较大的差距,今后的工作面临的困难还很多,我们将进一步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思路,努力推进我院卫生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篇二:

学习新医改全文内容心得体会】

学习新医改全文内容心得体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于6日正式全文公布,新医改方案摈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承诺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意见》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绝大多数媒体和群众对这份《意见》都充满了巨大信任和热切期待。

笔者强调一点,落实好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是新医改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性、经济性的基础。

据参加设计新医改方案的专家透露,未来三年在8500亿元政府投入中,中央支出约占三至四成,其余由各级地方政府支出。

也就是说,新医改公益性要想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仅仅依靠中央财政的财力是不够的,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更占据了六成到七成的比例。

“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责任,地方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而这些资金既要考虑到公立医院的投入,又要考虑到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支持,还要加大对医生诊疗费的提高等。

仍然僧多粥少。

毫无疑问,中央财政会进行不折不扣的财政落实,谁能保证、监督地方政府的投入行为呢?

一些地方政府完全违背了它应该具有的职能,而把自己变成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实体。

地方政府集中表现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特别是把财政收入视为最高动力,gdp成为‘公司’的营业额,财政收入成为‘公司’的利润,地方政府变成了市场中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公司,地方政府领导则犹如董事长、总经理,其‘政绩’主要表现为‘公司’领导群体的升迁,从而实现行政集团的福利最大化,而忽略了政府的社会责任。

(xx年11月《决策》杂志)

也就是说,在“gdp崇拜”中,在经济总量就是官员政绩的考核模式中,地方政府不仅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也是社会事务和经济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积极谋求更多利润和回报,比如各级政府对“土地财政”的积极性很高。

因为政府能得到更多的土地转让金等。

就像任何公司都喜欢经济最大化一样,“地方超级国有公司”同样有更多的急功近利、利欲熏心,他们

会疯狂扩大利润,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公共品建设以及国家积极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在很大程度上会出现悬空现象。

张鸣教授曾对地方政府公司化进行过批评:

比如环境问题,往往是中央政府言者谆谆,地方政府却听者藐藐,太湖和淮河这样中央政府下大决心治理的重污染区,花费几十亿资财,却边治理边污染,不仅成效甚微,而且越治越污。

显然,在治污问题上,地方政府并没有如中央政府般的积极性,至少,治理污染的动力,没有压倒追求gdp的冲动。

同样,当今的劳工保护问题,热衷于招商引资的地方政府,往往表现为不热心;在劳资纷争方面,更在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工人的劳动保护、生产环境、工资待遇诸方面,即便是很低水平的要求,大多得不到政府有力的支持。

(据有关资料)在这种情况下,谁能保证地方政府医疗公益性的愿望,会和新医改和国家意志一样迫不及待,并保持高度统一呢?

按照这个思路深入分析,中央政府虽然确定了新医改公益性属性,如果真落实这种公益性,地方政府就需要大量投入。

这肯定会影响、降低地方政府的经济创收,地方政府进行公共品建设的积极性恐怕不会太高。

肯定会有个别地方政府对国家的好政策进行各种变通,弄虚作假。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今年中央的医疗投入资金仍然是1000多个亿,与去年相比并没有提高。

地方政府的投入如果不能及时位对,再好的医改政策,没了财政支持,最终会成为一句空话。

好制度却成为了冷漠制度,严重违背了新医改的公益性本质。

所以,笔者建议,在落实新医改过程中,仅仅倡导公益性口号是不够的,还应该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特别要将新医改效果和财政投入责任的落实,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察范围,落实得好,就是优秀政绩;新医改效果不够好,就可以认定是不合格。

依此推动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的财政投入责任,淡化公司化倾向,履行守夜人职责,让新医改切实成为群众“健康的保护神”。

【篇三:

医改心得体会】

新医改学习的心得体会有些东西只有学习了才会真正了解,有些政策方针也只有切身体会了才会了解其深刻的

内涵。

今年来人们关注最多的一项政策就是新医改政策,特别是我们从事医疗行业的人,更是

感触更多。

新医改方案摈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承诺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

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的意见》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到2011年,基本

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绝大多数媒体和群众

对这份《意见》都充满了巨大信任和热切期待。

新医改犹如一座大厦,有其支撑的四梁八柱。

四梁即:

1、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体系;2、

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3、加快建设医疗保障体系;4、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

系。

而八柱即:

1、建立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2、建立高效规范的医药卫生机构

运行机制;3、建立政府主导的多元卫生投入机制;4、建立科学合理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

5、建立严格有效的医药卫生监管体制;6、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医药卫生科技创新机制和人才

保障机制;7、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8、建立健全医药卫生法律制度。

新医改其中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十二五中强调”医改工作,

卫生部门必须及早谋划,在创新机制上下功夫。

为此,必须继续坚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精神,继续坚持医改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和维

护与增进人民健康的宗旨,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核心,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加快形成不断提高全体人民健康水平的制度保障,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还强调,“十二

五”期间,卫生领域要致力于加快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力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更加公平

可及、服务水平和效率明显提高。

通过继续增加公共投入、严格控制费用增长、改善卫生总

费用结构,进一步降低群众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把提高国民健康水平作为衡量

改革成效的最终标准,使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得到明

显改善。

新医改中我们强调落实好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是新医改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性、

经济性的基础。

在落实新医改过程中,仅仅倡导公益性口号是不够的,还应该强化地方政府

的财政投入责任,特别要将新医改效果和财政投入责任的落实,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察范

围,落实得好,就是优秀政绩;新医改效果不够好,就可以认定是不合格。

依此推动地方政

府责无旁贷的财政投入责任,淡化公司化倾向,履行守夜人职责,让新医改切实成为群众“健

康的保护神”。

篇二:

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学习新医改心得体会09年4月6日,备受关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

称意见)经新华社发布。

《意见》全文13000余字,共分六个部分,包括: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

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

医疗卫生制度等。

新医改方案摈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承诺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

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意见》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

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切实缓解

“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绝大多数媒体和群众对这份《意见》都充满了巨大信任和热切期

待。

落实好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是新医改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性、经济性的基础。

新医改方案有五大看点:

一、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未来3年,国家将使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主要指城镇非就业人群)医保和新农合

三大公立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

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

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

两项医保的

最高报销水平(即“封顶线”)已经锁定,为人均收入的6倍。

加大对尚未纳入医保人群的关

注,如国家将增加投入重点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困难企业等职工和退休人员,以及混合

所有制、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包括农民工)的医保问题;大学生被

纳入医保。

破解“看病贵”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控制药价,而是在建起医保制度后,把报

销水平提上来,让大家觉得看病相对不贵。

数据显示,新农合目前补偿率还不到30%,按国

际惯例,补偿率提高至70%以上才能真正成为有效的医疗保障制度,未来投入仍有很大空间。

二、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和供应保障体系。

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

医保药品报销目录。

基本药物的“定点生产”改为“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制定零售价”

修改为“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

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格”,即国家不再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价格;在基本药物使用上,

由“全部使用”改为“全部配备和使用”,尊重医生和患者的用药选择权。

目前,基本药物定

价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总体而言,政府相关部门对基本药物价格的控制不会有太大松动。

于药品名目繁多,价格和毛利率差异非常大,在对药品价格控制的过程中,要考虑到企业

的合理利润空间。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解决结构性“看病难”的问题加快农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网络的全面覆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和

质量。

与过去医疗改革不同,新医改重点是将“医疗人才建设”纳入其中。

通过试点推广“住

院医师培养制度”,让乡村医生、基层医生进入大医院接受培训,然后走出医院下到基层;通

过大力发展“县级医院”,建立“县医院为龙头,农村医务室为网底、乡镇卫生院为节点”的

体系,通过在基层医院加强硬件投入、人才输入,切实缓解农村看病难。

看病难难在“两头”:

偏远农村地区和大城市、大医院,其根源在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

有限的医疗资源过度集

中在大城市和大医院,导致公众不论大病小病都到大医院找名医看,大医院拥挤不堪,城市

基层医院和社区医疗单位则少人问津。

解决这一问题,尚需从设备、人才等方面“软硬兼施”

地均衡配置医疗资源。

四、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保社会公平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扩大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范围,向城乡居民提供疾

病防控、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经费标准。

充分发挥中

医药作用。

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

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

生专项,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疾病;落实城乡公共卫生机构经费保障机制。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服务性收入上缴财政专

户或纳入预算管理。

坚持公益性,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既是医改惠民的起点,又是人人

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终点。

城乡居民人均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不低于15元的提法是一种进

步,公共卫生投入不再是以单个项目,也不再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某种公共疾病

而设立。

公共卫生长效机制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破解“以药养医”今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

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监管机制,提高公立

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规范诊疗行为,明显缩短病人等候时间,实现检查结果互认。

推进公立

医院补偿机制改革。

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

逐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探索公立医院门诊

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等医药分开的有效途径;政事分开、管办分开;鼓励民营资本创办非营

利医院医药分开”是新医改的重要思路。

公立医院改革的大方向是“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

性”。

这两者相辅相成。

忽视对医务人员的支持,“坚持公益性”难达目的;而过于强调医务

人员待遇,忽视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任务,医院的发展就会跑偏,就会发展为创收的积极性。

据参加设计新医改方案的专家透露,未来三年在8500亿元政府投入中,中央支出约占三

至四成,其余由各级地方政府支出。

也就是说,新医改公益性要想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仅

仅依靠中央财政的财力是不够的,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更占据了六成到七成的比例。

“按照分

级负担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责任,地方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而这些

资金既要考虑到公立医院的投入,又要考虑到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支持,还要加大对医生

诊疗费的提高等。

仍然僧多粥少。

毫无疑问,中央财政会进行不折不扣的财政落实,谁能保

证、监督地方政府的投入行为呢?

中央政府虽然确定了新医改公益性属性,如果真落实这种公益性,地方政府就需要大量

投入。

这肯定会影响、降低地方政府的经济创收,地方政府进行公共品建设的积极性恐怕不

会太高。

肯定会有个别地方政府对国家的好政策进行各种变通,弄虚作假。

尤其需要指出的

是,今年中央的医疗投入资金仍然是1000多个亿,与去年相比并没有提高。

地方政府的投入

如果不能及时位对,再好的医改政策,没了财政支持,最终会成为一句空话。

好制度却成为

了冷漠制度,严重违背了新医改的公益性本质。

所以,在落实新医改过程中,医药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是我国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医改的成功与否重点在落实,期待医改能够尽快出台有效的配套文件和落实措施。

仅仅倡导

公益性口号是不够的,还应该强化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特别要将新医改效果和财政投

入责任的落实,纳入地方政府的政绩考察范围,落实得好,就是优秀政绩;新医改效果不够

好,就可以认定是不合格。

依此推动地方政府责无旁贷的财政投入责任,淡化公司化倾向,

履行守夜人职责,让新医改切实成为群众“健康的保护神”。

篇三:

学习新医改全文内容心得

体会

学习新医改全文内容心得体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于6日正式全文公布,新医改方

案摈弃了此前改革过度市场化的做法,承诺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不断增

加投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意见》首次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

供,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绝大多数媒体和群众对这份《意见》都充满了巨大信任和热切期待。

笔者强调一点,落实好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责任,是新医改能否落实到位的关键性、经

济性的基础。

据参加设计新医改方案的专家透露,未来三年在8500亿元政府投入中,中央支出约占三

至四成,其余由各级地方政府支出。

也就是说,新医改公益性要想得到最大程度的落实,仅

仅依靠中央财政的财力是不够的,地方政府的财政责任更占据了六成到七成的比例。

“按照分

级负担的原则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责任,地方政府承担主要责任”。

而这些

资金既要考虑到公立医院的投入,又要考虑到对农村公共卫生事业的支持,还要加大对医生

诊疗费的提高等。

仍然僧多粥少。

毫无疑问,中央财政会进行不折不扣的财政落实,谁能保

证、监督地方政府的投入行为呢?

一些地方政府完全违背了它应该具有的职能,而把自己变成一个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

实体。

地方政府集中表现为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特别是把财政收入视为最高动力,gdp成为

‘公司’的营业额,财政收入成为‘公司’的利润,地方政府变成了市场中单纯追求经济利

益的公司,地方政府领导则犹如董事长、总经理,其‘政绩’主要表现为‘公司’领导群体

的升迁,从而实现行政集团的福利最大化,而忽略了政府的社会责任。

(xx年11月《决策》

杂志)

也就是说,在“gdp崇拜”中,在经济总量就是官员政绩的考核模式中,地方政府不仅

是社会事务的管理者,也是社会事务和经济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在各种经济活动中积极谋求

更多利润和回报,比如各级政府对“土地财政”的积极性很高。

因为政府能得到更多的土地

转让金等。

就像任何公司都喜欢经济最大化一样,“地方超级国有公司”同样有更多的急功近

利、利欲熏心,他们会疯狂扩大利润,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公共品建设以及国家积极倡导的科学发展观,

在很大程度上会出现悬空现象。

张鸣教授曾对地方政府公司化进行过批评:

比如环境问题,往往是中央政府言者谆谆,

地方政府却听者藐藐,太湖和淮河这样中央政府下大决心治理的重污染区,花费几十亿资财,

却边治理边污染,不仅成效甚微,而且越治越污。

显然,在治污问题上,地方政府并没有如

中央政府般的积极性,至少,治理污染的动力,没有压倒追求gdp的冲动。

同样,当今的劳

工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