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电子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28350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通风电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矿井通风电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矿井通风电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矿井通风电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矿井通风电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通风电子教案.docx

《矿井通风电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通风电子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通风电子教案.docx

矿井通风电子教案

矿井通风课程授课教案

科目

《矿井通风》

课型

新授课

第1讲

课题

井下空气和风流

备课时间

2010年3月

授课班级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班

授课时间

教学

目的

知识目标:

使学员了解空气成分,掌握矿井有害气体、来源及最高允许浓度以及矿井气候条件。

能力目标:

通过精讲学习,增强学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对井下环境的了解,消除事故隐患。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责任意识。

重点

矿井通风的任务,矿井有害气体的种类、来源及最高允许浓度

难点

矿井有害气体的种类、来源及最高允许浓度

方法

讲授法、板书演示法、案例法

课时

1学时(45分钟)

教具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教学手段

教师活动

设计

意图

目视全员自我介绍

讲授新课

加强煤矿安全培训对全面提高职工个人素质、安全意识、技术水平和安全操作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是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的大事。

介绍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并展示一些通风图片,激发学员的兴趣。

引导学员注意,使学员积极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教学过程

教学手段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5

展示图片

早期通风装置:

人踩风箱鼓风

早期通风装置:

马转圈通风

现代化的局部通风机

现代化的主要通风机

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直观的启发,轻松引入新课

 

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员的理解。

总结引入

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作定向和定量地流动,最后排出矿井的全过程称为矿井通风。

目的、主要任务——保证矿井空气的质量符合要求。

教学过程

教学

手段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30

授课内容

一、矿井空气成份

定义: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以后即称为矿井空气。

地面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汽组成的混合气体,亦称为湿空气。

干空气是指完全不含有水蒸汽的空气,由氧、氮、二氧化碳、氩、氖和其他一些微量气体所组成的混合气体。

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但其含量的变化会引起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和状态变化。

图表总结

气体成分

按体积/%

按质量/%

备注

氧气(O2)

20.96

23.32

惰性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等计在氮气中

氮气(N2)

79.0

76.71

二氧化碳(CO2)

0.04

0.06

让学员能直观的了解

二、矿井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基本性质

新鲜空气:

在井巷中用风地点(以前)前面、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

污浊空气:

通过用风地点以后、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

对比教学,

1、氧气(O2)

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需要的气体,人体维持正常生命过程所需的氧气量,取决于人的体质、精神状态和劳动强度等。

2、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酸臭味。

矿井空气中主要来源是:

煤和有机物的氧化;人员呼吸;碳酸性岩石分解;炸药爆破;煤炭自燃;瓦斯、煤尘爆炸等。

3、氮气(N2)

氮气是一种惰性气体,无毒、不助燃,也不供呼吸,。

矿井空气中氮气主要来源是:

井下爆破和生物的腐烂,有些煤岩层中也有氮气涌出。

了解性质及区别

三、矿井空气主要成分的质量(浓度)标准

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总回风流中不得超过0.75%;当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或采区、采掘工作面回风道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5%时,必须停工处理。

得出结论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教学手段

教师活动

设计

意图

 

 

30

授课内容

矿井空气中的有害气体

空气中常见有害气体:

CO、NO2、SO2NH3H2。

一、基本性性质

1、一氧化碳(CO)

性质:

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微溶于水,能燃烧。

主要危害:

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亲合力比氧大。

一旦进入人体,首先就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相结合,使血红素失去输氧的功能,从而造成人体血液“窒息”。

主要来源:

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

2、硫化氢(H2S)

性质:

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易溶于水,能燃烧,

主要危害:

剧毒,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阻碍生物氧化过程,使人体缺氧。

主要来源:

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的水解;矿物氧化和燃烧;从老空区和旧巷积水中放出。

3、二氧化氮(NO2)

性质:

褐红色的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易溶于水。

主要危害:

二氧化氮溶于水后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硝酸。

主要来源:

井下爆破工作。

4.二氧化硫(SO2)

性质:

无色、有强烈的硫磺气味及酸味,易溶于水。

主要危害:

遇水后生成硫酸。

主要来源:

含硫矿物的氧化与自燃;在含硫矿物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层中涌出。

5.氨气(NH3)

性质:

无色、有浓烈臭味的气体,易溶于水,。

主要危害:

氨气对皮肤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

主要来源:

爆破工作,用水灭火等;部分岩层中也有氨气涌出。

6.氢气(H2)

性质:

无色、无味、无毒,能自燃。

主要危害:

当空气中氢气浓度为4~74%时有爆炸危险。

主要来源:

井下蓄电池充电时可放出氢气;有些中等变质的煤层中也有氢气涌出。

对比学习

易于接受

教学过程

教学

手段

教师活动

设计

意图

30

重点突破

有害气体名称

符号

最高容许浓度/%

一氧化碳

CO

0.0024

氧化氮

(折算成二氧化氮)

NO2

0.00025

二氧化硫

SO2

0.0005

硫化氢

H2S

0.00066

NH3

0.004

利用图表总结让学员快速掌握重点

案例

分析

2003年12月23日22时左右,重庆市开县高桥镇的川东北气矿16H井发生特大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

利用案例

分析危害

接受教训

 

矿井气候

矿井气候:

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

这三个参数也称为矿井气候条件的三要素。

一、矿井气候对人体热平衡的影响

新陈代谢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之一。

人体散热主要是通过人体皮肤表面与外界的对流、辐射和汗液蒸发这三种基本形式进行的。

对流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流速;辐射散热主要取决于环境温度;蒸发散热取决于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流速。

矿井气候条件的三要素是影响人体热平衡的主要因素。

空气温度:

对人体对流散热起着主要作用。

相对湿度:

影响人体蒸发散热的效果。

风速:

影响人体的对流散热和蒸发散热的效果。

对流换热强度随风速而增大。

同时湿交换效果也随风速增大而加强。

如有风的天气,凉衣服干得快。

二、矿井气候条件的安全标准

我国现行评价矿井气候条件的指标是干球温度。

1982年国务院颁布的《矿山安全条例》第53条规定,矿井空气最高容许干球温度为28℃。

 

教学过程

教学

手段

教师活动

设计

意图

课堂

小结

3

分钟

启发学员总结

分别请几位学员总结一下我们这节课的内容,及时启发、引导、点拨。

学员甲、乙、丙……

充分体现课堂民主气氛,发挥教师引导,学员主体的作用。

教师总结

矿井通风的定义、任务。

井下有害气体的种类

作业

2

分钟

 

P15:

1、2、3、4、

巩固和深化本课知识,真正实现培养学员能力的最终教学目的。

名称

主要性质

主要危害

主要来源

一氧化碳CO

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微溶于水,能燃烧

一氧化碳进入人体,首先与血液中的血红素相结合,使血红素失去输氧的功能,造成人体血液“窒息”。

爆破;矿井火灾;煤炭自燃以及煤尘瓦斯爆炸事故等

硫化氢(H2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