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docx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11606050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7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docx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docx

新《高等教育学》考试复习题库450题(含各题型)

一、单选题

1.对于高等教育而言,校园文化作为社会的亚文化类型极为重要,这表明了()

A、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影响

B、文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C、高等教育对文化的传承功能

D、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案:

B

2.高等教育层次不包括()

A、博士后阶段

B、专科教育

C、研究生教育

D、本科教育

答案:

A

3.高校组织的目标特征是()

A、复杂性

B、二元性

C、模糊性

D、学术性

答案:

C

4.高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短期行为,而是一个不断累积和完善的过

程这体现了办学特色的()

A、全局性

B、累积性

C、辐射性

D、独特性

答案:

B

5.决定教师学术水平和工作成效的核心要素是()

A、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B、沟通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道德水准

答案:

A

6.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

A、教研结合

B、终身学习

C、反思经验

D、创新实践

答案:

B

7.反对教育的过早专门化和过分职业化,倡导阅读经典著作,弘扬传统文化的精

华,弥补受教育者的精神空虚和人格缺陷,这种思潮反映了高校课改的()

A、课程性质职业化趋势

B、课程方向人文化趋势

C、课程实施多样化趋势

D、课程内容综合化趋势

答案:

B

8.1968年法国爆发的"五月风暴"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A、终身化

B、法治化

C、民主化

D、国际化

答案:

C

9.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人际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是一种()

A、活动课程

B、核心课程

C、隐性课程

D、显性课程

答案:

C

10.教学计划目标表述中的主语应该是()

A、教育者

B、管理者

C、教师

D、学习者

答案:

D

11.具体规定某一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内容、范围、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

法要求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方案

B、教材

C、教学大纲

D、教学计划

答案:

C

12.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贝格尔

B、布鲁纳

C、阿德勒

D、郝钦斯

答案:

B

13.最能体现学生学习个性的教学管理制度是()

A、计划学分制

B、学年学分制

C、学分制

D、学年制

答案:

C

14.高校课程改革中,麻省理工学院(MIT)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A、加强基础,淡化专业

B、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

C、跨学科选课

D、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

答案:

C

15.下列对于高校培养目标性质的表述,错误的是()

A、高校培养目标具有抽象性与统一性

B、高校培养目标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

C、高校培养目标具有具体性与多样性

D、高校培养目标具有稳定性与动态性

答案:

A

16.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A、传承文化

B、服务社会

C、科学研究

D、培养人才

答案:

D

17.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是()

A、教研结合和创新实践

B、终身学习

C、反思经验

D、提升专业知识

答案:

A

18.高校课程的设置和组织超越以往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的过分强调,

越来越重视与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生活相联系这种倾向指的是()

A、课程性质职业化

B、课程方向人文化

C、课程实施多样化

D、课程内容综合化

答案:

A

19.研究型大学大都致力于培养()

A、应用型人才

B、技能型人才

C、技术型人才

D、拔尖人才

答案:

D

20.高等教育的领导权主要取决于()

A、文化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市场因素

答案:

C

21.我国第一所新式高等学堂是()

A、京师同文馆

B、北京大学

C、天津大学

D、清华大学

答案:

A

22.主张高校课程应注重反映各学科领域的基本结构,高校教学应着重传授各门

学科特有的基本概念和过程的课程理论是()

A、结构主义课程观

B、科学主义课程观

C、改造主义课程观

D、永恒主义课程观

答案:

A

23.大学要把知识传播给民众并使其能运用知识解决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的

问题看作是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这体现了大学的()

A、终身学习职能

B、社会服务职能

C、培养人才职能

D、科学研究职能

答案:

B

24.狭义的课程评价是指()

A、对课程方案实施结果的评价

B、对课程方案实施过程的评价

C、对课程方案制定结果的评价

D、对课程方案制定过程的评价

答案:

A

25.在高校教师的激励管理中,应遵循的原则是()

A、激励的多样性原则

B、激励的递进性原则

C、激励的协调性原则

D、以上全选

答案:

D

26.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

性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这类课程称为()

A、活动课程

B、显性课程

C、隐性课程

D、核心课程

答案:

C

27.规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和学年编制、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主要

教学活动等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方案

B、教材

C、教学大纲

D、教学计划

答案:

D

28.我国加大政府对高等教育调控力度的方式是()

A、宏观调控

B、间接调控

C、直接调控

D、间接的和宏观的调控

答案:

D

29.实施学分制的必要条件是()

A、百分制

B、导师制

C、班组管理

D、过程管理

答案:

B

30.下列关于高校的教学与实践之间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践对学校教学具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

B、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将会降低理论的价值和意义

C、理论性知识需要转化为技术性知识,才能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

D、二者关系甚为密切

答案:

B

31.关于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教学与科研很难两全其美

B、教学是必要的要求,不是充分的要求,充分的要求是科研

C、一个好教师应既是研究者又是教育者

D、教学没有科研做底子,就是没有灵魂的教育

答案:

A

32.主张学习是个体对事物经认识、辨别、理解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的学习理论

是()

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论

C、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

C

33.高校组织的结构特征是()

A、复杂性

B、二元性

C、分散性

D、学术性

答案:

C

34.不属于大学生权益特征范畴的是()

A、专属性

B、规则性

C、私有性

D、法定性

答案:

C

35.我国近现代大学诞生于()

A、中日甲午战争之后

B、鸦片战争时期

C、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

D、民国时期

答案:

A

36.真正的大学(university)起源于()

A、古代印度

B、古代中国

C、古希腊

D、中世纪的西欧

答案:

D

37.改造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贝格尔

B、利文斯通

C、布拉梅尔德

D、施瓦布

答案:

C

38.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应是()

A、按学校考核来取舍

B、教学与科研兼顾

C、以科研为主

D、以教学为主

答案:

B

39.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本质就是解决()

A、学生的知与不知的矛盾

B、教师的尊重与被尊重的矛盾

C、师生之间的民主与不民主的矛盾

D、师生之间的平等与不平等的矛盾

答案:

A

40.高校与有关部门合作或单独成立的联合体,如科技工业园区、服务中心、咨

询中心等,体现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

A、广阔性

B、实体性

C、合作性

D、专业性

答案:

B

41.运用教育理论对教育具体实践面临的调控问题提供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即()

A、应用研究

B、理论研究

C、发展研究

D、基础研究

答案:

C

42.教案常规项目的主体部分是()

A、讲授新课

B、导入新课

C、重点难点

D、教学目的

答案:

A

43.高校课程改革中,筑波模式的主要特征是()

A、加强基础,淡化专业

B、通过复合课程将文、理学科融为一体

C、跨学科选课

D、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

答案:

D

44.体现课程的体系结构,也是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的是()

A、课程方案

B、教材

C、教学大纲

D、教学计划

答案:

D

45.大学教师的()能力具有加速器或催化剂的功能,合理使用可以收到1+1>2

的功效

A、教学能力

B、沟通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研究能力

答案:

C

46.社会服务职能是高校()

A、教学职能的延伸

B、教学和科研职能的延伸

C、创收的借口

D、科研职能的延伸

答案:

B

47.下列有关高职院校科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高职院校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开展科学研究的意义不大

B、高职院校将科学研究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

C、高职院校将科学研究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结合

D、高职院校主要从事应用研究、技术推广和教育教学研究

答案:

A

48.主张高校课程内容应是经典学科,教材以古典名著为主的课程理论是()

A、结构主义课程观

B、科学主义课程观

C、改造主义课程观

D、永恒主义课程观

答案:

D

49.教育的本质决定了高校的基本职能是()

A、普及教育

B、服务社会

C、科学研究

D、培养人才

答案:

D

50.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根本保证是()

A、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B、高标准的教材建设

C、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D、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答案:

C

51.对我国近百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影响较大的国家是()

A、日本和印度

B、意大利和法国

C、英国和法国

D、日本、德国、美国和前苏联

答案:

D

52.爱因斯坦与爱迪生分别代表了()

A、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

B、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

C、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

D、通才与专才

答案:

A

53.与柏林大学的诞生有关的院校职能是()

A、社会服务

B、科研

C、知识创新

D、教学

答案:

B

54.与"赠地学院"的出现有关的院校职能是()

A、社会服务

B、科研

C、知识创新

D、教学

答案:

A

55.高校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A、复杂性

B、二元性

C、模糊性

D、学术性

答案:

D

56.规模大、学科全、层次高的高校一般倾向于采用的组织结构是()

A、矩阵式组织结构

B、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C、职能制组织结构

D、直线制组织结构

答案:

A

57.有关教师的专业发展的阶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终身的

B、有阶段的

C、创新的

D、以上全是

答案:

D

58.下列不属于高校教师培养常用的形式是()

A、特殊培养

B、自学

C、脱产研修

D、在职培养

答案:

B

59.在选择课程内容时,尽可能选择那些课时少、负担轻、学生又感兴趣的内容

来达到同一目标这体现了课程内容选择的()

A、实践性原则

B、经济原则

C、完整原则

D、适时原则

答案:

B

60.既有理论性又有技术性,即把基本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中介是()

A、应用研究

B、质性研究

C、发展研究

D、基础研究

答案:

A

61.制定高校培养目标的依据是()

A、个人本位论

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政治决定论

D、社会本位论

答案:

B

62.在现阶段,我国大多数民办高校的特点是()

A、以发展学术为主

B、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

C、以教学和科研为主要任务

D、以发展科研为主

答案:

B

63.相对于中小学教育,高校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是()

A、历史性

B、系统性

C、操作性

D、前沿性和职业倾向性

答案:

D

64.老年大学的出现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A、终身化

B、法治化

C、民主化

D、国际化

答案:

A

65.university的本义是()

A、职业训练机构

B、师生行会

C、牧师养成所

D、科研机构

答案:

B

6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课外的科研活动形式的是()

A、根据自己的兴趣独立进行的研究活动

B、参加教学实习

C、参加学生社团的学术研究活动

D、听取校内外专家的学术报告

答案:

B

67.高校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手段是()

A、单靠科研

B、单靠教学

C、做到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三结合

D、单靠社会实践

答案:

C

68.让学生获得直观知识的实验是()

A、操作性实验

B、设计性实验

C、验证性实验

D、演示性试验

答案:

D

69.优秀教师的个性特征不包括()

A、表达清楚

B、学科知识丰富

C、教学手段先进

D、组织得当

答案:

C

70."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促成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方法是()

"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B、实现素质教育

C、注重实践教学

D、加强理论教学

答案:

A

71.下列有关教师职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种专门职业

B、职业的一种

C、实践性专业

D、学术性职业

答案:

C

72.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中西学堂

B、京师大学堂

C、南洋公学

D、京师同文馆

答案:

B

73.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学习的主体因素的是()

A、学习任务

B、学习目标

C、兴趣

D、学习材料

答案:

C

74.我国高校的办学自主权必须进一步()

A、扩大

B、收归上级高等教育管理部门

C、减少

D、保持

答案:

A

75.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是()

A、配备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B、高标准的教材建设

C、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D、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答案:

D

76.文化素质教育不是为了()

A、强化专业教育

B、提高大学生的文化品位

C、提高人文素养

D、提高审美情趣

答案:

A

77.主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的学习理论是()

A、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B、行为主义学习论

C、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

A

78.通识教育一般理解为()

A、通识教育就是厚基础教育

B、通识教育就是宽口径教育

C、通识教育不仅强调宽口径,而且重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D、通识教育排斥职业教育

答案:

C

79.高校最基本的一项职能是()

A、社会服务

B、科研

C、知识创新

D、教学

答案:

D

80.有关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市场的力量较强

B、国家和政府的力量较强

C、学者所代表的学术力量较强

D、高校自身的力量较强

答案:

B

81.终身教育应体现于()

A、大学教育中

B、大学教育和成人教育中

C、整个教育体系和个体的各个发展阶段中

D、基础教育中

答案:

C

82.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控制或影响逐渐加强出现于()

A、古罗马

B、古希腊

C、现代国家兴起之后

D、中世纪

答案:

C

83.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的最低学历应是()

A、本科

B、专科

C、博士

D、硕士

答案:

A

84.教案编写的主体部分是()

A、教学反思

B、设计教学过程

C、选择教学方法

D、确定重点难点

答案:

B

85.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意义不包括()

A、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

B、有利于教师潜心学术,为学术而学术

C、有利于引领社会反思

D、实现高校的价值回归

答案:

B

86.关于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差异,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学年制采用导师制,学分制则采用班主任的管理方法

B、学年制强调共同性,学分制强调个体性

C、学年制的教学计划较为固定,学分制的教学计划弹性较大

D、学年制重过程管理,学分制重目标管理

答案:

A

87.高等院校的类型结构不包括()

A、教学兼研究型院校

B、研究生教育

C、研究型大学

D、综合性大学

答案:

B

88.主张大学要培养学问家和科学家,促使大学课程专门化的课程观是()

A、结构主义课程观

B、科学主义课程观

C、改造主义课程观

D、永恒主义课程观

答案:

B

89.主张教育是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这种教育质量观是()

A、控制质量

B、内适质量

C、个适质量

D、外适质量

答案:

C

90.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学习的客体因素的是()

A、学习目标

B、思维力

C、兴趣

D、记忆力

答案:

A

91.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

A、案例教学法

B、讨论法

C、多媒体教学法

D、讲授法

答案:

D

92.由于学习差异导致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等的不同,因而要求教师在教学

上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

A、直观性

B、理论联系实际

C、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

D、因材施教

答案:

D

93.我国汉唐盛世时期出现的一些重要学府被认为属于()

A、单一的学术研究机构

B、真正的大学

C、杰出的古代学术中心和教育机构

D、单一的教学机构

答案:

C

94.若某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0%以上,则该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处

于()

A、精英与大众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B、精英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C、普及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D、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水平

答案:

C

95.哪一种教学方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与终身学习习惯?

()

A、案例教学法

B、指导自学法

C、多媒体教学法

D、讨论法

答案:

B

96.关于案例教学的优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利于学生获得完整的知识体系

B、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

C、扩大学生的实际知识

D、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答案:

A

97.下列哪一种教学方法更能对学生的需要作出敏感反应?

()

A、案例教学法

B、多媒体教学法

C、讨论法

D、讲授法

答案:

C

98.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强调了教师专业特点的()

A、工作神圣性

B、角色多样性

C、成效滞后性

D、劳动创造性

答案:

A

99.高校中实施的学生和教师国际交流项目体现了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是()

A、终身化

B、法治化

C、民主化

D、国际化

答案:

D

100.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根基是()

A、组织性

B、教育性

C、自主性

D、合法性

答案:

D

101.教师职业不属于()

A、第三产业

B、脑力劳动

C、普通职业范畴

D、专门职业范畴

答案:

C

102.关于国家层次的培养目标,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它在各级各类高校培养目标确立中起到规范作用

B、它是高校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规格要求

C、它在各级各类高校教育中具有协调作用

D、它是中观性的培养目标

答案:

D

103.提高高校师资学术水平的基本途径是()

A、学历提升

B、科学研究

C、社会实践

D、教学改革

答案:

B

104.学习策略的不同会导致学习质量、学习效果的不同,下列哪一种学习策略会

最大限度帮助理解知识结构的复杂性?

()

A、意义策略

B、再认策略

C、组织策略

D、目标策略

答案:

A

105.学校定位的核心是()

A、办学类型定位

B、办学原则定位

C、办学目标定位

D、办学特色定位

答案:

D

106.教学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A、课程设置

B、学分要求

C、学时安排

D、培养目标

答案:

A

107.以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即()

A、管理研究

B、实验研究

C、教育研究

D、科学研究

答案:

C

108.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最显著的特点是()

A、学术责任和学术自由的结合

B、科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的结合

C、教学和科研的结合

D、个体研究和集体协作的结合

答案:

C

109.关于如何改变人文教育的落后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开设人文学科方面的课程

B、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

C、在专业教育中补充人文教育的内容

D、使人文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支配地位

答案:

D

110.教师专业的基本特点不包括()

A、工作神圣性

B、角色多样性

C、成效即时性

D、劳动创造性

答案:

C

111.教师绩效考评的首要原则是()

A、科学合理

B、注重实效

C、分类考核

D、客观公正

答案:

D

112.中世纪大学的重要特征是()

A、宗教性和国际性

B、高等教育大众化

C、以服务社会为主要职能

D、以发展科研为主要职能

答案:

A

113.中国封建社会官立大学开端的标志是()

A、“太学”的出现

B、“右学”的出现

C、“书院”的出现

D、“鸿都门学”的出现

答案:

A

114.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表现为一个怎样的过程?

()

A、被动发展的过程

B、自然发展的过程

C、被动生成的过程

D、自主建构的过程

答案:

D

115.高校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起始于()

A、威斯康星大学

B、哈勒大学

C、哥廷根大学

D、柏林大学

答案:

D

116.通过研究进行教学是()

A、哈佛大学首创的原则

B、中世纪大学的特色

C、我国古代书院确立的原则

D、洪堡提出的办学思想

答案:

D

117.制定教学计划的出发点,也是实施教学计划的归宿的是()

A、学年编制

B、时间分配

C、课程设置

D、培养目标

答案:

D

118.南京临时政府时期,蔡元培主持制定的新学制影响了整个国民时期的高等教

育,此学制是()

A、《壬子癸丑学制》

B、《大学规程》

C、《修正大学令》

D、《大学组织法》

答案:

A

119.高校战略管理常用的"SWOT分析法"的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组织的()

A、劣势-威胁-优势-机会

B、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C、机会-威胁-优势-劣势

D、优势-机会-劣势-威胁

答案:

B

120.提倡发现法教学的课程理论是()

A、结构主义课程观

B、科学主义课程观

C、改造主义课程观

D、永恒主义课程观

答案:

A

121.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的调整必须做到()

A、避免过度综合化

B、追求同质化

C、加大应用型学科门类的比重

D、提升研究生教育层次的水平

答案:

A

122.高校社会服务职能肇始于()

A、英国

B、古希腊

C、德国

D、美国

答案:

D

123.下列不属于高校课程内容综合化的是()

A、人文、艺术社会科学的课程占有显著地位

B、建立综合学科教学规划

C、要求学生跨学科选课

D、以学群、学类为组织进行综合知识教学

答案:

A

124.不属于个案研究法的特征的是()

A、资料来源的多元化

B、实施方法的综合性

C、研究结果的普适性

D、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答案:

C

125.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A、研究型人才

B、高级专门人才

C、学者

D、技术人才

答案:

B

126.根据工作方式和任务,可以将人才划分为()

A、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

B、精英人才与合格人才

C、杰出人才与通用人才

D、通才与专才

答案:

A

127.我国实施"2011工程"的主要目标是()

A、推动高校内部以及高校内外部创新力量之间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

B、打造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C、促进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D、尽快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

答案:

A

128.为替代"高等教育"这一概念,国际组织有时采用的概念有()

A、第三级教育和中学后教育

B、中学后教育和成人教育

C、大学教育和社区教育

D、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答案:

A

129.在教学活动中,大学教师不能侵犯学生的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