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学通用管理大纲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5386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5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理工大学通用管理大纲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天津理工大学通用管理大纲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天津理工大学通用管理大纲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天津理工大学通用管理大纲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天津理工大学通用管理大纲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理工大学通用管理大纲DOC.docx

《天津理工大学通用管理大纲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理工大学通用管理大纲DOC.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天津理工大学通用管理大纲DOC.docx

天津理工大学通用管理大纲DOC

通用管理大纲

第一章战略管理

第一节战略管理概述P2-5

1.战略管理分为四个阶段:

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战略控制阶段。

2.战略管理每个阶段的定义P2-3

3.战略是指一个组织在广泛的环境中,利用各种资源以获得竞争优势的行动计划。

4.战略定义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战略是竞争的武器,没有竞争便没有战略。

二是竞争状况是由范围广泛的环境因素决定的,制度战略必须考虑环境因素。

三是竞争优势是由资源组合而成的,而构成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可能来自与企业内部,也可能来自企业外部。

5.战略管理是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实施过程中的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6.战略管理的六个特点:

确定企业的经营范围;全局性;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时间上具有长远性;考虑企业外部诸多因素

7.企业战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是公司战略;第二层是业务战略或竞争战略;第三层是功能战略。

第2节战略分析

1.战略分析是对战略环境进行剖析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它不仅能为合理的战略选择奠定基础,而且能为战略实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2.一般环境分析;P5-6一般环境因素及其产生影响的方式(图)

3.产业竞争结构分析:

波特的5种竞争力模型(图):

潜在竞争者、内部竞争者、替代产品或服务、供应者、买方。

P7

4.SWOT分析:

(strength优势、weakness劣势、opportunity机会、threat威胁)是一种对企业内部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和威胁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对备选的战略方案做出系统的评价,最终选出适宜的战略。

第3节战略选择

1.战略选择包括两方面:

企业目标和战略架构

2.企业使命包括:

企业哲学和企业宗旨

3.企业哲学:

是指企业为其经营业务的方式规定出的价值观、信念和指导原则;

4.企业宗旨:

是指规定企业去执行或打算执行的活动以及现在的或期望的企业类型

5.企业目标分为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P9

6.企业共同愿景的建立是;共同愿景是;P9

7.共同愿景具体包括:

①企业的方向②所追求的价值观的实现③目标达成的状态④未来成果的约定。

8.建立共同愿景遵循的原则:

一是具体而明确;二是显出共同利益;三是具有挑战性;四是有意义的未来事业;五是以共同价值为基础。

9.战略架构是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统率之下的全局性、长远性和整体性的战略规划,是对企业发展的系统思考,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兴衰成败。

10.战略架构包括:

一般竞争战略的确定,行动战略,战略实现途径。

11.一般竞争战略思想的基本观点是:

竞争优势是一切战略的核心。

12.两种最基本竞争优势:

低成本和差异化

13.一般竞争战略包括:

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化战略P10-14

14.行动战略包括:

保持现状;紧缩战略;巩固战略;产品开发战略;市场开发战略;多元化战略;P14-17

15.战略实现途径分为三类:

内部发展;兼并;合作P19-20

第四节战略实施

1.战略实施的定义:

就是执行达到战略目标或战略方案,它是将战略付诸实际行动的过程。

2.战略制定与战略实施的关系(图)P21

3.战略实施过程中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战略发动阶段;战略计划阶段;战略运作阶段。

P21-22

4.战略计划阶段包括:

对企业总体战略的说明

企业分阶段目标

企业的行动计划和项目

企业的资源配置

企业的组织结构及战略子系统的相互协调

应变计划

5.三个有代表性的战略评价方法:

伊丹敬之的优秀战略评价标准

美国的斯坦纳•麦纳提出的评价标准

查理•努梅特的战略评价标准P22-23

6.战略实施的基本原则:

适度合理性的原则

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的原则

权变原则P23-25

第5节战略控制

1.战略控制的定义P25

2.战略控制的基本特征包括:

保证适宜性;保证可行性;保证可接受性;调节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不一致性;适应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保持弹性和伸缩性。

P25-26

3.战略控制的方式:

从控制时间来看,战略控制可分为三类:

事前控制

事后控制

随时控制

从控制主题的状态来看,战略控制可分为两类:

避免型控制

开关型控制

从控制的切入点来看,战略控制可分为五类:

财务控制

生产控制

销售规模控制

质量控制

成本控制P26-27

第2章组织管理

第1节组织管理概述

1.组织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组织的目标;组织的目标是组织活动的基础。

2.组织管理包括:

组织设计;组织的权力的分配;组织变革和组织文化等。

P32

3.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框架(图)P32

4.组织是指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

5.组织的三层含义:

①组织必须具有目标;②组织必须有分工与协作;③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与责任制度。

6.组织的分类:

三种分法P33

7.组织工作的过程的六个步骤P33

8.正式组织一般是指企业中有意识形成的角色职务机构。

P34

9.正式组织的特征:

目的性、正规性、稳定性等基本特征。

10.非正式组织是任何没有自觉共同目的的个人活动,即使有助于共同的结果,这样的组织也还是非正式组织。

11.非正式组织的特征:

自发性、内聚性、不稳定性等特性

12.非正式组织的类型:

情感型;爱好型;利益型;亲缘型。

P34-35

13.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影响它们的因素:

P35

14.组织的一般环境因素包括:

政治和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和文化环境;技术环境;自然环境。

P35

15.组织的特殊环境即组织的任务环境因素包括:

供应商;顾客;竞争对手;政府机构及特殊利益团体。

P36

16.组织管理是把组织中的成员组合起来,有意识、有计划地协调组织内部的人力、物力、以有效地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的过程。

P36

17.组织管理包含三个特点:

围绕组织目标进行;动态的协调过程;有意识、有计划的自觉活动P36

18.组织管理活动:

①根据组织目标的要求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

②明确规定各部门的职权关系。

③明确规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与协作关系。

④在各部门之间合理地进行人员调配。

⑤根据组织外部条件的变化,适时调整组织的结构和人员配置。

P36

第2节组织设计

1.组织设计是管理者做出明确的组织选择的过程,明确组织的选择能促使一个特殊组织结构的建立。

2.组织设计的主要目的:

建立友谊与计划、有益于指挥、有益于控制的组织。

3.组织设计的任务包括:

职务分析与设计;部门划分和层次设计;结构形成。

P38

4.组织设计工作的结果用两种书面文件反映:

组织机构系统(组织图或组织结构图);职务说明书。

5.组织设计的原则包括:

目标原则;管理幅度原则;统一指挥原则;权责对称原则;因事设置原则;执行与监督分开原则;分工与协作原则。

P39

6.影响组织结构的四种因素:

组织环境;战略;技术;人力资源。

P40

7.组织设计的步骤:

工作划分;建立部门;决定管理跨度;确定职权关系;通过组织运行不断修改和完善组织结构P41

第3节组织结构

1.组织结构描述组织的框架体系

2.常用的组织结构形式:

直线职能制结构;事业部制结构;模拟分权制结构;矩阵制结构;各种形式的新型组织结构如网络型结构等。

3.直线职能制结构的定义、管理人员的分类、优点、缺点、适用类型、结构示意图。

P42-43

4.事业部制结构的定义、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优点、缺点、适用类型、结构示意图。

P43-44

5.模拟分权制结构的定义、与事业部制结构的差别、优点、缺点、适用类型、结构示意图。

P44-45

6.矩阵制结构的定义、结构特点、优点、缺点、结构示意图。

P45-46

7.网络型结构的定义、优点、缺点、结构示意图。

P46

8.多维立体性结构的三维结构形态的三类、适用类型、结构示意图。

P47

9.两个典型的组织单元:

任务小组和委员会结构。

P47

10.任务小组是一种临时性的结构,用来完成某种特定、明确规定的复杂的任务。

11.委员会是有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和知识背景的专家跨部门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

12.委员会管理的优点、缺点。

P48

第4节组织权力

1.职权是指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一种权利。

2.职权分为三种形式:

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3.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的定义。

P50

4.职权与权力的区别P50

5.权力是一个三维的概念包括职能,职权和中心性。

6.职权与权力的对照——锥体图,锥体的重心即为组织的权力核心,锥体的比喻说明两个问题:

P50;图P51

7.集权是指权力的集中化,也就是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处于较高管理层次上。

8.分权,即职权的分散化,是指决策权尽量分散到处于较低层次的职位上去。

9.职权应集中或是分散要考虑的5点P51

10.组织的管理模式分为:

集权制和分权制。

11.集权制是集权程度较高的领导方式。

三个特点P51

12.分权制是分权程度较高的领导方式。

三个特点P51

13.过度集权是指企业管理高层掌握了绝大部分的决策权力。

14.过度集权的弊端为:

不利于合理决策

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阻碍信息交流

助长组织中的官僚主义。

P52

15.授权与分权的区别P52

16.授权的五个特点P52

17.根据授权的含义,应注意的问题:

授权不同于代理职务

授权不同于助理或秘书职务

授权不同与分工

授权不同与分权P52-53

第5节组织变革

1.组织变革两大目标:

一是组织适应环境,以便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发展;二是改变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交往手段和彼此联系的方式等。

2.实现组织改革目标的方法:

①以组织结构为重点②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③三是以人为重点。

P54

3.组织变革的原因分为:

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P55

4.外部的原因是指市场、资源、技术和环境的变化,也可以说是外部竞争压力造成的。

5.内部的原因是指人的变化、组织运行和成长中的矛盾引起的。

6.如何实施组织改革:

解冻、改变、冻结(也就是把坏习惯破坏掉,然后改革,接着把好习惯养成就可以了)P55-56

7.组织变革方式:

量变式与质变式;

主动思变式和被动思变式;

突变式和分段发展式。

8.每个方式的定义:

P56-57

9.组织变革的阻力是指人们反对变革、阻扰变革甚至是抵抗变革的制约力。

(来源于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

10.如何消除阻力:

①营造变革逼近的气氛②解释为什么要变革③广泛听取意见④关注抵制苗头⑤促进员工积极参与⑥不是为了变革而变革⑦注重改变员工的态度⑧尽量避免持续改革⑨不要轻易批评员工抵制变革。

P58

11.学习型组织,是组织为了应对外界环境不断变化,应该不断地通过持续性的学习,让组织中个人、团队、组织整体间有良好的互动。

12.学习型组织特点:

①组织成员有一个共同的愿景;②组织由多个创造性团体组成;③善于不断学习;④扁平化的组织结构;⑤自主管理;⑥组织边界的重新界定;⑦员工家庭与事业平衡;⑧领导者的新角色。

P59

第6节组织文化

1.组织文化是指全体组织成员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共同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

2.组织文化的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综合性、发展性、继承性、社会性P62

3.组织文化的三个层次:

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

P63

4.组织文化的三个层次的关系:

①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②制度层则约束和规范着物质层及精神层的建设;③精神层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也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5.组织文化的功能:

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约束功能;协调功能;美化功能;辐射功能。

P63-64

6.组织文化的建设:

领导的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确定宏伟的愿景目标;确立合理的报酬与晋升标准;完善组织设计;建立制度和程序;设计企业形象与工作环境;组织文化宣传;典范示范教育;重视和完善文化网络。

P64-65

第3章运营管理

第一节运营管理概述

1.无形产品与有形产品的运营过程具有的共同特征:

三点P71

2.运营:

生产管理的范围从制作业扩大到了服务业,这种扩大了的“生产”概念,即运营。

其定义为:

运营是一切社会组织将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3.运营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的、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4.运营管理是对生产运营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营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与控制。

5.运营管理的目标为:

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6.高效、灵活、准时、清洁的定义P72-73

7.市场竞争对企业的要求:

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环保。

8.时间、质量、成本、服务和环保的定义。

P73

9.运营管理的分类:

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

10.制造性生产的定义;服务性生产的基本特征。

P73

11.运营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①运营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②运营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职能之一;③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通过运营管理来体现。

P73-74

第2节产品开发与设计

1.产品开发与设计主要包括六个步骤:

新产品构想

构思筛选

初步产品设计

原型构造

检验

最终产品设计P75-76

2.串联工程方法的定义P76

3.并联工程的定义P77

4.大规模生产的定义P77

5.大规模定制设计时,三个重要的组织设计原则P77-78

6.供应网络的两项能力P78

第三节生产运营计划

1.生产运营计划的定义P79

2.三种主要的生产运营计划:

综合计划、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P79-80

3.三种主要生产计划的关系P80生产计划间的关系(图)P81

4.主生产计划(MPS)所需满足的约束条件P80

5.制造资源计划(MRP

)是把生产、财务、销售、采购、工程技术等各个子系统结合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

6.MRP

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P81

7.传统的企业竞争战略是什么P81

8.现代的企业竞争战略是什么P82

9.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以客户为中心、基于时间、面向整个供应链为基本特点,ERP是在MRP

的基础上扩展了管理范围,形成了新的结构。

10.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体现在:

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P83

11.ERP同MRP

的主要区别:

在资源管理范围方面的差别

在生产方式管理方面的差别

在管理功能发面的差别

在事务处理控制方面的差别

在跨国(或地区)经营事务处理方面的差别

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差别P84

第4节库存管理

1.库存的定义是:

以支持生产、维护、操作和客户服务为目的而存储的各种物料,包括原材料和在制品、维修件和生产消耗、成品和备件等。

2.库存的分类:

按价值划分:

贵重物品和普通物品

按物品在企业的产品成型状态划分:

原材料库存、半成品库存及产品库存

按库存物品的形成原因(或用处)划分:

安全库存、储备库存、在途库存和正常周转库存。

3.安全库存、储备库存、在途库存和正常周转库存的定义P86

4.库存的作用:

缩短订货提前期;维持生产的稳定;平衡企业物流;平衡流通资金的占用。

P86

5.库存的弊端:

占用企业大量资金;增加了企业的产品成本与管理成本;掩盖了企业众多管理问题。

P87

6.三种典型的库存控制系统是:

固定量系统、固定间隔期系统和最大最小系统。

7.固定量系统、固定间隔期系统和最大最小系统的定义P87

8.库存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P88

第5节质量管理

1.质量、产品质量、人员质量的定义P88

2.质量的特点:

经济性、广义性、时效性、相对性。

3.质量管理的定义P89

4.质量管理包括:

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

5.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全面质量管理(TQC)阶段。

6.质量检验阶段的特点,评价。

P89

7.统计质量控制(SQC)阶段特点,评价P90

8.全面质量管理(TQC)阶段特点,评价,目的或作用P90

9.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时,要求做到“三全一多样”,即:

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而多种多样的。

P90-91

10.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的区别是什么?

P91

1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任务,企业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是必须的,是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的根本保证。

12.ISO9000是国际上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

第6节生产运营系统的改进

1.准时生产方式JIT的核心、基本思想、基本思路、最终目标、基本目标。

P93

2.JIT的目标是质量目标、生产目标、时间目标。

P94

3.JIT的具体方法是“自动化”。

自动化的两种机制P94

4.为了达到上述目标三种具体方法:

123P94

5.JIT生产方式的基本手段:

生产流程化;生产均衡化;资源配置合理化。

P95

6.精益生产方式的含义、核心思想、特征P96

第4章市场营销

第1节市场营销的基本概述

1.市场是指具有特定需要或欲望,而且愿意并能够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全部潜在顾客。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2.市场包括三个要素,三者关系。

P102

3.需要是指没有得到某些基本满足的感受状态;欲望是指想得到基本需要的具体满足物的愿望;需求是指对有购买且愿意购买的某个具体产品的愿望。

4.市场营销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5.营销观念是指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P104

6.营销观念演变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生产观念,产品观念,推销观点,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营销观念。

7.市场营销理论也称市场营销组合策略通常指4P理论和4C理论。

8.4P理论指代的是product产品、price价格、place地点、promotion促销。

P104

9.4C理论指代的是customer顾客、cost成本、convenience便利、communication沟通。

P105

第2节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1.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影响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各种外部力量。

2.市场营销环境三个特点:

复杂性;变化性;不可控制性。

P105

3.市场营销环境重要性表现在:

有利于企业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有助于企业避开环境威胁;能够使企业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从而在竞争中取胜。

4.市场营销环境的分类:

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5.微观环境因素的分析:

又称直接营销环境,是指与企业紧密相连,直接影响其营销能力的各种参与者,这些参与者包括企业、供应者、营销中间商、顾客、竞争者和公众;

6.宏观环境因素的分析:

即影响企业微观环境的巨大社会力量,包括人口环境、经济环境、自然环境、技术环境、政治和法律环境、文化环境等

第3节营销STP(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

1.市场细分变量的选择可分为:

地理因素(在哪里卖);人口因素(卖给谁),消费者心理因素(好不),消费者行为因素(要买不)(图)P107

2.市场细分的四个原则:

可衡量性;可实现性;可盈利性;可区分性P107

3.目标市场的选择的定义P109

4.目标市场的选择要考虑的四个方面:

需求状况,购买水平。

发展潜力。

未被大企业完全控制。

有能力在该市场经营。

5.定位的定义P109

6.市场定位的基本原则是差异化。

7.市场定位的常见方式:

学会牺牲;谐音促记。

P110

第4节产品策略

1.产品是指人们通过购买所获得的需要和满足。

2.整体产品是指通过交换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和利益的有形物体和非物质性的无形服务总和。

3.整体产品的三个层次:

核心层(使用价值)、形式层(质量、品牌、包装、试样)和延伸层(运送、保证、安装、维修)P111-112(图)、

4.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某些产品从进入市场到市场淘汰的整个运行过程。

5.产品的生命周期根据销售变化分四个阶段:

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图)P113

6.各个阶段的特征和营销策略P113-116

7.产品组合是指企业全部产品和产品项目的组合和结构,即企业的业务经营范围

8.产品组合优化策略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是波士顿矩阵。

9.波士顿矩阵是什么?

分为四类。

波士顿矩阵分析图。

P116-117

第5节定价策略

1.指导企业定价的基本理论包括两种:

“供给-需求”理论和“价格-质量”理论

2.“供给-需求”理论和“价格-质量”理论的定义、二者关系。

P117-118

3.常见的定价策略主要有心理定价、新产品定价和系列产品定价等。

4.心理定价、新产品定价和系列产品定价的定义、分类P118-119

第6节渠道策略

1.销售渠道是指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流转的通道。

2.零售是指所有想最终消费者直接销售产品和服务,用于个人及非商业性用途的活动。

3.零售商是指那些销售量主要来自零售业务的商业企业。

4.销售人员的培训一般达到三方面目标:

正确的态度;合理的知识结构;纯熟的销售技巧。

5.客户关系管理

第7节促销策略

1.促销是促进产品销售的简称,主要包括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

2.促销策略的定义P124

3.人员促销的定义、三个要素、三个特点、三个过程、三个过程包括的八个方面(图)P124-125

4.广告的三个类型:

通知型广告,引导型广告,提醒型广告。

5.广告媒体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产品的性质、消费者接触媒体的习惯、媒体的传播范围、媒体的费用。

6.从战略角度考虑企业广告决策,需要关注的两个问题:

广告“度”的把握。

关注广告长期效果与短期利益的结合。

P127

7.公共关系的定义、包括的四个方面。

P127-128

8.营业推广的含义P128

9.营业推广两种方式:

营业宣传推广和营业销售推广。

10.营业宣传推广和营业销售推广主要包括什么?

P128

第5章人力资源管理

第1节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1.人力资源管理包括规划、工作分析、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设计、劳动关系等七个系统。

2.人力资源规划、工作分析、员工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考核、薪酬设计、劳动关系的定义P131-132(不是重点)

3.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4.人力资源管理是指运用现代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是人尽其才,事尽其人,人事相宜。

5.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

①体现了“人本管理”的思想;②体现了“系统性”的观点;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具有决策的职能;④强调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P133

6.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

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7.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包括:

人—事匹配;人—物匹配;人—人匹配。

P135

第2节人力资源规划

1.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组织的战略目标,科学预测组织在未来环境变化中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状况,制定必要的人力资源获取、利用、保持和开发策略,确保组织对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的需求,使组织和个人获得长远利益。

2.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

①确保组织在生存、发展过程中对人力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