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纲+要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23748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145 大小:16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考纲+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5页
高考历史考纲+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5页
高考历史考纲+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5页
高考历史考纲+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5页
高考历史考纲+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考纲+要点.docx

《高考历史考纲+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纲+要点.docx(1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考纲+要点.docx

高考历史考纲+要点

【说明】蓝色字体是考纲原文,黑色字体是咱们已经复习到的要点。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北京卷考试说明(历史)

第一部分 古代

古代中国

1. 中国古代的政治

(1)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分封制

(1)建立:

前1046年武王建西周,与其弟周公旦(辅政成王)先后两次分封。

(2)目的:

拱卫王室,建立有效统治。

(3)受封对象:

王族、功臣、先朝贵族。

(4)等级序列: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5)诸侯义务:

服从周天子号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6)诸侯权利:

获得封地和人口,封地内世袭统治。

(7)积极作用:

有效巩固周王室统治,拓展疆域;分封宗法制明确统治秩序。

(8)后期影响:

部分诸侯实力强大,威胁天子权威。

  宗法制

(1)目的: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关系上的矛盾。

(2)核心:

嫡长子继承制

(3)特点: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决定国家政治等级、隶属关系。

(4)作用:

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和团结。

(5)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重要依据,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和保障,二者互为表里,共同维护西周统治。

(2)秦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

  商鞅变法Δ

 【复习要点】

 

(1)背景

①生产力:

铁器牛耕使用,私田增加,井田制瓦解。

②生产关系:

土地私有化程度加深,新兴地主经济政治势力日益壮大。

(2)目的:

前356年始,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变法,力图改变秦国落后面貌。

(3)措施及作用:

①经济:

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土地私有,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发展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提高生产积极性,推动农业发展;统一度量衡,推动经济交流,加强中央控制。

②政治:

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提高新兴地主阶级地位;建立户籍制度(“什伍”),实行连坐,强化对人民控制,保障赋税和兵役徭役;推行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③文化:

“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专制,从思想上强化统一。

(4)评价:

①积极:

废除旧制度,推动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转型,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推动秦国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繁荣,为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②历史局限性:

轻视教化,刑罚严酷;加重对人民的剥削。

秦的统一

(1)条件:

商鞅变法富国强兵,中央集权制确立,人民渴望统一,嬴政才略。

(2)过程:

嬴政招贤纳谏,远交近攻,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

  皇帝制度与中央官制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特征:

皇权至上。

①称号:

秦王嬴政首创,三皇和五帝合为“皇帝”,自称“始皇帝”。

②权力:

总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位世袭。

(2)中央:

三公九卿

①机构设置与职能

A.丞相:

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下设诸卿;

B.御史大夫:

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C.太尉:

主管全国军务。

②评价:

他们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郡县制

(1)建立:

秦始皇采纳李斯建议,全国划36郡,郡下设县,皇帝直接任免郡守、县令(治民、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2)影响:

以有任期、非世袭的职业官僚取代了世袭贵族,实现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控制。

  秦始皇Δ

(1)史实

A.成就:

a.具体措施:

军事:

统一六国、开疆拓土,奠定中国基本疆域。

政治:

开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

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使黔首自实田”;修筑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

文化:

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个人特点:

坚韧刚毅;敏锐迅捷;锐意进取,勤于政务;发现人才,用人不疑;勇于纠错,胸怀博大。

b.影响:

奠定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初步奠定中国疆域,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利于民族融合及中华民族形成,推动北方、西南地区的开发及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B.暴政:

严刑苛法、徭役(长城、阿房宫、骊山陵)、兵役。

(2)结论:

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

(3)从汉至元的政治演变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

(1)王国问题的解决

①背景

A.郡国并行:

汉初认为秦“孤立而亡”,分封同姓王

B.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

汉景帝“七国之乱”

②解决:

汉武帝(主父偃)颁布“推恩令”

A.内容:

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其他子弟分割土地为侯。

B.影响:

王国力量削弱,中央集权加强。

(2)其它措施

①内外朝制度的出现

(1)建立内朝(中朝):

选用级别较低的官员作为皇帝身边的办事人员,直接对皇帝负责

(2)影响:

削弱外朝丞相权力。

②察举制的实施:

汉武帝命郡国举荐孝、廉,建立人才选拔制度。

③刺史制度的建立:

十三州,位卑权重,监察地方。

  北魏孝文帝改革Δ

(1)背景

①鲜卑拓跋部建北魏,转向定居农耕;北魏统一黄河流域,但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落后。

②北方民族融合加强。

③为巩固统治,冯太后与魏孝文帝接受汉文化,先后进行改革。

(2)主要措施及效果

①均田制与租调制

A.背景:

连年战乱,土地荒芜,流民问题严重;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条件)。

B.内容:

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按人丁分配给农民——严格规定土地的使用途径;

严格限制土地的买卖;

农民要承担赋税、徭役和兵役。

C.作用:

从解决土地问题入手,促进北方经济恢复发展;稳定社会;抑制兼并;增加收入。

②三长制

A.背景:

宗主督护制下,地方豪强势力强大。

B.内容:

设置邻、里、党三长,直属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C.作用:

打击地方豪强、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完善中央集权;

大量依附人口脱离豪强成为政府控制的编户,防止隐瞒户籍,逃避赋税。

③整顿吏治

A.背景:

官吏不论政绩,任期六年、无俸禄。

导致贪污严重影响政府收入、吏治败坏激化社会矛盾。

B.内容:

俸禄制度——国家筹集、按时发放俸禄,禁止并严惩自行征收钱财、受贿。

任期制度——政绩(劝课农桑、克己奉公、惩盗、荐贤)好坏决定官吏任期,三年一考核。

C.作用:

改善吏治;减轻农民赋役负担,利于北方经济恢复。

④迁都洛阳(495年)

A.原因:

平城——气候恶劣生产不足;偏僻不利控制中原;

北方柔然威胁;保守势力强大不利改革。

洛阳——气候适宜农业发达;地处中原交通便利利于统治;

远离柔然威胁;长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控制,推进改革进程。

C.过程:

493年开始以南伐为名南迁;打击太子为首的保守势力。

D.作用:

保证改革深入,强化对中原控制,推动民族融合;

中原经济恢复,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政治经济中心,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影响大。

⑤移风易俗与实行汉制

A.内容:

禁胡服、断北语、改汉姓、定门第、倡通婚、改籍贯。

机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改行汉制。

B.作用:

促进民族融合,加速北魏封建化进程;争取汉族地主支持,巩固统治。

(3)意义

①推动北方经济的恢复与繁荣。

②顺应时代潮流,推动北方民族融合及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1)魏晋南北朝:

三省出现(不成熟)

①部门构成:

尚书省、中书、门下省。

②评价:

各自职掌和权力分配还未定型,尚未构成中枢权力机构。

(2)确立与完善:

隋朝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

(3)机构和职权

①中书省:

政令起草、颁布

②门下省:

政令审议、封驳

③尚书省:

政令执行,下设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影响

①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效率;彼此牵制,相互监督,集思广益,减少失误。

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割、削弱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对后世官制影响深远。

  唐太宗Δ

(1)治世的表现

①政治清明,政局稳定,(多有国家统一)

②经济持续发展恢复,社会繁荣,人民生活安定

③民族关系融洽,边疆安定

④对外交往繁盛

⑤文化繁荣

(2)唐太宗其人

①早年随父李渊推翻隋朝,铲平割据、统一全国;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

②励精图治,出现贞观之治。

③晚年一度骄奢,后有反省。

(3)贞观之治

①指导思想:

存百姓(借鉴隋暴政,以民为本)。

仁义为本,刑罚为末;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②政治

A.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强化集体议政和监督机制,提高行政效率,减少政策失误;

B.完善科举制度,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C.颁行《唐律》,删繁就简、化重为轻,规范社会秩序。

D.虚怀纳谏,知人善任,形成开明的政治气氛,减少因君主失误导致政令不当。

③经济:

均田制与租庸调制

A.特点:

庸——实物代役,节省农时

B.作用:

减轻农民负担,调动生产积极性,促进唐初社会经济恢复。

④文化: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⑤民族关系

A.民族政策:

开明平等

B.措施与作用:

文成公主入藏与吐蕃松赞干布和亲;被西北各部首领尊称为天可汗。

促进民族团结。

⑥对外交往:

积极友好,对外开放。

  宋的集权措施

(1)缘起:

唐中后期广设藩镇,藩镇割据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中央集权,907年唐朝被藩镇所灭。

(2)措施

①军政

A.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

B.抽调各地精兵充实中央禁军,保障中央对地方的军事优势,消除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

C.禁军驻防定期轮换、将领经常调换(更戍法)。

D.设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分离统兵权(三衙)与调兵权(枢密使)。

②行政

A.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行政权。

B.派文官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

③财政

A.三司使分割宰相财权。

B.设转运使掌管地方财政,将地方大部分赋税收归中央,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3)特点

①强干(中央)弱枝(地方)

②重文轻武

③以权力的分散和相互牵制、以及加强监察权来强化专制集权

(4)影响

①成效:

加强中央集权,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巩固国家(局部)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

②问题

A.三冗:

冗官——机构臃肿,官员重叠,效率低下;

冗兵——军队庞大(战争、收编灾民),战斗力低下;

冗费——财政支出大(养兵养官,对辽、西夏的军费及岁币)

B.二积:

积贫积弱

  王安石变法Δ

(1)背景:

北宋中期严重的社会危机

①社会矛盾激化: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反抗不断

②财政困难:

三冗沉重

③边患不断:

辽、西夏的威胁

④整顿吏治为核心的“庆历新政(宋仁宗、范仲淹)因触动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被废除。

(2)目的:

富国强兵,解决社会危机

(3)措施及作用: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措施

作用

富国

青苗法:

青黄不接之时,政府低息贷款。

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利于农业稳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积贫

积弱改善

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开荒和兴修水利。

促进农业发展。

募役法(免役法):

应该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依据贫富程度交纳免役钱,政府雇人服役。

不服役的地主官僚也要交钱。

以钱代役保证农时;增加政府收入。

市易法:

设市易务,(买入卖出)平抑物价。

稳定市场价格;增加财政收入

方田均税法:

按土地多少和质量收税

抑制兼并,增加财政收入

均输法

减少财政支出

 

强兵

保甲法:

农民组成保甲,兵农合一

节省军费开支,增强军事力量,加强控制人民

保马法:

百姓自愿申请养官马,减免赋税

减少政府支出

将兵法:

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兵将较好配合,提高军队战斗力。

设军器监:

监督兵器制造和管理

提高武器质量,增强军队战斗力。

 

教育取士

改革科举:

进士科不考诗赋,废明经科;考经义和时务策论;设明法科。

抑制恩荫泛滥;为变法选拔人才。

整顿太学:

按儒家经典重编教科书;考试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授官。

惟才用人

(4)评价

①成效:

财政增加,军力增强,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②问题:

触犯大地主大官僚利益,遭到激烈反对;用人不当,执行不当,引起民间不满。

最终被废除。

  元的中央官制

(1)目的:

元朝完成统一,疆域辽阔,为提高行政效率、实施有效统治。

(2)调整:

中央废三省制度,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左右丞相行使宰相职权。

(3)后果:

后期,宰相权势过重,危及皇权,引起政局动荡。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丞相制度的废除

明太祖:

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1)原因:

吸取元朝权贵专权,内乱频繁的教训

(2)影响

①自秦以来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进一步发展。

②皇帝负担加重,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不参与决策。

  明朝的内阁与清朝的军机处

(1)明成祖设立内阁:

大学士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决策。

但只是顾问机构,阁臣的升降和职权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

(2)票拟和批红制度的出现

①票拟:

内阁地位逐渐上升,阁臣权力加大,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

②批红:

皇帝朱笔批示、裁定,掌握最终决策权。

(3)清朝雍正帝:

设立军机处

①背景:

清初皇权受到议政王大臣会议的限制;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要,强化皇权。

②设置:

初为办理西北军务而设,后军机大臣职权扩大,逐渐参与机要政务的处理。

③特点:

军机大臣品级不高,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④影响:

简化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军国大事皇帝一人裁决,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康熙帝Δ

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1)对内:

消灭分裂割据,维护国家统一

①南方:

平定三藩之乱

A.背景:

1673年三藩叛乱(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

B.结果:

加强控制云南、两广地区。

②东南:

消灭台湾郑氏政权

A.背景:

郑氏政权继续在台湾抗清,东南沿海政局不稳

B.结果:

1683年收复,次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加强台湾与大陆的联系

③西北:

平定蒙古准噶尔部贵族噶尔丹叛乱。

A.背景:

明末清初,蒙古分裂为漠南、漠西、漠北;清初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B.结果:

乌兰布通之战,大败噶尔丹;与蒙古各部首领多伦会盟,加强团结。

④西南:

册封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2)对外:

反击沙俄入侵,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①1685-1686年,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了入侵黑龙江流域的沙俄。

②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年),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是中国领土。

与西方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3)评价

①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团结,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②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奠定中国版图基础。

③开启“康乾盛世”。

2.古代中国的经济

(1)古代中国的农业

  生产工具的改进与耕作技术的发展

(1)原始农业:

①地域:

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初具规模。

②作物:

粟和水稻(世界最早)。

③耕作方法:

刀耕火种(原始大规模简单协作)。

(2)商西周:

①农具:

石、木为主(耒、耜、石锄、石犁),青铜极少。

②技术:

排水、除草、培土、制肥、治虫。

③作物:

西周时期有稻、粟、黍、稷、麦、桑、麻。

④结构:

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副。

(3)春秋战国:

①农具和技术:

铁器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②影响: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牛耕是农用动力的革命;为私田大量开垦和农田水利设施的兴修创造条件。

(4)秦汉:

铁犁牛耕为主。

西汉二牛三人耦犁(画像砖)。

(5)隋唐:

①曲辕犁:

江东地区(长江下游)出现,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

②筒车:

南方出现,水力作为动力的灌溉工具。

(6)宋元:

①随着南方经济日益发达,我国经济重心在两宋完全转移到江浙地区。

②水力高转筒车。

(7)明清:

①耕地面积扩大,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粮食总产量提高。

②经济作物种植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

  水利设施的完善

(1)春秋战国:

①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长江流域,四川地区。

②郑国渠:

秦国嬴政,黄河流域,关中地区。

(2)西汉:

漕渠、白渠。

东汉:

翻车(人力汲水灌溉)

(3)曹魏:

经改制的翻车用于灌溉。

  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土地制度的演变

(1)夏商西周:

土地国有制度——井田制:

土地属于国家,天子将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并向国王交纳贡赋。

耕地规整,形同井字,故称“井田”。

(2)春秋战国时期:

土地私有逐渐取代土地国有。

①前提:

生产力水平(铁器牛耕)提高;私田开垦增多;王室衰微,井田制被破坏。

②主要形式:

自耕农私有、地主私有、君主私有

③特点:

自给自足,属于典型的自然经济。

④确立过程

A.春秋:

实质承认土地私有。

如:

齐国:

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

初税亩。

B.战国:

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⑤影响:

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两千多年。

⑥评价

A.优点:

确立新兴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有一定生产积极性;利于精耕细作。

B.缺点:

规模小,脆弱;土地兼并不可避免。

 

(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

  金属冶炼、制瓷和纺织

(1)夏商西周:

①冶铸业:

A.青铜:

商周繁荣,多为礼器和贵族用具,商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礼器为代表。

B.铁器:

春秋掌握冶铁炼钢技术。

②丝织业:

世界最早养蚕缫丝(距今四五千年开始)。

③制瓷业:

东汉烧出成熟青瓷。

→唐“南青北白”→北宋五大名窑→景德镇“瓷都”。

(2)春秋战国:

春秋冶炼生铁和块炼钢的技术是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重大成就,也是世界冶铁史上的奇迹。

(2)秦汉:

①冶铸业:

两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排”(水力鼓风冶铁工具)

②制瓷业:

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

③丝织业:

西汉政府在长安的东西织室有数千工人;西汉长沙马王堆素纱襌衣是精品;丝绸远销欧洲,中国被称为丝国。

(3)魏晋南北朝:

①冶铸业:

南北朝出现灌钢法,是古代最先进的制钢方法。

②制瓷业: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

(4)隋唐:

①制瓷业

A.形成南青(越窑)北白(邢窑)两大系统。

B.唐代瓷器大量外销,远达欧、非。

②丝织业

A.唐朝丝织业以轻盈精湛著称,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

B.唐代出现缂丝技术。

(5)宋元:

①纺织业

A.丝织业:

宋朝丝织技术发展,织锦吸收了花鸟画的写实风格。

B.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棉花种植推广:

宋末元初,推动棉纺织业发展。

*棉纺织技术改进:

元朝黄道婆。

棉纺织品增多(丝、麻、棉比例)。

②制瓷业

A.宋代:

景德镇成为瓷都。

宋朝时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

B.元代:

出现青花瓷、釉里红,进入彩瓷时期。

③民营手工业发展状况:

两宋后,民营手工业继续艰难发展,除纺织品外(家庭手工业),城乡所需日常用具及用品主要出自民营。

(6)明清:

①纺织业成就

A.丝织业:

图案设计、织造技艺走向极致。

B.棉织业:

明朝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②制瓷业成就

A.种类丰富,技术高超:

斗彩和五彩瓷(明);粉彩和珐琅彩(清)。

B.18世纪遍销世界。

  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

(1)家庭手工业

①特点:

产品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技术落后,生产分散(以家庭为单位,与农业结合构成中国古代自然经济)。

②唐朝民间手工业较发达:

唐朝赋税户调的布、绢、锦等,多数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③作用:

稳定小农经济。

(2)官营手工业

①西周“工商食官”:

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原料供给和产品分配;工匠职业世袭。

②地位:

西周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

③特点:

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技术水平高,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劳动强度大。

(3)私营手工业

①兴起:

春秋战国(四民:

工商士农)。

②地位:

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在一些行业中开始占主导地位。

(3)古代中国的商业

  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繁荣

(1)夏商西周:

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贝):

商人善经商,后人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商人”。

(2)春秋战国: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人地位提高,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3)秦汉:

①开通陆、海丝绸之路:

西汉始;丝绸远销亚、欧。

②城市中有集中贸易的“市”:

与居住区分隔;受官府严格控制;有时间和空间限制。

(4)北魏:

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商业有较大发展,洛阳既是政治中心又是贸易中心。

(5)隋唐:

①发展原因

A.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B.农业、手工业发展,物质生活相对丰富。

C.大运河的开通,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商品流通。

D.唐王朝实行开放、开明的对外政策。

②表现

A.城市商业繁荣

a.长安城设东西二市用于商品交易,市坊分离,官府对市场交易严格管理(时间、空间)

b.长安、洛阳、扬州(大运河枢纽)成为著名的国际大都会

c.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

B.陆上、海上丝绸之路发达

C.农村集市贸易(草市)发展

D.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

(6)宋元:

①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北宋,四川地区。

②城市经济功能增加:

打破市坊界限;突破时间限制;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出现适应市民生活需求的娱乐场所(瓦子)。

③农村草市更加普遍。

④涌现诸多商业大城市:

东京汴梁、杭州、扬州、元大都、泉州等。

(7)明清:

①农产品、手工业品大量投入市场

②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长途贩运发展。

③工商业市镇兴起

④商帮形成:

徽商、晋商

【去年复习过,考纲删掉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1)特征:

雇佣关系;商品生产;手工工场

(2)原因:

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3)概况

①明朝中后期:

局部地区、个别行业中出现。

②清前期:

缓慢发展,没有成为主流。

(4)“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2)“重农抑商”政策

①开始:

战国,商鞅变法。

②含义:

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并非禁止)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农业为本,工商为末。

③目的:

确保地租、赋役的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和专制主义国家政权。

④地位: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

⑤历代采取过的具体措施:

A.汉高祖

a.背景:

汉初经济凋敝,商人囤积牟利。

b.措施:

限制商人生活水平(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严禁商人购置土地。

B.汉武帝

a.盐铁专卖:

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均收归官办

b.全面控制商业:

向工商业者加重征税,使之受到沉重打击,无法与国家抗衡。

⑥评价

A.积极:

(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基础,推动农业经济发展;有利于稳定社会,巩固封建统治。

B.消极:

(明清时期)抑制商品经济发展,遏制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

3.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背景

①根源:

春秋战国时期巨大的社会动荡与变革(“铁犁牛耕”和井田制瓦解、新生产方式出现;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诸侯兼并社会动荡。

②基础:

“士”的活跃和私人讲学的兴起;

③形成:

诸子各家针对各种社会问题发表不同看法,相互论辩,游说诸侯。

(2)代表:

孔孟荀与儒家思想;老庄与道家思想;韩非子与法家思想。

(3)意义

①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繁荣思想文化。

③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基础,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孔子、孟子、荀子与儒家思想Δ

(1)孔子: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

出生鲁国,少学礼乐。

壮年创办私学、收徒讲学。

五十从政,失败后周游列国。

晚年整理文化典籍(《六经》)。

①“仁”(核心思想):

“仁者爱人”“为德以政”

②“克己复礼(周礼)”: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长幼、尊卑、亲疏有序。

③“中庸”:

恰当协调仁和礼的关系,过犹不及,和而不同。

④“有教无类”:

兴办私学,打破学在官府;“因材施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