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8266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docx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复习笔记.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docx

古代汉语复习笔记

一、介词

•“于”的主要四种用法:

(1)表示处所和时间。

•宗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楚起於彭城。

《史记•项羽本纪》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

《庄子•齐物论》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

(柳宗元《捕蛇者说》)

•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

《韩非子•五蠹》

•生乎吾前。

(韩愈《师说》)

•“在”、“到”、“从”

•“在”、“到”、“从”

•在古代汉语里,表处所的“于”有时可以不出现,让处所名词直接放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

•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

《史记•项羽本纪》

•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史记•西门豹治邺》

(2)介绍对象。

例:

•景公有爱女,请嫁于宴子。

《宴子春秋•内篇杂下》

•哀公问社於宰我。

《论语•八佾》(社,土神)

•利泽施乎万物。

《庄子•大宗师》

•向、给、对

•(3)表示比较

•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韩愈《师说》)

•表示比较的用法在古书中一般只用“於”和“乎”,很少用“于”。

•一般只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后面。

•比

•现代汉语中“比”和它的宾语要放在形容词谓语的前面作状语

•寒于水------比水寒

•(4)表示被动。

•2、以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用”或“拿”。

•“以”后的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比较抽象的。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

《荀子•劝学》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韩非子•五蠹》

•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腊和纸灰之类冒之。

(沈括《毕升发明活字版》)

(2)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段太尉逸事状》

•以君避臣,辱也。

《城濮之战》

•有时是表示率领或依照的意思。

•项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

《史记•项羽本纪》

•余船以次俱进。

《赤壁之战》

•(3)表示原因,相当于“因”、“因为”。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史记•陈涉起义》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表示时间,相当于“于”、“在”。

•文(田文,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

《史记•孟尝君列传》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如果“以”的宾语上文已经出现过,这个宾语有时还可以省略。

•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之]遗之。

《左传•郑伯克段於鄢》

•“无以(亡以)”是一个凝固结构,“以”字后面也不带宾语。

•“无以”-------没有什么可以拿来的。

•故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

•河曲智叟亡以应。

《列子•愚公移山》

•“以”还可以作连词,作用略同于“而”。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彤墙。

《晋灵公不君》(连接两种行为动作,表示它们在时间上一先一后)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连接两个形容词)

•倒戟以御公徒。

《晋灵公不君》(“以”连接动词谓语“御”的状语,表手段)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以”连接状语“潜师”和动词谓语“来”,状语表示动作谓语方式)

•介词“为”,经常和它后面的宾语一起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对象、目的、原因等关系。

•表对象或目的-------“替”、“给”

•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苦为河伯娶妇。

《史记•西门豹治邺》

•表示原因---------“因为”、“因”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天论》

•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

《史记•项羽本纪》

•介词“为”后的宾语,有时也可以省略:

•禹之时,十年九涝,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庄子•秋水》

•居辎车中,坐为计谋。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这种省略了的宾语,从上下文看,常常是“之”、“我”、“此”之类的代词。

•介词“为”还可以表示被动。

•二、连词

•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虚词。

•“与、及、而、则、且、况、但、抑、虽、然、故、苟、倘、令、第令、藉使、之”

•1、与

•蜩与学鸠笑之。

《庄子•逍遥游》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论语•子罕》

•“与”字用作介词,它前后的成分不是并列的,而是和它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左传•曹刿论战》

•夸父与日逐走。

《山海经•夸父逐日》

•介词“与”的宾语也可以省略。

•万峰无不下伏,独莲花与抗耳。

(徐宏祖《游天都》)

•词的区介词与连别:

(1)“与”前后项互换位置后,是否影响原意。

•没有什么影响的,“与”是连词,严重影响原意的,是介词。

(2)“与”前边有修饰成分的,是介词;连词“与”前一般没有修饰成分。

•(3)位于不同词类的词之间的“与”是介词。

•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一、用在联合结构里,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的联系。

•表示两种性质的联系的。

•美而艳。

《左传•桓公元年》

•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

•表示两种行为的联系。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

《战•齐龙说赵太后》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庄子•养生主》

•“而”字还可以连接两个主谓结构,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

《庄子•盗跖》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山海经•精卫填海》

•顺接的“而”的作用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而且”、“就”。

•逆接,指相连接的两项在意思上是相对的或相反的,即含有转折之意。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谋攻》

•水浅而舟大也。

《庄子•逍遥游》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吕氏春秋•察今》

•二、“而”字用在偏正结构里,连接状语和谓语动词,在意思上往往是一种顺接,前后语意相承,但不是并列的,也没有转折之意。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荀子•劝学》

•吾恂恂(恐惧的意思)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柳宗元《捕蛇者说》)

•太后盛气而揖之。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三、“而”字用在主谓结构里,连接主语和谓语,在意思上是一种逆接。

有时候表示似乎不应有而有的事。

•先生独未见夫仆乎?

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

畏之也。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而”字放在主谓之间,有时含有假设意思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左传•襄公三十年》

•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

•3、则、然则

•连词“则”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表示两事在时间上相承,有“就”或“便”之意。

•战则请从。

《左传•曹刿论战》

•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

•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

沈括《毕升发明活字板》

(二)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联系,有“那么”、“那么就”之意。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先生方便若是,则太子可生也。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如果用于平行的两个分句,那就形成对比,表并列关系

•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乱则凶。

《荀子•天论》

•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史记•秦始皇本纪》

•(三)表示假设,有“如果”、“假如”之意。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庄子•逍遥游》

•项王谓曹咎等曰:

“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慎勿与战。

”《史记•项羽本纪》

•(四)表示发现。

有“以来已经”之意。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论语•微子》

•(五)表示让步,有“虽然”、“倒是”之意。

•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国语•吴语》

•然则

•本来是指示代词“然”和连词“则”的连用,意即“这样就”或“既然如此、那么”,多用于对话。

用“然则”的句子往往是顺着上文的语意,说明应有的后果。

•对曰:

“……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王曰“然则德我乎?

”《左传•成公三年》

•后来“然则”成为凝固的形式,可以认为是一个词,相当于“那么”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范仲淹《岳阳楼记》)

•4、虽、虽然

•“虽”------连词,一般表让步,相当于现汉“虽然”。

•十五岁矣,虽小,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触龙说赵太后》

•谚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史记•李将军列传》

•在汉语里,“虽”有时还可以兼有“假设”之意,作用和“纵”、“纵然”、“即使”相同。

•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列子•寓公移山》

•古汉语之“虽然”,是连词“虽”和指示代词“然”的连用,是“虽然如此”之意。

•王曰:

“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墨子•公输》

•5、然、然而

•“然”-----连词,表转折,相当于今之“可是”、“但是”或“然而”。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左传•僖公三十年》

•“然而”--------指示代词“然”和连词“而”的连用---“如此、而”或“虽然如此、但是”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公孙丑下》

•6、之

•王力认为作介词,有的认为作结构助词,郭锡良折中之,为连词。

•连接“之”的作用主要有两种:

•第一,连接定语和中心语,表示领属关系或修饰关系。

•是炎帝之少女。

《山海经•精卫填海》

•今臣之刀十九年矣。

《庄子•养生主》

•“的”在现代汉语里是结构助词,它和前边的词或词组结合成名词性词组,可以作句中的多种成分用,并不限于定语。

•古汉语“之”则只能和它前面的词或词组一起作定语用,“之”的后面必须有中心语,“之”所起的是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的作用,是连词。

•第二、插在主谓结构中间,使这个主谓结构变为名词性的偏正结构,用来充当句子的主、宾或状语----------取消其作为句子独立性作用。

•作主语的:

天之弃商久矣。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甚矣,汝之不惠!

《列子•寓公移山》

•作宾语的: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左传•僖公四年》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触龙说赵太后》

•作状语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左传•僖公三十年》

 

副词

•根据副词的意义和用法,可分为程度、范围、时间、否定、语气、谦敬等六类

•一、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是表示性状或动作的程度的,一般多用来修饰形容词或表示心理状态的动词,有时也可以修饰一般的动词。

•最、极、甚、殊、绝、至、良、太

•示程度深

•“最”、“很”、“非常”、“特别”、“格外”

•少

•“稍微、略微”

•稍

•时间副词----逐渐

•太后之色少解。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

《史记•项羽本纪》

•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

《史记•梁孝王世家》

•颇

•“很、甚”之意。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时间颇长”、“颇感兴趣”。

•“稍微”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

”《论衡•别通篇》。

(二)范围副词

•范围副词主要修饰动词,有时修饰形容词,个别的还修饰名词或数词,表示动作或性质的范围

•“才、皆、尽、毕”-----古今变化不大

•但----只

•光武不取财物,但会兵计策。

《后汉书•光武记》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陆游(示儿)

•徒、特、第、直-----“只”

•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于公侯之上耳。

柳宗元《封建论》

•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

《荀子•非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孟子•梁惠王上》

•独

•“独自”----引申为“只”

•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在反问句中,“独”字主要是表达反问语气,不只有“独自”或“只”之意了。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这一类“独”表示反问语气,属于情态副词,不能理解为“独自”或“只”。

 

•仅

•“仅”------“只、才、刚够”,古今一致。

•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极言其少

•在唐代诗文中“仅”还可以言其多,有“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之意。

•江国逾千里,山城仅百层。

(杜甫《泊岳阳城下》)

•凡枉赠答诗仅百篇。

(白居易《与元九书》)

•这类“仅”一般只在数目字的前面,读去声jìn,这种用法在宋代作品中还偶尔出现,但只限于接近口语的宋人语录体中。

•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仅十余载,未明大意。

(《景德传灯录》卷五)

•三、时间副词

•“将、正、已、常”

•1、曾

•在古汉语作副词用词,可以表示时间,意思相当于“曾经”,和现代汉语用法相同。

•梁王以此怨盎,曾使人刺盎。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

《史记•孟尝君列传》

•但副词“曾”在古代的主要作用并不是表示时间,而是表示情态,用来加强否定语气,和现代的“居然”、“竟”的意思略微相近。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纣贵为天子,死曾不如匹夫。

《史记•淮南王传》

•2、尝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战国策•魏策》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论语•卫灵公》

•3、再、复

•“再”和“复”在古代是表示动作重复出现的词

•“再”------数量词-----专指两次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唐代,“再”可以专指“第二次”

•杜甫《后游修觉寺》诗: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

《左传•僖公五年》

•不敢复读天下之书,不敢复与天下之事。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死灰复燃”、“一去不复返”

•4、仍

•古代表示不断重复出现的副词。

•“频繁、重复多次”

•晋仍无道而鲜胄。

《国语•晋语》

•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

《史记•平准书》

•四、情态副词

•情态副词放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表示一定情态或语气(有的语法著作另立为语气副词)。

•且

•“姑且、尚且”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史记•鸿门宴》

•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

•作时间副词----“将要”

•赵寇至,且入界。

《史记•信陵君列传》

•伍奢有二子,皆贤,不诛,且为楚将。

《史记•伍子胥列传》

 

•固

•“坚决”或“本来、当然”之意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孟子•梁惠王上》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朱公长男固请欲行。

《史记•越世家》

•“固”可以和语气词“也”直接结合成“固也”,成为一种凝固形式,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常见,意思大致相当于“本来如此”或“当然如此”,常用在对话时的应答。

•[赵高]曰:

“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

君何不谏?

”李斯曰:

“固也!

吾欲言之久矣!

”《史记•李斯列传》

•五、否定副词

•“不、弗、毋、勿、未、非、否”

•微

•“微”字在单句中,与“非”相当,可以译为“不是”,“微”字还可以作表示否定的假设连词,可以译为“如果不是”;还可以同“独”结合,可以译为“不但”。

•微我无酒,以遨以游。

《诗•邶风•柏舟》

•微禹,吾其鱼乎!

《左传•昭公元年》

•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六、谦敬副词

•表示自己谦卑的副词叫表谦副词,表示对方尊敬的副词叫表敬副词。

表谦副词和表敬副词合称为谦敬副词。

•1、表谦副词

•常用的表谦副词有“窃”、“敢”、“忝”、“猥”、“伏”等。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李斯《谏逐客书》)

•颖考叔曰:

“敢问何谓也?

”《左传•郑伯先段于鄢》(敢:

冒昧)

•弼大怒曰:

“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

”《后汉书史弼传》(忝:

表示有愧于承担某事)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诸葛亮《出师表》)(猥:

辱。

 

•2、表敬副词

•“敬、请、谨、幸、惠”

•徒属皆曰:

“敬受命。

”《史记•陈涉世家》

•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以从。

《史记•平原君列传》

•愿大王幸听臣等。

《史记•孝文本纪》

•君惠吊亡臣,又重有命。

《国语•晋语》

•七、指代性副词

•“相”和“见”。

它们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作状语,意义上指代宾语,动词后面不带宾语。

•1、“相”作一般副词,可以表示“互相”,也可以表示“递相”。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小国寡民》

•(互相)

•天下者,高祖天下。

父子相传,此汉之约也。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递相)

•2、“相”作指代性副词,兼表称代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1)兼表称代第一人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见了我;我认识)

•至险绝处,澄源并肩手相接。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接着我)

(2)兼表称代第二人称。

•若望(怨)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

(司马迁《报任安书》)(相师:

听您的话)

•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

(《狱中上母书》)(托您)

 

•(3)兼表称代第三人称。

•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

(贾谊《论积储疏》)(相恤:

救济他们[受灾的百姓])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聊斋志异•狼》(相向:

朝着他[屠户])。

•“见”作指代性副词,兼表称代第一人称。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孔雀东南飞》(嘱咐我)

•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见恕:

原谅我)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

•修辞属语言学科的范畴,是要解决语言运用得好不好的问题,要探讨语言表达效果的原则和方法。

•学习古汉语修辞重在:

(1)了解古人常用的格式;

(2)弄清其概念、类型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确切含义,提高阅读古书和语文教学的能力。

•一、起兴(xing)

•又叫兴,是《诗经》风、雅、颂、赋、比、兴的六艺之一。

•赋,是铺陈事物,比是比喻。

•兴,朱熹《诗集传·关雎》中下的定义为: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词也。

•即借物发端,先说别的事物,再引出要叙述的内容。

 

•起兴由两部分构成:

兴句和本句。

•先言他物的句子叫兴句,被引出的要叙述的句子叫本句。

•①关关雉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②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③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④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古诗十九首》)

•⑤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能裁衣。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二、譬喻

•凡是两种以上事物有相似之处时,用彼事物作比,说明此事物,即用相类似的事物来打比方的修辞方式。

•譬喻能使道理通俗易懂,文字生动形象。

•譬喻有明喻、隐喻之别。

•明喻往往用“譬如”、“譬之”、“犹”、“若”、“如”、“似”等词语加以表明,读者一看就能明白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刘禹锡《竹枝词》其二)

•隐喻不用“譬喻”等字眼,而是直接陈述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史记·鸿门宴》)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

•博喻,就是一口气用很多比喻来说明同一事物,其中也有明喻、隐喻。

•贺铸《青玉案》: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三、代称

•事物本有自己约定俗成的称号,有时为了修辞上的需要,作者常常不用该事物的固有名称,而临时借用与该事物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词语作为称谓,叫代称。

•乘坚驱良逐狡兔。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乘坚策肥。

(《汉书·食货志》)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水经注•巫山•巫峡》)

•1、借事物的某种特征或标志指代被借事物。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咏怀五百字》)

•试问卷簾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2、借事物具有特征性的部分来代替全体。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江淹《别赋》)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呤》)

•“南浦”见于屈原《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

•3、借事物的作者或产地代事物本身。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曹操《短歌行》)

•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

•四、并提

•“并提”一般是把两件相关的事并列在一个句子中来表述。

•夫种、蠡无一罪,身死亡。

(《史记·韩信卢绾列传》)

•耳目聪明。

(《后汉书·华佗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水经注·巫山·巫峡》)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

(二)

●五、互文

●又叫“互文见义”,或简称“互见”,又叫“互辞”、“互言”、“互体”、“参互”等。

●在结构相同或相近的两个并列词组或句子中,相应位置上的词语互相隐含、互相浸透、互相补充。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公入而赋”、“羌出而赋”。

●服虔注:

“入言公,出言羌,明俱出入,互相见。

●1、本句中的互文见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2、对句中的互文互义。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六、夸饰

●夸饰相当于今之夸张。

(1)淮谓河广,曾不容刀。

(《诗经•卫风•河广》)

(2)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古诗十九首》)

●七、倒置

●不同于文言语法中所说的倒装。

(1)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桐老凤凰枝。

(杜甫《秋兴八百》)

(2)春与猿吟兮,秋鹤与飞。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

 

●八、委婉

●不直言其事,故意把话说得含蓄,婉转一些,叫委婉语。

●1、避粗俗

●荒侯市人(市人是樊哙庶子,封为荒侯)病,不能为人。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即阳为病狂,卧便利(《汉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物植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