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数学试题资料答案附后.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35603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数学试题资料答案附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标数学试题资料答案附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标数学试题资料答案附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课标数学试题资料答案附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课标数学试题资料答案附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数学试题资料答案附后.docx

《新课标数学试题资料答案附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数学试题资料答案附后.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数学试题资料答案附后.docx

新课标数学试题资料答案附后

【经典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经典考试资料,答案附后,看后必过,WORD文档,可修改】

2015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小学部分)测试题

一、填空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2.课程理念有6条变为3条,分别从数学课程、课程内容、教学活动、学习评价和信息技术方面做了阐述。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4.义务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在呈现作为知识和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5.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分为过程性目标和结果性目标。

6.数学课程将课程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综合与实践”、“统计与概率”和“图形与几何”。

7.修改稿将实验版的空间与图形改成了图形与几何。

8.《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

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数学课程标准总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

10.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学生要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

11.总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数学教学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13、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14.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15.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

16.《标准》中所提出的“四基”是指: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17.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18.课程内容,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19.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0.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2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2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24、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2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

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26、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7、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28、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9、课程标准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学习领域。

3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1、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3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33、《数学课程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四个学习领域。

34、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3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36、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37、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8、评价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法的有力手段。

39、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以过程评价为主。

40、数学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

二、选择题

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C)的过程。

A、交往互动B、共同发展C、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2.《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A)不同程度。

A、学习过程目标B、学习活动结果目标。

3.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C)

A、成绩B、目的C、过程

4.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A)的过程。

A、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

B、主动和被动的生动活泼的

C、生动活泼的被动的富于个性

5.推理一般包括(BC)。

A、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B、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C、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6.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ABCD)。

A、建立数感B、符号意识C、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D、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7.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ABC)关系。

A、过程与结果B、直观与抽象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8.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C)

A.联系生活学数学B.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C.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9.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B)的过程。

A.单一B.富有个性C.被动

10.“用数学”的含义是(B)

A.用数学学习B.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C.了解生活数学

11、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③)的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1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②)。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③自己创造教材

13、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①)的教学。

①概念②计算③应用题

14、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③)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①自我评价②相互评价③多样评价

15、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②)的过程。

①单一②富有个性③被动

16、“用数学”的含义是(②)。

①用数学学习②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③了解生活数学

17、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④)。

①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 ②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③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④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18、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3)过程。

①交往互动②共同发展③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

19、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2)。

①教教材②用教材教

2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④)。

①基础性②普及性③发展性④、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1、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d)。

a、组织者b、引导者c、传授者d、合作者

22、这次课程改革采取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方式,构建(d)结构。

a、文科课程b、理科课程c、综合课程d、分析课程与综合课程

23、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标准》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a)等四个方面做出了进一步的阐述。

a、情感与态度b、合作与交流c、经历与体验d、技能与操作

24、评价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b)、多样化的评价体系。

a、评价过程系统化b、评价方法多元化

c、评价过程简单化d、评价方法优化法

25、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c)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a、数据与整理b、推理和证明c、方法和语言d、计算与估算

26、在各个学科中,《标准》安排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a)四个学习领域。

a、实践与综合应用b、分析与综合应用

c、推理与综合应用d、操作与综合应用

27、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通过观察、(b)、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

a、技能b、试验c、操作d、交流

28、课程的总体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c)四个方面。

a、技能与技巧b、方法与过程c、情感与态度d、合作与交流

29、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是(a)学段中的目标要求。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

30、第一学段中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包括:

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常见的量、(d)。

a、式与方程b、数与式c、图形与位置d、探索规律

三、判断题

1.新一轮的数学课程改革,就是对传统教学的彻底改变。

(×)

2.教学过程促进了教师本身的成长。

(√)

3.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

(√)

4.《数学课程标准》分三个学段:

第一学段(1~6年级)、第二学段(7~9年级)、第三学段(10~12年级)(√)

5.在内容的选择上,“课程标准”刻意追求内容的完整性和体系化。

(×)

6.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

(√)

7.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是整体性、实用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

(√)

8.《数学课程标准》只提倡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不提倡关注获得知识结果。

(×)

9.新课标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

10.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

11.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

(√)

12.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

13.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14.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是问题解决目标。

(×)

15.体会统计方法的意义,发展数据分析观念,感受随机现象是数学思考目标。

(√)

16.总目标的四个方面,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

(×)

17.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是情感目标。

(√)

18.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

(√)

19.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

20.《标准》使用“了解(认识)、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结果目标的不同水平,使用“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术语表述学习活动过程目标的不同程度。

(√)

21、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

22、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

(√)

23、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分析思考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

24、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

25、评价结果的呈现用采用开放性描述的方式。

(×)

26、课标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基本线索,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

(×)

27、教材编写应以《标准》为基本依据。

(√)

28、教材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

(√)

29、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30、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他能反应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

31、数学知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应反应各部分内在之间的联系与综合,这将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的整体提高。

(×)

32、学生的个体差异表现为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

(×)

33、在第二学段中,教学时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

34、学校可以开展课外数学小组活动,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

(×)

35、空间与图形的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

36、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适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分析过程。

(×)

37、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

(√)

38、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重要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口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

39、教学过程促进了学生本身的成长。

(×)

40、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于个性的过程。

(√)

四、简答题

1.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

2.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答:

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

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

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3.你能就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举一些例子、谈谈你的想法吗

误区一:

教学开放过度,实例老师一上课就提出问题,问大家知道做吗然后让学生尝试解决,汇报交流。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都是让学生自己说,不作任何讲解、评价、示范。

练习巩固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未掌握新知。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我们必须实施开放性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思考余地。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放开手脚,当点拨时还需点拨,当讲授处还需讲授。

误区二:

合作流于形式

实例课堂上,教师刚刚提出一个问题,便立即宣布小组讨论。

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

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不作任何补充;有的小组的学困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几分钟后,学生代表发言,“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我的意见是……”。

反思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成为有别于传统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

首先,“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

只有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后,再展开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其次,“交流”应涵养二个层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倾听别人的意见。

而上述片段中的交流过程只是一个表述的过程,缺少倾听的过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

在教学中合作很重要,但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强调小组合作,学生将会丧失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缺少对求知事物的猜想、试探与验证等心理发展过程

误区三:

评价滥用失真

实例课堂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

“讲得真好!

表扬他!

”其余学生马上“啪、啪、啪”地鼓起掌来。

另一个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也得到了同样的“殊荣”。

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

反思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

因此,现在的课堂上,经常能听到“嗨、嗨、嗨、你真棒!

”的赞扬,经常能听到“啪、啪、啪”的表扬的掌声,回答好的学生额头上有的甚至能贴上几颗金星,回答得不好的学生也能意外地得到教师翘起的大拇指。

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

在上述片段中,教师用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这样的鼓励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在此起彼伏的掌声中会渐渐褪去应有的喜悦,长期下去,也只能带给他们更多的“迷失。

”学生的创造性的回答一定要肯定和鼓励,学生错误的回答,既要指出不足,也要抓住可取之处给予鼓励,不可损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误区四:

手段成为束缚

实例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把教学内容表现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

突然,教师操作出现了错误,多媒体课件无法正常运行了。

顿时,学生鸦雀无声。

教师抛出求救的目光,专职电脑老师赶紧跑上去,摆弄着鼠标。

不一会儿,一切又恢复了正常,课仍是热热闹闹地进行下去。

反思现在的课,离开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似乎品位就低了.

4.新课标设置了那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

新课标设置的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是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

5.试阐述总目标的四个方面的关系

总目标的这四个方面,不是相互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

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

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

6、数学教学改革的特点是什么

答:

(1)、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是充当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习环境的营造者。

(2)、充分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3)、注重让学生在多样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数学。

(4)、注重计算器与计算机等先进技术的应用。

7、教学时要注意那几个问题

答: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鼓励学生思考方法的多样性。

(4)、对实践与综合应用学习活动的评价应该以质的评估为主。

8、数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

(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组织教学。

(2)、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3)、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具体要求要适当。

9、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

答:

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10、怎样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

答:

(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

(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五、论述题:

1、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谈谈新课程对教师素质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答:

(1)关注专业化理论发展;

(2)关注教师的情意和职业道德素质的发展;

(3)关注教师的人文知识素养和多元知识结构的发展;

(4)关注教师专业技能和研究能力的发展;

(5)关注教师心理素质的发展;

(6)关注教师学习意识的提高和自主发展能力的提高。

2、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有哪些特点。

答:

其一是基础性:

内容标准的基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基础性,

二是“标高”的基础性。

其二是层次性:

内容标准的层次性,是指“标准”的实施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分阶段、有层次、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其三是发展性:

内容标准的发展性,是对“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注解。

其四是开放性:

任何人在实践中的创造、发明,都是丰富和发展内容标准的必要素材;任何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和重大的科技进步,都将被内容标准及时地吸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