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材料.docx
《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材料.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材料
第四单元动物世界
动物是我们生活中的亲密伙伴,它们以各自不同的特点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异彩纷呈的动物世界。
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漂亮驯良、乖巧的森林精灵——松鼠;可以看到五彩斑谰的昆虫世界中仪表堂堂的松树金龟子;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国宝——憨态可掬的大熊猫;还可以了解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老虎如何吃掉貌似强大的“黔之驴”。
关注动物,就是关注人类自己。
本单元的主题是“动物世界”,包括四篇课文:
《松鼠》、《松树金龟子》(节选)、《国宝——大熊猫》、《黔之驴》。
所选的课文属于说明文,其主要知识点是第三单元“建筑艺术”说明文知识的延续。
第三单元让学生学习观察和描写事物的特点,本单元则是让学生学习抓住特点介绍动物。
本单元的课文运用通俗浅显、生动传神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漂亮、驯良、乖巧的松鼠,具有“音乐天赋”的松树金龟子、憨态可掬、温厚活泼的国宝大熊猫和可笑的驴子。
阅读这些课文,必将使我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唤起我们对动物世界的关注,激发我们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热情。
学习这个单元,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反复的阅读中了解动物的形态、习性、性格等方面的特点,理清说明顺序,把握思路和结构,体味文中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比较事实说明与生动说明的异同,并体会其各自不同的作用。
《松鼠》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课文根据法国博物学家、作家布丰所著的《希丰文选》和《松鼠》一文改写而成,是一篇介绍松鼠的科学小品。
希布丰,这位素有“和大自然一样伟大的天才”之称的博物学家,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以形象的语言、细致的描述、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表明松鼠是一个“很讨人喜欢”的动物,写得活泼而有趣,令人爱读。
本文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语言生动。
既有一般说明文的平实准确的特点,又有生动活泼的描绘,所以,对于学生而言,此文妙趣横生,通俗易懂。
怎样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文章说明语言的准确与生动,是本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师宜运用多媒体作为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注重学过能力的训练。
本文的结构比较简单,只要求学生作圈点批注、编写提纲等掌握整体思路,对课文不必作琐细的分析。
授课前,可以要求学生了解作者布丰的相关资料,搜集松鼠的有关知识和生活图片,并查阅生物课本和有关书籍,制成知识卡片,同时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教师也可以用上述图文资料,制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读课文,编写提纲,学习本文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的特点的写法,同时感受课文说明的准确和生动,描写的形象和细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细致观察事物特征,抓住事实特征描述事物的方法。
2、根据事物的特点,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3、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松鼠在林中活动的短片,要求学生仔细观看,然后积极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描绘出对松鼠的印象。
(学生活动)
教师小结: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科学小品《松鼠》,看着布丰笔下的“松鼠”和你们眼中的松鼠有哪些异同吧!
二、预习检测
1、走近作者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思想的先驱者,用了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
这是一部博物志,该书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
对自然作了唯物主义介绍。
2、字词闯关
驯(xùn)良矫(jiǎo)健帽缨(yīng)榛(zhēn)子
蜇(zhé)伏榉(jǔ)实 橡栗(lì)苔藓(tái xiǎn)
释义:
驯良、矫健、乖巧、玲珑、蛰伏
3、朗读感知、初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三特点,认识它“讨人喜欢”的原因。
(1)学生朗读课文。
(2)引导编写提纲,把握说明顺序,充分感受文章的艺术魅力。
①学生细读课文,并圈点批注。
②学生编写提纲,把握说明顺序,篇章结构。
③教师归纳。
本文根据事物特点,合理安排说明顺序。
开头总说松鼠的三个特点,归结为“很讨人喜欢”。
接着依次分说它的三个特点,再补充介绍它的实用价值,说明它不但“讨人喜欢”,而且“很有用”。
这样写,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可以使读者对松鼠这种小动物有清晰的印象。
三、合作探究
1、第①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第②自然估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有什么特征?
3、第②自然段中有一句议论,写出来并说明理由。
4、文章第②③自然段中都有对松鼠吃东西情况的说明,为什么不放在一起?
5、第③自然段主要写了松鼠驯良的性格,细读该段,找出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学生合作探究:
师生共建:
1、第①自然段用一句话简明、准确地说明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的小动物,而且“很讨人喜欢”。
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2、松鼠的外形:
漂亮。
3、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因为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4、第②自然段意在说明松鼠吃相的特点,与一般四足兽用嘴啃相区别。
第③自然段意在说明松鼠不是肉食兽类,因而不像肉食兽那样凶猛,用以表明它的驯良。
所以尽管都是吃东西,但具体内容和写作目的不同,就不能放在一起。
5、一是松鼠的活动范围:
“经常在高处活动”;二是活动时间“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三是松鼠主要的食物和寻食的习惯。
四、假设探究
介绍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这三特点的顺序能颠倒吗?
学生活动
师生共建:
不能;它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的,作者先介绍松鼠的外表,然后再写内在的驯良、乖巧,这样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表及里,逐层深入,体现了人们认识自然的过程。
五、语言探究
1、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准确。
精读第2段、第4段和第5段,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句来分别说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讨论问题展示:
(1)“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一句中“常常”一词能否去掉,说明原因。
(2)“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一句中“有人说”能否去掉,说明理由。
学生合作,师生共建:
2、本文除了符合语言准确的基本要求以外,它的语言还非常生动。
作者用了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来说明松鼠的有关情况,写得生动而形象,你喜欢哪些语句?
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学生自由寻找,合作探究。
示例一:
……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用“歇凉”“练跑”“玩耍”等拟人化的语句,笔端流情,活画出松鼠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突出了它的讨人喜欢。
示例二: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和动作,“触动”这个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六、总结
本文重点在介绍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乖巧的性格,以及它的经济价值。
通过介绍,说明是为了让人们对松鼠的特征有清楚的了解。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调,对松鼠的外形、动作等进行了精彩的描写,起到了把松鼠有关特点说得更形象更好懂的作用。
本文除了使人增长知识外,还给人以趣味,是篇比较典型的文艺性说明文(科学小品)。
七、作业
《松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先总说后分说的逻辑顺序,合理安排文章。
2、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观察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读课文,编写提纲,学习本文运用拟人化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松鼠特征的写法、感受课文说明的准确与生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激发对小动物的兴趣。
2、培养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
1、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2、根据事物特点,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
3、生动、形象的说明。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展示松鼠在林中活动的短片,要求学生仔细观看,然后积极举手发言,用自己的话描绘出对松鼠的印象。
教师小结,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科学小品《松鼠》,看看作者布丰笔下的“松鼠”和你们眼中的松鼠有哪些异同吧!
二、预习检测
1、走近作者
布丰(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进化论思想的先驱者。
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自然史》。
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生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部分,对自然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2、词语闯关
驯(xùn)良矫(jiǎo)健帽缨(yīng)榛(zhēn)子
蜇(zhé)伏榉(jǔ)实 橡栗(lì)苔藓(tái xiǎn)
释义:
驯良:
和顺善良。
驯,顺服的。
矫健:
强壮有力。
矫,强壮。
乖巧:
合人心意,讨人喜欢;机实,巧妙。
玲珑:
这里形容松鼠的小面孔好看,反应又灵。
蛰伏:
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吃不动。
3、朗读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初识松鼠“漂亮、驯良、乖巧”三大特点,认识它“很讨人喜欢”的原因。
(2)编写提纲,把握说明顺序。
学生合作探究。
成果展示:
第1种:
总松鼠的特点
(1)
漂亮外形
(2)
分驯良习性(3)“很讨人喜欢”
乖巧动作(4-5)
补充说明:
有用的动物(6)
第2种:
全文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1段总说松鼠特点,第2-6段分说。
第3种:
全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1段概括介绍松鼠的特点,第2段描述松鼠的外貌,第3-5段介绍松鼠的习性和性格,第6段介绍松鼠的生理特点和用途。
无论如何划分都可视为先总说后分说,如此内容安排体现的说明顺序为逻辑顺序。
三、合作探究
1、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第②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有什么特征?
3、第②段中有一句议论,写出来并说明原因。
4、文章第②③段中都有对松鼠吃东西情况的说明,为什么不放在一起写?
5、第③段主要表现松鼠的什么性格?
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学生合作探究
成果展示:
1、第①段用一句话简明、准确地说明松鼠是一种漂亮、驯良、乖巧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决定了下文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2、松鼠的外形:
漂亮。
3、“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因为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4、第②段意在说明松鼠吃相的特点,与一般四足兽用嘴啃相区别;第③段意在说明松鼠不是肉食兽类,因而不像肉食兽那样凶猛,用以表明它的驯良。
所以尽管都是写吃东西,但具体内容和写作目的不同,就不能放在一起。
5、第③段主要写松鼠驯良的性格,是从三个方面来写的:
一是松鼠的活动范围,“经常在高处活动”;二是活动时间,“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三是松鼠主要的食物和寻食的习惯。
四、语言探究
1、说明文的语言要求是准确。
精读第2段、第4段和第5段,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例句来分别说明,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讨论问题展示:
(1)“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一句中“常常”二字能否删去?
说明理由。
(2)“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叉的地方”一句中“通常”可否删去?
说明理由。
(3)“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一句中的“有人说”可否删去?
说明理由。
(4)“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一句中“好像”可否删去?
说明理由。
学生合作,师生共建:
(1)“常常”表明他们大部分时候是这样的,但有时也有例外的情形,如果去掉就太绝对化了。
(2)“通常”一词,说明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的,但偶有例外的情形,并非绝对如此,说明作者观察仔细,表达准确。
(3)“有人说”表明这仅仅是听说而已,并非亲眼所见,体现了作者实事求是的写作态度。
(4)“好像”表示作者的猜测和推断,因为松鼠夏季白天不出来的原因也许不光是这些,去掉就不准确了。
2、本文除了符合语言准确的基本要求以外,它的语言还非常生动。
作者用带有文学色彩的笔调来说明松鼠的有关情况,写得生动而又形象。
你喜欢哪些句子?
说一说喜欢的原因。
学生自由寻找,并合作交流。
(1)……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
(2)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成果展示:
(1)用“歇凉”“练跑”“玩耍”等拟人化的语句,笔端流情,活画出松鼠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
(2)用“只要……就……”这一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和动作,“触动”这个词前又加了一个“稍微”,以表示这种“触动”程度之轻,在“触动”后又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3、试将课文1—2段内容与《辞海》中的“松鼠”条目相比较,就说明语言的准确与生动谈谈一自己的认识。
《辞海》中“松鼠”条目:
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
学生合作,成果展示:
两文均以松鼠外形为说明对象,选文的语言不仅准确而且生动,《辞海》中关于松鼠外形的介绍,讲究语言的准确、平实。
五、总结
本文重点在介绍松鼠漂亮的外形、驯良的习性、乖巧的性格以及它的用途。
通过介绍、说明,是让人们对松鼠的特性有清楚的了解,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调,对松鼠的外形、动作等进行了精彩的描写,起到了把松鼠有关特点说得更形象更好懂的作用。
本文除了使人增长知识外,还给人以趣味,是一篇比较典型的文艺性说明文。
六、作业
1、如果以松鼠为题材发行一组邮票,你觉得设计的邮标票应该从哪些方面反映松鼠的生活?
给每枚邮票取个名字,简述你的创意。
2、摘抄课文中你认为描写生动的句子,并反复朗读。
七、板书设计
松鼠
总松鼠的特点
漂亮外形讨
分驯良习性人
乖巧动作喜
补充说明:
有用的动物欢
八、教学反思: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松树金龟子》选自法国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的《昆虫记》,是本单元第二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文。
它科学详尽地说明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包括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等,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
学习本文,可以通过对文章具体内容的了解、把握,对松树金龟子这种常见的昆虫获得科学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昆虫的探究兴趣,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昆虫的感情。
本文同上一篇课文《松鼠》一样,不同于一般的说明文。
它在写作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对说明对象进行具体描绘。
对于学生而言,此文生动活泼、风趣形象,容易激起共鸣。
因此,本文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文艺笔法、教师要设计一些语言比较题,通过比较让学生领会本文遣词造句的特点,懂得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及其同作者观察入微之间的关系。
教师在授课前,应该要求学生了解作者法布尔,并查阅生物课本或相关资料,初识松树金龟子,同时解决生字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会本文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笔调的特点,感受并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以观察入手,进行科学说明。
2、通过画出文章结构示意图,了解松树金龟子的生活习性,明确金龟子的可爱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语言的准确性和形象性。
2、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金龟子、昆虫,有的地方叫金壳郎,是农业害虫。
松树金龟子是以松针为食的一类金龟子,它有什么习性,你了解吗?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走进金龟子世界(板书文题,作者)。
二、预习检测
1、走近作者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科普作家,被达尔文誉为“难以效仿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成的作品叫《昆虫世界》(《昆虫记》)十卷本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他的百虫乐园叫“荒石园”。
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可惜还没来得及作出最后决定,便传来法布尔已经离开的消息。
2、字词闯关
锹(qiāo)甲上鄂(è)掠(lüè)过一抹(mǒ)
献媚(mèi)螽(zhōng)斯鞘(qiào)翅一唱一和(hè)
释义:
仪表堂堂点缀献媚抑郁一唱一和咫尺无动于衷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阅读1-3自然段。
①概括大意;②第一自然段是如何介绍松鼠金龟子的外形的?
2、阅读第4自然段。
①作者是从哪几方面突出松鼠金龟子“最准时”的?
②本段介绍松鼠金龟子的生活习性,用了哪些动词?
这些动词有什么特点?
3、松树金龟子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4、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发现?
学生合作,成果展示:
1、①介绍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②以“仪表堂堂”这个拟人的词语来概括其外形特征。
“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写其颜色,“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写其色泽,与“金龟子”的“金”相吻合,然后介绍雄虫流苏及其变化。
2、①通过“夏至露面”“准时奔向树林”“每当傍晚降临”三方面。
②用了“露面”、“奔向”、“拜访”三个动词,这些拟人化的词语用得准确而又风趣。
3、最突出的特征是会唱歌;从发音的部位、发音的原理以及为什么而歌唱——为了表达痛苦而歌唱三方面写的。
4、这是他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的生活进行长期、仔细的观察的结果。
四、结构探究
五、体会语言
1、准确性
示例一:
大多数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爪钩着树枝,露出很满足的样子。
有的甚至咬着松针在那里打瞌睡。
句中的动词“啃”、“钩”、“咬”用得非常准确,科学地说明了金龟子的形态,如果分别换成“吃”、“抓”、“嚼”就大为逊色。
2、生动性
示例一:
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色的光泽……
句中的“仪表堂堂”“身披”外套等词语,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金龟子的外形。
示例二:
很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夜。
句中的“美人”、“大献殷勤”等词语,把金龟子当作人来描写,把金龟子的婚恋场面写得惟妙惟肖。
六、课堂总结
七、作业
1、摘录并背诵自己比较喜欢的一段课文。
2、观察自己比较喜欢的一种动物或植物并作记录,可适当查阅资料。
《松树金龟子》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体会本文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笔调的特点,感受并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出文章结构示意图,了解松树金龟子的生活习性,明确松树金龟子的可爱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热爱昆虫的思想感情,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语言的准确性和形象性。
2、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金龟子,昆虫,有的地区叫金壳郎,是农业害虫。
松树金龟子是以松针为食的一类金龟子,它有什么习性,你了解吗?
今天我们一起跟随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走进金龟子世界(板书文题,作者)。
二、预习检测
1、走近作者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科普作家,被达尔文誉为“难以效仿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成的作品叫《昆虫世界》十卷本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他的百虫乐园叫“荒石园”。
法国文学界曾以“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的称号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可惜还没来得及作出最后决定,便传来法布尔已经离开的消息。
2、字词闯关
锹(qiāo)甲上鄂(è)掠(lüè)过一抹(mǒ)、啃(kěn)炫(xuàn)耀献媚(mèi)无动于衷(zhong)
一唱一和(hè)鞘(qiào)翅咫(zhǐ)尺
仪表堂堂:
形容容貌端庄大方
点缀: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献媚:
为了讨好别人而作出的某种姿态或举动
抑郁:
心有愤恨,不能倾诉而烦闷
一唱一和:
互相配合,互相呼应
咫尺:
比喻距离很近。
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无动于衷:
一点也不动心。
衷,内心。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阅读1-3自然段。
①概括大意;②第①段是如何介绍松鼠金龟子的外形的?
2、阅读第4自然段。
①作者是从哪几方面突出松鼠金龟子“最准时”的?
②本段介绍松鼠金龟子的生活习性,用了哪些动词?
这些动词有什么特点?
3、松树金龟子最突出的特征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4、作者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发现?
学生讨论、交流,成果展示:
1、①介绍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②以“仪表堂堂”这个拟人的词语来概括其外形特征。
“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写其颜色,“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写其色泽,与“金龟子”的“金”相吻合,然后介绍雄虫流苏及其变化。
2、①通过“夏至露面”“准时奔向树林”“每当傍晚降临”三方面。
②用了“露面”、“奔向”、“拜访”三个动词,这些拟人化的词语用得准确而又风趣。
3、最突出的特征是会唱歌;从发音的部位、发音的原理以及为什么而歌唱——为了表达痛苦而歌唱三方面写的。
4、这是他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的生活进行长期、仔细的观察的结果。
四、结构探究
学过自主阅读、归纳:
五、写法借鉴
1、从细致的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这是本文最大的特点。
人们曾称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这篇课文可以看作是一篇科学观察报告,作者在细致地观察,同时也带着读者在观察。
他介绍的情况和结论都来自观察。
对观察的结果以科学的态度加以说明。
①可以肯定的,用肯定的语言。
如说雄金龟子的折扇“是发育成熟可以求偶的标志”。
②对推测到的,用不确定的语言。
如“它们可能要到深夜才交配”,“它们是有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
”
③对没弄清楚的,也明白地告诉人们,如昆虫为什么叫的问题,作者明确地说“还没有搞清楚”。
师生共建: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懂得,只有用严谨的科学态度,细致入微地观察事物,才有可能写出准确生动的说明文。
2、说明文是一种知识性较强的文体,其目的让人“知”,因此,这种文体在语言上最主要的特点是准确,你能举出一些例子来说明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吗?
——准确性
学生自主寻找、探究。
示例一:
大多数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爪钩着树枝,露出很满足的样子。
有的甚至咬着松针在那里打瞌睡。
析:
句中的动词“啃”、“钩”、“咬”用得非常准确,科学地说明了金龟子的形态。
如果分别换成“吃”、“抓”、“嚼”就大为逊色。
示例二:
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色的光泽,上面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
析:
句中的“一些”起修饰限制作用,表明白色斑点的大致数量,如果删去就会影响说明的准确性。
示例三:
担当起慈母职责的雄虫,就算不是更需要,至少也跟雄虫一样需要有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
析:
句中的“更”、“至少”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对于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雌虫的需要不会低于雄虫的需要。
3、本文的语言,除了准确以外,还非常生动,请举例说明——生动性。
示例一:
松树金龟子长得仪表堂堂,它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外套闪着金色的光泽。
析:
“仪表堂堂”“身披”外套等词语,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金龟子的外形。
示例二:
很显然,它们是在向美人大献殷勤,每天都进行到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