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山香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总结完整版_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162110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4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山香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总结完整版_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6山香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总结完整版_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6山香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总结完整版_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6山香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总结完整版_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6山香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总结完整版_精品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16山香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总结完整版_精品文档.doc

《2016山香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总结完整版_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山香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总结完整版_精品文档.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16山香教师招聘教育学整理总结完整版_精品文档.doc

第一部分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新增考点

教育的基本形式:

横向上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自我教育和自然形态的教育。

社会教育:

校外儿童教育机构和校外成人文化教育机构。

自然形态的教育:

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

教育平等是人类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人类价值的基本尺度,也是衡量社会公正程度的基本标准。

教育平等:

是教育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指人们不受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信仰、性别、地域等的限制,在法律上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在事实上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机会。

含义包括四个重点:

(1)人即目的,人受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个体自由和谐地发展;

(2)教育权利平等;(3)教育机会均等;(4)差别性对待原则。

教育平等的理论:

(1)古代朴素的教育平等观点。

如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2)古典自由主义的观点。

如夸美纽斯的“把一切知识交给一切人类”等。

(3)民主主义学派的观点。

强调“个人自由”是人类的最高理念,而教育平等是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民主的基本途径。

三纲领: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中《大学》)

韩愈《师说》中的师道:

(1)由“人非生而知之者”出发,肯定“学者必有师”。

(2)“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

“传道”是儒家的仁义之道。

“授业”是儒家的“六艺经传”。

“解惑”是解决学“道”与“业”过程中的疑问。

(3)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

(4)提倡“相师”,确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

2.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孟子·尽心上》

广义指增进人民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更狭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兼顾社会和个体:

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属性有:

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

教育者具备的两个条件:

(1)有明确的教育目的;

(2)了解个体身心发展规律以及社会对个体发展所提供的客观要求。

教育者的特征:

主体性、目的性、社会性。

受教育者:

学习活动的认识和发展的主体。

教育媒介:

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教育媒介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从内容上说,有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有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教育中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教育的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教育的功能:

按作用的对象:

个体发展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社会发展功能(教育的派生功能);

按作用的方向:

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按作用呈现的形式:

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体现神或人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朱熹

生物起源说——动物的本能,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法)利托尔诺和(英)沛西·能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心理起源说——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美)孟禄。

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内容:

(1)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过程中经验的传递;(3)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口耳相传和简单模仿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教育形式;(4)生产劳动的变革是推动人类教育变革最深厚的动力。

教育的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只因年龄、性别和劳动分工不同而有所差别。

(3)教育具有原始性。

古代社会教育一般指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产生了学校教育。

特征:

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手中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ƒ学校教育区域分化和知识化;④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

古代社会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主导地位)。

学校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正规教育制度的诞生,是人类教育文明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

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

名称有大学、小学、庠、序、校。

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

中国古代“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中心。

“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出现了国学、乡学之分。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

稷下学宫是一所由管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特点是学术自由。

元朔五年,汉武帝设立太学,是当时的最高教育机构。

东汉灵帝时,设立鸿都门学。

汉代地方官学称为郡国学或郡县学,始于景帝末年、武帝初年的“文翁兴学”。

隋唐:

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清:

教育内容:

“四书”“五经”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

八股文的出现,标志着封建社会教育开始走向衰落。

古代印度:

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

婆罗门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记《吠陀》经,僧侣是唯一的老师。

佛教的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古王国末期的埃及已有了宫廷学校,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职官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肩负着文化训练和业务训练的任务。

古代埃及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

“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便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有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教育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

西欧:

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

“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

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即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即人文主义教育,以“人”为中心的教育。

代表人物:

(意)维多利诺、(尼德兰)埃拉斯莫斯(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

近现代社会的教育:

19世纪以后的近代教育发展的主要特点有教育国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教育世俗化和法制化。

近代: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德国最早。

教育的世俗化。

教育的法制化。

现代社会教育特征:

生产性、公共性、科学性、未来性、革命性、国际性和终身性。

具体内容:

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增强,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

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样性日趋突出。

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20C后期:

l教育的终身化。

(法)保罗﹒朗格——最早系统论述了终身教育。

l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即全体国民都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必须接受一定从程度的教育,通过各种方式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

l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

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其次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的民主化,最后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享有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收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

l教育的多元化。

l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l教育全球化。

l教育信息化。

l教育具有科学性。

3.教育学概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学的研究价值:

(1)超越日常教育经验;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大学》;朱熹《四书集注》王守仁《传习录》韩愈《师说》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

孔子: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和礼;‚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

孔子的教学内容偏重社会人事、偏重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

教学原则:

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相结合、温故知新

孟子:

性善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论”。

提出了理想的“大丈夫”人格,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荀子:

性恶论教育的作用是“化性起伪”。

“闻——见——知——行”

墨翟:

兼爱非攻人的知识来源分为:

亲知、闻知和说知。

墨家教育内容的特色和价值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教育和训练思维能力的教育上,它们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堪称一大创造。

道家:

主张“绝学”和“愚民”,认为“绝学无忧”。

“道法自然”

《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教育专著。

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苏格拉底:

雄辩和问答法(产婆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问答法三步:

一是苏格拉底讽刺,二是定义,三是助产术。

柏拉图:

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培养哲学家。

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被称为西方教育史上的里程碑。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

在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注意儿童心理,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成为后来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源泉。

昆体良:

古罗马教学法大师,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

对班级授课进行一些阐述,是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名独立的学科,提出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方法论基础。

教育著作: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话》卢梭《爱弥儿》

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福禄贝尔《人的教育》斯宾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