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复习建议.docx
《数学复习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复习建议.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复习建议
小学数学复习策略
复习教学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活动,旨在通过期末复习,把平时所学的分散的知识加以系统整理,沟通知识间的联系,达到查漏补缺,融会贯通,在复习中以学生学会学习为目标,重在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一、树立目标意识,引导有效复习
1.研读《数学课程标准》,整体把握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源头、教学的方向。
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对学段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对同一领域内各知识点的分步有所了解,沟通各册书中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对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帮助。
2.制定复习计划,确定教学目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期末复习要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通过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让每一位老师在复习前就对课时的分配、内容的分配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在时间紧、内容多的情况下“忙而不乱、有序高效”。
针对新教材中有不少小单元的情况,制定复习计划时可以相机组合。
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力量,一起商讨,出谋划策,展示集体的智慧。
二、创新方式方法,实施有效复习
在听课中发现:
一些教师在复习课中仍然以旧知识的简单重现、大量机械重复的习题练习为主导,搞面面俱到和题海战术;或者有的老师上课就是一大段复习讲解,几乎占去整节课时间,好比是压缩饼干式的新授课,把五、六节课的内容压缩在一节课重新讲解一遍,结果是学生乏味、教师烦恼。
这种低效的课堂教学,无疑制约了复习效率的提升。
和新授课、练习课一样,我们也可以从四个方面创新复习课模式,这四个阶段是“创设情境、明确要求、激发兴趣—引导回顾、系统整理、形成网络—分层练习、深化理解、增强能力—沟通联系、融会贯通、提炼方法”。
1.创设情境、明确要求、激发兴趣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或开门见山直接宣布课题,明确目标要求,再通过创设情境、语言激励等方法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从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复习中去。
或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协商,“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有哪些?
其中哪些知识我们已经熟练掌握了?
那些知识还比较模糊或我们还想知道那些有关的知识?
”来了解学生复习的起点,从实际出发确定复习内容,从而使复习课更具有针对性。
2.引导回顾、系统整理、形成网络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选取典型的范例,引导学生分析,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其中复习例题的选择,应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题目,应该能突出教材的重点,反映“课程标准”中最主要、最基本的要求,在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后,应该注意例题“以点带面”的功能,有意识地在例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变化,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使零散的知识系统化,使学生形成知识板块或知识网络。
如:
复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时,可以先出示三种基本图形,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如何推导出来的”,再交流讨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什么都要除以2”?
最后通过回顾整理出知识网络图。
3.分层练习、深化理解、增强能力
练习是学生理解、强化知识的必要过程,加强练习是巩固复习成果的有效措施。
复习中我们反对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负担,提倡巧妙设计练习,发展学生思维。
(1)注重“夯实双基”。
课标中要求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坚定不移地达到要求。
(2)加强变式、逆向、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复习中,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基本训练,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适当增加题组训练、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和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训练来强本固基,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
如:
复习“分数应用题”时,可以通过题组练习:
a.
六
(1)班有女生32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男生有多少人?
b.六
(1)班有女生32人,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有多少人?
c.六
(1)班有男生
26人,女生32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来沟通分数乘法和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区别。
接着可以通过变式练习来加深理解,呈现一些信息,让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间的关系来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答;或根据问题来补全解答所需的条件等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练习,达到强化解题规律,提升数学思维的水平。
(3)善于将习题类化。
在复习过程中,根据考察同一知识点的需要,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结合不同的数学模型作出多种形式的命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将习题分类,并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通过归类训练、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问题迁移到另一个问题,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4.沟通联系、融会贯通、提炼方法
这个环节主要是沟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并能根据知识内涵提炼出数学思想方法。
同时在复习中合理、巧妙地选用复习方法也非常重要,对于需要学生掌握或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可以采用教师讲解的形式;也可以是由教师提出来交由学生讨论、争辩的形式;还可以是带着问题看书,然后再各抒已见、共同探究等形式呈现;总之复习时方法要新颖、生动多变,不仅让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而且要多给学生创造讨论、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学生不仅轻松愉快地复习了知识、而且掌握了复习方法。
三、注重评价反馈,保证有效复习
1.评价要多元。
对学生的评价,首先评价的主体要多样,教师应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参与到复习的评价中来,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评价要从不同的侧面展开,既要对结果进行评价,又要对思维过程展开评价;评价的目标也不能仅仅定位在“好”与“不好”上。
同时教师也要留意学生对不同的评价结果所反应出来的不同学习活动方式与情感态度的转变,以便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调整思维方式和学习观念。
2.反馈要准确。
反馈在数学课堂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反馈,教师才能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方法获得的情况,同时还可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复习期间课堂上练习量较大,可以通过同桌交换、同桌互看、实物投影展示作业、老师抽查等办法,也有不少老师喜欢用一句“做错的同学请举手”来反馈,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勇于在全班同学面前承认自己错误是困难的,可能一些学生会遮掩自己的错误,不举手,这样往往会造成一种假象,以为班上同学掌握得很好,所以要尽量回避教师一人追问的反馈方式。
3.矫正要及时。
对反馈后的问题要及时矫正。
a.少数人的问题个别矫正,群体性的问题集中矫正。
在作业批改或阅卷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学生在每节每章所出现的问题的记载,然后分析哪些问题是属于少数人的,那些问题是群体性的,属少数人的利用课余时间或自习时间个别讲解。
2。
简单的问题要立即矫正,复杂的问题专题矫正。
在复习时,教师观察问题要敏锐,对学生回答问题或板演练习中出现的问题要反应敏捷,快速做出判断,那些是简单问题,哪些是复杂问题,属简单问题的就当面矫正,属复杂问题就专题矫正。
3。
经常出现的问题要通过变式矫正,有些错误一两次矫正不能生效,甚至采用同一种方法矫正学生还有厌学情绪,一般来说,对于那些经常出现的错误,教师应遇到机会就进行纠错矫正,要反复矫正,更重要的是变换形式矫正。
四、打造平等课堂,促进有效复习
学生是一切学习活动的主人,在复习课上,老师应该要创设宽松和谐的复习课的教学环境,营造积极的复习课课堂氛围,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理解学生间的差异,尊重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把学生的想法、意愿和经验考虑进去。
只有得到学生的参与帮助,才能使复习达到有效、实现高效。
1.树立学困生的自信
无论在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上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困生与一般学生之间都存在差异,因此,学困生能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梳理、问题探究就成了复习课的一个关键问题,为了调动数学学困生参与复习课的积极性,老师们也可以把常常做的课后补差工作放在课堂教学之前,变“亡羊补牢”为“防患于未然”,就是课前可以把一部分学困生找来,和他们聊聊下堂课复习的话题,,相机再给他们补补差,这样课堂上他们就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复习、探究,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2.允许质疑问难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给学生提问题和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多思考,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自测、自评、查漏补缺、质疑问难,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补救,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教师不应当面面俱到,满堂灌,而应把精力放在设计安排、点拨总结、答疑引导、评估反馈上。
总之,搞好期末总复习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需要老师们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在复习中,既要重视教法,又要注重学法;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又要使学生学会复习方法;既要注意知识的纵横联系,又要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不提倡搞“题海战术”或对学生提出过高且不切合实际的要求。
小学高年级数学考试复习建议及考试注意事项
针对小学考试即将临近,下面将小学数学复习和考试注意的事项谈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考试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审题。
无论是填空、选择还是应用题都是一样,首先认真读题,真正弄清楚题目的要求,然后按照题目的要求去做。
切忌草率、冲动、盲目做题,有的同学将题目读到一半看似面熟就按照原来的思路将题目做完,往往是错误的,后来检查也形成思维定势查不出来,带来失分严重的后果。
例如:
有的题目中单位不统一;有的题目中出现了多余条件都应该在审题过程中找出来。
再例如做选择题时,题目的要求是“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有的同学没把序号选出来而是直接将答案填在括号里,即使选对了,有时看评分标准也造成失分。
2、在考前临近的时间里,要多训练一下学生的计算能力。
通过几次的考试反映计算是学生失分比较严重的地方,这是学生不细心、也是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原因。
有的应用题很多学生列对算式算不对结果,这是常有的事,应该引起广大教师注意。
3、合理的分配时间,认真检查。
合理的安排时间是考试的一种策略,特别是对于学困生来说有很大的帮助,遇到实在对自己有难度的题不能一味的不放,以免把以后的容易题耽误了,这样得不偿失。
不管平时作业还是考试,我们都要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习惯,有的同学做完后,象征性的检查一边是不会有效果的,这样很明显的错误也不会检查出来,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从头到尾仔细检查。
二、从学科知识特点角度应注意以下几点。
复习时应面向全体,要面向每一位学生,必须做到分层指导、因材施教。
要特别关爱有困难的学生,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加强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提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敢于创新,适当增加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复习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提高质量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是学校工作的重点,要充分利用期末复习的契机,加强管理,关心每一位学生,突出“双基”的考查,适当安排一些能力题的考查,能力题要活而不难,使数学科的质量有较明显的提高。
1、数和数的运算。
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简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⑴数的考查:
除通常采用写数、求近似数、数的转化等,还应注意用一些“易而不死、易中求活、活而不难”的题目来考查学生平时对数的理解情况和学习的过程。
⑵数的计算:
注意对学生计算能力、简算意识、验算习惯、估算意识等方面的考查,注意在脱式过程中包含简算因素的计算方式,从而提高计算题的思考价值。
(圆规、直尺、三角尺等必要的学习用品要带)
⑶代数初步知识。
A、可以充分利用字母表示数的概括性、简洁性和准确性的特点,把代数知识与其它知识结合,编拟出有一定思维含量的试题。
例如:
a为非0的自然数,把2a、0.2a、a,从大到小排列起来是()。
B、关于“比和比例”,注意在准确地反映这部分知识与其它知识间有密切联系的同时,注意联系生活与生产实际,体现知识的应用价值。
试题中不仅有求比值、化简比、判断成不成比例,按比例分配解应用题,还可以编一些综合性较强的试题,来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
如量一量图上距离,算一算实际距离。
(例如:
量一量你这张数学试卷的长和宽,按指定的比例尺把它画出来,并算出你画的这个图的面积。
)
2、量与计量。
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的大小的表象,牢固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改写。
注意考查学生对常用的计量单位的理解情况,在考查学生掌握计量知识情况的试题里,还可以把计量知识与其它知识结合起来,使量的化聚换算这些“死题”活起来。
例如:
先把体积是1立方米的正方体木块,平均切成棱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
可以切成多少块?
3、几何初步知识。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既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图形的面积、体积计算,又要注意让学生学生掌握图形的特征、掌握图形间联系及推导公式的过程中来。
另外,还要考查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情况。
例如:
为了考查教师在推导圆面积公式时,是否重视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教学,可以出这样一题:
(2)把一个圆形纸片剪开后,拼成一个宽等于半径,面积不变的近似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6.56厘米。
剪开前的圆形纸片的面积是()。
4、简单的统计。
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的初步知识,能够看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利用表格中的数据求平均数或回答有关问题。
主要考查学生的统计意识:
考查学生能否看懂或能否解释简单的统计图考查学生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及作出合理决策的能力。
5、应用题。
系统地整理有关应用题的知识,能正确解答有关应用题。
能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选择方法,比较灵活地解答问题,能综合应用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⑴应用题的步数按《大纲》要求:
一般应用题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形体知识应用题的步数不作以上要求。
⑵试题中孕含着小学生应掌握的初步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⑶ 试题具有多样性,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创造充分展示思维发展水平的机会。
⑷ 要具备灵活运用基础知识,选择有关信息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能力。
如多余条件的应用题。
如应用题:
一段长方体方钢,长6米,宽4米,横截面面积为20平方米,请问这段方钢的体积是多少?
这种多余条件的题目,从单纯考查体积计算转移到考查学生掌握图形的特征(长、宽、横截面的内在关系),了解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情况。
三、从学生的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角度来讲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
1、注重在广泛的背景下检查学生对数学概念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设计各种题型的练习时,既要有单纯的基础知识方面的题目,也要有一定现实生活方面的题目。
如、填空题:
(1)把0.75:
3/8化成最简整数比是(),求比值是()。
(2)2003年世界人口是6179300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是()亿人。
……
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圆柱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的体积的3倍。
()
(2)一袋加碘精制食盐重1000千克。
()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1)在下面几个比中,能与4:
9组成比例的是()。
A.1:
0.5B.28:
63C.3:
■
(2)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北京举行,这一年()。
A.是平年B.是闰年C.既不是平年也不是润年……
2、加强口算和估算。
“加强口算,重视估算”是《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中都特别提出的教学目标之一。
这一类题特别是口算(直接写出得数)是近年来计算部分考试命题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在复习中,不可忽视,必须加强,同时,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能是单一的数字之间的口算,还应重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结果的计算。
如:
()+()=0.25÷0.01=()×()=()
32-3=5a+3a=x×x=
3、加强简易方程有关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它包含解方程、解比例、解应用题等。
同时,一定要注意正确的书写格式,如“解”或“设”等。
4、注重数学知识间的联系。
任何数学知识之间都存在一定的联系,而这一联系点往往是学习另一数学知识的切入点。
尤其是在空间观念的形成和平面图形的直观认识上更要注重让学生从一些最基本的关于图形和空间的几何事实出发,理解图形的形状,方位及其相互关系,而不是把几何形体的学习看作是单纯的图形计算,更要避免复杂的组合图形计算。
因此,在复习这方面的内容时,可以将常见的图形计算改为先按要求作图,通过“画”和“量”的操作后得到相关的数据后,再计算相关图形的面积。
如:
按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在下边的长方形中,画上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最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1)这个梯形中最大的角是()度
(2)请你量出相关数据然后分别求出: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②梯形的面积。
(二)、解决问题方面(应用题部分)
在复习应用题时首先要符合“整数、小数应用题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的基本要求。
其次,要具有以下思想:
一是努力把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如打折、纳税、利息等问题),二是解题策略多样性。
同时,对于应用题的呈现要注意形式多样,复习中,要加强对统计图表的分析,有关信息的处理(包括提出问题等)。
如:
1、只列式不计算
小华读一本120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1/3,第二天读了全书的1/4。
①第二天读了多少页?
列式:
②两天共读了多少页?
列式:
③还剩几分之几没有读?
列式:
2、用你喜欢的方法解答。
(1)农具厂生产一批插秧机,原计划每天生产360台,18天可以完成。
如果每天生产430台,需要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2)果园里有苹果树120棵,比梨树少1/5。
这两种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以上几点看法是个人意见,仅供参考,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
车镇小学
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