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移植常规.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98271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脏移植常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心脏移植常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心脏移植常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心脏移植常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心脏移植常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脏移植常规.docx

《心脏移植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脏移植常规.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脏移植常规.docx

心脏移植常规

一、心脏移植术前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1、血液学与凝血机制有关检查:

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

2、生化检查:

肝肾功能电解质、糖耐量试验、血脂,动脉血气分析。

3、大小便常规及大便OB试验。

4、细菌学检查:

咽部、中段尿及痰细菌培养,女性病人应做阴道分泌物细胞学与细菌学检查,PPD试验以及ESR、CRP。

5、病毒血清学检查:

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病毒抗体;HIV抗体,梅毒抗体,CMV抗体,疱疹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抗体。

6、免疫学配型检查:

ABO血型测定、HLA分型,淋巴细胞毒抗体试验,PRA。

(二)、特殊检查

1、心脏专科检查:

右心导管(或Swan-Ganz管)全套检查,以了解CI、PAP、PVR等,肺血管对纯氧及血管活性药物(如PGE1等)反应性。

2、超声心动图检查:

了解FS、EF、瓣膜和各房室大小等。

全腹B型超声检查。

3、胸部X线片:

了解肺部、心脏及血管情况。

4、12导联心电图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

5、肺功能测定(年龄>50岁者)。

二、受体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一)、适应症

1、终末期心力衰竭伴或不伴有室性心律失常,经系统完善的内科治疗或常规外科手术均无法使其治愈,预测寿命<1年。

2、其他脏器(肝、肾、肺等)无不可逆性损伤。

3、患者及其家属能理解与积极配合移植手术治疗。

4、适合心脏移植的常见病症:

(1)晚期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肥厚型与限制型心肌病,以及慢性克山病等;

(2)无法用搭桥手术或激光心肌打孔治疗的严重冠心病;

(3)无法用矫治手术根治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如左心室发育不良等;

(4)无法用换瓣手术治疗的终末期多瓣膜病者;

(5)其他难以手术治疗的心脏外伤、心脏肿瘤等;

(6)心脏移植后移植心脏广泛性冠状动脉硬化、心肌纤维化等。

(二)、禁忌症

1、绝对禁忌症

(1)全身有活动性感染病灶。

(2)近期患心脏外恶性肿瘤。

(3)肺、肝、肾有不可逆性功能衰竭。

(4)严重全身性疾患(如全身结缔组织病等),生存时间有限。

(5)供受者之间ABO血型不一致。

(6)经完善的内科治疗,肺动脉平均压>8.0KPa(60mmHg),肺血管阻力(PVR)>8Wood单位。

(7)血清HIV阳性者。

(8)不服从治疗或滥用毒品,酒精中毒者。

(9)精神病及心理不健康者。

(10)近期有严重肺梗塞史。

2、相对禁忌症

(1)年龄>65岁者。

(2)陈旧性肺梗死。

(3)合并糖尿病。

(4)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病变。

(5)慢性肝炎。

(6)消化性溃疡病,憩室炎。

(7)活动性心肌炎巨细胞性心肌炎。

(8)心脏恶液质(如体质差、贫血、低蛋白血病、消瘦等)。

三、受体移植前的维持治疗

1、正性肌力(如地高辛、多巴酚丁胺、多巴胺、米力农等)、积极利尿(速尿、氢氯噻嗪、安体舒通、武都力等)、扩张血管(ACEI类、硝酸酯类等)等药物治疗。

2、限制每天液体的摄入量,并准备灌肠类药物(开塞露等)。

3、抗心律失常的治疗(可达龙、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利多卡因等)。

4、必要时可考虑应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心室辅助装置等措施,以防治严重的心源性休克,作为过渡至获得供心进行移植手术。

5、注意休息,慎防感冒。

6、术前评估受体心理素质,全面的心理护理,同时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准备手术同意书。

7、准备无菌隔离室及物品。

四、供体准备

(一)、组织配型

1、ABO血型相容性试验。

2、淋巴细胞毒抗体试验PRA>10%者为阳性。

3、淋巴细胞交叉配合试验。

4、HLA配型(尤其HLA-A、-B与DR配型)。

(二)、供体的选择

1、供体年龄一般认为男性应小于40岁,女性小于45岁。

2、供心大小一般要求供者体重与受体体重相差应在20%以内,合并肺动脉高压者推荐用超大供心。

3、性别影响较小,男供体女受体,或男供体男受体,女供体女受体。

4、病史无心脏病史和可能累及心脏的胸外伤史。

无恶性肿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败血症、HIV抗体阳性等病史。

心功能正常,无严重低血压(超过5分钟)、无心跳骤停、未作过心内注药等情况。

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结果正常。

了解吸烟吸毒史。

5、组织免疫配型ABO血型一致,PRA<15%。

6、输血前全套检查。

(三)、供体的准备

1、呼吸系统的处理脑死亡病人心脏尚未停跳,应立即行气管插管进行辅助呼吸,以确保供体的呼吸功能。

2、循环系统的支持。

3、调整酸碱与电解质平衡力求调整在正常生理状态。

4、其他对症治疗如调整体温、伤口包扎止血等措施。

五、心脏移植手术术式

1、经典法(StandardHT;Shumway、Lower)

供心的植入从左房袖口与受者残余左房部分开始,右边的缝线把供者左房壁与病人的房间隔相连,开始右房连接,肺动脉的连接用标准的端端连接方式以4-0prolene缝线进行缝合。

接口打上标志以便进行后来右室的排气,最后进行主动脉端吻合。

在牢固的缝合心脏之前,每个心腔内加入等渗的冰盐水,同时在缝好每根缝之前,往心包里加入等渗冰盐水,以便获得移植过程中的低温。

在阻断钳移开之前,注意左心系统的排气。

在主动脉先前放置好的荷包缝合处,放置一个排气针,同时向肺通气将气体从左室及右室排尽,然后打紧缝线。

肺动脉缝合注意避免血管扭曲。

放置普通的引流管以及起搏导线,常规关闭胸腔切口。

2、双腔静脉法(Bi-venacavaHT,Sarsam)

特点:

操作上要比心脏原位移植法简单,减少了左房吻合漏血的机会,吻合口较多(左房-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主动脉-肺动脉5个),速度稍慢,术程长,吻合口漏血多见。

术后右房、左房的几何结构无明显改变,避免了心房内血流紊乱及房室瓣返流。

手术操作方法除左房吻合按标准法进行外,其余操作基本与心脏原位移植方法相同。

六、心脏移植ICU治疗常规

(一)、术后呼吸循环维护:

术后早期注意右心功能维护,减轻心脏负担:

1.控制液体入量、尽量减轻容量负荷。

2.强心:

术后常规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必要时以异丙肾上腺素调节心率在90-110bpm左右,待心功能稳定后逐渐减量(先减多巴酚丁胺,逐渐减停多巴胺)。

3.加强利尿:

术后头48-72小时内加强利尿,减轻右心前负荷,保护肾功能,减轻肺部渗出。

4.降低肺动脉压力:

术后早期监测心功能、肺动脉压力及肺血管阻力,必要时使用PGE1等降低肺动脉压。

5.呼吸机辅助方式:

SIMV+PSV+PEEP(<3mmHg),待呼吸循环稳定尽早脱离呼吸机。

(二)、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三联方案:

CsA+Cellcept+Prednisone):

1、免疫诱导:

术前2h应用舒莱20mg,术后4天重复一次共2剂。

或术前2h应用赛尼哌1mg/kg,术后每14天重复一次共5剂。

2、MP(甲强龙)术中用1000mg,术后给予125mgivQ8h×4,然后1.5mg/kgiv,再0.5mg/kgivQ8h×3,脱机拔管后口服Prednisone0.5mg/kgQ12h。

Prednisone减量一般每3日减10mg,至10-15mg/d后维持3-12个月。

3、Cellcept(骁悉,MMF):

脱机拔管后尽早开始口服2g/d(分Q12h口服)。

4、首选他克莫司: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循环稳定、肾功能正常(Scr≤150umol/L)时即可口服:

0.1-0.15/kg.d(分Q12h口服)

次选CsA(环孢霉素A):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循环稳定、肾功能正常(Scr≤150umol/L)时即可口服:

4-6mg/kg.d(分Q12h口服)

注:

他克莫司监测谷值第1年在10-15ng/ml左右,1年后维持5-10ng/ml左右。

(根据肝功能恢复情况及心脏彩超结果进行调整)。

CsA监测谷值第1年在250ng/ml左右,1年后维持150ng/ml左右,峰值大约1000-1300ng/ml左右(根据肝功能恢复情况及心脏彩超结果进行调整)。

(三)、器官功能维护

1、胃肠道:

常规给予抑酸剂(洛赛克40mgq12h)。

2、肝功能:

保护肝功能。

3、肾功能:

利尿,后期合并高血压者可口服钙拮抗剂保护肾血管。

4、预防感染:

选用广谱抗生素(舒普深3.0ivQ12h),注意抗病毒和抗真菌。

(四)、术后常规检查:

1、ECG:

Q6h-48h。

2、心脏超声Qd,动态了解FS、EF、右房及三尖瓣、二尖瓣返流程度及心包积液情况。

心功能稳定后,间隔时间延长。

3、咽试培养、痰培养、尿培养、导管尖培养,结合药敏选用敏感抗生素。

4、胸片Qd或Qod;

5、心内膜心肌活检(EMB)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是目前诊断排斥反应的唯一可靠方法,能够使排斥反应得到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术后头1个月每周查1次EMB。

6、肝肾功能及血糖监测;

7、血常规:

了解白细胞、淋巴细胞等变化(白细胞<8.0×109/L应引起注意)。

(五)其他:

1、各种有创管道一般于术后2~3天拔除;胸引管在引流量<100ml/d后拔除;尿管及动脉测压管可在术后第2-3天拔除;中心静脉导管一般术后第4-7天拔除,需要保留时可更换导管或位置.

2、控制体重:

激素的应用,避免患者过度进食造成体重增加过快,每日清晨饭前测体重。

3、应用大剂量类固醇激素,会导致血糖升高,因此饮食中要适当限制糖的摄入。

4、应用他克莫司,注意监测肾功能,SCr>200umol/L,考虑减量或换药。

5、应用甲基强的松龙进行免疫抑制,须注意大剂量类固醇药物的不良反应,如高血糖、口腔溃疡、消化道出血、精神症状、感染、继发性白细胞计数增高等。

6、强烈排斥反应可由大剂量激素来逆转,MP1.0ivqd×3d。

也可用抗人胸腺免疫球蛋白ATG100mg/d(即复宁)。

7、患者口服抗排斥药物消化道反应严重时,可将药物用果汁融解、涂抹于蛋糕面包上后服用。

早期服他克莫司、Cellcept、Prednisone时注意时间间隔,若服用后30min内发生呕吐,观察有无药物吐出,注意补药。

后期血药浓度相对稳定,若无完整药物吐出,晚上服用的药物也可稳定治疗药物浓度,不必补药。

七、心脏移植术后病房诊疗常规及随访

(一)、术后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三联方案:

他克莫司+Cellcept+Prednisone):

1、他克莫司(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循环稳定后,即可口服)0.1-0.15mg/kg/d。

Fk506全血浓度谷值:

第1年10-15ng/ml左右,具体尚需根据肝功能恢复情况及心脏彩超结果进行调整。

2、Cellcept:

1-1.5g/d(注意监测血象)。

3、强的松从第4天开始减量,每日减5-10mg,至0.2mg/kg.d,(10-15mg/d),持续6个月以上。

(二)、术后一般处理原则

1、维护心功能、调整容量负荷。

2、免疫抑制治疗:

他克莫司+骁悉+强的松口服。

监测血中Fk506谷值浓度,调整他克莫司治疗剂量,Fk506全血浓度谷值,第1-3月:

15ng/ml;第4月起:

12-15ng/ml;第6个月后:

10-12ng/ml;1年后:

5-10ng/ml。

谷值低于10ng/ml易出现排斥反应,高于20ng/ml易致肾毒性反应。

谷值测定为晨服药前半小时抽血送检。

3、注意监测血常规、心电图及心脏超声变化,观察排斥反应征象。

4、注意观察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动态监测白细胞及分类、肝肾功能等。

5、感染的监测及预防:

(1)适当隔离。

(2)有留置导管存在时应用静脉抗菌素。

(3)抗病毒(更昔洛韦1-3个月),预防真菌感染。

(4)监测体温,通过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痰液、尿液及其他分泌物培养,胸片等检查以早期诊断感染的存在,及时采用更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6、稳定内环境:

监测血钾及血糖、血钠。

7、维护各器官功能:

保护胃粘膜;保护肝功能;维护肾功能,利尿。

8、控制体重:

避免过度进食造成体重增加过快。

(三)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处理原则

1、感染

(1)感染是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特别是在最初半年,其中细菌感染占30-60%,病毒感染占20-50%。

(2)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呼吸系统,其他部位为血液、皮肤、皮下组织、颈部、胃肠道、心内膜、心肌、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

(3)减少感染发生率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①免疫抑制剂用量应维持在最低有效水平;

②尽量早期下床活动;

③保持术后监护室的无菌状态,对接触患者的一切必需物品要注意无菌,工作人员应使用消毒液洗手后再操作,必要时戴无菌手套;

④密切监测感染,勤做病原学检查。

(4)诊疗原则

①根据症状、体征、胸片、血常规、血培养、痰细菌学、纤维支气管镜检等诊断。

②治疗原则:

在培养结论之前,先使用认为最合理的抗菌素,且有两种抗菌素联合使用,甚至追加第三种抗菌素,培养+药敏是选用依据。

2、急性排斥反应

(1)发生率:

通常在心脏移植术后的几天至2周出现。

(2)诊断:

①临床表现:

急性排斥早期可无任何症状及体征,晚期出现心衰(主要右心衰)。

②胸片及心电图改变:

胸片出现心脏扩大、肺血增多;心电图出现QRS电压下降、心律紊乱、各种类型的传导阻滞及ST段下降等,但不能作出肯定性结论。

③血液学及免疫学监测:

白细胞计数呈稳定性上升,特别地全淋巴细胞计数或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上升,但并不可靠。

④心脏超声:

急性排斥时舒张期心室功能改变,但此时已不在早期。

⑤EMB:

能较早地作出急性排斥的诊断,此时绝大部分心肌处在可逆性变化阶段。

(3)治疗

对发生急性排斥即可开始增加甲强龙治疗,1000mg静滴三天,以后改为泼尼松口服。

疗程同时增加他克莫司口服量,然后再逐渐减量。

3、慢性排斥反应

(1)临床表现:

其多发生在术后6-12个月,特别是一年以后。

病程进展缓慢,往往呈隐匿性,移植物功能渐减退,无痛性心肌缺血或心衰、心律失常。

(2)诊断:

根据上述临床表现,应作心肌活检,可见典型洋葱皮样A病变等慢性排斥的病理变化。

(3)治疗及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①合理调整免疫制剂的种类和剂量,避免不足和过量,防止对移植物的毒性作用加重慢性排斥的损害,不得突然停用和随意更换免疫抑制剂。

②及时防治感染。

③纠正血液流变学(血浆集粘度、血小板聚功能)和血脂、血糖异常。

④定期监测移植心脏功能和冠脉造影。

4、恶性肿瘤

在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病人中,各种类型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均增高,以发生淋巴瘤最多。

有提到采用减少或停用免疫抑制剂、局部肿块切除或放疗方法治疗。

(四)、免疫抑制剂治疗的并发症及预防

1、他克莫司所致并发症及预防

①肾毒性

临床症状:

他克莫司血中浓度上升时出现少尿或无尿,血中浓度下降则尿量恢复至正常。

诊断及治疗:

应降低或停用他克莫司,速尿对治疗他克莫司引起的少尿有明显好处,但严重无尿者偶尔需短期内血液透析。

预防:

监测肾功能及Fk506血浓度。

②高血压

心移植术后第一年,绝大部分患者可发生高血压,肾功能表现完全正常。

第二年以后,85%患者有显著高血压,且需进行治疗。

治疗与通常高血压病治疗相似。

常用钙离子拮抗剂有利肾功能保护。

③神经毒性

表现有震颤、肌肉软弱无力,有时出现肌肉痉挛,特别地在腿部较明显,常合并有低镁血症。

治疗有补充镁,有时减少皮质类固醇用量也可以使震颤得以改善。

④高胆固醇血症

术后绝大多数出现血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上升,目前认为与他克莫司及皮质类固醇有关。

对于血胆固醇上升者,常与加速广泛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慢性排斥)有密切关系。

坚持低胆固醇饮食,虽有降脂药,但副作用较大,不常使用。

⑤其他包括多毛症、齿龈增生、骨质疏松、肝功能下降等,注意观察及监测。

2、Cellcept或Aza所致并发症及预防

主要为骨髓抑制,使患者发生轻度贫血及白细胞下降,当白细胞下降至4*109/L以下时,应考虑停用。

其他副作用有腹泻、胰腺炎、肝功能下降等注意监测。

3、皮质类固醇并发症及预防(并发症较多,有的危害严重)

(1)骨质疏松症及骨无菌性坏死:

机制不清,为较重并发症。

骨质疏松症致常出现多个椎体压缩性骨折。

骨无菌性坏死,最常受累的部位为髋关节,其次为膝、肩及肘关节。

治疗主要手段为停止或降低使用类固醇,对关节功能障碍者可考虑作人工关节置换。

(2)糖尿病:

尤其是当发生急排时而使用甲泼尼龙作冲击治疗时,血糖明显升高,应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发生严重糖尿病时,必须减量或停用,可使用胰岛素治疗。

血糖稍有上升者,可依靠控制饮食及增加运动训炼控制。

(3)消化道并发症

最常见和最严重的为胃及十二指肠出血。

预防要求对高发性溃疡者,使用洛赛克40mgivBid。

(五)、心脏移植术后的随访:

1、术后随访的方式

(1)术后宣教,让患者了解:

①心脏移植术后的生活方式必须改变;

②术后用药的重要性及有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及并发症;

③要坚决服从各项侵入性检查方法;

④要按时服用各种药物;

⑤如有可能,可自已完成脉搏、血压、体温、体重等记录。

(2)建立档案、数据库

(3)每月专人电话随访

(4)医师随时指导治疗

(5)患者定期复查

2、随访内容

(1)每日、月常规检查及监测

(2)术后定期返院复查(2.5月、6月、1年)

(3)常规心肌活检

(4)急诊心肌活检

(5)定期冠状动脉造影和血管内超声

(6)包括:

①感染的监测

a.每日测定体温;

b.定期行胸片、尿、痰、血等的检查;

c.发现有感染的可能时,应立即入院作进一步检查并治疗。

②药物副作用监测

a.记录经常使用的药物;

b.定期检查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是否已使患者产生了并发症。

③慢性排斥反应的监测

a.观察是否出现疲劳、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等症状;

b.定期行心电图,必要时应当定期或随时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从而确定是否有慢性排斥引起的广泛性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

c.年的随访,以年为单位进行一次综合性评估

a)淋巴结、前列腺、乳腺、骨盆、眼球晶体检查,胸片、血常规、肾功能、血糖、血胆固醇检查;

b)怀疑肿瘤发生时要作活体组织检查;

c)每年一次冠状动脉造影或多排CT检查;

d)怀疑骨质疏松症或骨无菌性坏死、压缩性骨折,及时拍骨骼X光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