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16636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docx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docx

北京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套教案

认识100以内的数

【教学目标】

学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100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活动,感受数的顺序。

师:

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请同桌同学相互从1数到100,看谁数得又对又快。

生:

同桌同学相互从1数到100。

师:

同学们请看数位表,从表里我们可以看到哪些有趣的排列?

生1:

第一列数个位上的数字都是1,十位上的数字从第二位起,分别是1.2.3.4.5.6.7.8.9。

每个数都比它上边的数大10。

生2:

最后一列上的数分别是10.20、30、40、50、60、70、80、90、100,每个数都比它上一行的数大10。

……

师:

刚才我们共同复习了数位顺序,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拍手掌,从100数到1:

“100、99……”。

二、小组活动,探索比较两个数大小的方法。

师:

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做游戏。

与老师出示的75相邻的两个数都是75的好朋友,请同学们帮助老师找出来,写在你手中的纸卡上。

生:

全班同学们在纸卡上写数字。

师:

请同学们把75.74.76这三个数按照数的顺序写出来。

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谁大,谁小,谁最大,谁最小,为什么?

并且用不等号表示它们的大小关系。

生:

同学们写出三个数的顺序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对三个数大小的见解。

师:

请小组派代表汇报你们组的结论。

生:

全班学生反馈。

76比75大l,75比74大l,76最大,74最小。

师:

48、40、49谁大?

谁小?

为什么?

谁来说说。

生:

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师:

74.75.76与40、48.49这两组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怎样比较这样一组数的大小?

请小组讨论。

生:

讨论出这两组数的共同特点是:

十位上的数相同,即有相同的几十个。

因此,比较大小时,只要比较个位上的数字的大小即可。

得出:

比较十位上数字相同的数的大小,只要比较个位上的数字的大小,个位上数字大的数大。

师:

老师出示数30,比它小的整数十数都是它的好朋友,请同学们在纸卡上帮助老师写出它的好朋友。

生:

写出数10.20。

师:

请同学们把30、10.20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说这三个数谁大,谁小,谁最大,谁最小,为什么?

生:

写出数的顺序,并在小组内交流10.2O、30大小关系。

师:

请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10.20、30大小的关系。

生:

因为两个10的和是20,所以20大于10;又因为20加10得30,所以30大于20,大于10。

30最大,10最小。

师:

请同学们把黑板上的小人手中的卡片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小黑板)

生:

学生填卡片,然后师生再共同反馈。

师:

同学们做得都挺好,为什么38小于45,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议一议。

生:

小组议论。

生1:

38比40小2,而40比45小5,因此38比45小。

生2:

38是三十多个,而45是四十多个,四十多个比三十多个大。

所以38小于45。

生3:

拨计数器,也可以得出38比45小。

边拨计数器边说。

生4:

……

师小结: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比较数的大小)刚才我们在比较百以内的数的大小,先看数的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先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大的数,这个数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数也相同,再比个位上的数,个位上大的数,这个数就大,如果个位上的数也相同,说明这两个数同样大。

三、巩固练习

1.填上>、<、=。

51〇49      78〇100     38〇38

64〇63      76〇67     56〇53

2.某校五小一年级各班人数统计。

一年级一班36人一年级二班34人

一年级三班35人一年级四班31人

1)选择两个数比较大小,能写几个就写几个。

2)请小朋友根据人数的多少给班排队。

(可以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

3.买书包:

物美56元、书店58元、燕赛60元,在哪个商场买书包比较便宜?

 

加法和减法

(一)

【教学目标】

1.以“数位”、“计数单位”、“进率”等概念为核心,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理解算理,学会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学习的能力。

3.使学生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

2.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师: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上一节数学课。

先进行口算练习。

(抢答)

师:

今天我买了2本连环画,还剩74本,原来有多少本?

你是怎样算的?

过渡语:

我喜欢这些书,这次我要多买几本书,这回我买9本,你知道我一共买多少本书吗?

怎样列式?

(板书:

74+9=83)

二、自主探索。

1.尝试解题,组内交流。

师:

74+9=83,你是怎样算的?

请大家同桌互相说一说,如果有困难,可以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请我和你们一起研究。

2.集体反馈,互相学习。

教师预设

(1)74+9数数的方法:

74接着往后数9个。

(2)74+9用计数器拨珠算。

(3)74+9想:

个位上的4加9等于13,表示1个十3个一,十位上的7加1等于8,表示8个十,8个十加3个一等于83.

(4)74+9想:

个位上的4加9等于13,13加70等于83.

师:

这种方法真好!

我也很喜欢用这种方法算。

个位上的4加9等于13,13加70等于83.还有谁也是这样算的,能再说一说吗?

师:

这种方法你们会吗?

和你同桌的小伙伴说一说。

(5)74+9想:

把9看成10,74加10等于84,多看了1个,用84减1等于84,74加9等于83.

……

师:

大家用这么多方法算出了这道题,以后再做这样的题时,就可以选择你认为最好、最合适的方法来算。

3.巩固思路,掌握算法。

师:

这还有两道题,你们会算吗?

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36+8=5+45=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自由发言)

4.观察比较,找出异同。

师:

你们知道我们刚才做的是什么样的题吗?

(板书:

两位数加一位数)

师:

这四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后三道题与第一道题有什么不一样吗?

追问:

为什么后三道题得数十位上的数都比加数十位上的数多1呢?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就是这样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题。

计算时个位上的数相加都够10了,所以得数十位上的数都比加数十位上的数多1,这样的题就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

进位加法)

三、基本练习。

1.谁能出一道这样的题?

(同学出题后,全班打手势回答)

师:

我也出两道题,谁算出得数马上站起来告诉大家。

42+8=9+39=

师:

9+39=48,你怎么算得这么快!

你是怎样想的?

2.有几个小朋友想请我们帮他们判断一下他们的题做得对不对。

如果对的请你打“√”,错的打“×”,并说一说为什么?

小红:

23+7=30()小兰:

9+18=27()

小军:

 6+25=85()小立:

65+9=64()

师:

你们真聪明,帮助小朋友解决了问题,你们还想对小朋友说些什么吗?

(自由发言)

3.计算下列各题。

4.小结:

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

谁能和大家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自由发言)

四、实际应用。

师:

大家学会了这么多知识,现在我们就用这些知识一起到实际生活中用一用。

看!

我们到了什么地方?

(出示:

自选商场的画面)在这里我们可以干什么?

1.小组讨论。

2.小组汇报。

五、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并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运用中我们又遇到了一些新问题,是我们还没有学习的数学知识,今后我们再一起学习和研究。

 

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常见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

2.会清点人民币。

二、能力教学点:

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能力。

三、德育教学点:

想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认识常见的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会清点人民币。

【教学准备】

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黑板上贴满人民币)

同学们,你们看看我们黑板上都是什么啊?

你还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

来同桌说一说,你都认识哪张?

二、新授:

1.认识人民币的单位:

元、角、分。

你们能把黑板上的钱分类吗?

用小组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吧。

小组交流汇报。

分组活动。

(预想可能性:

(1)按单位分。

将手中的人民币按着单位进行了分类。

(2)按质地分。

将手中的人民币按纸币和硬币进行了分类。

让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并对以上的分法加以肯定。

请按单位重新进行分类,。

活动,师巡视。

1.元的认识。

1)出示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的纸币。

2)指出:

这些人民币的单位是什么?

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板书:

元)

3)指名让学生指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说说从哪里可以看出人民币的面值?

4)请同学拿出人民币进行观察,正面印有什么图案?

背面印有什么图案?

(认识大写的面值)

5)问:

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你还见过什么样的?

(认识硬币一元)

2.角的认识。

1)出示1角、2角、5角的纸币。

2)问:

这些人民币都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3)指名让学生指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

4)你还见过哪些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

怎样区分呢?

小组之间说一说。

(小组交流观察硬币1角、五角。

其中一角的硬币有两种)

3.分的认识。

1)出示1分、2分、5分的硬币。

2)指出:

这些人民币的单位是“分”。

(板书:

分)

3)指名让学生指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观察它们又有什么特点?

问:

这些人民币都是以什么为单位的?

4)简单了解分为单位的纸币。

4.小结:

刚才我们认识了人民币,它们的单位有哪些?

(元、角、分)

三、巩固练习

游戏:

出示人民币,你来说面值。

同桌或小组内进行。

看谁认的快又准。

四、小结:

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呢?

请你猜想一下,这些人民币谁的面值最大,谁的面值最小?

哪种单位的人民币最常用?

你怎么知道的?

【板书设计】

认识人民币

元角分

加法和减法

(二)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2.列竖式正确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个位满10向十位进1。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

同学们你们一定还记得学校运动会的情景吧。

我们班有24名男生,15名女生参加比赛,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解答,口述笔算(列竖式)过程。

强调: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为新课进行铺垫。

二、新课

师:

我们一起回忆一下我们班同学在运动会中的表现。

出示课件:

运动会的分如下:

男生女生

25分18分

师:

你知道了什么?

学生:

(纷纷举手)我知道了运动会男生得了25分,女生得了18分。

教师:

根据你知道的,能提个问题吗?

学生:

运动会上班级一共得了多少分?

教师:

谁会列一个算式,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

25+18

教师板书

教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可以怎么算呢?

用你手中的工具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

(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算法。

交流、反馈。

教师:

谁来说一说你的想法?

生1:

我是这样算的。

25+18,先用20+10=30,再用5+8=13,然后30+13=43。

所以25+18=43。

生2:

25+18,25+8=33,33+10=43所以25+18=43。

生3:

25+10=35,35+8=43,所以25+18=43。

生4:

摆小棒

25+18,把25的2捆小棒放到十位筒里,5放到个位筒里。

把18中的10也放到放到十位筒里,8放到个位筒里。

这时个位筒中有13根小棒,拿出十根捆成一捆,放到十位筒中。

教师追问“为什么拿出十根捆成一捆,放到十位筒中。

生: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

生5:

列竖式

学生到黑板板书,讲解。

师问:

18右边小“1”是哪里来的?

生:

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三、“利用团体总分排名”的情景进行练习。

低年级组各班得分情况

班级男女总分名次

(1)251843②

(2)181937④

(1)261541③

(2)321851①

为了能准确的计算出各班得分数,请同学们用手中的笔来算一算。

四、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教学难点】 

初步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图形的纸片各一张。

学具:

彩色纸一张、练习纸一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边玩边学,你们愿意吗?

我让大家准备了一些物体,请你们从中挑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拿在手里。

老师要采访几位同学,请你告诉大家,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

(指名回答,教师介绍“三棱柱”、“圆锥”。

2.现在,让我们动手摸一摸物体的面,你有什么感觉?

3.刚才,同学们动手摸物体的面,感觉到每个面都是平平的,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一个个平平的面就是一个个图形,叫平面图形。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平面图形。

(板书:

认识图形)。

二、组织活动,进行教学。

1.“画”面。

(1)让我们再来认真观察所拿物体的一个面,想一想怎样才能得到这个面的平面图形呢?

(2)师:

同学们真会思考,想不想动手试一试?

那就安静地开始吧,动手剪出不同的图形,比一比在规定时间内,谁剪的图形又多、又好!

2.“猜”面。

师:

同学们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老师认为你们完成得棒极了!

为了奖励大家,我们来玩一个“智力竞猜”的游戏,好不好?

取出一张学生作品,问:

猜猜看,这个图形宝宝是什么形状的一个面?

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长方形、正方形)

3.“学”面

(1)仔细观察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正方形呢?

老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条边,所以又叫四边形。

(课件)

(2)还有一个四边形,请看,谁知道它的名字?

怎样区分它们?

(3)还有两个图形宝宝急着要和聪明的你们手拉手呢,有谁知道它们的名字?

下面就请同学们介绍一下它们。

(4)师:

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五位新朋友: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这些图形还会变化呢,请看,这些图形哪儿变了?

——大小、宽窄、颜色、摆放角度。

(课件)

——不管它们怎样变化,只要我们根据发现的小秘密去进行判断,就一定能把它们准确的分辨出来。

下面,就让我们在“填一填”中再次熟悉这些图形吧!

(5)看着它们,请你们开动脑筋,认真地想一想,今天认识的图形与以前认识的物体形状有什么不同?

(生:

一种是形,一种是体。

生:

长方体能站起来,长方形站不起来。

 生:

正方体方方正正的,有6个面,正方形只有1个面。

 师:

同学们很了不起,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都是平平的,都是物体的一个面。

 4.“找”面。

师:

其实,今天我们认识的这些图形,在我们身边是随处可见的,细心的同学们,请你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这些图形?

老师也有所发现,请你跟着图形的出示叫出它们的名字。

看谁能够认清记准它们。

5.总结:

同学们真会学习,希望大家在练习中有更出色的表现。

三、实践应用,拓展提高。

1.圈一圈。

2.连一连。

3.填一填。

4.画一画。

5.数一数。

【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圆

【作业布置】

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的本领,找找看,你们家里有哪些物体的面是今天认识的图形。

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经历数据的收集、分类、整理和分析的过程,掌握分类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

会用简单的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出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为生活实际提供建议。

2.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体验分类与整理的过程,在活动中掌握按照不同标准对物体分类的方法,初步体会到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划分结果。

3.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善于表达和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品质。

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

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事物进行不同的分类统计。

【教学难点】

正确的分类、收集和整理数据。

体验统计结果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体会到不同的标准得到不同的结果。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已经学过简单的分类,初步感受了分类的思想,可以根据简单的分类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

但是对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的过程则非常的陌生,分类和统计缺乏操作经验,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让他们动手操作,经历一个完成的统计分析过程。

一年级孩子兴趣比较浓厚,但是缺乏合作交流、倾听他人的学习品质,对实际生活中的统计知识缺乏认知,教学中应该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

课件、任务单、汽车卡片、天气图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学习。

同学们,我们学校有一个特色课程博识课,每个月我们都会走出校门到各个地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六月初我们还要外出一次,你们想不想去呀?

但是有个条件,如果天气不好我们就只能改期了。

为了能选择一个好天气,老师找来了去年六月份的天气记录表给大家作参考。

观察这张天气记录表,你从表中看到了什么?

图标分别表示什么?

预设:

看到了数字:

代表日期、不同的天气;图标分别表示晴天、多云、雨天。

教师介绍天气记录表。

你们的眼睛可真尖!

记录表的下面给了图例,它能告诉我们每一种图标代表什么意思。

数学中我们经常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表示一些具体的事物。

【设计意图: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将无时无刻不与符号打交道,对数学符号的认识事实上构成了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这里正好渗透符号思想,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

看到这张天气记录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预设1:

我想知道晴天/多云/雨天有几天?

预设2:

我想知道哪种天气数量最多?

最少?

预设3:

我想知道晴天和雨天/三种天气一共有多少天?

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数出这三种天气分别有多少天。

【设计意图:

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引发统计活动。

学生没有分类统计的热情,不会主动应用“分一分、数一数”的方法进行统计,只有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他们才会积极的投入。

博识课是切合他们的实际学习的,想要知道博识课时的天气如何就必须按照类别进行整理,分类统计显得尤为重要,孩子们的积极性也会调动起来。

自主探究整理数据方法:

在小脑袋里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数出这三种天气分别有多少天呢?

前后桌两个同学互相交流一下。

谁能来说一说你想到的好办法?

预设1:

直接在表上一个一个的数。

预设2:

分别数出每一行三种天气有多少个,再计算出每一种天气一共有多少个。

预设3:

先把三种天气分类,在分别数出每种天气有多少个。

预设4:

边做记号边数。

同学们可真聪明,想到了这么多好办法。

请你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在任务单上数一数、画一画,分别数出每种天气有多少天。

要求:

从表中数,有多少天,图多少个,不能重复、不能漏数;画图的时候从下往上,按顺序挨着一个一个的画。

出示象形统计图:

同学们整理得非常好,谁想来分享一下你的结果,说一说你用的是什么方法,数出的结果是什么?

小结:

通过你们精彩的展示,老师明白了要想知道三种天气分别有多少天,原来有许多不同的统计方法。

【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建设中来,重在让学生亲自经历体验分类统计的活动过程,使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并通过和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整理统计表:

现在我们已经把这三种天气分类排列,但是每一种天气有多少天还需要数。

你有什么办法能一眼就看出每种天气有多少天呢?

预设:

把每一种天气的数量写出来。

教师带着学生边数边制作表格。

晴天有15天、雨天有8天、多云有7天。

表格的第一行是天气的种类,第二行是天数。

【设计意图:

通过观察发现统计图更形象直观,而统计表能直接提取相关数据。

表格方便计数和呈现统计结果,是表达数据的一种方式,让学生知道获得数据是统计的一项任务。

分析数据:

根据同学们统计出的结果,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并解决。

预设1:

晴天和雨天一共有多少天?

预设2:

晴天比雨天多多少天?

结合我们统计的结果,你认为六月最可能出现什么天气?

为什么?

晴天。

晴天数量最多。

我们要去参加博识课,选择什么天气最合适?

为什么?

晴天/多云。

【设计意图:

根据统计结果进行相关分析,让学生明白统计是为预测、决策提供相关依据。

二、实践应用、合作探索。

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学习了分类统计的知识,那我们赶紧到实际生活中去检验一下它的神奇之处吧!

仔细观察下面的画面,你能看到什么?

预设:

马路、红灯、车。

这些车为什么不走呢?

因为是红灯。

那要变成什么颜色才能走呢?

绿色。

我们过马路的时候也要和汽车一样做到红灯停绿灯行。

【设计意图:

进一步激发学生统计的兴趣,吸引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活动中去,进一步体会到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绿灯亮了!

仔细观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

不同颜色的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

同学们观察真仔细,那你数出来每种车各是几辆了吗?

没有。

大家都没数清楚,那我们让它们都停下来,给它们分分类再数一数,好不好?

【设计意图:

重点是在事件发生过程中随时收集信息,体验简单随机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

这么多小汽车,谁来说一说你能怎样分类呢?

预设1:

按种类:

公交车、小汽车、自行车。

预设2:

按颜色:

蓝色、黄色。

预设3:

按种类和颜色:

蓝色公交车、黄色公交车、蓝色小汽车、黄色小汽车、蓝色自行车、黄色自行车。

那接下来两个人一组,一起来分一分、摆一摆、画一画。

要求:

1.小组讨论按照什么来分类,统一分类标准。

2.拿出卡片,进行分类,填写表格。

小组展示汇报结果,说一说你是按照什么分类的。

小结:

这几个小组所用的分类标准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不同,但是总数是相同的。

三、联系生活、形成技能。

如果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你可以怎样分?

(书84页试一试)想一想,然后把结果写出来。

【设计意图:

从学生的身边出发,体会到分类统计就在我们身边。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分类

晴天多云雨天

15天7天8天

数学百花园

1.通过观察百数表,探索并发现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感受数之间的关系。

2.经历百数表的“结构—重构—变形”的全过程,使学生初步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