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安置房测量方案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615095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园口安置房测量方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花园口安置房测量方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花园口安置房测量方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花园口安置房测量方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花园口安置房测量方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花园口安置房测量方案3.docx

《花园口安置房测量方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园口安置房测量方案3.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花园口安置房测量方案3.docx

花园口安置房测量方案3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测量施工准备1

1.测量及验线人员1

2.测量仪器2

3.技术准备2

四测量控制网的建立3

1.平面控制网3

2.高程控制网4

五测量方法5

1.±0.000以下结构施工5

2.±0.000以上结构施工6

3.装饰施工测量7

4.沉降观测8

六、质量控制9

1.质量保证体系9

2.质量控制重点9

七、资料编制10

八、安全文明施工10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3、《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4、施工图纸

根据以上规范、规程对施工精度的有关要求,本着“技术先进,确保质量”的原则,制定本施工测量方案,确保圆满完成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

二、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镇合村并城项目安置区一期工程

2、建设单位:

河南惠花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3、设计单位:

郑州市建筑设计院

4、监理单位:

河南海华工程建设监理公司

5、施工单位:

新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6、工程位置:

位于郑州市惠济区,西临京水西路、东临京水路,北临迎客北路,南临祥云路。

7、本工程为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镇合村并城项目安置区一期工程。

总建筑面积132014.22m2。

本工程为三类多层建筑,耐火等级地下一级、地上二级;抗震设防按基本抗震烈度7度半设防,地下室底板、侧墙防水等级,覆土顶板Ⅰ级;平屋面防水等级Ⅱ级,斜屋面Ⅰ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为剪力墙结构,筏板基础。

8、砼类型及等级为:

本工程采用商品砼,其中基础垫层砼等级为C15;地下室底板、地下室外墙、地下室覆土顶板:

C40防水砼,抗渗等级不小于P6;主体结构:

主楼柱、墙、梁、板砼强度等级均为C30;构造柱及其他非承重构件砼强度等级为C20。

三、测量施工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时保证施工测量全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1.测量及验线人员

测量与验线人员均持证上岗。

熟悉施工现场各种测量工作,熟练使用测量仪器,随工程进度完成施工测量方案、校核成果、水准点引测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测量、记录,报监理单位审核、验线。

测量人员岗位职责见表1:

表1测量人员

姓名

职务

岗位责任

凌显能

测量工程师

具体负责测量放线质量管理,测量技术资料编制

廖棚

测量负责人

组织安排,设备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工作进度

李毛团、张长城

测量放线员

测量放线操作

2.测量仪器

根据本工程测量性质、特点及工程任务为了保证建筑物楼层放线及安装的测量精度,采用了全站仪、电子经纬仪、自动安平水准仪等仪器,见表2:

表2测量仪器

名称

用途

全站仪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水准仪/电子水准仪

标高抄测、沉降观测

激光铅直仪

竖向投递

经纬仪

角度测量

钢卷尺

标高传递、测距

对讲机

通讯联络

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检定周期内,校准状态标识明确,有完整的计量设备检定档案资料。

仪器的使用、维护和保管指定专人负责,填写运行自检记录,发现偏离校准状态及时检修,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技术准备

认真组织技术、放线人员进行图纸审核,首先核对原图与后期变更图纸的关系,同时审核变更图纸与测绘院定位桩点坐标、高程间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各轴线关系、几何尺寸关系,出现问题均以洽商变更的形式形成文字记录,作为测量放线的依据。

检查各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预留洞口是否有冲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映,及时解决。

施工测量管理主要内容包括:

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校核成果、水准点引测成果复查及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测量、填写施工测量记录(如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基槽验线记录、楼层平面放线记录、楼层标高抄测记录、建筑物垂直度、标高测量记录)。

 

四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1.平面控制网

(1)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平面控制网应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及现场条件等合理布设。

控制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控制桩是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的依据,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维护栏杆,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

使用全站仪根据测量总控制网的成果资料,采用直角坐标法和极坐标法来测设建筑物所需要的轴线控制桩,经复核无误后作为建筑物平面控制网。

根据由业主提供的起始控制点,引测到现场首级平面控制网P1——P6控制点,组成总测量控制网,可以用于监测、沉降观测等的基准点,如图1所示

图1首级平面控制网

(2)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利用全站仪从起算点起在场区布设一条闭合或附合导线,然后采用极坐标法,定出建筑物纵横两条主轴线,经角度、距离校核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场区首级平面控制网。

场区平面控制网的精度等级应满足《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平面控制网精度技术指标

等级

导线长度(km)

平均边长(km)

测角中误差(“)

测距中误差(mm)

测距相对中误差

测回数

方位角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级仪器

5”级仪器

一级

4

0.5

5

15

1/30000

2

4

10√n

≤1/15000

二级

2.4

0.25

8

15

1/14000

1

3

16√n

≤1/10000

三级

1.2

0.1

12

15

1/7000

1

2

24√n

≤1/5000

(3)轴线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首级平面控制网布设完成后,依据结构图上有关柱、墙体、洞口详细位置关系确定建筑物需要定位的主轴线,然后以首级平面控制网为基准,采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定出建筑物主轴线的控制桩。

经角度、距离校核符合点位限差要求后,作为该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网。

2.高程控制网

(1)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应建立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高程控制网是根据业主提供的由测绘部门测设的水准点,由我方测量工程师采用电子精密水准仪对其进行复测,校核合格后,测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场区平面控制点P1-P6,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2)高程控制网的精度指标

根据《工程测量规范》要求,高程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4、表5的规定:

表4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路线长度(km)

水准仪型号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

与已知点联测

附合或环线

平地(mm)

山地(mm)

三等

6

≤50

DS1

因瓦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12√L

4√n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四等

10

≤16

DS3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20√L

6√n

五等

15

-

DS3

单面

往返各一次

往一次

30√L

-

表5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仪型号

视线长度(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m)

前后视的距离较差累积(m)

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

基、辅分划或红、黑面读数较差(mm)

基、辅分划或红、黑面所测高差较差(mm)

三等

DS1

100

3

6

0.3

1.0

1.5

DS3

75

2.0

3.0

四等

DS3

100

5

10

0.2

3.0

5.0

五等

DS3

100

近似相等

-

-

-

-

 

五测量方法

1.±0.000以下结构施工

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桩每月复测一次,以防桩位偏移,影响到正常施工及工程施测的精度要求。

(1)平面放样测量

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控制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控制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出白灰线作为标志。

当基槽开挖到接近槽底设计标高时,使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基槽边线、电梯井、集水坑开挖边线,并撒出白灰线指导开挖。

A轴线投测

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并凝固后,根据基坑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轴对面方向桩,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

然后以控制轴线为基准,以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验线时允许偏差如表6所示:

表6建筑物施工放样允许偏差

项目

内容

允许偏差

基础桩位放样

单排桩或群桩中的边桩

±10

群桩

±20

各施工层上放线

外廓主轴线长度L(m)

L≤30

±5

30

±10

60

±15

90

±20

细部轴线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非承重墙边线

±3

门窗洞口线

±3

B支立模板时的测量控制

根据轴线控制点将中心线测设在靠近墙体底部的楼层平面上,并在露出的钢筋上抄测出楼层结构±0.500m标高,控制模板平面位置及高度。

模板支立好后,吊线坠校核该模板的垂直度,通过检查线坠与轴线间距离来校核该模板的位置。

(2)标高控制

A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

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向基坑内引测所需的标高。

B基坑标高基准点的引测方法:

悬吊钢卷尺法

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使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边上。

在基坑边寻找一个可垂直传递高程处,搭设一固定支架,将钢尺一端固定在支架挂钩上用重锤垂吊而下。

采用两台水准仪一上一下同时测量。

上面的一台水准仪将临时水准点的高程传递至钢尺上,下面的一台水准仪将钢尺上的高程传递至施工层上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

C土方开挖标高控制。

在土方开挖即将挖到设计底标高时,测量人员要对开挖深度进行实时测量,即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使用水准仪抄测出挖土标高,并撒出白灰点指导清土人员按设计标高清土。

D施工标高点的测设

施工标高点的测设是以引测到基坑的标高基准点为依据,使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进行。

施工标高点测设在柱里面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

2.±0.000以上结构施工

本工程建筑物±0.000m以上的轴线投测采用激光铅直仪竖向传递法进行。

(1)平面控制网的布设

平面内控点的布设,要根据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进行,每一流水段至少布设3个点,作为该流水段的测量控制点。

A预埋件的埋设

内控点所在楼层相应位置上需预先埋设铁件并与楼板钢筋焊接牢固。

预埋铁件由100mm×100mm×8mm厚钢板制作而成,在钢板下面焊接Φ12钢筋,且与底板焊接浇筑。

各层施工浇筑混凝土顶板时,在垂直对应控制点位置上预留出200mm×200mm的孔洞,以便轴线向上投测。

内控网的精度不低于轴线控制网的精度。

B内控点竖向投测

在进行内控点的竖向传递时,采用激光铅直仪。

在首层内控点上架设好激光铅直仪,打开电源发射激光,在铅直仪度盘0°、90°、180°、270°四个位置向上投测,作业层测量人员用激光接受靶接收并取四点的中点作为轴线的控制点。

竖向投测的允许偏差见表7:

 

表7建筑物轴线投测的允许偏差

项目

内容

允许偏差(mm)

轴线竖向投测

每层

3

总高H(m)

H≤30

5

30

10

60

15

90

20

120

25

150

30

C作业层轴线、细部线放样

轴线控制点投测到施工层后,将经纬仪分别置于各点上,检查相邻点间夹角是否为90°,然后用检定过的50m钢卷尺校测每相邻两点间水平距离,检查控制点是否投测正确。

控制点投测正确后依据控制点与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轴线。

轴线测放完毕并自检合格后,以轴线为依据,依据图纸设计尺寸放样出柱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线。

(2)高程的传递

首先从高程控制点将高程引测到首层便于向上竖直量尺处,经校核合格后作为起始标高线,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明高程数据。

标高的竖向传递,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

钢尺需加拉力、尺长、温度三差改正。

施工层抄平之前,应先校测首层传递上来的三个标高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标高引测水平线。

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

当每一平面标高抄测工作完成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标高抄测记录表、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报监理验线,验证合格后进行下一步施工。

标高竖向传递允许偏差如表8所示:

表8建筑物标高传递的允许偏差

项目

内容

允许偏差(mm)

标高竖向传递

每层

±3

总高H(m)

H≤30

±5

30

±10

60

±15

90

±20

120

±25

150

±30

3.装饰施工测量

(1)轴线的恢复和引测

轴线恢复前对每条轴线的相对距离、角度进行校核,方法为用钢卷尺直接丈量距离、用经纬仪测量轴线和轴线控制线之间的角度。

在施工中被砂浆覆盖和因为时间久而模糊的轴线、轴线控制线,需把面层的附着物清理干净,用墨线重新弹出,用于隔墙的平面位置控制。

柱立面的轴线由恢复后的轴线进行引测,并弹出墨线用红油漆标识。

根据恢复后的轴线及图纸上隔墙线与轴线的关系依次放出各楼层的隔墙线,用墨线弹出。

(2)标高的抄测

楼层建筑±1.000m标高线抄测前应先校核结构施工从首层传递在电梯井内壁的标高控制点,当较差小于3mm时,取其平均标高引测水平线。

楼层建筑±1.000m标高线抄测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采用水准仪、塔尺抄测标高,各标高点之间用墨线连接并用红油漆标明标高数据。

4.沉降观测

(1)沉降基准点布设

沉降基准点是沉降观测的依据,每项工程都应有稳定可靠的基准点,并每半年校核一次,以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正确性。

沉降基准点与观测点的距离不宜太远,以保证足够的观测精度。

沉降基准点须埋设在建筑物的压力传播范围以外。

沉降观测基准点采用测量高程控制网埋设的高程控制点。

基准点使用前,用电子水准仪从业主提供的水准基点与场区内的高程基准点联测,经平差计算后的高程基准点高程数据作为本工程沉降观测的基准点高程。

(2)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依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的要求,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应能全面反映建筑及地基变形特征,并顾及地质情况及建筑结构特点。

观测过程中应做到:

主要观测人员固定、仪器及附属设备固定、安置的镜位固定、观测方法及程序固定。

观测前30分钟,晴天应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的三脚架时,应使其中两脚架与水准路线的方向平行,第三脚架轮换置于路线方向的左侧与右侧;水准仪圆水准器应严格置平;除路线转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的三个位置应接近一条直线。

(3)沉降观测的周期

1、建筑物施工阶段的观测:

在建筑物一层浇注完后,埋设好沉降观测标,并进行初次观测。

之后每上一层荷载观测一次直至主体封顶,填充墙完成后观测一次,楼层按9层计,共10次。

2、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

建筑物竣工后半年每隔2~3个月观测一次,以后每隔4~6个月观测一次,直至建筑物沉降稳定,预计共观测3次。

当建筑物出现下沉、上浮,不均匀沉降比较严重,或裂缝发展迅速,应每日或数日连续观测。

3、建筑物沉降稳定标准地基变形沉降的稳定标准应由沉降量~时间关系曲线判定。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中指出,一般工程若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可认为建筑物已经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确定。

(4)沉降资料的提交

沉降观测点埋设完毕并稳定后,连续观测两次,取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点的初始值,并提供首次技术报告。

技术报告包括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

正常观测过程中,每观测一次,提供作业说明、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

如沉降观测曲线(一般为个别点)发生突变及无规律变化时,先分析原因,查清是否是由于观测错误或是由于沉降观测点遭到破坏缘故,分别进行重测或重新以此次测量值为初值重新测量和绘制沉降观测曲线。

沉降观测工作完成后,提供汇总分析报告,包括作业说明、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沉降数据技术分析、沉降观测记录、时间-荷载-沉降量曲线图。

 

六、质量控制

1.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障体系见图2:

不合格

合格

不合格

 

合格

图2施工测量保证体系

2.质量控制重点

(1)预控

分析各种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选择合适仪器,制定科学、周密、可行的测量方案。

做好施工的测量标桩、建筑物的定位线和高程水准点的保护,定期专人复核。

测量工程师根据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做好施工测量日志。

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2)过程控制

严格执行“三检制”。

A自检

作业人员在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

B互检

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察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

C交接检

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3)精度保证措施

每次测量时要仔细认真,一般要进行多次观测,使之能自我校核,保证测量的数据不出现粗差、错误;测量时,测站及后视方向应尽量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造成的误差累积;全站仪、经纬仪使用中,应尽量避免垂直角大于45度;进行测角和方向放样时,后视要长于前视;对易产生位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为减少日照、风荷及旁折光的影响,竖向控制点的传递最好选在日出前、日落后一小时、多云、阴天及无风的天气进行。

 

七、资料编制

本工程的测量技术资料编制、管理依据《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进行,提供的测量资料包括工程定位测量、放线记录;建筑物垂直度、标高、全高测量记录;建筑物沉降观测测量记录等。

八、安全文明施工

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时首先进行安全交底,并接受项目部的安全教育活动和培训,正确佩戴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施工现场不得穿裙子、拖鞋、短裤等宽松衣物;在危险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好安全带,并挂在安全可靠处;在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发现不安全隐患必须及时上报;办公场所做好防火、防盗等保卫工作,避免仪器设备丢失,影响工作正常开展;交叉作业时,要有可靠的防护措施,不得伤害他人,避免被他人伤害;进入施工现场要配合项目部做好各项文明施工等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