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5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85226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68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第5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三年级第5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三年级第5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三年级第5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三年级第5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第5册音乐教案.docx

《三年级第5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第5册音乐教案.docx(9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第5册音乐教案.docx

三年级第5册音乐教案

三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定的思路是“以审美为中心,以(音乐)文化为主线,以(音乐)学科为基点。

加强综合与渗透,把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贯穿于始终。

从教学理念上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

“面向学生,也应当注意学生的个性发展。

”本教材共分九个单元。

主要内容按聆听、表演、编与活动几大块安排。

在聆听方面首重倾向于声乐作品在聆听优秀的中外声乐作品中了解一些关于人声的知识及声乐的演唱形式。

在表演方面增加学笺个性发展,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渗透。

并使所学的乐理知识在实践和创造中得以运用和创新。

在多彩的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创新能力和感受能力。

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养成良好的学习音乐的习惯。

三年级学情分析

三年级八个班共320人左右,我现分析一下学生情况

1、个性差别大:

三年级的小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

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中能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有的还表现出强烈的自我确定、自我主张,对自己评价偏高,甚至有时“目空一切”,容易导致自负的心理。

相反,有的孩子由于成绩不良或某个方面的缺失,受到班级同学的歧视,往往对自己评价过低,对自己失去信心。

因此,在教学中要时不时应用一些小“特技”来提醒那些目空一切的孩子,告诫他们自己还有很多东西要学,而对那些失去信息的孩子要及时抓住机会鼓励他们。

2、情绪不稳定:

三年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容易产生紧张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差,难以释放心理的压力,这样就容易使他们的心情变坏。

他们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学习,但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冲动,常为一点小事面红耳赤,而且情绪变化极大,并且表露在外,心情的好坏大多数从脸上一望便知。

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且在平日教学中增加小组合作,加强团队精神,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

3、自控力不强: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

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遇到这种问题,我们应该“恩威并用”,表扬自觉的学生,适时使用管理软件对不能自控的学生进行提醒、控制。

二、学段目标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参加音乐活动。

2.培养音乐感受与鉴赏的能力。

3.培养表现音乐的能力。

4.培养艺术想象和创造力。

5.培养乐观的和友爱精神。

三、具体目标

1.感受与鉴赏

①对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种音响感受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

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映。

②能听辨不同声音的女声和男声,能够区别齐唱和合唱。

③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

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

④听辨不同情绪的声音,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

⑤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每学年2-4首。

2.表现

演唱目标;

①   乐于参加各种演唱活动;

②   知道演唱的正确姿势胶呼吸方法并能在唱歌实践中初步掌握和运用。

③   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独唱或参与齐唱。

④   能够对自己和他人的常作简单评价。

⑤   背唱3-4首曲子。

演奏目标:

①   能作自制打击乐器参加演奏活动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②   能够选择适当的演奏方法表现乐曲的情绪,并对他人的表现作评论。

综合性表演:

①   能够主动地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并从中享有乐趣了。

②   在有情节的音乐表演活动中担当一个角色。

③   能够对自己、他人的表演进行简单的评论。

识读乐谱:

①   早已经学会歌曲学唱乐谱。

②   结合学习的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记号。

③   能够识读简单乐谱。

3.创乐活动:

①   能够自制简唱乐器。

②   能够即兴创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③   能够即兴创编音乐小游戏并参与者表演。

④   能够创作2-4小节的节奏短中旋律。

4.音乐与相关文化:

①   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

②   喜欢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媒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

 

教学计划

项 目

课 次

主题

周次

课时

第一课

童年

1.2

3

第二课

草原

3.4

4

第三课

好伙伴

5.6.7

4

第四课

放牧

8.9

4

第五课

妈妈的歌

10.11

4

第六课

四季的歌

12.13

4

第七课

钟声

14.15

4

第八课

丰收歌舞

16.17

4

第九课

游戏宫

18.19

3

 

欢乐谷

20

2

 

评价

21.22

4

 

 

捉迷藏

课题

童年

课型

欣赏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乐曲《捉迷藏》通过对儿童所喜爱的游戏“捉迷藏”的描绘,塑造了孩子们机智灵活的音乐形象。

乐曲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音乐材料简洁,乐曲的力度时强时弱,乐曲的速度时快时慢,演奏的音区时高时低,好似小朋友们捉迷藏时,时隐时现,躲躲藏藏、追逐、逗趣的情景; 第二段的音乐舒展,共同音反复被强调,描写了孩子们在捉迷藏时摸索、推测,从犹疑到确定的情景;后段为再现段,乐曲由弱至强,不断向高音区模进,在热烈欢快的情绪中结束。

让学生在这首乐曲中再一次感受钢琴的音色,感受乐曲所描绘的孩子们生动、活泼捉迷藏,嬉戏、玩耍的情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情绪等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色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形象和情境

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色彩

难点

想象音乐所描绘的形象和情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

初步聆听

1、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到了什么?

2、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二、复听

1、今天,我们欣赏的歌曲和我们平常玩的游戏有关,边听听边猜猜是什么游戏?

(播放乐曲旋律一)

学生:

捉迷藏

老师:

猜对了,那么你能说说你在音乐中想象到怎么样的画面吗?

2、聆听旋律二

师:

乐曲1和2两段旋律分别表现了捉迷藏时怎样的情景?

3、学生复听完整乐曲

生:

音乐中较慢后接了较快速的

生:

听上去像在找什么一样

生:

他们在玩得很开心

三:

表演

1、自由表演

师:

现在我请几位同学上来,跟着音乐自由发挥,表演一下

2、点评

师:

谁来点评一下他们的表演呢?

四:

小结

感受音乐的基本情绪,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捉迷藏的情景

 

充分发挥学生的表演天赋

 

板书设计

捉迷藏

 

速度快速慢速

教学反思

摇啊摇

课题

童年

课型

唱歌课

课时

第二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

2/4拍,D宫调式。

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只馒头一块糕”歌词用上海方言,非常口语化,好像妈妈在哄宝宝睡觉时的语言和歌唱,具有摇篮曲的特点。

第一乐句前两小节旋律相同,音调的起伏富有荡漾的小船或睡在摇篮中小宝宝的情境。

第3小节的四度跳进,在情绪上出现了一个小高潮,从而把喜悦的心情释放出来。

第二乐句在前句和后句中曲调和节奏运用了宽与紧缩的变化,五度和七度的音程大跳,展现了宝宝和外婆之间的亲热情景。

歌曲的末句采用了换尾重复,使歌曲前后呼应,旋律趋于平静,表现了宝宝沉浸在甜美的睡梦之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

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难点

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对学生进行音乐课堂常规习惯的复习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

随音乐拍手:

(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

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

‘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

4.学生跟唱曲谱

5.各种方法练习曲谱

齐唱,男女分组唱,抽查……

6.用“划小船到外婆家、用甜美的声音喊一喊外婆、闻一闻饲养的香味”等情境练习。

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7.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歌曲的难点在于两句“摇到外婆桥”,虽然他们的歌词一样,但是旋律不一样。

同学们很容易思维定势,唱了上行的旋律后就再也下不来导致2句歌词唱同一个旋律。

为此我先让同学们找到歌曲中相同的歌词部分。

然后让他们听对比他们之间的区别,然后再唱。

板书设计

三角铁

碰铃

沙球

教学反思

 

小酒窝

课题

童年

课型

综合课

课时

第三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儿童歌曲。

2/4拍,五声羽调式。

曲调富有浓郁的民歌风格,旋律欢快、活泼,歌词生动,富有童趣,抒发了在温馨家庭中孩子甜美生活的欢乐心情。

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上进行了上移五度的旋律模进,并分别运用了富有弹性的顿音演唱效果,欢快的情绪,即刻在我们面前浮现出一个长有小酒窝、甜美欢笑的可爱儿童的形象。

第三乐句出现了八分休止符和带装饰音的相间的间奏,在形象与情绪上更显天真活泼,“爸爸也喝”、“妈妈也喝”真实地表达了孩子对父母给予自己的爱而掩饰不住内心喜悦心情的流露。

歌曲的结束句重复了第四乐句,在尾音上以高八度出现,使全曲在舒心欢笑的歌声中结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八分休止符和下滑音的唱法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熟悉歌曲,流畅地唱好《小酒窝》,并对两首歌曲进行即兴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聆听、演唱,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从音乐声中感受并体验这种人间的真挚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

进一步熟悉歌曲,流畅地唱好《小酒窝》,并对两首歌曲进行即兴表演

难点

掌握八分休止符和下滑音的唱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

二、表演《小酒窝》

1.导入:

师:

今天老师要看看你们的表演能力!

请三位同学分别表演哭、笑、怒三种表情!

比一比谁表演得最像!

抽查学生表演

学生评议:

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表情?

2.师:

老师最喜欢XX同学的笑容,因为看到他特别开心,尤其是他的那对小酒窝很可爱,老师今天带来的歌曲就叫《小酒窝》,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的情绪怎么样?

速度怎么样?

3.初次聆听

学生说说感受

情绪:

甜美,喜悦。

速度:

稍快

4.再次聆听

提问:

歌曲中唱了哪些内容?

生自由回答

5.师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6.模唱

同学们用“LU”哼唱旋律

7.跟唱歌词

8.重点练唱

3106│30│5305│60│

左边一│个│右边一│个│

唱准八分休止处。

结束句的音高:

660322131666

9.完整演唱歌曲

歌曲处理:

1)复习顿音记号(要求唱得短促、跳跃)

2)学习新知识,下滑音

有感情地演唱全曲

10.分组跟伴奏演唱

11.为“呀子喂”拍手伴奏

同学间合作在唱“呀子喂”时,用手拍节奏

12.演唱全曲

小结:

小小酒窝是甜蜜的,也是幸福的。

在我们每一个同学身边,有亲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有亲爱的老师,同学,有这么多关心爱护你们的人,你们的成长进步是他们的骄傲。

你们是多么幸福啊,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三、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

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看到同学们的脸上都挂着笑容,老师也感到特别的开心、幸福!

听!

有一个童声合唱团特别为我们献歌一曲!

请同学们仔细聆听,说说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试着体验一下这是几拍子的歌曲?

2.初次聆听

学生感受乐曲情绪

3.师出示课题《我们多么幸福》,

4.师生一起轻唱

师生表演

四、拓展、延伸

师:

同学表现得真棒!

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幸福,生活中到处都充满了笑容,接下来,请同学看一个短片,看后请你说说自己的感受!

(播放视频)

师生讨论

师小结:

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公益广告里,主持人用我们身边的事情阐述了微笑的魅力。

只要我们心连心,互帮互助,相信生活会更加美好,祖国也会更加灿烂辉煌。

我先请同学们说说自己觉得最高兴的事,在说的过程中,孩子们不自觉的露出了笑容,然后我又请出来几位脸上有酒窝的同学,还互相指点着看,课堂氛围就一下子活泼了

板书设计

3106│30│5305│60│

左边一│个│右边一│个│

教学反思

 

 

草原上

课题

草原

课型

唱歌课

课时

第一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这首歌曲为4/4拍,羽调式,歌曲的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基本素材只有一个包含两个乐句的8小节乐段。

其节奏舒展,旋律优美,形象地勾勒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使人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情景之中。

歌曲的第2至第3小节运用了七度大跳,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的心情,刻画了他们爽朗豪放的性格,倾吐了牧民对家乡无比的热爱和赞美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课的学习能有感情的演唱出《草原上》

过程与方法:

歌唱教学模唱,模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歌曲《草原上》的学习和表演,能让学生感受草原大自然的美引申出对草原的赞美热爱之情

重点

感受歌曲甜美抒情的情绪

难点

把握歌曲演唱的连贯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播放蒙古大草原图片创设教学情景

  今天老师呢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那的景色那的人们的生活(出示草原图片伴奏音乐草原上)

  1)学生先聆听第一次,然后要求学生听完歌曲后讲述画面,

  2)播放画面蒙古大草原,比较学生所讲出的画面情景创设情景。

(可以多听一次)

  2.点题

  同学们刚刚播放的视频里,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啊?

  学生自由说

  今天我们学习歌曲《草原上》

  二、新歌教学

  1.聆听歌曲(感受情绪)

  学生说说听后感受

  2.读歌词(了解歌曲中是怎样描写草原风景的)

  1)老师有感情的带读歌词

  2)学生模仿跟着老师再读一遍歌词、有感情的读

  3)再一次聆听歌曲(进一不感受歌曲的情绪)

  前奏前加解说:

一个美丽的草原,蓝天是那么的高,太阳照耀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很美很美……草原上有羊儿马儿在奔跑,…………请听(让学生边听边闭眼想象)

  4)轻声模唱

  5)师弹琴学生跟唱

  6)针对演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提示和改正。

  7)分组演唱第一段第一句女演唱第二句由男声演唱或反之

   第二段全班齐唱

  结束句把第二段第二句重复一次渐慢结束全曲

  8)加进打击乐伴奏:

碰铃2对 沙锤1对

  老师先示范怎样正确的伴奏乐器使用方法,请同学上来伴奏歌曲

  全班加伴奏表演一次

  9)尝试环节加进简单的舞蹈为歌曲伴舞

  10)教学成果展示:

全班一起表演学习的歌曲《草原上》

三、音乐知识

1.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2.在歌曲中找出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

  四、竖笛练习

  1.了解六孔名称

  2.左手上,右上下。

  3.全捂音练习,检查是否能捂严。

  4.逐个音手指打开练习

  5.作业练习

  五、小结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为主要通过“听、说、唱、动、做、想、编、演”等多项活动,把学生从简单的趣味性阶段引向求知的乐趣上,并完成简单的创造性活动。

板书设计

音乐知识

1.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教学反思

 

 

赛马

课题

草原

课型

欣赏课

课时

第二课时

教材与学情分析

二胡独奏曲《赛马》由黄海怀创作于1959年,是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的新作品。

它运用民族乐器二胡的连奏和拨奏技巧,表现了内蒙古人民在节日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

听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在草原上狂奔之中,令人随着跳荡的节奏而心潮起伏,对辽阔神秘的内蒙古草原无限神往;同时也表达了内蒙古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

其结构是常见的带再现的单三段体。

第一乐段音乐热烈奔放,以坚定有力的强音和急促的音型,宽紧相间,刻画赛马场上群马飞奔的欢腾场景。

第二乐段主题由内蒙古民歌《红旗》改编而成,曲调兴奋昂扬,抒发了人们在节日里的欢乐之情。

音乐主题共出现了三次:

第一次节奏舒缓,音乐悠扬、舒展;第二次节奏紧凑,音乐轻快活泼,富有动力感;第三次由伴奏乐器扬琴演奏主旋律,二胡则巧妙地用手指拨动内弦,奏出跳跃的分解和弦。

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变化再现,音调高亢,充满激情,将热烈欢腾的赛马情景又展现在听众面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初步了解其音色特点及演奏技巧,并用肢体模仿演奏;加强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激发学生对祖国民族音乐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

能在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时,感受、体验乐曲热烈、欢快的情绪;能在参与听赏、模仿、律动、伴奏等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在反复聆听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唱熟音乐主题;并能听辨出乐曲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感受乐曲的音乐形象和风格,能听辨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

重点

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听辨音乐主题和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

难点

创造性地表现乐曲中的几个场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

“同学们,提起马,就不由得会想起马背上的民族——蒙古族,想起那迷人的草原风光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游牧生活,还有那翩翩飞旋令人陶醉的舞蹈。

你知道蒙古族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

“每年的八月,金风秋爽,牛羊肥壮,牧民们喜庆丰收的季节到了。

这时候他们便开始酿制马奶酒,屠宰牛羊,缝制新衣,准备各种美味的食品,举办不同规模的‘那达慕’,进行被称为‘男儿三艺’的体育比赛。

谁知道‘那达慕’在蒙语里是什么意思?

‘男儿三艺’又指什么?

学生:

“‘那达慕’在蒙语里是‘娱乐’、‘游艺’的意思,‘男儿三艺’指射骑马、摔跤和射箭。

二、聆听、参与、体验、表现音乐

(一)聆听全曲,初步体验

1.初听全曲,体验情绪

教师:

“同学们,音乐是一种语言,它不仅能描绘画面,表达情感,还能使人展开丰富的联想。

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首乐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它表达的是‘那达慕’大会中的哪一项比赛?

音乐的情绪怎样?

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呢?

学生:

“音乐表现的是赛马,情绪很热烈、紧张,仿佛看到了万马奔腾的场景。

教师:

“如果请你为这首乐曲起个名字,你会起个什么样的名字呢?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

“对!

这首乐曲表现的是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喜悦、欢快的心情,音乐情绪热烈、欢快。

作曲家黄海怀给它起的名字就是‘赛马’。

”(揭示课题)

2.复听全曲,体验音色,模仿演奏

教师:

“刚才同学们听出来这首乐曲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学生:

“二胡。

教师:

“二胡的音色柔美,表现力丰富,是我国民族乐器里的拉弦乐器。

3.三听全曲,介绍扬琴

教师:

“其实,这首乐曲是有两件乐器在一起演奏的,请同学们再听一遍,协同二胡一起演奏的另一件乐器是什么?

”(三听全曲,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

“扬琴可是个大家伙,它的音色明亮、清脆,是我国民族乐曲里的击弦乐器。

”(播放扬琴演奏的录音片段)

教师:

“在这首乐曲里,扬琴担任的主要是伴奏。

二)聆听A段,体验音乐节奏,参与表现

教师:

“赛马比赛就要开始了,让我们来听听第一乐段,音乐的情绪怎样?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面?

”(一听A段)

学生;“这段音乐情绪紧张、热烈,刻画了万马奔腾的热闹场面。

教师:

“赛马时速度怎样?

学生:

“很快。

教师:

“节奏怎么样?

让我们再来听一次,随着音乐用la哼唱,感受一下节奏。

”(二听A段,学生用la模唱)

学生:

“节奏紧凑、密集,宽紧相间。

教师:

“听了这段音乐,你最想干什么?

学生:

“骑马。

教师:

“让我们也来体验一下赛马的感觉。

”(三听A段,学生随乐做骑马的动作)

三)聆听B段,体验音乐变化,参与表现

1.初听B段,感受情绪变化

教师:

“接下来,让我们聆听第二乐段。

与第一乐段相比,这段音乐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一听B段)

学生:

“音乐悠扬、舒展。

2.熟悉主题音乐,参与表现

教师:

“让我们听一遍主题。

主题音乐的情绪怎样?

节奏有什么特点?

”(一听B1)

学生:

“情绪优美抒情,节奏舒展。

教师:

“让我们唱一唱这美妙的旋律。

”(一唱B1,学生随琴用lu模唱)

教师:

“这段旋律美吗?

可是老师没有从你们的歌声中感受到美,请同学们笑起来,扬一扬你的眉毛,用‘喜上眉梢’的感觉唱,把你的声音扬起来。

”(二唱B1,学生随琴用lu模唱)

教师:

“作曲家黄海怀为什么在这两处加上后倚音呢?

它有什么效果?

”(师指第三、第十五小节)

教师:

“让我们先唱一唱没有后倚音的旋律。

”(教师范唱没有后倚音的前四小节旋律,学生跟唱)

教师:

“再唱一下有后倚音的旋律。

”(教师范唱有后倚音的前四小节旋律,学生跟唱)

教师:

“效果一样吗?

哪个更好?

有了后倚音,音乐显得怎么样了?

学生:

“有了后倚音,音乐更美、更好听、更有灵性。

教师:

“让我们再唱一唱这动人的旋律。

”(三唱B1,教师教唱歌谱,学生齐唱)

教师:

“让我们随着音乐,美滋滋地跳起来吧!

”(二听B1,带领学生做挥手动作)

3.复听B段,听辨次数

教师:

“让我们再来听一遍第二乐段,主题共出现了几次?

请用你的手指来表示。

”(二听B段)

4.聆听B2,参与表现

教师:

“主题共出现了三次,每次出现都一样吗?

让我们再来听一次主题。

”(三听B1)

教师:

“主题第二次出现时有什么变化?

”(一听B2)

学生:

“节奏变得紧凑、密集了,音乐显得轻快、活泼。

教师:

“让我们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