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安全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26894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学校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学校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学校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学校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校安全教育教案.docx

《学校安全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安全教育教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安全教育教案.docx

学校安全教育教案

学校安全教育教案

 

刘集中心学校

 

目录

●不同季节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

●如何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溺水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拥挤踩踏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防震与处理

●洪水和泥石流的预防与处理

●雷击的预防与处理.....

●火灾的预防与处理.....

●校园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不同季节学校安全教育的重点

陆亚东

一、春季安全教育的重点

1.传染病的预防教育

春季万物复苏,是各种病媒生物活动、繁殖旺盛期,也是各种以呼吸道疾病为主的流行性传染病易发和快速传播的季节。

所以,学校要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的安全教育。

同时,要把这种安全教育和春季爱国卫生运动结合起来。

2.火灾预防教育

春季气温回升、气候干燥,火险等级也相应升高,火灾安全隐患突出,非常容易发生火灾。

所以,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预防火灾的安全教育。

火灾预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和说教上,一定要进行实际演练。

3.春游等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交通安全和饮食卫生安全教育,很多学校在春季组织春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交通和食物中毒等安全事故。

因此,学校除了要科学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外,还应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

二、夏季安全教育的重点

1.洪水、暴雨、雷击、台风等灾害天气预防教育

夏季降雨量充沛,也是洪水、暴雨、雷电、台风等灾害天气的多发季节,这些灾害天气会给学生带来很多安全隐患。

学校要根据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应对灾害天气方面的安全教育。

进行这方面的安全教育,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重视学校所在地区关于灾害天气的本土知识的挖掘和开发。

2.溺水预防教育

夏季天气炎热,游泳和水中嬉戏是学生喜爱的运动和玩乐方式。

同时,夏季雨水多,池塘、河流、湖泊、水库、沙坑水位上涨,积水较深,游泳和水中嬉戏的安全隐患增加,很多水域不适合学生游泳和玩耍。

学校一定要对学生进行溺水预防的安全教育。

这种安全教育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是教育学生不要到不安全的水域去游玩,二是教会学生游泳,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

3.食物中毒预防教育

夏季气候炎热,微生物繁殖很快,食物容易发霉变质,非常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事故。

学校要适时进行食物中毒预防教育,要把这种教育和食品卫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寄宿制学校,还要把这种教育和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4.交通安全教育

夏季白天时间长,学生放学后户外活动的时间也长,遇到交通安全隐患的机率也会增加。

学校要结合学生常规的交通出行方式和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交通安全教育。

5.性侵犯预防和应对教育

夏季天气炎热,人们衣着单薄,天黑后在户外活动时间比较长,也是性侵害多发季节。

学校要对学生进行性侵害预防和应对教育。

在寄宿制学校,要把这种教育和加强学生宿舍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6.用电安全教育

夏季用到的电器品种比较多,用电负荷大,容易发生触电、电火灾等事故。

学校要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在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的用电安全教育尤其重要,要把这种教育和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秋季安全教育的重点

1.运动受伤预防教育

秋季气候宜人,非常适合户外体育运动,一般来说,学校都会开秋季运动会。

正常的体育活动本身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而体育活动中的操作不规范更容易引发运动受伤。

所以,在秋季,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运动安全方面的教育。

2.建筑安全教育

经过夏天的日晒雨淋,加上秋天雨水相对较多,造成建筑物在秋天的安全隐患比较大,容易发生倒塌事故。

所以,学校对师生都要进行建筑安全教育,同时,要把这种安全教育和学校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有机地结合起来。

3.消化道疾病预防教育

秋季天气转凉,是秋季腹泻等消化道疾病的多发和高发期。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消化道疾病预防的安全教育,要把这种教育和食品卫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冬季安全教育的重点

1.防寒保暖教育

冬季气候寒冷,学生在户外活动中、上下学路上很容易冻伤,并引发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

所以,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防寒保暖、预防疾病教育。

同时要把这种安全教育和合理安排学生户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2.煤气中毒预防教育

在冬季,北方地区一些学校的教室和学生宿舍常使用煤炉取暖,很容易引发煤气中毒事故,几乎每年都有学校发生这类事故。

学校要把预防煤气中毒教育和加强学生教室、宿舍取暖设施安全性能与学生教室、宿舍管理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3.户外冰雪体育运动安全教育和冰面溺水预防教育

户外冰雪运动中容易发生运动伤害和摔伤,在不安全的冰面上滑冰也非常容易发生冰面溺水事故,学校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户外冰雪运动安全教育工作。

4.火灾预防教育

冬季气候比较干燥,火灾隐患比较大。

寄宿制学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宿舍防火安全工作和对学生的火灾预防教育工作。

5.雪雾天气交通安全教育

冬季常有积雪和霜冻,导致路面较滑,有时还有大雾,交通条件比较差。

同时,冬季天黑得早,很多学生放学回家时天色已经渐黑,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雪雾天气交通安全教育。

 

2012年9月3日

 

如何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陆涛

一、加强管理

(1)学校要制定《交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当较大交通事故发生、造成群体伤亡时,学校应采取的措施和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要措施有效,分工合作,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工作。

(2)加强校车管理,确保学生乘车安全。

凡学校自有校车或租用用于接送学生的车辆应贴有当地统一的校车标志。

有校车的学校平时要加强对司机与车辆的管理,按国家的相关要求办理各种准许接送学生的手续,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维护、检查,使车辆状况处于良好状态。

坚决不租用那些不具备相关条件的车辆接送学生。

车辆发生故障时,坚决不再使用。

要加强对司机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自己所担负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杜绝因玩忽职守而造成的事故隐患。

(3)学校要建立在开学初和节假日前集中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制度。

(4)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到公路和交通流量大的道路上开展集体活动和体育锻炼,如确需占用部分道路开展活动,应报请当地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并请交警维持秩序,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确保学生安全。

(5)农村学校应建立“路队”制度。

学生放学要根据学生的居住地组织路队,统一排队回家。

在路上要排成一队靠公路右边行走,确保安全。

二、加强教育

1、加强教育,提高学生预防和应对交通事故的能力。

用多种方式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请当地交管部门的人员结合本地区的交通事故实例,对学生开展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教育,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学校可通过举办交通安全展览、“安全出行”主题班会或团队活动,让学生了解交通法规和可能存在的交通安全隐患,知道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规律,提高防范意识,科学预防,减少事故的发生。

2、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向家长宣传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家长做好学生安全工作的紧迫感。

请家长和学校共同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提醒学生在上下学路上注意交通安全,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不斜穿马路,不在高速公路上行走,要有意避让车辆等。

3、步行

(l)步行时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时靠道路右边行走。

(2)通过路口或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过街设施。

(3)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4)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时,应当在确认安全后迅速直行通过。

(5)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道路或中途倒退、折返。

4、乘车

(l)不在机动车道上拦截机动车。

(2)在车站候车时应自觉排队,公交车进站还未停稳时,不要着急拥向车门。

(3)车门打开后要按先下后上顺序上下车,自觉礼让老人、儿童与残障人员。

(4)上车后要扶好或坐好,乘车的过程中不把身体的任何部位伸到车窗外。

(5)所乘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时,要听从司机或售票人员的指挥。

(6)乘坐家用轿车或打车时,不要从机动车道一侧上下车。

(7)所乘座位有安全带时,要系好安全带。

5骑车

(l)骑车要走非机动车道,无非机动车道时,要靠右行驶。

(2)骑车过程中,不得多人并行或在行驶过程中交谈。

(3)行驶途中左拐弯时,要打手势向后面行驶车辆示意,禁止强行猛拐。

(4)设有左拐指示灯的路口,左拐指示灯(绿灯)亮时,才能左拐。

(5)无人行横道的路段,横穿道路时,要主动避让机动车,禁止与机动车抢行。

(6)通过无人看守的铁道路口时,要确认安全后再通过。

(7)不逆行,不闯红灯;当不得不逆行时,可靠边行驶;车辆较多时,应推车行走。

(8)禁止骑车走机动车道,不在人行道上骑车。

(9)不骑车闸、车铃失灵的车辆出行,途中车闸失灵时,要推车行走。

(10)骑车时不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手中持物或使用手机。

(11)超车时在不妨碍被超车辆正常行驶的前提下,从左侧超越,不能S型行驶。

(12)骑车时,如遇到正在执行紧急任务的特种车辆(警车、救火车、救护车、抢险车),应主动避让。

(13)骑车途中,不双耳插耳机及带耳麦听音乐或广播。

(14)遇暴雨、雷电、风雪等恶劣天气,不选择骑车方式出行。

6、要教育学生不坐不符合安全规定的车辆,主要包括:

(1)不乘坐司机酒后驾驶的车辆,不乘坐非法运营或没有牌照的车辆。

(2)不乘坐严重超载或超员的车辆,不乘坐没有驾驶执照者驾驶的车辆,不乘坐两轮摩托车、农用车、小货车等。

(3)农村学校周边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区,教育农村学校学生安全出行是减少交通事故的重要环节,要让他们了解在上下学路上的注意事项,确保学生上下学路上的安全,具体包括:

◎应具有安全意识,随时观察所通过的道路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崎岖不平的山路、陡峭的山崖存在因下雨而发生道路坍塌、滚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引发的危险。

◎道路位于深山峡谷、河道边时,要提防上游暴雨引发山洪暴发。

◎冬季下雪时崎岖的山路要特别注意行走安全。

◎雨季要关注天气预报,尽量避开在恶劣天气出行。

◎行走的路上遇暴雨时,要选择地势较高处躲避,同时注意防止雷击。

◎夏季走在山路上要防止被蛇咬伤,可手持木棍边走边敲打。

◎天快黑时尽可能不走山路,以防因视线不好而摔伤。

◎在偏僻的道路上行走时最好结伴而行,以防发生意外。

◎在行走的过程中不要到小河中戏水或游泳,以防溺水。

◎通过河道时最好快速通过,防止突然猛涨的河水将人冲走。

◎不图抄近路而从冰面上通行,以防掉入冰窟。

三、逃生方法

要教育学生学会发生交通事故时的逃生方法:

一、是所乘车辆发生侧翻,自己被困在车内时,应采取措施逃至车外;无法从车门逃出时,可击碎车窗玻璃逃出。

二、是所乘车辆着火时,应设法迅速逃离所乘车辆;当车内已有大量烟气时,应用衣物捂住口鼻后,再设法逃出,以防吸入大量有毒、有害烟气而窒息;从车中逃出后,要远离事故发生地点,防止因车辆着火、爆炸而对自己造成伤害。

三、注意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和社区合作共同做好交通安全工作

1、学校校门如临近公路,应提醒和配合当地交管部门,在距离学校大门一定、距离的公路上方设立“前有学校,车辆慢行”等警示牌,提醒司机减速行驶,注意过往学生,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2、位于繁华地区或校门口道路上车流量较大的学校,要主动与当地交通管理部门联系,在学生集中上下学的时段,安排警力维护好校门前道路的交通秩序,做到“三见”:

见警察、见警灯、见警车,以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

 

2012年10月29日

 

溺水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魏钊

一、如何预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对溺水事故,学校不应消极预防,而应积极应对。

最好的预防是教会学生游泳,学会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自救、自护。

为此,学校一要加强管理;

二要加强教育;

三要采取必要措施,科学预防溺水事故发生。

1.加强管理

(1)学校要制定《溺水事故应急预案》,明确相关人员责任和分工。

当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果断处置。

(2)学校要与当地政府和社区一起积极创造条件,在学校周边不适于游泳的水域插上警示木牌,提醒学生不得下水。

(3)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夏季暴雨季节易发生学生在上下学的路上被洪水围困或冲走的事故,学生家长与教师要了解学生所经过的道路存在哪些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学生不慎落水或被水冲走。

(4)加强学校与附近水域地区居民的联系,发放学校事故警报联系卡给居民,便于居民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马上告知学校。

农村学校可以通过发放“告家长信”,在池塘边、江边等设警示性标志,实行学生放学“路队”制,聘请游泳安全巡视员或义务监督管理员,预防学生发生溺水事故。

2.加强教育

(1)学校可根据当地的季节变化,及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教育。

初夏与暑假前是防溺水教育的重点时间段。

雨季教育重点是预防学生被洪水冲走,初冬与早春应提醒学生预防落入冰窟而溺水。

(2)学校要教育学生不得在没有成人带领的情况下私自游泳。

更不许在上下学路上和节假日私自或结伴到非游泳水域(如水库、池塘、湖泊、河流、水坑等)游泳。

(3)学校要通过家长学校和家长会,向家长宣讲防溺水的知识,请家长与学校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工作。

教育学生不去不明水域游泳,不在没有成年人带领的情况下游泳,提高防止溺水的意识和能力。

3.要教会学生游泳和自救

(1)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游泳时,除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练习,熟练掌握游泳的基本技能外,还要训练学生在出现溺水的迹象时(如被水草缠住或腿抽筋),如何自救并进行相应的训练。

在开设游泳课的过程中,也要做好相应的防范工作,以防发生意外。

(2)在正规游泳池和进行游泳训练的场所,要教育学生不得打闹,不得在水下拽腿,以防呛水。

在不了解水域深浅的地方不练习跳水,以免造成危险和伤害。

(3)教师要教育学生,在水中发现有危险时,要沉着冷静,不要紧张,因紧张会使身体的密度加大,更容易迅速沉入水中;也不要乱扑腾,尽可能使鼻子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

因为深吸气时,人体密度减小,可浮出水面。

(4)中小学生属于未成年人,救助他人的能力有限。

要教育学生,发现有人溺水时,不能贸然

4救助,防止在救助他人时自己溺水身亡。

在这种情况下,要向四周大声呼救,请周围的成年人救助溺水者。

当周围没有人时,可跑到距事发地点最近的村庄去求救。

现场可用投木板、救生圈、长杆、绳子等方式,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二、发生溺水事故后如何解决

1.启动应急预案当得知学生发生溺水的消息后,立即启动《溺水事故应急预案》。

学校要立刻拨打电话110和120请求警务人员和医务人员迅速赶到现场救助。

同时,学校领导要迅速赶到现场。

(1)快速了解落水的准确地点与基本情况。

(2)在迅速组织营救或拨打求助电话的同时,向上级报告。

(3)如事发时间属于学生在校时段,应迅速与家长取得联系。

2.组织抢救和治疗

(1)迅速组织现场救助工作,组织有经验的成年人抢救落水者。

(2)当把溺水者打捞上岸后,应先清除其口腔、鼻孔里的淤泥,清空肚子里的积水,再进行抢救。

对心跳、呼吸停止者,应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术,尽快使其恢复正常的心跳与呼吸。

进行初步的现场救助后,应快速将溺水者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3.需要注意的三点在处理事故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与有关部门配合,迅速抢救。

(2)要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3)要做好溺水死亡者家长的工作。

2013年4月8日

如何预防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魏钊

预防食物中毒的关键是食品本身无毒无害,储存方法得当,加工方法正确,处理过程无污染。

1.把好采购关

(1)不采购腐败变质的食品(如已酸败的油脂,霉变、生虫、污秽等不洁的食品),不采购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2)不采购来源不明、食品标签不清、超过保质期限等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3)落实食品原料采购索证和进货验收制度,建立台账。

2.把好贮存关

(1)注意食品的贮藏卫生,防止尘土、昆虫、鼠类等动物及其他不洁物污染食品。

(2)食品贮存场所严禁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鼠药、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要标签明显,存放在专门场所并上锁。

加强亚硝酸盐的保管,避免误作食盐或碱面食用。

(3)建立严格的食堂安全保卫措施。

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

厨房、食品加工间和仓库要注意上锁,防止投毒。

(4)储存食品要在5℃以下,生、熟食品分开储存。

3.把好加工关

(1)蔬菜加工前要用食品清洗剂(洗洁精)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反复冲洗;一般要洗三遍,温水效果更好;烹调前再经烫泡1分钟。

水果宜洗净后削皮食用。

(2)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烧熟、煮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3)食品在烹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若超过2个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4)加工食品的工具、容器等要做到生熟分开。

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

(5)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食用。

(6)烹调四季豆时先将四季豆放入开水中烫煮10分钟以上再炒。

(7)不吃生芽过多、黑绿色皮的马铃薯;生芽较少的马铃薯应彻底挖去芽的芽眼,并将芽眼周围的皮削掉一部分。

这种马铃薯不宜炒吃,应煮、炖、红烧吃。

烹调时加醋,可加速破坏其中的有毒物质。

(8)将豆浆彻底煮开后饮用,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煮沸5分钟左右。

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4.做好食堂和饮水设施的卫生管理

(1)食堂必须有有效的卫生许可证。

(2)食堂要建立卫生管理制度,设有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食品加工操作场所要保持清洁。

(3)每餐要对供应的食品成品留样。

留样食品应按品种分别盛放于经清洗、消毒后的专用密闭容器内,每餐的各种凉菜应各取不少于250克的样品留置于冷藏设备中保存24小时以上,以备查验。

(4)食堂应遵守国家制定的操作规范及卫生要求,对公用餐具、容器、用具应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

第一步是用热水洗去食物残渣(水温以50℃~60℃为宜);第二步是温水清洗,去除残留油脂等(水温以30℃左右为宜);第三步是消毒,可采用物理法或者化学法杀灭餐具上的残留病原微生物(如病菌、病毒等);第四步是冲洗,即用清洁卫生的清水冲洗掉餐具上的残留药物;第五步是保洁,即将洗净消毒后的餐具、容器、用具移入保洁设施内备用,以防再污染。

(5)学校自备水源(为解决学校用水而建的水塔、蓄水池、水井等给水设施)必须有卫生许可证,并定期请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水质检测。

(6)学校要建立自备水源卫生管理制度,包括水塔、蓄水池等二次供水设施的定期清洗制度,并安排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管理。

水源管理人员每年必须进行体检,经体检合格者方能上岗。

(7)学校自备水源距离厕所、垃圾堆等污染源必须30米以上。

水源周围环境必须保持清洁卫生。

5.做好食堂从业人员的管理

(1)学校每年必须组织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2)食堂管理人员每天要对食堂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发现食堂从业人员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要求其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3)食堂管理人员对食堂从业人员日常的卫生操作行为要进行指导和监督,食堂从业人员要做到:

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要洗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6.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学校每年要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防止由于食用不洁食品或误食有毒、有害物质所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二、发生食物中毒事故后如何应对

在学校食堂就餐的人员中有2例或2例以上在进食相同食物后短时间内发生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而未进食的同学没有发病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是否为食物中毒,并采取以下措施:

(1)启动应急预案。

(2)联系卫生部门(医院)组织救治。

(3)追回已出售(发出)的可疑中毒食品或物品,或通知有关人员停止食用可疑中毒食品、停止使用可疑中毒物品。

(4)停止出售和封存剩余可疑中毒食品和物品。

(5)控制或切断可疑水源。

(6)向中毒或患病人员家长、家属通报情况。

(7)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封锁和保护事发现场,对中毒食品、物品等取样留验,排查致病因素,对现场进行消毒和处理,对相关人员进行隔离。

(8)配合公安部门进行现场取样,开展侦破工作。

(9)按照当地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求,落实其他紧急应对措施。

(10)对学校不能解决的问题请求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以及卫生行政部门支持和帮助。

(11)学校在适当范围内通报食物中毒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采取的措施,稳定师生员工情绪,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12)学校要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进行三次报告。

◎初次报告:

事件发生2小时内向上述部门报告事件发生时间、地点、中毒人数、发生中毒的可能原因等。

◎过程报告:

事件处理过程中,及时向上述部门报告事件控制、中毒人员治疗与病情变化、造成事故的原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措施等。

◎结果报告:

事件结束后,及时向上述部门报告处理结果、整改情况、责任追究情况等。

 

2013年3月4日

 

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陆亚东

一氧化碳中毒后会出现剧烈的头痛、眩晕、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嗜睡、意识模糊,甚至短暂的昏厥等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

采用燃煤炉取暖时,如果没有安装烟囱,烟囱堵塞、漏气、倒风,室内门窗紧闭等都极易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在通风不良的浴室内使用燃气加热器淋浴;使用煤气做饭的学校因管理不善造成管道煤气泄露,学生误入极易聚集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菜窖、深坑、深井和下水道等。

一、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事故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发生,学校要加强取暖及其他设备的管理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使用方法正确。

(1)学校教室和宿舍使用煤炉取暖时,要安装烟囱、通气窗、风斗等设施,确保排气顺畅。

不得使用没有上述安全设施的煤炉取暖。

有条件的要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

(2)定期对烟筒和烟道口进行检查,及时清理烟垢,保证通气顺畅。

(3)不得在室内或靠近学生宿舍或教室的地方使用极易产生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的燃气、燃煤、燃油设备。

(4)不使用直排式热水器和烟道式热水器等淘汰产品;不使用超过使用期限的热水器;不得自行安装、拆除、改装热水器等燃具;不得把燃气热水器安装于浴室内。

(5)经常检查燃气与热水器连接管和排气管的完好。

(6)相关人员要掌握正确使用煤气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