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上林彪发言保粟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04684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议上林彪发言保粟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会议上林彪发言保粟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会议上林彪发言保粟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会议上林彪发言保粟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会议上林彪发言保粟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议上林彪发言保粟裕.docx

《会议上林彪发言保粟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议上林彪发言保粟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议上林彪发言保粟裕.docx

会议上林彪发言保粟裕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会议上林彪发言保粟裕

  篇一:

林彪、“四人帮”为何没动粟裕

  核心提示:

毛泽东也没有忘记立下了“淮海战役第一功”的粟裕.1967年7月,毛主席亲自指示任命粟裕兼任中国科学院代表。

1972年在陈毅追悼会上。

毛泽东主席更是紧紧握着粟裕的手说:

“井冈山时期的战友不多了。

”毛泽东的一句话,使身处逆境的粟裕感到了莫大的欣慰,也正是有了毛泽东对粟裕的一系列关照,“四人帮”才不敢动他。

  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粟裕虽然上了“黑名单”,但这位开国大将却没有受到冲击。

在庐山会议上他“一声不吭”,在江青面前他“装聋作哑”,这是他的机智沉着。

人们更想知道的是:

是谁保护了他?

他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

他与林彪、“四人帮”集团又是如何相处的?

  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

  1958年军队发生了一次反对教条主义的运动,粟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撤掉了总参谋长的职务。

此后他被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

这实际上是个闲职,也就是没有了在军事第一线工作的权力。

到了“文革”中,在有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只“死老虎”,斗争的锋芒主要不是针对他了。

更重要的是,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

  1967年3月,周恩来总理找他谈话时,说了这样一段话:

“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

你一时还是打不倒的。

”也正是最高统帅的话,才有了他在“文革”中忍辱负重的特殊经历。

  1967年,“中央文革”大反所谓“二月逆流”,有人在国防工办也喊出了打倒粟裕的口号,说他是“二月逆流”的成员。

这个时候,周恩来出面了。

在国防工办的造反派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手里举着毛主席语录,厉声质问:

“谁说粟裕是‘二月逆流’的成员。

你站出来!

”“谁说的,你站出来”周恩来连说三遍,没有人敢站出来。

粟裕这才没有被打倒。

  1970年1月,当粟裕任职的国防工业军管小组解散时,周恩来总理又一次把粟裕召去,进行个别谈话,他对粟裕说:

“部队你已回不去了,就留在我身边.在国务院做点工作吧!

”就这样,粟裕留在国务院业务组,再一次得到了保全。

  毛泽东也没有忘记立下了“淮海战役第一功”的粟裕.1967年7月,毛主席亲自指示任命粟裕兼任中国科学院代表。

1972年在陈毅追悼会上。

毛泽东主席更是紧紧握着粟裕的手说:

“井冈山时期的战友不多了。

”毛泽东的一句话,使身处逆境的粟裕感到了莫大的欣慰,也正是有了毛泽东对粟裕的一系列关照,“四人帮”才不敢动他。

  林彪欣赏粟裕的才能

  粟裕得以保全可能还和林彪对他军事才华的欣赏有关。

林彪欣赏粟裕是众所周知的。

解放战争中其他战区的战况通报林彪基本不看,华野的战报林彪都认真研读。

  东之战胜利后,林彪感慨地对刘亚楼说:

“粟裕尽打神仙仗。

”林彪自比天马。

从不夸赞其他人,唯独对栗裕是个例外,而且把栗裕的用兵比做神仙。

  1958年,中央军委扩大会议批判粟裕时,站出来替他说话的主要是林彪四野的将领。

1965年10月,当时主持军委会议的林彪特意找到在上海养病的粟裕说:

“你现在身体不好,好好养病,病好了后要多到军队走走看看,了解军队的现状.有什么建议就对我讲。

”粟裕感到林彪当时还是比较真诚的,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林彪表示同感。

  1969年,中苏边境紧张.在林彪的同意下,由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政委纪登奎出面把粟裕大将请出来,由其出谋划策。

粟裕果然不辞劳苦。

带了几个军事参谋跑到中苏、中蒙边境防区漫山遍野地转了几个月,搞出了一份防御作战方案。

经军科院等专家看过后予以肯定。

可能是这些原因,林彪集团在“文革”中没有猛烈地打击迫害粟裕。

  庐山会议上“一声不吭”

  1970年8月的庐山会议.是在浓浓的云雾中召开的。

没有参加那次会议的入很难理解当时山上的气氛.

  在那艰难的日子里,一些受难的老同志托粟裕转信。

粟裕处理的原则是:

凡是托他送周总理的,他都转上去,但是一些军队干部托他向林彪及其死党转呈自己的申诉时,他都一律拒绝,当然在当时的情况下,他并不能直言,推托说:

“我很难得见到他们。

要相信党,问题总会解决的。

”粟裕是带着军事科学院的中央委员上山的,他们被编在了西北组。

  林彪在开幕会上作了一个很有点火药味的发言,他攻击那些同意不设国家主席的人说:

“毛主席的这种领导地位可以说是我们胜利的各种因素中间的决定因素。

“”这个领导地位.就成为国内国外除极端的反革命分子以外,不能不承认的。

  第二天,就有人开始串联了。

吴法宪要求全会听林彪的讲话录音,还说,有反对毛主席当国家主席的人等等。

到了8月24曰的下午,陈伯达、叶群、李作鹏、邱会作等人分別在华北组、中南组、西南组和西北组发言,支持林彪的讲话.不点名地攻击张春桥等人。

会议的气氛越来越紧张。

  这时候,粟裕已经预感到这里面有名堂,是两个集团之间的斗争。

而对这两个集团,粟裕都有自己的看法。

对林彪、江青的所作所为,他是怀有高度警惕的。

  由于设国家主席的呼声越来越高,军事科学院的几位中央委员怎么办呢?

总得有个态度吧。

有人对粟裕说:

“粟裕总。

咱们也该表态了吧。

”粟裕说:

“别急,再等一等。

”按说他是军队的代表,应该表示支持林彪的意见。

但他就是不吭声。

他觉得这背后有名堂,果然

  不出所料。

当天下午,他出席了各组组长参加的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毛主席在会上大光其火,点名批评陈伯达等人的发言。

  会议决定:

立即休会,停止讨论林彪讲话,收回六号简报。

这时候,小组的同志们才感到粟裕的深思熟虑,说:

“多亏了你,要不然我们就犯错误了。

  在江青面前装聋作哑

  1975年的四届人大要开幕了。

粟裕被推举担任了解放军代表团的团长,那时正是政治斗争激烈的时候。

江青一伙企图组阁的阴谋被挫以后,怎么能甘心呢!

对这一点,粟裕是心中有数的。

他一面邀请叶剑英、邓小平等中央领导接见全体代表,一面高度警惕“四人帮”一伙插手军队,拉拢部队代表。

  会议刚开始不久,江青说是要到军队代表团看看,粟裕听了没有理会。

江青不甘心,便自己闯到解放军代表团住地,粟裕只好应付。

当时在场的还有几位代表团副团长,而代表们均分散在各自房间看文件,谈话间,一位副团长慑于江青的“威势”。

当着江青的面提醒粟裕说:

“粟裕同志,是不是把代表团集中起来,请江青同志给大家讲讲话。

  粟裕赶快和旁边的一个人说话,装作没听见,谁知那位副团长不理解粟裕的意思,真的以为他没听见。

又说一遍:

“粟裕同志,咱们集合全体代表,请江青同志作指示吧。

  在别人看来,粟裕这回是听清楚了,可他依然和那位同志说话,没理这个茬儿,江青这时已经完全明白了粟裕的意思,便站起身,愤愤地走了。

有人说,粟裕的耳朵很灵的呀,怎么就是没有听见要请江青同志讲话呢?

  事后,江青也没能对粟裕怎么样。

因此,有的老同志对粟裕说:

“装作听不见,也是你对付江青的一招呀!

”粟裕只是笑,不作回答。

  1984年2月15曰下午2时,粟裕走完了他光辉的人生之路。

  篇二:

林彪文革中为何对粟裕手下留情

  林彪文革中为何对粟裕手下留情

  20XX-02-2209:

04人民网我说两句(加入讨论)

  林彪集团在“文革”中没有猛烈地打击迫害粟裕?

众所周知的是,一为粟裕在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斗争受到错误批判,“因祸得福”,有人认为粟裕不过是只“死老虎”,二为毛泽东和周恩来等人的保护,另有一个原因却是林彪对粟裕的欣赏。

  粟裕在1958年的“反教条主义”斗争中,受到了错误的批判,被迫离开了军队第一线的领导岗位。

粟裕由此因祸得福,在“文化大革命”中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保护,没有被打倒。

  1958年,粟裕被莫须有的罪名撤掉了总参谋长的职务。

此后,粟裕被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

这实际上是个闲职,没有了在军事第一线工作的权力。

“文革”中,有些人认为粟裕不过是一只“死老虎”,斗争的锋芒主要不是针对粟裕了。

更重要的是,粟裕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保护。

  1967年3月,周恩来总理找粟裕谈话,说道:

“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

你一时还是打不倒的。

”但是,在“四人帮”的黑名单上,却列上了粟裕的名字。

在军事科学院,有造反派扯起了“打倒叶(剑英)粟(裕)王(树声)”的旗帜。

在京西宾馆,有人成立了粟裕的专案组,开始查粟裕的所谓“特嫌”的问题?

?

  1967年,“中央文革”大反所谓“二月逆流”,有人在国防工办贴出了打倒粟裕的大标语,说粟裕是“二月逆流”的成员。

这时,周恩来出面了。

在国防工办的造反派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手里举着毛主席语录,厉声质问:

“谁说粟裕是二月逆流的成员,你站来!

”“谁说的,你站出来!

”“谁说的,你站出来!

”周恩来连说三遍,没有人敢站出来。

粟裕这才没有被打倒。

  1970年1月,当粟裕任职的国防工业军管小组解散时,周恩来又一次把粟裕召去,对他说:

“部队你已回不去了,就留在我身边,在国务院做点工作吧!

”就这样,粟裕留在国务院业务组,再一次得到了保全。

毛泽东也没有忘记立下了“淮海战役第一功”的粟裕。

1967年7月,毛主席亲自指示任命粟裕兼任中国科学院军事代表。

  1972年,在陈毅追悼会上,毛泽东主席更是紧紧握着粟裕的手说:

“井冈山时期的战友不多了。

”毛泽东的一句话,使身处逆境的粟裕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也正是有了毛泽东对粟裕的一系列关照,“四人帮”才不敢动他。

  林彪欣赏粟裕是众所周知的,解放战争中其他战区的战况通报林彪基本不看,华野的战报林彪都认真研读。

豫东之战胜利后,林彪感慨地对刘亚楼说:

“粟裕尽打神仙仗。

”见刘

  亚楼没听懂,就解释道:

“像豫东战役那样的仗,我是不敢轻易下决心打的。

”林彪自比天马,从不夸赞其他人,惟独对粟裕是个例外。

当淮海战役结束后,林彪对粟裕越发敬佩。

刘亚楼对此很不解,说:

“林总,你对华野的作战情况特别感兴趣,是不是想与粟裕同志比个高低。

”林彪当下反驳刘亚楼说话欠考虑。

林彪说自己打仗较为慎重。

一般情况下,有了七成把握才打,只有五六成把握,风险太大,不能打,等到有了八九成把握,又会失去战机,无仗可打!

而粟裕长期孤军作战,不冒险就无法生存,养成了他敢于冒险的特点。

如豫东战役,粟裕最多只有五成把握。

而拿这次淮海战役来说,没让杜聿明跑掉,就值得自己研究、探讨和借鉴。

后来,1958年粟裕落难,林彪没有说粟裕一句坏话。

  1969年,中苏边境紧张,在林彪的同意下,由时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李德生、政委纪登奎出面把粟裕请出来,由其出谋划策。

粟裕不辞劳苦,带了几个军事参谋跑到中苏、中蒙边境防区漫山遍野地转了几个月,搞出了一份防御作战方案,经军科院专家看过后予以肯定。

可能是这些原因,林彪集团在“文革”中没有猛烈地打击迫害粟裕。

  篇三:

杜聿明评林彪和粟裕

  杜聿明评林彪和粟裕

  20XX年11月05日

  杜聿明

  解放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杜聿明在东北与林彪交手。

1946年1~7月东北战火不断,国民党向东北派了9个军30多万人,其最精锐的远征军新1军和新6军,林彪的11万部队

  还有一大半在路上的时候,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就已经到达,林彪的部队是没有时间进行整编和训练的部队。

中央给林彪的11万所谓“主力”,也是只在8年抗战中打过游击战,几乎没有任何运动战经历的“主力”,连黄桥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都没有打过,与地方部队没有什么差别。

而且当时东北没有地方武装,也没有苏北那样稳固的根据地,所谓“(:

会议上林彪发言保粟裕)主力”都被东北局分散到各个军分区当作地方部队使用。

林彪手里可以用于机动作战的野战部队只有山东1师和新四军的7旅,也就是说林彪的11万部队是地方部队和主力部队的总数。

虽然到东北后我党也很快发展了一些新部队,但这些"在东北新成立之10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皆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宪兵、**、伪军占数甚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为数甚少且已被带坏。

而所见之李运昌部(3个旅),则全无战斗力,对群众纪律极坏,不但不能发动群众,反而造成群众对我之不满:

不但不能消灭敌人,反而助长敌人之气焰;不但不能打土匪,且受土匪勾引”。

据《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统计,1945年12月底至1946年1月初,仅10天左右,“先后叛变者有:

吉林一万二千人,合江五千人,龙江约三千余人,牡丹江三千人,松江一万人,辽北三千余人,嫩江三千余人,李运昌部亦叛变不少,先后叛变共约四万余人”⑽。

这些叛变的部队还带走了大量日军留下的武器。

  由于中央和东北局在东北战略上的失误,不是象对其它战略区那样,采取“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不与敌人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坚决用运动战消灭敌人的方针,而是要求死守城市拒敌于国门之外,与武器装备和训练水平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打阵地战,拼消耗。

四平保卫战,东北联军的“泡沫”部队破灭,老主力也受到损失。

但中央很快从此战的失利清醒过来,立即调整东北领导班子。

在林彪成为东北党政军一把手后,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不与敌人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采取大踏步后退方式收缩自己的主力部队,分散敌人,坚决与敌人打运动战。

在四平撤退时,101以两个漂亮的“回马枪”在新站和法拉歼灭敌人2个团,同时命令在南满的部队给杜聿明来了个“绊马索”,包围了留在后方的184师,迫使它战场起义,给杜聿明和白崇熙极大的震动,杜聿明和白崇熙意识到再追下去就会有更多的“回马枪”和“绊马索”在等着他,吓的再也不敢追了,并且主动要求延长在停火期限到来后。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打的杜聿明顾此失彼,歼敌4~5万,林彪成功地扭转被动战局。

夏季攻势杜聿明被林彪打的只能招架。

歼灭国民党军8.3万人,夺回42座城镇,扩大解放区16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近1000万,控制铁路1250公里,使东、西、南、北满和冀察热辽解放区联成一体,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继续分割东北解放区和各个击破东北民主联军的图谋,并将东北国民党军压缩在中长路和北宁路两

  侧走廊地带,东野迅速由战略相持转为战略反攻,从根本上逆转了东北的战局。

国民党军从此由战略进攻被迫转为战略防守,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大好形势就这样被杜聿明葬送了。

  [转自铁血社区

  北就被林彪的冬季攻势打的晕头转向,被歼15.6万也后逃离了东北战场。

  杜聿明与粟裕交手,虽然杜聿明最终也失败了,但是他却很不服气,为什么呢?

如果我们知道了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的战略和战役部署,就可以理解了。

  首先,在淮海战役前,杜聿明制定了《对山东共军攻击计划》,组织徐州国民党军四个兵团二十个军,决定采取放弃被动的防守城市的打法,先发制人,变被动为主动,集中优势兵力与解放军打运动战。

该计划乘华野、中野分离之际,以华中国民党军牵制中野,以徐州主力采取奇袭战术主张攻击华野,收复泰安、济南。

由于该计划完全符合蒋介石介石的战略意图,所以很快于10月2日获得批准。

10月7日,杜聿明召开兵团司令会议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并决定于10月15日开始行动。

但就在即将发起进攻的10月15日凌晨,杜聿明被蒋介石介石紧召东北挽救败局。

刘峙本来就对这个计划顾虑重重,杜聿明一走,立即命令中止执行攻击山东的计划,并把作战计划改的面目全非。

猪头刘峙把部队摆成一字长蛇阵,成了无既设阵地、鼠头蛇尾的挨打阵势,黄伯涛兵团因此被包围,令当时知道这个情况后的杜聿明,白崇禧等痛心疾首,认为这是古今中外罕见的失败部阵,完全绝望。

本来华野根本没有攻击敌人主力兵团的计划,在中央提出首先消灭黄伯涛兵团的意见后,华野经过20多天的研究才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