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三一模理综物理成绩分析.doc
《2014高三一模理综物理成绩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高三一模理综物理成绩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4年一模理综试卷(物理部分)分析
-----高三物理组张云炬
2014年的一模理综试卷由物化生综合的试题组成,本次一模考试理综物理卷考查了物理必修Ⅰ、必修Ⅱ、及选修3-1、选修3-2的内容,突出对主干知识及能力的考查。
物理试题仍把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对考纲中提出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进行了全面的考查。
而我们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能力薄弱的问题,又由于化学部分较难,学生刚刚开始进行综合学科的考试,在时间安排上没有合理的分配,所以导致留给物理部分的答题时间很短,没有能够答完物理部分试题的同学较多。
一.2014年一模物理试卷简析
一模理科综合高考试卷中,物理部分共14题,总分110分。
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
必考部分:
选择题8道,单选6道,多选3道,每题6分,共计48分,占总分的43.6%。
主观题4题,共47分,占总分的42.7%。
其中实验题2道题(一力一电)15分,占总分的13.6%。
计算题2道,32分,占总分的29%。
选考部分:
选择题1道,计算题1道,共计15分,占总分的13.6%。
试卷题型、内容及分值如下表:
题型
题号
满分
考试内容
选择
14
6
物理学史物理学方法
15
6
运动学图像追及问题
16
6
万有引力定律
17
6
电场性质考查
18
6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偏转、磁场中匀速圆周
19
6
共点力平衡、整体法和隔离法、动态分析
20
6
和弹簧有关的能量问题
21
6
电磁感应规律、交变电路
实验
22
4
验证动能定理、平抛规律
23
11
多用电表使用、二极管伏安特性、图像数据处理
计算
24
14
电感电路中的单棒动力学问题
25
18
匀变速运动、受力分析临界条件讨论
35
15
氢原子能级问题、跃迁、电离、光电效应,动量守恒定律应用
试卷中,高中物理的主干内容,占的比重较大,如力与运动的关系、功能关系(即物理必修1和物理必修2的内容)约占了49分,电路、电场、磁场和电磁感应的内容约占了46分,选修知识,占分较小。
二、2014年高考物理复习的思考
针对上述分析,并结合个人在高考总复习中的一些体会,对2014年的高考物理复习有如下思考: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高三七班
1、整体成绩分析:
班级人数
46
参考人数
45
最高分
65
平均分
34.7
最低分
8
及格率
0.0%
2、60分以上2人,50分以上4人,40分以上11人,30分以上13人。
理综物理还是需要加强训练。
3、个人成绩分析:
年组前420名中有8人物理成绩低于年组平均分。
(二)学生的不足之处,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理综答卷时各科时间分配不合理,侧重点不同(很正常),但是容易得分的题时间分配过多,并且不知道舍弃难题(说过),但是还是需要加强训练。
2.学生系统化的知识网络根本建立不起来,导致24、25题最少有10分丢失(简单的第一问,根本没有难度)。
选考3-5得分率太低,本来应该至少得分在十分左右的。
3.选择题失分率太高,这是主要的大问题,很多学生的得分在10分-20分之间(而且主要是指在年组420名左右的同学)。
常规问题依然存在:
1.解题不规范,不能正确的用物理语言和公式进行表述,有的学生在写过程时公式中字母符号和数字混写,最后的结果用非简洁的分数表示等。
2。
计算能力较差,代入数值进行计算时结果出错。
3.建模能力差,不能正确的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的物理模型,不能从题目给的条件分析和判断出物体运动规律,特别是对临界条件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三)应采取的措施
1.针对
(1)加强学生理综定时训练,让学生找到合理的分配办法,并学生审题时主动弃题等(但是机会并不多)
针对
(2)24、25题我们备课组教研时制定的计划是用历年高考真题(全国高考2卷)专项练习,使学生更轻松得到10分。
以《考试说明》所包含的知识点为中心,逐一对照,对物理概念规律的含义、条件、表达形式进行准确识记、理解,以提高在相关的综合问题中的分析能力。
将相关知识及时整合、梳理,以形成稳固的知识网络。
针对(3)针对选择题,也是历年高考题区分一下单选和多选,定时训练,加强正答率以及做题速度,让学生正确对待和区分单选与多选的答题方式。
每周有针对性的进行1-2次选择题训练,在选择题训练方面要做到定时定量,每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做完后及时批改并反思,问题在哪里,如何解决。
选择题的高分可以使学生在高考中抢占先机。
(四)教师教学分析:
1、继续加强主干知识的复习:
对主干知识的复习,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既要“点”到,更要督促学生做到“心”到。
不能只从形式上扫过这一知识点,而学生(特别是中下的学生)没有用“心”领会。
在具体的策略上,除了第一轮复习中的“地毯式轰炸”外,在第二轮的专题复习中,对力学和电学这两大块要分专题详细讨论。
2、确保非主干知识的得分:
个人感觉非主干知识部分的题目从得分来讲,比力学和电学的主干知识题相对要容易一些。
这些题被我们“抓住”的机会也更大一些。
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强化确保这些题目的得分,力争万无一失。
3、兼顾三大重点物理思想方法:
用“力的观点”、“能量的观点”、“动量的观点”解决问题是近三年重点考查的内容。
“力和运动观点”和“能量观点”这两大重点思想方法是中学物理的重头戏,总复习中应该兼顾。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应该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
4、对实验的复习要注重全面、细致:
(1)全面——《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必考实验必须全部复习,尤其是基本实验原理、仪器使用方法、读数方法要重点复习。
不能有遗漏,更不能凭前几年的感觉复习了几个“重点实验”或“重点仪器”,而忽视了其他实验。
(2)细致——对实验原理和相关步骤要细致周到,不厌其烦。
务必使学生(特别是中等和中下学生)真正理解实验原理,而不是记忆实验步骤。
(五)、教师教法分析:
要下大力气改变教师以往的教学模式,进入高三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随着年龄的增大,抽象思维能力提高了,学习自觉性增强了,学习方法也多了。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己学会读书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放开手让他们自己走路。
1. 认真学习《考试大纲》、《考试说明》,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它们的变化。
《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界定了高考命题的指向、范围、难度,我们一定要认真研讨。
在此基础上,研究它们近几年的变化,尤其是这一学年的变化,从而更准确的把握考向,把握高考命题趋势,相信事出有因,《考试大纲》、《考试说明》的变化,一定会体现在高考试卷上,细节决定成败,这一点应该会更重要。
2.抓主干知识,狠抓重要的题型、基本物理方法。
主干知识年年考,主干知识重点考,主干知识反复考,主干知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那么怎样抓主干知识呢?
这就需要从重要题型、基本物理方法入手,主干知识中基本题型的解题思路、步骤通过训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主干知识涉及的物理方法依托题目,做为基本知识点帮助学生真正掌握,以重要的典型题、基本物理方法为载体,主干知识就可以很好的掌握。
3.注重实效,专题突破。
课堂教学必须注重效果,一节课帮助学生弄清楚几个、甚至是一个问题,都比讲了很多,不求甚解强得多。
这就要求每一节课都要挑选最重要的问题专题突破、重点突破,哪怕是其它的题目舍弃不讲,也要把讲的问题真正讲明白,当然挑选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掌握不好的、有价值的,如:
物理方法、物理模型、典型问题等。
切记,一节课能够解决的问题是很有限的,重点不能多,否则主次不分,所有问题都是浅尝辄止,结果只能是出力不讨好。
4.注重学生的反思、总结,提高练习质量,增强教学效果。
解题是理解概念、掌握规律的重要途径,学物理必须做题,但不是做的题越多越好,要引导学生养成做后反思的好习惯。
即:
经过解题对相关概念、规律的理解有哪些新的认识,对有关方法的掌握有哪些提高?
哪些收获?
该题条件、问题可以有哪些变化的情况?
自己的学习还存在哪些问题?
等等。
通过反思、总结,让学生学会分析物理情境、建立物理模型并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路方法,增强学科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横向联系。
5.进行规范化训练,减少不规范失分。
备战高考需要注重效果,教师要帮助学生抓最容易抓住的方面,那么规范化训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增强规范性,可以让学生会做的题得满分,改变以往会做的题得不了满分,甚至不得分的情况。
具体地,教师可以在课堂讲解规范解题的基本要求,展现规范解题过程给学生做榜样,展示学生规范解题的过程、不规范解题的过程(并指出问题所在)、经常在教室张贴栏张贴练习题规范解题过程、个别辅导等等。
6.改“主攻高档题”为“主攻中低档题”。
考试说明中明确规定“试卷中易、中、难试题的占分比例控制在5:
3:
2左右”即中低档题占整个试题的80%左右。
一味的选难题,做难题,讲难题,而忽视了最基础的中低档题。
错误的认为“会做难题,中低档题也不成问题。
实际情况恰恰相反,从知识的依赖关系上看,只有中低档题过关了,做高档题才有基础和条件,从兴趣与学习的关系上看,只有让学生从做中低档题的多次成功的愉悦中提高兴趣,增强信心,才能积累经验,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在复习中我们应该把中低档题作为主攻目标。
总之高考总复习,要紧扣考试大纲,把握命题走向,通过连续多次的实战模拟考试,强化规范答卷,提升解题速度,调配应试心理,从而增强综合变通能力和应试能力。
使考生最后带进高考考场的不是背过的知识,更不是做过的题目,而是能力与智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