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复习的基本思路和重点.docx
《哲学复习的基本思路和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学复习的基本思路和重点.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复习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哲学复习的基本思路和重点
一、从宏观层面上必须把握的几点:
1、首先要搞清楚几个提法所折射出来的意思:
唯物论=辨证唯物论=唯物主义知识
辩证法=唯物辨证法
认识论=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辨证唯物主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人类社会历史观=哲学史观
(这些提法弄清楚后,要求你在做哲学题中,第一习惯就是将题目要求的范围划出来,确定答题或思考的基本方向)
2、搞清楚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所包含的原理内容,弄清楚每个原理的基本表述,防止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脱节记忆,在宏观上熟悉。
辨证唯物论所包含的内容:
自然界客观性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原理(08年全国卷考查过)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原理意识对人体生理调节作用
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原理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原理
二、从微观层面上必须把握一些在考查中经常直接考查的原理,学会拆分原理
例如1:
在唯物论中经常直接考查的原理——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①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因此,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是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但是,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因此,要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
李如2唯物论中的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要求坚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三、基本原理要求记忆完毕以后,请根据这次考试的考纲进行课本知识细梳理:
比如意识的特点、真理的特点、系统的基本特征、认识活动的特点、实践的特点……一定要看书将考点逐一过关。
意识活动的特点:
目的性和计划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四、微观层面上要熟悉各个哲学原理在阅读材料中信息表达的常见形式和答题的基本技巧:
例如1:
在唯物论中——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是必考点,通常它会通过“我们所面临的形势的变化”、“我们立足于什么样的现实”、“通过实际情况变化”体现出来;另外它与辨证法可以对应的原理一般是——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次看到“解放思想”的信息,要马上联想到后半句:
实事求是。
例如2、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考查中,材料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材料直接出现规律的字眼属于显性信息;材料中往往涉及到经济运行等信息,这属于隐性信息;
特别注意:
规律不能和以下动词结合:
改造、创造、消灭、根除等等;
例如3、运用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时,必须注意掌握两点:
第一点,材料涉及到背景或对象必须是自然界。
例如4、运用人类社会的客观物质性原理,必须要掌握两点:
第一点,材料涉及到信息应该包括“生产关系、生产力的调整;社会自身运行的规律”;第二原理中最重要的一点是: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
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客观基础”。
例如5、要掌握判断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标准:
①主观唯心主义思想的特点是把人的主观精神(目的、意志、感觉、经验等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②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特点是:
把人的客观精神(常见的表述有:
上帝、道、理念、绝对精神等等)看成为世界的主宰和本原。
例如6、要掌握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判断的标准: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所说的物质,往往是指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具体形态,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气”、“火”、“水”、“土”等物质具体形态。
即用可以感知到物质的某种具体形态代替哲学物质概念。
基本观点:
(1)“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
(2)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王充) (3)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范缜)
(5)“气者,理之依也”。
(王夫之)
②在近代唯物主义却把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中的物质概念混同于哲学上所讲的物质概念。
细节决定成败以下细节你掌握了吗?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的任务:
哲学能在人生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世界观的含义:
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人人都有世界观;是零散的、朴素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具体科学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包含两个方面:
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这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
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的体现:
哲学对时代的批判功能;哲学对时代的塑造、指引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三个客观条件:
自然基础:
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马哲的基本特征:
阶级性、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都是客观的,这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物质的唯一特性:
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
运动
◆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物质的反应特性;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生物的反应形式;意识产生的物质器官:
人脑
◆意识的本质: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实例精选
历史表明,经济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往往会对经济结构产生“洗牌效应”,为一些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
近年来,中共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将文化产业作为实现崛起的支柱产业之一,着力培育软实力。
2008年以来,全球性金融危机“寒风劲吹”,安徽文化产业却凭借“厚积薄发”的底气,抢抓机遇,逆势而上,成为江淮大地加速崛起的新引擎。
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安徽省的做法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
(8分)
【解析】本题具有两个大的特色:
一是具有时代特色,紧跟当今重大的时政问题(经济危机);二是具有地方特色,紧密结合安徽地方特色。
按经济、哲学、文化三个模块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中,本问,首先注意模块限定《生活与哲学》,其次理论运用“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启示考生运用唯物论知识回答,回扣到教材知识就是如何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再次,组织答案时,要理论结合材料,同事要紧扣材料。
【答案】能动地认识世界。
制定“文化强省战略”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辩证地看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挑战为机遇,化危为机。
能动地改造世界。
实施文化强省战略,提升软实力,实现快速崛起。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立足于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的省情,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做到主观符合客观。
认识论所包含的内容: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真理的特点原理
认识的特点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包括:
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辨证关系
②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的标准+不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③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原理④人生价值的内容原理
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⑥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
例如14、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可以拆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要求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中。
②不同的认识对实践会产生不同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巨大的积极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例如1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例如16社会矛盾基本运动可以拆分为:
①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阻碍作用。
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
例如17、群众观:
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创造者,他们是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要求相信群众、为群众服务、向群众负责,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例如18、价值观、人生观的相关原理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社会历史性,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不同人有不同价值观,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引人而异,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评价也会不同;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不同。
②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根本尺度:
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衡量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最高价值标准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④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例如19、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①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持人生的价值实现的根本标准是在于对社会贡献,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②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③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精神,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
真理存在的特点:
①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②真理都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
认识过程的特点(追求真理的过程)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
③认识具有上升性(真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④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实践的基本特征:
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②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③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是直接现实性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认识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社会存在:
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但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
实践观点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经济基础包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以及产品分配形式三个方面。
上层建筑包括:
(1)思想上层建筑:
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艺术、道德、哲学等观点意识形态;
(2)政治上层建筑:
政治、法律制度、军队、警察、法庭、监狱、政府部门等。
◆改革的实质:
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
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是: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贡献),又是价值的享受者(索取)。
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贡献。
◆价值观的本质:
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性,即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因人而异,站在的立场不同也会有不同的价值观。
◆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价值标准。
◆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就应该是奉献着的人生,是以劳动为荣的人生。
◆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人的个性表现于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而不应表现为人的怪异和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