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856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59 大小:30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9页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1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docx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1、《忆读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积累词语;了解作者的读书经历;学习对比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读书的快乐,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懂得“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不同年龄段的读书生活对她的影响,体会作者的读书心得。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1、导入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女作家寥若晨星。

世纪老人冰心是文学界的常青树,从19岁成名到耄耋之年仍在创作。

她能取得这么高的文学成就与她的勤奋读书是分不开的。

她是怎么读书的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她的文章《忆读书》。

二、新授

(1)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写了什么)

1.老师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8自然段(老师谦言自己抛砖引玉,以有感情的朗读来带动学生的情绪,迅速切入文本),学生各自放声朗读课文余下部分。

(散读)

要求:

划出自己难理解的词语,然后课堂交流。

强调:

以下几个词语的读音:

(若无ppt,学生读的时候写到黑板上)

笸(puo)箩(luo)天罡(gang)地煞(sha)消遣(qian)烦琐(suo)堆砌(qi)

注意文中的成语(课本第116页):

津津有味一知半解栩栩如生怒发冲冠无病呻吟(无病而呻)(每个齐读两遍)

2.紧扣题目思考:

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本文主要内容是:

冰心回忆了她读书的经历,和有关读书的感受。

(标题就是本文内容的概括,抓住“忆”字)

(二)分析课文,朗读体味。

(怎样写的)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读书经历的?

——时间顺序(作者一生爱读书)

表时间的词语:

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

到了中年以后;1986年;1989年。

2.对于读书,文中作者有许多感受,请圈划出描述这些感受的词句,朗读交流。

要求:

朗读圈划的句子一定要结合作者当时的情感

(学生发言讲到相关(7)、(8)语句时,顺势穿插“对比”的知识和分析“好书的三个标准”。

(1)《三国演义》:

这是作者读的第一本书,所以印象特深刻,写得最详细。

抓住‘咬了牙’‘居然’‘哭’等词,这与后文“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也相照应。

(2)《聊斋志异》:

这对“我”的作文很有帮助。

(3)《水浒传》:

着力描写的人物,都有其自己极其生动的风格。

(4)《精忠说岳》:

没什么印象。

(5)《满江红》《声声慢》:

酷爱古典诗词,能背,十分动人的,写尽…情绪。

(6)林译小说:

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7)《红楼梦》:

才尝到“满……一……”,“一个……的滋味”(不同年龄读同一本书的前后感受的对比)

(8)

对《西游记》精彩《水浒传》人物栩栩如生

《封神榜》烦琐《荡寇志》人物索然无味

现代文艺作品的比较:

从脑中抹去;

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9)第13自然段:

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

(10)文章末尾: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小结:

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为“忆读书”服务。

(写作方法是为文章内容服务的)

从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表达等三方面,通过对比(两种事物相对比较)看出作者评判好书的标准。

指出全文末句从总体上概括了作者的读书感受。

全班有感情地齐声朗读第11自然段到文章末尾。

3.“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3个分句各自强调的重点是什么?

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给同学们2分钟左右的讨论时间,可以组为单位)

(先从课文中找依据)

——A读书好:

开卷有益(对写作有益;读书是最大的快乐,让自己懂得做人处世的道理)

多读书:

博览群书(数量要多、品种要多,涉及古今中外。

)可罗列文中提到的各本书。

读好书:

择善从之(要学会选择,因为只有好书才能让自己怡情知理。

无意义的书不要读,注意文中好书的三个标准。

B在意思上层层递进。

再齐读(第二次)(注意重音)这句话。

(3)总结:

(1)全文紧扣题目“忆”字,按时间顺序叙述,条理清晰。

(2)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作者的情感倾向。

(老师指着板书,试着让学生用“记叙了…表达了…希望…”总结。

本文记叙了作者自己亲身的读书经历,表达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乐的情感以及对读书的认识,希望我们少年儿童认识到“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3、作业布置

1.必修作业:

积累词语,按格式抄写;翻阅词典了解成语的含义。

2.选修作业:

你读的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哪本书?

准备一段内容简介,下节课与同学交流。

附板书设计:

读书好开卷有益

忆读书(经历感受)多读书博览群书

冰心时间对比读好书择善从之

看天读书

晋朝的车胤用袋子装了萤火虫,凭借微弱的萤光读书;孙康却是在雪地里,凭借白雪映出的微光读书。

一次,孙康去拜访车胤,没有看见,便问他到哪儿去了,看门人答道:

“到外面捉萤火虫去了。

”不久,车胤回访孙康,见他悠闲地站立在庭院中,便问:

“你为啥不读书呢?

”孙康答道:

“我看这天气不像要下雪的样子。

”让人哭笑不得的小偷第一次,出国回来,刚下火车,发现包的拉链被拉开了。

打开一看,资料还在。

不过资料的空白处多了几排小偷写的字:

这么漂亮的包,里面不放钱,你没钱摆什么阔?

浪费我的感情第二次,我白天在家休息,正在上网的时候,忽然听到厨房有声音传过来,我轻轻地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个小偷撬我的防盗门窗。

我走过去对他说:

“你要干什么,再不走我就报警。

”那贼不慌不忙地收起工具,然后对我甩出一句话:

“你有病呀,家里有人,出个声呀!

害得老子白忙了半天。

”说着转身走了…… 第三次,我一个人在街上散步,一个10来岁的小男孩掏我的衣服口袋,我转过脸对他说:

“小孩,掏什么?

”“废话,当然是钱了。

”小孩答道。

我看他是小孩子,就吓唬他说:

“我没有钱,你不用再来掏,要不然送你去公安局。

”小孩瞪了我一眼说:

“你没有钱,还凶什么凶?

”说完气呼呼地走了,我一时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第四次,我下夜班回家,已经很晚了,我在卫生间洗漱,忽然听到门口有动静,好像是有人在门口撬我的锁。

于是我大喝一声:

“谁?

在干什么?

”谁知道那贼却在门口答道:

“这么晚了还不睡觉,搞什么搞?

”说完就没有声音了。

我一时不知所措,哭笑不得……

3、蚯蚓一家这天很无聊,小蚯蚓就把自己切成两段打羽毛球去了,

蚯蚓妈妈觉得这方法不错,就把自己切成四段打麻将去了,

蚯蚓爸爸想了想,就把自己切成了肉末。

蚯蚓妈妈哭着说:

“你怎么这么傻?

切这么碎会死的!

蚯蚓爸爸弱弱地说:

“……突然想踢足球。

6、有一对男女正在吃晚餐那个女生一直问那个男生:

你爱不爱我?

男生看了女生一眼又继续吃晚餐女生很生气又再问了一次:

你爱不爱我?

男生终于说:

爱女生又问:

那你要怎么证明?

忽然男生从口袋里拿了三十元出来,且问女生:

你有没有十元?

女生拿了十元给了男生......男生就把四十元放在桌上过了一会儿.....女生很生气的问男生:

你到底要不要证明你爱我啊!

男生说:

我己经证明了啊!

四十摆在眼前!

13、有个人一天碰到上帝......上帝突然大发善心打算给那人一个愿望......上帝问......你有什么愿望吗......那个人想了想......听说猫都有9条命......那请您赐给我9条命吧......上帝说......你的愿望实现咯......一天,那个人闲来无聊......想说去死一死算了......反正有9条命嘛就躺在铁轨上......结果一辆火车开过去......那人还是死了......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那列火车的车厢有10节......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古诗

  唐·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明·杨继盛《言志诗》:

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

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唐·颜真卿《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名言警句:

  郭沫若:

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朱熹: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

  培根: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儒林外史》:

读书好,耕田好,学习便好;创业难,守城难,知难不难。

   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奥斯特洛夫斯基:

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鲁迅:

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书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来的东西。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孙中山:

我一生的嗜好。

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

   3、成语:

   闭户读书:

〖解释〗关着门在家里埋头读书。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第八》第三卷:

“盖须切磋起明也。

见闭户读书,师心自是。

   据鞍读书:

〖解释〗在马背或驴背上读书。

后多形容学习勤奋。

〖出处〗《渊鉴类函·驴三》:

“江邻几调蓝山尉,骑驴赴官,第据鞍读书,至迷失道,家人求之乃觉。

   读书得间:

〖解释〗间:

间隙。

比喻窍门。

读书得了窍门。

形容读书能寻究窍门,心领神会。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飏翁!

你真可谓读书得间了!

你说的一点不错。

   烯荻读书:

〖解释〗然:

“燃”的本字,燃烧;荻:

芦苇一类的植物。

燃荻为灯,发奋读书。

形容勤学苦读。

〖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

   折节读书:

〖解释〗折节:

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

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出处〗《后汉书·段颎传》:

“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4、迷语:

   【单字谜】安下心来读书(猜:

字谜)谜底:

   【单字谜】春随流水去,送来读书声(猜:

打字一)谜底:

      【成语谜】读书不误人(猜:

打成语一)谜底:

开卷有益

   【成语谜】读书成才(猜:

打成语一)谜底:

不学无术

   【古今人名】刘项原来不读书(猜:

打《三国演义》人物二)谜底:

王双、文丑

    5、歇后语

    盲人读书——瞎摸

记叙文知识

记叙文是通过记叙人物,事物来表明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二,叙述和描写,记叙文的基本表现手法。

1.“六要素”,就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2.叙述的方法:

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三,人称要通篇一致。

在记叙文中,基本上只有两种人称,即“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

前者是用“我”来作为叙述的主体,后者“他”来作为叙述的主体。

用第一人称使叙述显得真切,而且标语表达细致的思想感情,用第三人称则便于超越时空的界限,更便于叙述发生在不同时间与不同地点的事情。

四,详略适当。

按照叙述的作用分,叙述可分以下两种:

详叙:

对人物或事件的叙述比较具体,详尽,使人读后能对事物有细致,具体的了解。

略叙:

即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略的叙述,使人读后只对事物有简单的轮廓性的了解。

五,描写。

描写是一种形象化的一种写作方法。

由于它和叙述结合在一起不可分割,所以也可以把它称为形象化的叙述。

从方法上来分,描写可以分为细描和白描两种。

细描:

就是运用较多的修饰词语,对事物进行较细致的描写。

白描,就是用较少的修饰词语,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简略的描写。

从内容上来分,描写又可分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

就是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通过这些描写,可以使文章中的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环境描写:

包括生活场景描写与自然景物描写两种。

这些描写不仅仅是为了形象地表现环境本身,而且还能用来衬托文章中的人物形象,泻染气氛,抒发作者的感情。

考点精析: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无一不有对记叙文阅读能力的考查,可见记叙文阅读的重要性。

从选材看,内容丰富,语言优美,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材料更多的是选择反映亲情、友情,给予人生启迪的内容。

从试题设置看,一般由主观题占主导地位,其中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多,着眼于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如2001年吉林省试题的第27题:

“有人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然而巴金的朋友‘常常显露了大量的慷慨’,又不需要报答。

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两种人生观的认识。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

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

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通讯、人物传记、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

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

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

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

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即散文);4.状物的记叙文。

三、记叙的要素:

记叙文有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

常用的有三种——顺叙、倒叙、插叙。

五、记叙的线索:

一般有以下几种——人线、物线、情线、事线、时线、地线。

六、记叙的人称:

一般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个别时候使用第二人称。

七、记叙的中心与详略:

整体感知,准确把握文章中心。

分析材料与中心的关系,理解材料的详略安排。

八、记叙文所用的表达方式:

常见的是五种——记叙、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比较复杂的记叙文,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

解题思路和技巧:

做记叙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初中三年,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

叶圣陶先生说: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我们应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

记叙文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文体。

所以,一定要掌握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方法。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信息显示:

多读、善思会有利于学习和应试。

比如,从1999年起,国家教委就倡导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

2001年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

可见,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会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体步骤如下: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明确中心。

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和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

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马克·吐温

教学目的:

1、 了解马克吐温第一次文学尝试的经历,理解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理清文章结构,学习作者前后文联系的方法;

3、 体会学习作者对详略的处理;体味学习作者幽默的语言风格;

4、 积累下列词汇:

滑稽戏谑分寸恶作剧出奇制胜六神无主煞费苦心俗不可耐心血来潮言简意赅刮目相待乳臭未干盛气凌人微不足道趾高气扬大动肝火诽谤;

教学设想:

一、两课时

二、本课教学以积累词汇为重点,以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内容为重难点;

三、本课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发挥疏导、提点作用,引导学生的思维去自己发现,自己品味;部分问题,不求统一答案,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掌握文章大意;积累课文语汇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称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生性幽默,有一次应邀去一个地方演讲。

到了那个地方的时候,他先去理了一下发,热心的理发师问他:

“先生,您是外地人吧?

”“是的。

”他回答说,“我是头一次到这里来。

”理发师又问:

“请问,您叫什么名字?

”他回答说:

“马克·吐温。

”理发师很高兴地告诉他:

“你真幸运,可以和伟大的作家马克·吐温同名。

你很幸运,今天马克·吐温今天要我们这儿来演讲,我想你会去的,是吗?

”“噢,我也是这样想。

”“你搞到票了吗?

”“还没有。

”“票全卖光了,你只有站着了。

”“真讨厌。

”马克·吐温说,“这家伙好像不大礼貌。

”理发师感到有些奇怪:

“他怎么不礼貌了?

”马克·吐温叹着气说:

“每次他讲话的时候,我都不得不站着!

马克·吐温就是这样幽默的一个人,他写的文章也幽默动人,很受人们喜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一篇文章《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二、正授

1、 自读

A、读准字音:

 伶俐(líng’lì)  差事(chāi) 编辑(jí)撰文(zhuàn)滑稽(jī) 戏谑(xuè)       煞费苦心(shà) 猝不及防(cù)言简意赅(gāi) 乳臭未干(rǔ)趾高气扬(zhǐ) 诽谤(fěi)

B、理解词语

     煞费苦心  滑稽  猝不及防  六神无主  俗不可耐  心血来潮  言简意赅

     刮目相看  戏谑  乳臭未干  盛气凌人  微不足道  趾高气扬  诽谤

一、字音及词义:

煞sh 费苦心:

费尽心机。

滑稽j :

(语言、动作)引人发笑。

猝c 不及防:

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恶作剧:

指戏弄人的、使人难堪的行动。

六神无主:

形容十分惊慌或着急,没有主意。

俗不可耐:

趣味低下,令人无法忍受。

奸笑:

阴险的笑。

心血来潮:

形容突然产生某种念头。

言简意赅g i:

言语简单而意思概括。

刮目相看: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乳臭未干:

奶腥气还没有去掉。

指人年幼或年幼无知。

盛气凌人:

傲慢的气势逼人。

微不足道:

非常渺小,不值得一谈。

趾zh 高气扬:

高高举步,神气十足。

形容骄傲自满,得意忘形。

大动肝火:

大发脾气。

C、尝试用最简短的语言概述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学生概括:

   A、马克吐温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是干什么?

编了一期《汉巴尼尔周报》,并在上面发表了一篇习作。

B、在编报的时候,他做了哪几件事?

 三件:

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增写挖苦他的注脚。

C、作者详写的是哪些,略写的是哪些?

 希金斯投河的报道,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增写挖苦的注脚详写,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略写。

D、这期报纸产生了什么影响?

 (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使这一期《汉巴尼尔周报》大大畅销,使我受到人们刮目相看,整个小镇都轰动起来。

3、速读,试理清作者的思路,弄清课文的结构:

第一部分:

(1~5自然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内容。

 第一层:

(1~3自然段)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第二层:

(4  自然段)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第三层:

(5  自然段)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脚注。

第二部分:

(6~7自然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4、细读课文,填好下表:

(可在课后完成)

事件

写   作   原   因

想        法

过        程

内      容

撰写希金斯投河报道

教材P7:

希金斯是一家和我们对立的报纸的编辑……镇里人对这事议论纷纷,而希金斯却未觉察到。

这是个好机会,我信迷这件事非常滑稽,发表出来没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而且用猝不及防的恶作剧去攻击附近一家报纸的编辑,“看到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我煞费苦心地写了这件事的详细报道,还画了一组粗糙的插图。

文章的标题带有讽刺意味“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正文是这件事的详细报道,插图中有一幅画画的是希金斯身穿衬衫,涉水过河,一手提灯笼,一手拿手杖,试控水的深度。

撰文嘲笑

两位知名

人士

不仅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而且也由于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责任。

 

 

 

给新来的外乡人增写挖苦他的脚注

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迷。

他每周给报纸写一首新颖的“诗”,表达他的最新感受,我编的那一期就有。

心血来潮

在他诗的下方登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辛辣的脚注。

教材P9:

我们发表这样的东西……不要再利用本报专栏。

三、自读课文,体会。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精析,体会课文语言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上节课布置作业并进行校正:

 (上节教案第二步第4小步)

二、再读课文,分析:

 1、作者认为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在哪儿得到了体现?

“我认为,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见的聪明孩子。

(听到希金斯事件,就想到“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外乡人的诗发表时,“心血来潮”,登入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辛辣的脚注,等。

 “是一个求上进、有志气的少年”(很认真的去办那一期报纸,“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责任”等。

 2、你认为,除了这些之外,作者还有哪些品质?

(学生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参考:

正直,有正义感——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

嘲笑的都是些“我”认为应该受到嘲笑的人。

    能干——“这一期的报纸大大畅销”,“登记了从未有过的三十三个新订户,还有摆在那里的成捆的木柴、卷心菜、豆子及卖不出去的萝卜……这些东西足够一家人食用两年。

胆大——年少却敢敢于嘲笑对立报纸的编辑,于嘲笑那些知名人士,敢于挖苦那个外乡人;敢于面对那些被激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