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2483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19.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

《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docx

广东高考化学试题解析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化学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

Cl35.5K39Ca40Mn55Fe56Pt195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铋(Bi)在医药方面有重要应用。

下列关于

Bi和

Bi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i和

Bi都含有83个中子

B

Bi和

Bi互为同位素

C

Bi和

Bi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D

Bi和

Bi分别含有126和127个质子

[命题意图]:

考查同位素概念和构成原子的各粒子之间的关系,难度,易。

[解题思路]:

Bi和

Bi互为同位素,质子数相同,电子数同,中子数不同。

答案:

B

2..下列可用于测定溶液pH且精确度最高的是

A酸碱指示剂BpH计C精密pH试纸D广泛pH试纸

[命题意图]:

考查化学常用试剂和用品。

难度,易。

[解题思路]:

化学实验常识问题,识记。

答案:

B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8g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

B常温常压下,4.6gNO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2分子

C0.5mol·L-1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

D标准状况下,33.6LH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

[命题意图]:

考查物质的量基本计划,阿伏加德罗常数,高考热点之一,难度,中。

[解题思路]:

解题时要注意回忆概念、分析原理注意运算公式的适用范围。

B选项4.6gNO2气体中理论上含有1molNO2分子,约6.02×1023个NO2分子,由于2NO2

N2O4,故应小于6.02×1023个,具体多少无法计算。

C选项中要考虑Cu2+的水解,也无法确定其数目,D选项标准状况下H2O冰水混合物,不能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来计算。

答案:

A

4.许多国家十分重视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

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的物质是

A氯、溴、碘B钠、镁、铝C烧碱、氢气D食盐、淡水

[命题意图]:

考查海水成分,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内容。

难度,易。

[解题思路]:

题目中A、B、C中物质只能通过化学变化取得。

从海水中得到食盐的方法是“晒盐”,得到淡水的常用方法是蒸馏,两者都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

D

5.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利用了Cl2的强氧化性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

[命题意图]:

以题目提供信息“工业上利用反应在3Cl2+2NH3=N2+6HCl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为背景。

考查氨气与氯化氢反应产生白烟的性质和氧化还原反应基本知识。

[解题思路]:

本题原理大多同学已在平时练习中接触过,06年高考题实验题21题⑵考到:

将NH3通入溴水中,有N2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也与此题原理类似属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

当NH3过量时会与HCl反应生成NH4Cl白烟故A对,反应氯气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氮由-3价升高至0价故生成1molN2有6mol电子转移,D对。

答案:

C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材料广泛用于光纤通讯

B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水晶项链和餐桌上的瓷盘都是硅酸盐制品

D粗硅制备单晶硅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命题意图]:

考查非金属元素硅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和用途。

难度,易。

[解题思路]:

硅与生活密切相关,B中刻蚀石英用氢氟酸,C中水晶成分为二氧化硅,D中粗硅与氯气反应再还原成硅是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A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可以得到氯乙烯

B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C所有烷烃和蛋白质中都存在碳碳单键

D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命题意图]:

考查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有机物及其性质。

难度,易。

[解题思路]:

几种物质均是中学化学与生活中常见物质,A石油成分为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不可能裂解得到氯乙烯,B油脂水解可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C甲烷无碳碳单键。

答案:

D

8.下列符合化学实验“绿色化”的有:

①在萃取操作的演示实验中,将CCl4萃取溴水改为CCl4萃取碘水

②在铜和浓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将铜片改为可调节高度的铜丝

③将实验室的废酸液和废碱液中和后再排放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命题意图]:

考查绿色化学基本思想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运用,难度,易。

[解题思路]:

此题对中学化学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要求学生在实验中探究更合理的实验方案。

溴水有挥发性,溴蒸气有毒,利用铜丝可控制反应、同时反应速率快一些,酸液对环境有腐蚀性故应中和后排放。

三组实验都有绿色化学思想。

答案:

D

9.科学家近年来研制出一种新型细菌燃料电池,利用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氢气,氢气进入以磷酸为电解质的燃料电池发电。

电池负极反应为:

AH2+2OH-=2H2O+2e-BO2+4H++4e-=2H2O

CH2=2H++2e-DO2+2H2O+4e-=4OH-

[命题意图]:

考查燃料电池的电极反应。

难度,易。

[解题思路]:

电解液为酸性,故A错,负极通入氢气,正极通入氧气,故B、D错。

答案:

C

10.下列实验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编号

实验

操作

A

钠与水反应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氯化钾溶液1000mL

准确称取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溶解,振荡摇匀,定容

C

排除碱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

将胶管弯曲使玻璃尖嘴斜向上,用两指捏住胶管,轻轻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流出

D

取出分液漏斗中所需的上层液体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继续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

[命题意图]:

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高考必考热点之一。

难度,易。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规范性。

A要吸干表面的煤油再切,B中容量瓶不能配制溶液,D中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答案:

C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有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先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11.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

HCO3-+H+=CO2↑+H2O

B往碳酸镁中滴加稀盐酸:

CO32-+2H+=CO2↑+H2O

C往氨水中滴加氯化铝:

Al3++4OH-=AlO2-+2H2O

D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反应:

Ba2++SO42-+H++OH-=BaSO4↓+H2O

[命题意图]:

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高考热点之一,难度,易。

[解题思路]: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抓住二个原则,一是符号书写是正确,包括:

①原理是否正确②化学式与离子形式拆合是否正确,二是是否守恒。

包括:

①电荷守恒②电子转移守恒③原子守恒。

题中B选项碳酸镁为难溶物应写化学式,C选项氨水不能使氢氧化铝溶解,D选项应为:

Ba2++SO42-+2H++2OH-=BaSO4↓+2H2O

答案:

A

12.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以下方法正确的是

A将青铜器放在银质托盘上B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C将青铜器保存在潮湿的空气中D在青铜器的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

[命题意图]:

考查铜的性质。

难度,易。

[解题思路]:

铜绿是生活中常见现象,反应原理为2Cu+O2+CO2+H2O==Cu2CO3(OH)2,故青铜器应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或表面覆盖一层防渗的高分子膜防止被腐蚀。

A可能发生原电池反应而被腐蚀。

答案:

BD

13.顺式Pt(NH3)2Cl2(式量为300)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搞肿瘤药物。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4种元素组成B含有NH3分子

CPt的化合价为+4DPt元素的质量百分含量为65%

[命题意图]:

以临床医学广泛使用的搞肿瘤药物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物质类别及组成的认识。

难度,易。

[解题思路]Pt(NH3)2Cl2药物组成不可能有NH3分子,否则会逸出且NH3有毒,故B错。

因NH3为0价,故Pt为+2价,C错。

答案:

AD

14.将V1mL1.0mol/LHCl溶液和V2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

温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1+V2=50m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NaOH溶液的浓度约为1.0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命题意图]:

以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之间的反应为背景,考查化学能与热能的转化,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物质的量基本计算在中和反应中的运用,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判断等。

难度,中。

[解题思路]:

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B对,中和反应有水生成,但有水生成的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H2+CuO

H2O+Cu是吸热反应,D错,从表中分析当加入HCl溶液5mL、NaOH溶液45mL反应后温度为22℃,故实验时环境温度小于22℃,A错,加入HCl溶液30mL反应放热最多,应是酸碱正好中和,故C(NaOH)=1.0mol/L·30mL/20mL=1.5mol/L,C错。

答案:

B

15.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1.0mol/LNa2CO3溶液:

c(OH-)=c(HCO3-)+c(H+)+2c(H2CO3)

B1.0mol/LNH4Cl溶液:

c(NH4+)=c(Cl-)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

c(Na+)>c(CH3COO-)>c(H+)>c(OH-)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

c(Na+)=c(NO3-)

[命题意图]:

考查盐类水解和弱电解质电离的相关知识,高考必考热点之一。

难度,中。

[解题思路]: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要综合运用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知识,要记住三个守恒:

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

A根据质子守恒,水电离出的H+和OH-的物质的量相等,Na2CO3溶液中H+分别以HCO3-、H+、H2CO3形式存在,故A对,B中由于NH4+水解,c(NH4+与c(Cl-)不等,B错,C中根据电荷守恒有:

c(Na+)+c(H+)==c(OH-)+c(CH3COO-),因为c(H+)>c(OH-),故c(CH3COO-)>c(Na+),C错。

D中Na+、NO3-不水解加入稀盐酸后二者的物质的量浓度比仍是1:

1,故D对。

答案:

AD

16.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

已知:

①Sn(s、白)+2HCl(aq)=SnCl2(aq)+H2(g)△H1

②Sn(s、灰)+2HCl(aq)=SnCl2(aq)+H2(g)△H2

③Sn(s、灰)

Sn(s、白)△H3=+2.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1>△H2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命题意图]:

以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及锡与盐酸之间的反应为背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考查焓变,及其信息处理能力。

难度,中。

[解题思路]:

②-①可得③,△H2-△H1>0,故△H2>△H1,A错,根据③,在常温下,灰锡会向白锡转化故常温下以白锡状态存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B、C错,当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转化为灰锡,灰锡以粉末状存在,故会自行毁坏。

答案:

D

17.短周期元素X、Y、Z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与Y、Z位于相邻周期,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X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或者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氢化物溶于水显酸性

BY的氧化物是离子化合物

CZ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在空气中存放不易变质

D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都是弱酸

[命题意图]:

考查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物质结构相关内容,高考必考热点之一。

难度,中。

[解题思路]:

此题是传统的元素推断题,由题意分析可知:

X、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13/3〉4,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多,又是3的整数倍。

故Z最外层电子数为6,只能是S,Y与Z同周期,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为Mg,X、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X内层电子数为2,由此可知X为N。

答案:

B

18.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证明SO2具有氧化性

B

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

比较氯与溴的氧化性强弱

C

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收集后用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

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

分别向2支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加入少量MnO2

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命题意图]:

为达到某实验目的而进行的实验设计,题目难度,中。

[解题思路]: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证明SO2具有还原性,A错;将Cl2通入NaBr溶液中,溶液颜色变深,氯从溴化钠中置换出溴,说明氯气氧化性比溴强,B正确;将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NO2,常温下存在平衡,2NO2≒N2O4冰水混合物冷却降温,平衡发生移动,体系颜色变浅,C正确;研究催化剂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应该去用同体积、同浓度的H2O2溶液进行实验,D错误。

答案:

BC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命题意图]:

考查物质分类。

难度,易。

[解题思路]:

纯碱不是碱、Mg、Al、Cu因活泼性不同冶炼方法分别是:

电解法、电解法、热还原法。

答案:

BD

20.三氧化二镍(Ni2O3)可用于制造高能电池,其电解法制备过程如下:

用NaOH调NiCl2溶液pH至7.5,加放适量硫酸钠后进行电解。

电解过程中产生的Cl2在弱碱性条件下生成ClO-,把二价镍氧化为三价镍。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铁作阳极材料

B电解过程中阳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C阳极反应方程式为:

2Cl--2e-=Cl2

D1mol二价镍全部转化为三价镍时,外电路中通过了1mol电子。

[命题意图]:

考查点化学知识。

难度,中。

[命题意图]:

电解时阳极产生Cl2,电极反应为2Cl--2e-=Cl2,,故C对,阳极不可能是活泼性电极如铁,故A错。

阳极产生Cl2与碱反应,故pH值降低,故B错,二价镍全部转化为三价镍失e-,故D对。

答案:

C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0分)

三、(本题包括3小题,共29分)

21.(10分)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如下:

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上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欲制备10.7gNH4Cl,理论上需NaCl

g。

(2)实验室进行蒸发浓缩用到的主要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等。

(3)“冷却结晶”过程中,析出NH4Cl晶体的合适温度为。

(4)不用其它试剂,检查NH4Cl产品是否纯净的方法及操作是。

(5)若NH4Cl产品中含有硫酸钠杂质,进一步提纯产品的方法是。

[命题意图]:

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工艺流程为命题背景,考察考生对选修6第2章《物质获取》内容的掌握,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以及对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主要用途的了解,考查学生应用基础知识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图表的观察、分析能力。

典型的题在书外、理在书中,重能力考查。

[解题思路]:

根据氯守恒可列关系求m(NaCl)=10.7g·58.5g/mol53.5g/mol=11.7g,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而硫酸钠在30~100℃变化不大,故可有冷却结晶法以。

但温度不能太低以防硫酸钠析出。

所以应大约在33~40℃。

答案:

11.7

蒸发皿

35℃(33~40℃均可得分)

加热法;取少量氯化铵产品于试管底部,加热,若试管底部无残留物,表明氯化铵产品纯净。

重结晶

22(8分)“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

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mol·L-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82-)/mol·L-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s

88.0

44.0

22.0

44.0

t2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显色时间t2=。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填字母)

A<22.0sB22.0~44.0sC>44.0s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

[命题意图]:

以“碘钟”实验为背景,考察学生研究型实验能力(选修6第四单元),考查学生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如浓度、温度及其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对图表的观察、分析以及处理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合理结论的能力。

2007年广东高考在选择题方面减弱了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这一高考热点的考查力度,只有第18题的选项C、D中提到。

在第二卷中也一改前二年的化学平衡图象题,改为化学反应速率的表格分析题,实际要求仍是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思想解决指定问题的能力。

变种求稳,变种求新。

能很好考察考生应变能力,灵活驾驭基本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由题目中表格数据可分析出c(I-)、c(S2O82-)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显蓝色所需时间越少,故实验目的应是研究反应物I-与S2O8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因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由①⑤中数据可列关系:

显色时间t2=0.040·0.040·88.0/0.120·0.040=29.3s,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显色时间t2<22.0s。

答案:

(1)研究反应物I-与S2O82-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2)29.3s

(3)A

(4)反应速率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正比(或显色时间与反应物起始浓度乘积成反比)

23(11分)已知某混合金属粉末,除铝处还含有铁、铜中的一种或两种,所含金属的量都在5%以上。

请设计合理实验探究该混合物金属粉末中铁、铜元素的存在。

仅限选择的仪器和试剂:

烧杯、试管、玻璃棒、量筒、容量瓶、滴管、药匙;1mol/L硫酸、2mol/L硝酸、2mol/LNaOH溶液、20%KSCN溶液。

完成以下实验探究过程:

(1)提出假设:

假设1: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元素;

假设2: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元素;

假设3:

该混合金属粉末中除铝外还含有Fe、Cu元素;

(2)设计实验方案

基于假设3,设计出实验方案(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3)实验过程

根据

(2)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

【提示】Ⅰ.在答题卡上按以下方式作答,注意前后内容对应;

Ⅱ.注意文字简洁,确保不超过答题卡空间。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命题意图]:

以铁和铜检验为背景考察学生综合试验设计能力。

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掌握,考查学生对物质进行检验的实验技能和对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的了解,考查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离、提纯和检验的能力,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综合的方法以及运用正确的化学术语与文字等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做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解题思路]:

基本反应过程如下:

加过量NaOH溶液溶解铝,过滤,加稀硫酸溶解铁,过滤,分别加硝酸氧化硫酸亚铁和固体铜。

本题与02年高考试题16题有相似之处,都是按要求条件设计实验方案完成实验,相比之下07年试题的背景学生较熟悉,所以题目开放性大,而02年的背景较新,试题给出一定的步骤,开放性相对较小。

答案:

(1)Cu;Fe(顺序可交换)

(3)

编号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和结论

用药匙取少许样品,加入试管A中,再用滴管取过量NaOH溶液并滴加到试管A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剩余固体备用

样品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

往试管A的剩余固体中加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静置。

取上层清液于试管B中,剩余固体备用

固体部分溶解,并有气体放出,溶液呈浅绿色,可能含铁

往试管B中加入少许稀硝酸,再滴加KSCN溶液

溶液先变黄色,加KSCN后显血红色,结合②可知,一定含铁

往②剩余固体中加入稀硝酸,再滴加NaOH溶液

固体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体产生并很快变成红棕色,溶液显蓝色,加NaOH溶液后有蓝色沉淀产生,一定含铜。

四、(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

24(10分)二氧化锰是制造锌锰干电池的基本材料。

工业上以软锰矿为原料,利用硫酸亚铁制备高纯二氧化锰的流程如下:

某软锰矿的主要成分为MnO2,还含有Si(16.27%)、Fe(5.86%)、Al(3.42%)、Zn(2.68%)和Cu(0.86%)等元素的化合物。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或硫化物的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物

Al(OH)3

Fe(OH)3

Fe(OH)2

Mn(OH)2

Cu(OH)2

Zn(OH)2

CuS

ZnS

MnS

FeS

pH

5.2

3.2

9.7

10.4

6.7

8.0

≥–0.42

≥2.5

≥7

≥7

(1)硫酸亚铁在酸性条件下将MnO2还原为MnSO4,酸浸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滤渣A的主要成分是。

(3)加入MnS的目的是除去杂质。

(4)碱性锌锰电池中,MnO2参与的电极反应方程式为。

(5)从废旧碱性锌锰电池中可以回收利用的物质有(写两种)。

[命题意图]:

工业上以软锰矿为原料,利用硫酸亚铁制备高纯二氧化锰的流程为命题背景。

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的主要性质的掌握、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的能力。

考查学生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内容,并与已有知识模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模块的能力。

[解题思路]:

在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锰将Fe2+氧化为Fe3+,将Cu氧化成Cu2+,此外溶液中的还有Zn2+和Al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