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602339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8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解析版.docx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解析版.docx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高三文综地理试题一解析版

【衡水金卷信息卷】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全国卷I高三

文综地理试题

(一)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大约5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在沿海地区形成一条由3.7万多根六边形、五边形石柱组成的向大海延伸约6000米长的“巨人之路”。

“巨人之路”是北爱尔兰著名的旅游景点,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下图示意巨人之路景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巨人之路”的一根根石柱形成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地壳运动引起的岩石断裂下陷

B.长年海浪的侵蚀拍打作用

C.熔融的岩浆迅速冷却收缩凝固

D.强大海风的吹蚀风化作用

2.构成“巨人之路”的岩石属于

A.变质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喷出岩

3.构成“巨人之路”的这类岩石往往具有

A.层理构造B.气孔构造C.片理构造D.板状构造

【答案】1.C2.D3.B

【解析】考查岩石类型、特点及成因。

1.读材料可知,由材料第一句“大约5000多万年前英国北爱尔兰东部火山活动非常活跃”可以推断,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是火山喷出的岩浆遇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冷却收缩凝固形成。

“巨人之路”由数万根大小均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成一条绵延数千米的堤道。

根据岩石的形成条件,玄武岩属于喷出岩,只能是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的,故选C。

2.由上题可知,“巨人之路”石柱是由火山活动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的构成,石柱组成的岩石是玄武岩,玄武岩属于岩浆岩中的喷出岩。

故选D。

3.喷出岩是岩浆喷出地表迅速冷凝形成的,由于地表条件复杂,使喷出岩具有很不相同的地质特征。

这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流纹、气孔构造或含有原生节理时,工程性质变差,孔隙度增加,抗水性降低,力学强度及弹性模量减小。

喷出岩尤其是玄武岩往往具有气孔构造;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和板状构造。

故选B。

南迦巴瓦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雅鲁藏布江在此的一个形转身,造就了这里罕见的高山峡谷地貌。

南迦巴瓦峰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纬度偏高约1.6°,但自然带谱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在我国境内绝无仅有,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

下图示意南迦巴瓦峰和珠穆朗玛峰自然带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相比,南迦巴瓦峰北坡自然带谱多的主要原因是

A.山麓海拔低,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B.相对高度大,植物种类多

C.所处纬度偏低,山体高耸陡峻

D.临近河谷,水汽充足降水多

5.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明显低于珠穆朗玛峰南坡,其差异的影响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气温D.植被

6.南迦巴瓦峰地区被称为我国的“自然博物馆”,其依据是

A.垂直自然带谱丰富B.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C.生态保持平衡状态D.地质演化进程漫长

【答案】4.A5.C6.A

【解析】考查山地垂直地带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4.读图可知,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相比,南迦巴瓦峰北坡山麓海拔偏低,这是南迦巴瓦峰北坡自然带谱多,气候垂直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A正确;两山北坡相对高度相差不大,B错误;南迦巴瓦峰相对珠穆朗玛峰纬度偏高,C错误;从材料中可知,南迦巴瓦峰北坡濒临雅鲁藏布江谷地,但珠穆朗玛峰北坡也临近绒布河谷,D错误。

故选A。

5.结合上题的分析及材料可知,南迦巴瓦峰南坡与珠稚朗玛峰南坡的降水都比较丰富,但南迦巴瓦峰比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纬度偏高约1.6°,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同坡向的雪线越低,故南迦巴瓦峰南坡雪线明显低于珠穆朗玛峰南坡,其差异的影响因素是气温。

故选C。

6.解答此题,关健是理解“自然博物馆“的涵义。

自然博物馆“应该是自然环境的独特和多样”。

读材料可知,南迦巴瓦峰“自然带谱的丰富性和完整性在我国境内绝无仅有,是我国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馆”。

故南迦巴瓦峰地区被称为我国的“自然博物馆”的依据是垂直自然带谱丰富。

故选A。

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城市2000年、201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从2000年到2015年,图示城市明显减少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铁路和公路用地

B.耕地和林地

C.河流和工业用地

D.城镇建设用地

8.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构成的变化,易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A.城市地下水水位上升

B.雾霾天气频发

C.热岛效应增强

D.蚊蝇害虫肆虐

9.解决该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A.建立污水处理厂

B.将工业大规模外迁至郊区

C.实现垃圾资源化

D.增加和合理规划城市绿地

【答案】7.B8.C9.D

【解析】考查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与构成的变化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的有效措施。

7.从两幅图的对比可以看出.与2000年相比,2015年该城市小麦种植区(耕地)和森林区(林地)减少,而城区(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扩大。

故选B。

9.解决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应该是“治本”之策,那就是增加城市绿地,合理布局城市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实现生态良性循环。

故选D。

陕西省榆林市煤炭、天然气等能源富集一地,组合配置好,国内外罕见。

该市依靠能源优势,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便是成功的案例。

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于榆林市区西部,是集煤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为一体的大型煤化学工业生产基地。

下图示意榆林市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制约榆林市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原因是

A.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

B.人口密度小,劳动力极为短缺

C.交通落后,基础设施欠完善

D.农耕历史悠久,经济长期落后

11.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节约资源,防止资源枯竭,增强市场竞争力

B.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

C.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高端制造业发展

D.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答案】10.A11.B

【解析】考查榆林市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原因,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建设的主要目的。

10.能源化工工业是耗水量很大的行业,根据经纬度判断愉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的黄土高原,这里气候比较干燥,生态环境脆弱。

榆林市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脆弱成为制约能源化工工业规模扩大的主要原因。

故选A。

11.由材料“在循环经济和生态型重化工业发展的道路上进行着有益探索可知,榆横生态型能源化工产业园是榆林市“有益探索”的产物,其目的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延长产业链,减少环境污染。

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是一个位于印度洋上“既穷又富”的非洲岛国。

该国“穷”在工业基础薄弱,以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手工业为主;“富”在地理位置好,蕴藏着丰富的矿产、森林和渔业资源,有众多的旅游胜地;2/5的土地上覆盖着热带雨林,80%的物种在世界的其他地方见不到。

但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很大破坏,矿产资源滥挖乱掘的现状十分严重。

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的位置、水系及雨林分布。

(1)简述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表现。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3)说明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4)请就如何推进马达加斯加岛资源开发、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

(1)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变薄,肥力下降;大气降水变率增大,旱涝灾害多发;河流流量变化大,含沙量增加;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有些物种濒临灭绝。

(2)人类过度垦殖放牧、过度砍伐雨林、滥挖乱掘矿产资源,使地表裸露,流水侵蚀加剧;雨林的大面积砍伐,使动植物栖息地缩小,物种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损。

(3)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壤肥力下降都会影响农作物产量;河流暴涨暴落,引起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的稳产和高产;环境恶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降低旅游资源价值,直接影响旅游业发展;滥挖乱掘矿产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影响采矿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

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生活环境质量差。

(4)将资源开发、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进行统一规划,建立与实施相关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严格依法采矿,禁止乱采滥挖、破坏性开发资源现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农业、绿色旅游和循环经济,减轻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

【解析】考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表现,原因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议。

(1)考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表现。

读材料可知,近年来马达加斯加岛的生态环境已经遭到很大破坏,矿产资源滥挖乱掘的现状十分严重。

根据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分析,矿产资源滥挖乱掘会破坏地表植被,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加,旱涝灾害多发,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

(2)考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是人地关系不协调的结果。

马达加斯加岛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破坏雨林植被造成。

如过度开垦、过度砍伐、滥采资源,破坏地表植被,使地表裸露,使流水侵蚀加剧,生物多样性受损等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3)考查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生态环境恶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是多方面的,直接影响到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

水土的恶化影响农作物产量;水文恶化引起旱涝灾害,影响农作物的稳产和高产;滥挖乱掘矿产资源,影响采矿业和加工工业的发展;环境恶化影响居民的生活与身体健康等。

(4)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建议。

推进马达加斯加岛资源开发、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建议,属于建议措施之类的问题。

从教育措施、管理措施、法治措施等方面分析。

如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禁止乱采滥挖;应统一规划,立法执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生态农业、绿色旅游和循环经济。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湟水流域是青海省气候条件较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全省近60%的人口、52%的耕地和70%的工业分布于湟水流域。

该区域在柴达木盆地开发和青海经济发展中占据“强东拓西”的战略位置,是国家开发大西北的重要窗口。

随着人口增加和国民经济发展,湟水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

左图示意湟水流域,右图为西宁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统计图。

(1)根据西宁的气候统计资料,分析湟水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湟水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分析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经济给湟水流域带来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4)针对湟水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答案】

(1)湟水流域属于半干旱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300—400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整个流域径流量较少,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区;降水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季节变化很大,因而河流径流量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

(2)有利影响:

自古以来湟水流域为当地生产和生活提供水资源,使该地区成为青藏高原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

不利影响:

湟水流域径流量较少,难以满足该流域当前的生产与生活用水;径流量年际和季节变化大,加重了水资源的紧张状况,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湟水流域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垦殖、放牧和樵采规模扩大,工业、交通和城市用地面积扩大,易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会产生大量的生产、生活废水,若无节制排放,则使湟水流域遭受污染,导致水质性缺水现象;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多,人们过度开发,水资源面临枯竭。

(4)依法对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建立节约型社会,倡导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恢复植被,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治土地荒漠化;跨流域调水,实施引大(通河)济湟(水)工程;加强水源地的保护;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水污染防治。

【解析】考查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1)考查湟水流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

读西宁的气候统计资料图可知,湟水流域属于半干旱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300—400mm,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因而整个流域径流量较少,集中分布在河谷地区;水资源时间分布特点:

降水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季节变化很大,因而河流径流量夏秋多,冬春少,季节变化大。

(2)考查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影响分两大方面。

有利影响为当地生产和生活提供水资源,使该地区成为青藏高原人口、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

不利影响是流量较少,年际和季节变化大,难以满足该流域当前的生产与生活用水,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考查湟水流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人地关系的不协调。

湟水流域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不合理的生产活动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人口和经济不断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多,水资源面临枯竭;生产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水质性缺水等。

(4)考查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措施,属于建议措施之类的问题。

从教育措施、工程措施、管理措施、法治措施等方面分析。

如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建立节约型社会,倡导节约用水;恢复植被,防治土地荒漠化;建跨流域调水工程;依法对流域水资源实行统一管理;加强水污染防治与水源地的保护等。

请考生在第43、44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14.【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处浙江省西南部的丽水市,素有“浙江绿谷”之称。

这里一年中有296天空气质量达到了优良等级。

清洁的空气成了吸引游客的最大卖点。

但当地人们认为,光有好空气还不够,还需要提供游客所需的服务设施和农家乐项目。

为此他们利用山、水、林、草和耕地打造农家乐项目,修筑联系境外的道路,使之平坦,不断满足游客们吃、住、行、玩、购、娱等方面的旅游需求。

好生态引来的不光是游客,还打造出了“丽水香菇”“丽水油茶”“丽水高山蔬菜”等知名品牌。

近年来,村民的收入不断翻番,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下图示意丽水市优美的生态景观。

分析丽水生态旅游业的兴起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答案】丽水市生态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基础设施建设、交通运输、餐饮、旅店、商贸等行业的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也促进了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扩大消费市场;旅游业势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也提高村民们的职业素养,提高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

【解析】考查生态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经济、资源、人口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发展生态旅游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生态旅游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旅游有利于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交通、餐饮、旅店、商贸等)的发展;生态旅游走“保护促发展,发展促保护”的永续发展之路,环境保护的同时促进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与生产,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发展生态旅游业,有利于完善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提升管理服务,提高村民们的职业素养和精神追求,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生态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了国民经济收入,扩大了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就近转移,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巨大的就业压力。

15.【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当许多中国人为美丽的城市夜景感到骄傲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不夜城”恰恰是中国光污染的重灾区。

打造“不夜城”的并非只有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就连一些中小城市也在纷纷追逐“白亮工程”。

夜幕降临,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有些强光束甚至直冲云霄,使得夜晚如同白天一样。

下图示意灯火辉煌的“不夜城”。

简述“不夜城”给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答案】危害:

生活在“不夜城”的人们,夜晚难以入睡,人体生物钟被打乱,影响身体健康,也导致白天工作效率低下;长期受强光的辐射,影响城市及其周围生物的生长繁殖,生物多样性受损;耗资巨大,用电量惊人,浪费严重,违背“低碳”生活理念。

措施:

加强专题性研究与实践;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出完善的光污染监测方法,采取行之有效的监管;加强“低碳”理念宣传,加强人们环保意识。

【解析】考查“不夜城”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不夜城”的危害:

由于“不夜城”的人们生活作息不规律,故打乱人体生物钟,影响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光污染与辐射,影响生物多样性;耗电多,浪费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