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检测文综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1762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检测文综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检测文综试题.docx

《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检测文综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检测文综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检测文综试题.docx

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检测文综试题

2017届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高三8月检测

文综试题

注意事项:

1、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的对应位置,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主观题答案用直径为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不能写到矩形框外。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共同特征是()

A.赤道最大,两极最小B.由高纬向低纬递减

C.除两极外,任何地点都相等D.南北两极点速度为零

2、下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

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当零点钟声敲响时,位于中国最西端(73°E)的当地时间为()

A、11:

08B、20:

52C、21:

08D、0:

00

4.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

A.2月18日12时        

B.2月18日20时

C.2月19日4时         

D.2月19日12时

5.春节假期期间()

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

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

 6、当零点钟声敲响时,3月19日地区的范围占全球的()

A、1/3B、1/4C、1/5D、1/6

 

读图,回答问题。

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弧AC为晨线B、弧BC为晨线

C、弧ACB晨线D、弧ACB晨线

8、该日节气及C点对应时间是()

A、夏至6:

00B、冬至0:

00C、夏至12:

00D、冬至18:

00

蜂农为了“追花夺蜜”,往往要不停地迁徙放蜂。

读我国东线放蜂线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9.放蜂区域()

A.平原面积占一半以上B.土壤肥力由南向北呈下降趋势

C.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区D.东西差异显著而南北差异较小

10.图中放蜂路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垂直地域分异

C.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分异

11.蜂农沿图示路线放蜂途中最可能遇到的是()

A.在闽粤遇山洪冲走蜂箱B.在皖南遇梅雨滴蜜无收

C.在华北遇干旱蜜源减少D.在东北遇初霜蜜蜂挨冻

12、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

下列选项中能正确体现“两个对子”的是

①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而万物生         ②形存则神存——存在就是被感知

③擒贼先擒王——牵一发而动全身           ④沧海变桑田——天不变道亦不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

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笔下的“梅花”是消极地忍受,在凄风苦雨中窒息不堪的形象;而毛泽东则写道“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动人景象,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这说明

①意识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客观存在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③意识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取决于反映者的想象力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5.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了我国经济九个方面的趋势性变化,提出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从辩证法的观点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意味着

①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②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

③制约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已经解决

④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新的体制机制已经形成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6、2015年7月23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创新人口管理,探索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以加快城镇常住人口市民化和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步伐,推进城乡发展互促共荣。

此次户籍制度改革

①旨在通过变革生产方式,推动社会性质改变

②旨在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③属于理论创新,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先导

④属于社会实践活动,是推动城乡一体化的强大动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7、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一环,《京津冀行政区划图》在制作过程中,将三地的数据资料在分析处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取舍,而不是简单将原来三地各自的地图拼接在一起。

这要求地图制作人员

①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②克服要素功能以提升系统功能

③立足局部以实现整体最优目标④树立全局观念以选择最佳方案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18、由于历史传统、社会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在能力培养、品德教育、创造性激发等方面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我们应把中西方文化的优点结合起来,立足于我国国情,形成更能适应于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的教育体制。

这表明

①认识事物必须深刻把握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

②实现对自身的否定就能推动教育体制的创新

③引入西方先进教育观念是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

④中国教育体制改革应在强化个性中寻求共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9、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实现创新。

要树立创新意识,就必须

①具有批判性思维②敢于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推翻一切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④敢于进行理论创新,敢于根据创新的需要臆造有利的联系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0、身体身体每况愈下的病人看着窗外的一棵树,树叶在秋风中一片一片的掉落下来。

她说:

“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

”一位老画家得知此事,画了一片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看着这片始终没有掉落的树叶,病人竟奇迹般的活了下来。

故事蕴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B.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C.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D.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1、观察下图,漫画蕴含的哲理有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②人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人们实践水平的高低决定其认识能力的高低

④人们的意识归根到底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2015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幅达到近几十年来的新高,这再次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问题的担忧。

有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浓度的暴增,部分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但主要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的持续排放导致的。

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

②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③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④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通联系的有机整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引领中国经济适应新常态的重大举措。

在此过程中,绝不能将供给侧改革与扩大需求分离开来。

没有需求,供给就无从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催生新的供给;没有供给,需求就无法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这表明

①供给与需求是相互依赖的②供给与需求是相互排斥的

③供给与需求是相互贯通的④供给与需求是相互独立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4.《吕氏春秋》指出:

“听群众之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

何以知其然也?

老聃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廉……孙膑贵势……”从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A.认为国军应听取民众建议治国B.全面解释了春秋各流派的主张

C.看到了各学术流派的思想特点D.高度赞扬了儒家思想的先进性

25.唐代《耒耜经》中记载的曲辕犁,构造更加复杂和完备,由犁底、等11个部件组成,已能根据需要进行深耕和浅耕,以及调节耕地的宽窄,操纵便利。

这种记载表明

A.古代农业注重精耕细作B.封建政府重视农业科技

C.重农抑商政策深入人心D.农业动力发生深刻革命

26.明太祖废丞相后,曾下令:

“内臣(宦官)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

但不久后又制定半印勘合制度:

六部所行一切都须经过内府勘合,方可施用。

这样做的目的是

A.牵制日益权重的内阁B.减轻皇帝的行政负担

C.协调政府各部门关系D.加强对六部的监察

27.“耐克逊”(nexum)是《十二表法》中用来表示“契约”的用语,它的本意是“伴有铜片和衡具的交易行为”,它的形式要求十分严格,不仅要求交易当事人亲自到场,说出规定的套语,履行铜片的交付手续,而且需有五位证人和一位司秤到场作证,交易方为有效。

“耐克逊”表明罗马法

A.注重建立公正诚信的商业秩序B.对民事行为有严格的形式要求

C.本质目的在于维护奴隶主利益D.严格禁止公民的私下交易行为

28.刘宗绪《世界近代史》中写道:

“1784年,小威廉出任英国内阁首相,他的施政措施起先未得到下议院的赞同,他便解散下议院,重新进行选举,结果他得到新议员的支持,仍旧执政。

”这一事件说明

A.议会对内阁首相失去制约力B.内阁失去议院信任即应辞职

C.内阁首相利用制度漏洞专权D.英国民主政治在碰撞中完善

29.赫胥黎原著直译本与严复译本大致对应的段落

赫胥黎原著直译文:

在生物界,每一个个体和整个环境的竞争,其结果就是选择。

也就是说,那些存活下来的生命形态,总体上最适应于某个时期存在的各种条件。

因此就仅仅就这一点而言,它们是最适者。

严复译文(与上文对应):

以天演为体,而其用有二:

曰物竞,曰天择。

此万物莫不然,……物竞者,物争自存也,以一物以与物物争,或存或亡,而其效则归于天择。

天择者,物争焉而独存。

以今日之见,严复译文

A.打上了中国社会的时代烙印B.真实地反映了赫胥黎的原著

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D.阻碍了中国近代革命的进程

30.读下面图表,从中得出的正确解释是

A.民族工业获得全面快速发展

B.轻重工业所占比例趋于合理

C.图示现象主要受国际原因影响

D.辛亥革命改变了民族工业处境

31.20世纪70年代,日本、德国经济实力相对上升,贸易顺差不断增长,因此这两个国家的货币也成为国际上最坚挺的货币。

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日元、马克和美元已经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这意味着

A.世界经济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B.美国经济衰落逐渐落后于德国

C.美元不再被国际经济体系认可D.美国大力扶植德日经济的发展

32.下图是抗日战争时期某著名战役示意图,其所属会战的特点或影响是

A.日军速战速决战计划的破产B.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C.敌后战场抗战的重大胜利D.正面战场取得的首次大捷

33.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34.“这段时期是我国经济波动幅度最大的时期,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最高时达54.8%,最低时至-38.2%。

相差93%。

1960年非但没有“跃进”,反而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负增长最严重、困难最大、人民生活最苦的一年。

”该历史时期我国经济

A.呈现全面倒退的趋势B.受政策指向影响明显

C.工业生产稳定快速发展D.农轻重比例开始走向失调

3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1月1日,被称为“经济联合国”,成员国贸易总额达到了全球的97%,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它致力于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B.它是少数发达国家控制世界市场的工具

C.它是由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合并而成

D.它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haunted方向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非选择题:

色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百合属多年草木球根植物,生长温度为15~25℃,喜光照,宜种植于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下图中某区域(虚线范围内)在2007年以前大量种植百合,为我国夏秋百合的优势主产区之一。

该地区百合主要分布在距河不到一百米的缓坡地区,此范围内多湿地。

(1)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图中河流的流向。

(4分)

(2)分析该区域种植百合的有利自然条件?

(10分)

 

(3)有人建议该地区应该加大百合种植面积,当地民众有的支持,有的反对,你赞成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8分)

 

37.(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2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纬度约18°~28°,是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

而今,这里鲜花遍野,智利的植物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作“沙漠的花田”,当沙漠中迎来超乎以往的大雨,沙漠土地里休眠的各种花朵种子瞬间发芽、生长、开花,在这以往死寂的沙漠绽放。

据说其发生频率为每5至7年一次。

(1)简述智利的地理位置。

(8分)

 

(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成为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的原因。

(8分)

 

(3)阿塔卡马沙漠将出现花田的奇观。

据图13简要分析其成因。

(8分)

 

38.材料一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象征高贵与力量,彰显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西方基督教文化中,Dragon(中文译为:

“龙”)是罪和异教的象征。

20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包括国防力在内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西方某些人常用Dragon歪曲地指代中国龙,用Dragon的庞大身躯和残暴特性来暗示中国的强大和对别国的威胁,鼓吹“中国威胁论”。

材料二: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必须首先明确农业科技创新方向。

农业科技创新要做到“顶天立地”。

“顶天”就是要着跟与长远,超前部署农业前沿技术和机械研究,力争在世界农业科技前沿领域占有重要位置;“立地”,就是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坚持产业需求导向,从农民地实际需要出发,力争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

材料三:

什么是好电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电影经常出现“叫好”和“叫座”的矛盾,有些电影的艺术价值很高,但是票房却遭到冷遇;有些电影过度关注“眼球效应”,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样立得住的文化内核,虽获得高票房,却是“低口碑”。

(1)中西方关于龙的认识有明显差异,请说明其哲学依据。

(12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农业科技创新方向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的。

(12分)

 

(3)有人认为,只要能“叫座”的电影就是好电影。

请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12分)

 

39、当前,我国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识贫”是前提。

因区域和个体因素的差异,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有不同,有的因收入单一,有的因疾病或残疾,有的因没有资金和技术,有的因居住在不适宜生存的地方,有的因存在“等靠要”思想等。

必须到村到户,深入调查,找准原因,分类施策,因户因人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发展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强教育脱贫,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

(1)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说明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的正确性(12分)

 

(2)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为开展精准扶贫提出自己的两点意见。

(4分)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美国遭受危机的打击最重,工业生产持续下降达三年之久。

1932年全国工业生产比危机前的1929年下降了46.3%。

经济被抛回到1913年的水平。

危机期间,13万家以上的企业倒闭,成千上万的工人被赶出工厂,流浪街头。

失业人数在1933年将近1300万,大约为劳动人口的1/4。

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群众的反抗斗争,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一筹莫展。

他也采取过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行为,但他基本上死死抱住‘自由放任’政策而在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这个问题上趑趄不前。

在他执政期间,危机更趋严重,社会混乱,人心惶惶,很大一部分人对现有制度丧失了信心。

——昊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在稳定住政权以后,没有必要的把“战时共产主义”作为通往共产主义的捷径继续全面推进,到了1920年末,苏维埃俄国陷入了一场空前的政治经济危机,残酷的余粮收集制使得农民被剥夺,生产积极性下降,到了1920年,谷物产量只能达到战前的54%,经济作物更糟糕,棉花仅有6%,甜菜不到7%。

工业情况更糟糕,工业产品仅达到1913年的1/7。

人民陷入饥饿和生活困苦中。

列宁自己后来总结:

“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

到了1921年春天我们就在经济战线上遭受了严重的失败,这次失败比我们遭受的任何失败都要严重得多,危险得多。

”1920年--1921年初,50多起大规模农民暴动反对布尔什维克,最大的一起“安东诺夫暴动”波及了整个坦波夫省。

震惊历史和当时苏维埃政权的喀琅施塔得水兵事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经济危机的表现,并比较胡佛、罗斯福应对危机的措施。

(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并指出列宁为此采取的对策。

(10分)

 

(3)综合以上材料,分析美苏应对经济危机的措施对我们的启示。

(5分)

 

41.(12分)陈旭麓先生指出:

“爱国主义永远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但从爱国出发走向近代化,与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都不相同。

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

……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

……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以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为主,论证说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

(要求:

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旅游地理(略)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遭遇暴雨时,常出现水漫街面、低洼处建筑被浸泡等内涝现象,造成交通阻塞、财物损失甚至人员伤亡。

试分析这些城市暴雨成灾的原因。

 

44.(10分)【环境保护】

长江刀鱼是洄游性鱼类,每年春天从长江口进入长江干流,直流以及通江湖泊湿地产卵、孵化。

长江刀鱼曾经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近年来长江刀鱼资源严重衰竭。

    分析导致长江刀鱼资源衰竭的原因并提出保护措施。

 

请考生在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中外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西汉初年,在刑罚制度上却基本沿袭秦朝,继续使用黥、劓、斩左右趾等肉刑。

汉文帝时期,西汉的社会经济刚刚复苏,需要大量劳动力的投入,而肉刑使犯罪者的劳动能力丧失或受到减损;当时阶级矛盾仍很突出,仅靠轻徭薄赋的经济政策还不足以缓和。

文帝下令御史提出废除肉刑的办法,从而拉开了汉代刑制改革的序幕。

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等经过商议,拟订了具体的方案:

……汉景帝有感于文帝规定的笞刑过重,因而改革主要针对笞刑进行,措施有二:

一是减少笞数。

二是颁布法令,明确规定刑具规格、受刑部位和行刑程序。

这样就减轻了笞刑的强度,降低了笞刑对犯罪者身体的伤害程度,也减少了受笞刑而死的数量。

由文帝开始的刑制改革,至此基本告成。

文景二帝废除肉刑,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有利于保护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的恢复,同时,也使刑罚手段由野蛮残酷变得相对文明宽缓。

——摘编自《文景刑制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文景帝进行刑罚制度改革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分析文景帝刑罚制度改革的特点及意义。

(7分)

 

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人权派是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出现的一个政治思想流派,其代表人物是胡适、罗隆基等一批留学欧美的知识分子,“五四”后,中国各种思想搏击争鸣,自由知识分子办报办刊传布思想,各种论争不断。

1928年8月,国民党宣布“军政”告终,“训政”开始,党国体制及蒋介石的权威地位初步形成。

此时国民党内反蒋力量将“民主”等原则高高举起,与人权派所追求的“民治”、“人权”、“宪政”形成了呼应。

同时,上海出现多个商业团体组织请愿团,要求国民党中央实行民主。

从实质上看,“人权运动”乃十足的“宪政运动”。

但由于实力弱小,他们不具备从事实际政治运动的实力和条件,只能幻想依靠现政权自上而下推行宪政。

人权运动在精英知识界掀起波澜,但广大民众却充耳不闻,实际成效也微乎其微。

国民党对于人权不断采取封杀手段,始终没有实行宪政。

一直到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宣布由“训政”进入“宪政”,结果是演出了一场滑稽剧,最后被赶出大陆

——摘编自袁刚、邓博宇《人权论争与国民党的训政、宪政》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人权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人权运动的内容并简析失败的原因。

(9分)

 

4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罗斯福的中国大国地位观集中体现了他的国际关系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