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年处理量为26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6951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82.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年处理量为26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精品年处理量为26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精品年处理量为26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精品年处理量为26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精品年处理量为26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年处理量为26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

《精品年处理量为26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年处理量为26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年处理量为26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docx

精品年处理量为26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毕业论文说明书

吉林化工学院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

题目年处理量为26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

 

教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102

 

目录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1

中文摘要..................................................................3

1.概述与设计方案的选择...................................................4

1.1概述..................................................................4

1.1.1.换热器...........................................................4

1.1.2换热器类型........................................................4

1.1.2.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5

1.1.2.2浮头式换热器..............................................5

1.1.2.3U型管换热器..............................................6

1.1.2.4填料函式换热器............................................6

1.1.3流动空间的选择....................................................7

1.1.4流速的确定........................................................7

1.1.5材质的选择........................................................7

1.1.6管程结构..........................................................8

1.1.7壳程结构.........................................................9

1.2设计方案的选择........................................................10

1.2.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10

1.2.2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10

2.工艺设计计算.............................................................11

2.1确定物性数据...........................................................11

2.2热负荷及传热面积的确定.................................................11

2.2.1热流量...........................................................11

2.2.2平均传热温差.....................................................11

2.2.3传热面积.........................................................11

2.3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的确定...............................................12

2.3.1管径和管内流速....................................................12

2.3.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12

2.3.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13

2.3.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13

2.3.5壳体直径..........................................................13

2.3.6折流板............................................................14

2.3.7接管..............................................................14

2.4换热器核算..............................................................14

2.4.1传热面积校核......................................................14

2.4.2换热器内压降的核算................................................16

3.设计结果汇总表...........................................................18

讨论.......................................................................19

结束语......................................................................21

参考文献...................................................................22

附录........................................................................23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题目年处理量为 26  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

2操作条件

(1)花生油:

入口温度100℃,出口温度45℃。

(2)冷却介质:

采用循环水,入口温度15℃,出口温度35℃;井水,入口压强0.3MPa。

(3)每年按330天计,每天24小时连续生产。

(4)花生油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5)允许压强降:

不大于30kPa。

(6)换热器热损失:

以总传热量的5%计。

(7)油侧污垢热阻0.000176m2·KW,水侧污垢热阻0.00026m2·KW。

3设计任务

(1)选择适宜的列管式换热器并进行核算。

(2)工艺设计计算

包括选择适宜的换热器并进行核算,主要包括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热负荷及传热面积的确定、换热器主要尺寸的确定、总传热系数的校核等。

(注明公式及数据来源)

(3)结构设计计算

选择适宜的结构方案,进行必要的结构设计计算。

主要包括管程和壳程分程、换热管尺寸确定、换热管的布置、折流板的设置等。

(注明公式及数据来源)

(4)绘制工艺流程图

绘制设备工艺条件图一张或设备装配示意图(2号图纸);CAD绘制。

(5)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应符合规范与要求。

4参考书

(1)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

(2)陈敏恒,丛德滋等.《化工原理》上册,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3)匡国柱.史启才.《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

(4)《化工设计全书》编辑委员会.金国淼等编.《吸收设备》化学工业出版社;

(5)李云飞,葛克山.《食品工程原理》,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6)其它参考书。

食品工程教研室

2011年5月

中文摘要

本次课设题目是为年处理量为26万吨花生油换热器的设计。

衡量一台换热器好的标准是传热效率高、流体阻力小、强度足够、结构合理、节省材料、成本低、制造、安装、检修方便、节省材料和空间、节省动力。

由于本次设计需要用冷却介质--循环水与花生油进行换热,进出口温差又较大,因此初步决定选带膨胀节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由于花生油较水有腐蚀性,而管子及管箱用耐腐蚀材料造价低,故应使冷却水走管程,花生油走壳程。

根据公式计算总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

其中包括热流量,平均传热温差,加热水用量及总传热系数的计算。

接着,确定工艺结构尺寸。

包括管径和管内流速,管程数和传热管数,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壳体直径,折流板和接管的确定。

在这之后,就要进行换热器的核算。

包括传热面积校核,换热器内压降的核算。

关键词:

换热器花生油固定板管式

1概述与设计方案的选择

1.1概述

1.1.1换热器

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简称为换热器。

在换热器中至少要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

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也会存在两种以上流体参加换热的换热器,但它的基本原理与上述情形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在食品、化工、石油、动力、制冷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它不仅可以单独作为加热器、冷却器等使用,而且是一些化工单元操作的重要附属设备,因此在化工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换热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各有优缺点,性能各异。

在换热器设计中,首先应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用的类型然后计算换热所需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结构尺寸。

1.1.2换热器的类型

换热器的种类很多,根据其热量传递的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3种形式:

坚壁式、直接接触式和蓄热式。

列管式换热器的应用已有很悠久的历史,现在,它被当作一种传统的标准换热设备在很多工业部门中大量使用,尤其在石油、化工、能源设备等部门所使用的换热设备中,列管式换热器仍处于主导地位。

虽然列管式换热器在传热效率、紧凑性和金属耗量等方面不及某些新型换热器,但它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适应性强、制造材料广泛等独特的优点,因而在换热设备中仍处于主导地位。

同时板式换热器也已成为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大量应用于工业中。

列管换热器主要特点:

(1)耐腐蚀性:

聚丙烯具有优良的耐化学品性,对于无机化合物,不论酸,碱、盐溶液,除强氧化性物料外,几乎直到100℃都对其无破坏作用,对几乎所有溶剂在室温下均不溶解,一般烷、径、醇、酚、醛、酮类等介质上均可使用。

(3)无毒性:

不结垢,不污染介质,也可用于食品工业。

(4)重量轻:

对设备安装维修极为方便。

列管式换热器主要分为以下四种: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U形管式换热器、填料函式换热器。

1.1.2.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结构特点:

两端和壳体连为一体,管子则固定于管板上,它的结构简单;在相同的壳体直径内,排管最多,比较紧凑;由于这种结构的壳侧清洗困难,所以壳程宜用于不易结垢和清洁的流体。

当管束和壳体之间的温差太大而产生不同的热膨胀时,会使管子于管板的接口脱开,从而发生介质的泄漏。

适用于温差不大或温差较大但壳程压力不高的场合。

 

结构特点:

两端管板只有一端与壳体完全固定,另一端则可在壳体内沿轴向自由伸缩,该端称为浮头。

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是当换热管与壳体间有温差存在,壳体或换热管膨胀时,互不约束,不会产生温差应力;管束可以从壳体内抽搐,便与管内管间的清洗。

缺点:

结构较复杂,用材量大,造价高;浮头盖与浮动管板间若密封不严,易发生泄漏,造成两种介质的混合。

1.1.2.2浮头式换热器

结构特点:

两端管板只有一端与壳体完全固定,另一端则可在壳体内沿轴向自由伸缩,该端称为浮头。

浮头式换热器的优点是当换热管与壳体间有温差存在,壳体或换热管膨胀时,互不约束,不会产生温差应力;管束可以从壳体内抽搐,便与管内管间的清洗。

缺点:

结构较复杂,用材量大,造价高;浮头盖与浮动管板间若密封不严,易发生泄漏,造成两种介质的混合。

适用于管壁间温差较大或易于腐蚀和易于结垢的场合。

1.1.2.3U型管换热器

U型管换热器结构特点是只有一块管板,换热管为U型,管子的两端固定在同一块管板上,其管程至少为两程。

管束可以自由伸缩,当壳体与U型环热管由温差时,不会产生温差应力。

U型管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只有一块管板,密封面少,运行可靠;管束可以抽出,管间清洗方便。

缺点:

管内清洗困难;由于管子需要一定的弯曲半径,故管板的利用率较低;管束内程管间距大,壳程易短路;内程管子损坏不能更换,因而报废率较高。

此外,其造价比管定管板式高10%左右。

1.1.2.4填料函式换热器

填料函式换热器的结构如图1-4所示。

其特点是管板只有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另一端采用填料函密封。

管束可以自由伸缩,不会产生因壳壁与管壁温差而引起的温差应力。

填料函式换热器的优点是结构较浮头式换热器简单,制造方便,耗材少,造价也比浮头式的低;管束可以从壳体内抽出,管内管间均能进行清洗,维修方便。

缺点:

填料函乃严不高,壳程介质可能通过填料函外楼,对于易燃、易爆、有度和贵重的介质不适用。

1.1.3流动空间的选择

在管壳式换热器的计算中,首先需决定何种流体走管程,何种流体走壳程,这需遵循一些一般原则:

  ①应尽量提高两侧传热系数较小的一个,使传热面两侧的传热系数接近。

  ②在运行温度较高的换热器中,应尽量减少热量损失,而对于一些制冷装置,应尽量减少其冷量损失。

  ③管、壳程的决定应做到便于清洗除垢和修理,以保证运行的可靠性。

  所以在具体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决定哪一种流体走管程,哪一种流体走壳程。

1.1.4流速的确定

表1-1换热器常用流速的范围

介质

流速

循环水

新鲜水

一般液体

易结垢液体

低粘度油

高粘度油

气体

管程流速,ms

1.0-2.0

0.8-1.5

0.5-3

>1.0

0.8-1.8

0.5-1.5

5-30

壳程流速,ms

0.5-1.5

0.5-1.5

0.2-1.5

>0.5

0.4-1.0

0.3-0.8

2-15

1.1.5材质的选择

一般换热器常用的材料,有碳钢和不锈钢。

a碳钢

价格低,强度较高,对碱性介质的化学腐蚀比较稳定,很容易被酸腐蚀,在无耐腐蚀性要求的环境中应用是合理的。

如一般换热器用的普通无缝钢管,其常用的材料为10号和20号碳钢。

b不锈钢

奥氏体系不锈钢以1Crl8Ni9Ti为代表,它是标准的18-8奥氏体不锈钢,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冷加工性能。

1.1.6管程结构

介质流经传热管内的通道部分称为管程。

a换热管布置和排列问距

常用换热管规格有ф19×2mm、ф25×2mm、ф25×2.5mm。

标准管子的长度常用的有1500mm,2000mm,3000mm,6000mm等。

当选用其他尺寸的管长时,应根据管长的规格,合理裁用,避免材料的浪费。

换热管管板上的排列方式有正方形直列、正方形错列、三角形直列、三角形错列和同心圆排列,如下图所示。

图1-5(a)正方形直列图1-5(b)正方形错列图1-5(c)三角形直列 

图1-5(d)三角形错列 图1-5(e)同心圆排列

正三角形排列结构紧凑;正方形排列便于机械清洗;同心圆排列用于小壳径换热器,外圆管布管均匀,结构更为紧凑。

我国换热器系列中,固定管板式多采用正三角形排列;浮头式则以正方形错列排列居多,也有正三角形排列。

对于多管程换热器,常采用组合排列方式。

每程内都采用正三角形排列,而在各程之间为了便于安装隔板,采用正方形排列方式。

b管板

管板的作用是将受热管束连接在一起,并将管程和壳程的流体分隔开来。

管板与管子的连接可胀接或焊接。

1.1.7壳程结构

介质流经传热管外面的通道部分称为壳程。

壳程内的结构,主要由折流板、支承板、纵向隔板、旁路挡板及缓冲板等元件组成。

由于各种换热器的工艺性能、使用的场合不同,壳程内对各种元件的设置形式亦不同,以此来满足设计的要求。

各元件在壳程的设置,按其不同的作用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为了壳侧介质对传热管最有效的流动,来提高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而设置的各种挡板,如折流板、纵向挡板。

旁路挡板等;另一类是为了管束的安装及保护列管而设置的支承板、管束的导轨以及缓冲板等。

a壳体

壳体是一个圆筒形的容器,壳壁上焊有接管,供壳程流体进人和排出之用。

直径小于400mm的壳体通常用钢管制成,大于400mm的可用钢板卷焊而成。

壳体材料根据工作温度选择,有防腐要求时,大多考虑使用复合金属板。

介质在壳程的流动方式有多种型式,单壳程型式应用最为普遍。

如壳侧传热膜系数远小于管侧,则可用纵向挡板分隔成双壳程型式。

用两个换热器串联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

为降低壳程压降,可采用分流或错流等型式。

壳体内径D取决于传热管数N、排列方式和管心距t。

计算式如下:

单管程

式中t——管心距,mm;

d0——换热管外径,mm;

nc——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该值与管子排列方式有关。

正三角形排列:

正方形排列:

多管程

式中N——排列管子数目;

η——管板利用率。

正角形排列:

2管程η=0.7~0.85

>4管程η=0.6~0.8

正方形排列:

2管程η=0.55~0.7

>4管程η=0.45~0.65

壳体内径D的计算值最终应圆整到标准值。

b折流板

在壳程管束中,一般都装有横向折流板,用以引导流体横向流过管束,增加流体速度,以增强传热;同时起支撑管束、防止管束振动和管子弯曲的作用。

折流板的型式有圆缺型、环盘型和孔流型等。

圆缺形折流板又称弓形折流板,是常用的折流板,有水平圆缺和垂直圆缺两种。

切缺率(切掉圆弧的高度与壳内径之比)通常为20%~50%。

垂直圆缺用于水平冷凝器、水平再沸器和含有悬浮固体粒子流体用的水平热交换器等。

垂直圆缺时,不凝气不能在折流板顶部积存,而在冷凝器中,排水也不能在折流板底部积存。

弓形折流板有单弓形和双弓形,双弓形折流板多用于大直径的换热器中。

折流板的间隔,在允许的压力损失范围内希望尽可能小。

一般推荐折流板间隔最小值为壳内径的15或者不小于50mm,最大值决定于支持管所必要的最大间隔。

c壳程接管

壳程流体进出口的设计直接影响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和换热管的寿命。

当加热蒸汽或高速流体流入壳程时,对换热管会造成很大的冲刷,所以常将壳程接管在入口处加以扩大,即将接管做成喇叭形,以起缓冲的作用;或者在换热器进口处设置挡板。

1.2设计方案简介

1.2.1选择换热器的类型

因为我们要加热的材料是花生油,流体压力不大,管程与壳层温度差较大,并考虑易清洗性,所以初步确定选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1.2.2流体流动空间及流速的确定

因为本次所要处理的花生油与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差都大于50°C,所以需要焊接膨胀节。

由于花生油较水有腐蚀性,而管子及管箱用耐腐蚀材料造价低,故应使冷却水走管程,花生油走壳程。

考虑到要进行加热的是花生油,所以选用不锈钢材质的管。

综上所述,选用带膨胀节的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选用φ25mm×2.5mm的不锈钢管,管内流速取u=1.0ms.

2工艺及设备设计计算

2.1确定物性数据

定性温度:

可取流体进口温度的平均值

壳程花生油的定性温度为:

管程循环水的定性温度为:

t=℃

根据定性温度,分别查取壳程和管程流体的有关物性数据

花生油在72.5℃下的有关物性数据冷却水在25℃下的有关物性数据

密度密度=996.95kg

定压比热容=2.22kJ(kg·℃)定压比热容=4.18kJ(kg·℃)

导热系数=0.41W(m·℃)导热系数=0.6078W(m·℃)

黏度=0.000715Pa·s黏度=0.000903Pa·s

2.2热负荷及传热面积的确定

2.2.1热流量

由《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查得

且换热器热损失以总热量的5%记可得

2.2.2平均传热温差

先按照纯逆流计算,由《食品工程原理》六十一页查得

2.2.3传热面积

(1)管程传热系数

由《食品工程原理》四十一页查得

(2)壳程传热系数

由《食品工程原理》四十页得

假设壳程的传热系数是

污垢热阻(℃)(℃)

管壁的导热系数(℃)

由《食品工程原理》查得

W(·℃)

考虑15%的面积裕度S=1.15×S′=1.15×60.44=69.506()

2.3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的确定

2.3.1管径和管内流速

选用φ25mm×2.5mm的不锈钢管,管内流速取=1.0ms。

2.3.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冷却水用量

由任晓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二十页得:

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

==

按单管程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

L==

按单程管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

现取非标准传热管长=9m,则该换热器的管程数为:

N=(管程)

传热管总根数为:

N=

2.3.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

由《食品工程原理》六十一页查得

R=

P=

按单壳程,二管程结构,《食品工程原理》六十二页温度校正系数查表得:

=0.91

由《食品工程原理》公式2-59得:

平均传热温差=℃

2.3.4传热管排列和分程方法

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

由任晓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二十二页查得:

取管心距t=1.25(焊接法),则t=1.2525=31.25mm≈32(mm)

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

2.3.5壳体内径

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0.7,则壳体内径为:

D=1.05t=1.0532

圆整可取D=500mm

2.3.6折流板数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

),故可取h=150mm。

取折流板间距B=0.3D,则B=0.3500=150(mm),可取B为200mm。

折流板数N=-1=-1=44(块)

折流板圆缺面水平装配。

2.3.7接管

壳程流体进出口接管:

取接管内流速为u=1.0ms,则接管内径为:

取标准管径为140mm。

管程流体进出口接管:

取接管内流速为u=1.0ms,则接管内径为:

(m)

取标准管径为120mm

2.4换热器核算

2.4.1传热面积校核

(1)壳程对流传热系数对圆缺形折流板,可采用克恩公式:

由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