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5328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docx

0118《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指导

0118《中国文化概论》2013年6月期末考试指导

一、考试说明

《中国文化概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课程之一,属于专业必修课。

本课程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中国基本知识、基础理论的介绍分析,掌握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基本精神、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引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关心和思考,培养新时代的人文精神,以期有助于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

(1)该课程的考试为闭卷考试,试卷主要由四种题型组成,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题型说明

题型一:

单项选择题

题型二:

名词解释题

题型三:

简答题

题型四:

分析题

题型五:

论述题

本考试指导使用说明:

本考试指导只适用于201303学期6月期末考试使用,包括正考和重修内容。

指导中的章节知识点涵盖考试所有内容,给出的习题为考试类型题,习题中未给出答案的部分请参考课程讲义或笔记,如果在复习中有疑难问题请到课程答疑区提问。

最后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二、复习重点内容

绪论

(1)了解“文”“化”在古代汉语中的意义,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概念与西方传统的“文化”概念的区别。

了解文化的本质。

掌握文化与文明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的概念及两者的关系。

**文化的本质

文化并不是某个物体或实体,它不是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刻单独存在的“实在物”,也不是作为一些人的专业或职业的某个固定活动领域、某种特定的活动方式。

文化是在人的一切思想、情感、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包含并显现出来的特征、属性和意义,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其中包含并显现出来的“人”(人的生存发展状态、能力、方式和水平等)本身。

文化,实质就是人化和化人。

“人化”是指按人的方式改造整个世界,使任何事物都带上人文的性质;“化人”是指反过来,再用这些改造世界的人文成果来提高人、装备人、造就人,使人的发展更全面、更自由、更完善。

人类就是这样在不断改造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自己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人的生存发展的方式、过程、状态和结果本身,用一个整体性的抽象概念描述出来,给它命一个动词式的名字,就是“文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文化的创造、发展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而文化便是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统一物。

这里的“自然”不仅指外在自然界,也指人类的本能、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物属性等自然性。

文化的出发点是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活动,进而也改造自身即实践的人。

(2)了解中西方关于文化的各种不同的界定。

掌握行为文化四个层次的概念和界定。

文化四层次之一,是人在社会实践尤其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定势,是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于日常生活之中,具有鲜明民族性和地域性的行为模式。

(3)了解文化的特征,了解根据不同标准划分的中国文学化的基本类型。

(4)掌握中国文化这一概念的历史发展,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第一章自然、社会环境与中国文化的特点

(1)了解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掌握这一地理环境特点对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2)了解中国传统农耕自然经济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化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3)了解中国传统的以血缘宗法为中心的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掌握宗法制度等概念,掌握宗法制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宗法制度

所谓宗法,即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

宗法制度系由氏族社会的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

其主要内容有:

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度、宗庙制度。

后来成为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的基础。

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1)嫡长子继承制

(2)分封制度

(3)宗庙制度

宗法制度的三种类型:

所谓血缘宗法制度,就是以血缘关系的远近亲疏来区分高低贵贱的法规准则。

这种社会组织形式在古代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西周的“宗子法”。

即嫡长子继承制。

《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

第二类是东汉以后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门阀制度。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左思《咏史》反映的就是当时的现状。

第三类是宋代以后的家族或宗族制。

**宗法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影响

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特征,导致中国传统文化伦理范式的形成。

所以中国传统文化又是“伦理政治”的宗法型文化。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人道亲亲”(亲爱自己的亲属)的人伦关系

“人道亲亲”指的是个人和群体的关系。

在宗法观念下,个人是被重重包围在群体之中的,因此,每个人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类,个人的权力则显得不那么重要,这就是所谓“人道亲亲”。

《礼记·大传》:

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宗法关系结构而成。

一切社会关系均依照宗法关系进行调整,非宗法关系也表现为宗法关系的形式。

社会秩序赖此为基础。

所有社会关系的调整准则可以概括为:

“君令臣恭,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从“亲亲”的观念出发,可以引伸出君臣、父子、夫妻、长幼、朋友等关系的一整套处理原则。

虽然秦汉以后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度,国家权力机构不再以学颜宗法为基础,但君臣关系的准则,仍然是宗法关系的延伸。

君臣、官属之间不存在以法为基础的领属、权责、制约关系,而只有君恩臣忠、官令吏从的“忠”的要求。

“视君臣如父子”,说明了在政治权力领域,权力分配仍然表现出宗法模式。

其他如百姓与官吏的“父母官”,“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徒如父子”,朋友之间“亲如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感情深厚称为“铁哥们”等,都可以说是宗法关系的进一步扩展。

甚至天与人的关系也具有了宗法色彩:

《周易·序卦》: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

有万物,然后有男女。

有男女,然后有夫妇。

有夫妇,然后有父子。

天地之间也是一种亲密无间的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了。

b、家族本位

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单元是宗族。

在宗族内,每一个人都不被看作是独立的个体,而起码要和上下两代人发生关系,这样,父亲、自己、儿子就形成三代,这是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基本的“宗族”。

由三代分别向上、向下延伸,便形成“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儿子、孙、曾孙、玄孙”即“九族”。

古代几世同堂的大家族实行“同居共财”的制度,各个家庭成员在经济上不独立,必须仰赖家庭的共同财产生活,家庭的命运也就是个人的命运。

因此,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正是由于传统文化重家族轻个人,重群体轻个体,因而总是强调个人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而忽略了个人在社会中的权利,也就使得“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样的道德平等意识仅仅是一种理想,而“法制”在这样的系统之内没有用武之地。

西周以后,宗法制度始终贯彻通行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之中,家天下的观念长期存在,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忠孝一体,家国同构。

正如梁启超所言:

“吾中国社会之组织,以家族为单位,不以个人为单位,所谓家齐然后国治是也。

周代宗法之制,在今日其形式虽废,其精神犹存也。

c、修齐治平的政治学说

宗法制度与专制制度,思想上表现为儒法合流,文化上表现为“内圣外王”心态的形成。

其作用是以伦理修养来沟通政治关系和家族关系,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追求。

所谓“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治,国治而天下平”“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强调从个人修身开始,由个人道德品质的完善,到家庭伦理关系的协调,最终到天下国家秩序的稳定它以个人的道德实践为基础,以实行道德为核心,从小到大,由近及远,。

孟子所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是这种政治人格精神的体现。

古代曾经一度实行的“举孝廉”,“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等做法,更是这一原则的具体实施。

d、宗法制和“家天下”形成了家、国同构的政治模式。

在组织结构方面,“家国同构”,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

这种模式,形成了忠孝两全的政治伦理和传统,宣扬孝悌(ti)为“忠”之本,忠是孝的极致。

当然这种学说也形成了中国古代重道德、轻法律的局面,往往以德代法,以人治代替法治,从而影响了法律的效力。

e、专制主义的充分发展,导致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一方面使中华民族在心理文化上普遍认同整体利益和集体原则,因而成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得以产生的源泉;另方面也培植和强化了国人迷信权利、服从权威的官本位心态。

第二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1)了解中国原始文化的基本内容。

了解上古文化的三大集团的界定。

熟悉原始宗教、原始艺术等原始观念文化。

(2)了解殷商西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初步形成的状况。

掌握甲骨文、金文、八卦、“五行相生”等概念。

(3)了解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理论化的概况。

**重点理解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

首先来看兼爱。

墨子深切同情人民的疾苦,认为民有“三患”:

“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他还认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以及以强凌弱的兼并战争。

墨子认为,人民之所以有“三患”,社会上之所以争斗不息,从深层原因看,主要在于人与人之间缺乏爱心。

人们之间“不相爱”、“交相贼”,造成“国与国之相攻,家与家之相篡,人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

”因此,他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兼相爱”就是不分人我、彼此一同天下之利害好恶,“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从而做到“诸侯相爱”、“家主相爱”、“君臣相爱”、“父子相爱”、“兄弟相爱”,乃至“天下之人皆相爱”。

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不会有以强凌弱、以贵傲贱,以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

其次来看“交相利”。

墨家的价值观实质上并不在追求功利,而在于用“兼爱”取调整功利。

他并不反对功利,也不追求私利,而是追逐功利,反对私利要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反对“亏子而自利”、“亏父而自利”、“亏兄而自利”;反对“贪民之财”和“夺民之用”。

因而要求人们在利与欲的冲突面前,放弃私利私欲,选择公利、公欲。

**经今古文学之争的评价

第一,经学作为汉代帝国兴盛时期的文化现象,在治学过程中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史料和文字的训诂考证材料,为我们研究先秦政治、哲学、历史和语言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

双方在争论过程中互相辩难,因此,在客观上对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第二,经学,尤其是被统治阶层所扶植有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今文经学”,本质上是为论证统治政权的合理性服务的,如今文经学的代表作董仲舒《春秋繁露》、班固《白虎通义》等,都是为维护专制政权奠定哲学基础的。

汉代经学是文化专制的产物,也是文化专制的体现。

**稷下学宫:

在战国中期出现的学术文化活动中心。

建立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稷门附近,到故称。

当时的许多著名学者如荀子等曾在那里讲学,各派学者各抒己见,自由辩论,这既是百家争鸣的体现,同时也对学术争鸣和学术繁荣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4)了解秦汉帝国的产生与传统思想文化的统一。

了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的概念及今古文经学的区别。

(5)了解魏晋至唐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变异更新。

掌握“三玄”、玄学的概念,掌握玄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了解佛教对传统思想文化的冲击。

**玄学

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兴盛起来的,以老庄思想为本,并结合《周易》中的儒家思想,所创立起来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想(3分)。

玄学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和阐述的对象(1分);玄学以辨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基本内容;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目的。

(1分)

(6)了解两宋理学的出现与传统思想文化的最终定型的概况。

掌握宋明理学、心学等主要概念。

熟悉宋明理学代表人物及代表学说。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是儒释道合流的产物,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也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

(2分)产生于北宋,创始人是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

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内容包括哲学论和道德论两部分。

(7)了解明清时期中国文化的转向。

**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礼、中庸。

**孟子、荀子的思想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和德政主张,把它发展成为“仁政”学说。

在天命观上,孟子也继承了孔子的观点,但是剔除了天的人格神成分,赋予天以道德属性。

他也非常注意人性问题,主张性善论,并且认为它是仁、义、礼、智、信的根源。

**孟子“仁政”思想的主要内容:

(1)仁政说的基础是性善说。

(2)仁政说的核心是“民贵君轻”论。

它是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也是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孟子·尽心》: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仁政的措施:

政治上,重视人的价值,施行“王道”,反对滥用刑罚;军事上,反对以武力统一天下的“霸道”,主张以德服人;经济上,主张“薄其赋税”和“制民之产”。

教育上,主张道德教育,以明人伦物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荀子则继承了孔子思想中重人事、不重鬼神的一面,强调天人之分,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在人性问题上,他却主张性恶论,强调对人的天性进行教化改造的重要性。

**韩非子“利欲至上论”主要内容及评价

主要内容:

韩非以人性恶为法制的理论根据,在价值取向上明显具有利欲至上的特点。

认为人的本性就是追求名利,满足自身的欲望,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再无其它原则可言。

这一点是由人的自然生理条件所决定的。

评价:

赤裸裸地暴露了剥削阶级的自私自利本性,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社会矛盾中的经济利益问题,反对用仁义说教来治国,而主张利用人的本性,以重奖重罚来治国,表现了“恶是历史动力”的内涵。

韩非的价值观念也有其负面效应:

他完全据弃儒家的仁爱思想,否认伦理道德的价值,把人的关系仅只归结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不利于引人向善,也不利于和谐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第三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1)了解各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的观点。

(2)掌握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掌握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厚德载物、中庸尚和等文化精神的概念。

掌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天人合一精神在中国文化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观念有两方面基本含义。

从远古直到现代,汉语的日常应用中,“天”作为命定、主宰义和作为自然义的双层含意始终存在。

所以“天”与“人”的关系实际上具有双重性质,根据这种思想,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应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万物都能成长发展,这是指的人与自然协调关系的第一方面。

另一方面,也包含着把自然神化,把人的意志附加到自然的身上,在心理上和心理上屈服于神性的自然。

**“天人相分”: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

战国末的荀子在中国思想史学中第一次建立了“天人相分”的思想体系。

他讲的“天人相分”,并不是说“天”和“人”截然没有关系,而是要说明人除了具有自然物的一般属性以外,还有不同于“物”的属性。

)天人相分的学说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产生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天人合一”观念的具体体现:

(1)天地崇拜。

天地崇拜、祭祀天地,不仅仅是一种神学观念。

在中国的农业社会中,人和自然的关系是密切的,是和谐的。

人们不把自然看成是一种敌对的力量,而把它看成是和人类相辅相成的,既互相依靠、互相成就的两个方面。

(2)生产、播种百谷,一定要与四时之序相协调,砍伐树木、捕捉鱼虾,一定要取之有度,取之有时。

(3)医学与人体的养生。

天人合一在中医学中体现得更为突出。

《黄帝内经》告诉人们:

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提醒人们顺从四时变化而养生。

如果违反了自然规律,就会产生疾病。

(4)生态意识“大乐与天地同和,上下与天地同流”。

在生活中,也表现出与自然的亲和态度。

(5)在文艺审美中的情景交融。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道德心怀包含万物,对待事物有兼容并蓄的意思。

总之就是宽容和谐的精神。

“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说有道德修养的人能宽容不同意见的人。

“厚德载物”表现在:

哲学上儒、墨、道、法、佛之间的相互吸收;民族价值观方面兼容并包,治国方面具有兼容天下的胸怀。

第四章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

(1)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掌握“天人相分”、“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等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关系”的主要观点。

**掌握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a、人和神的关系上,重人伦,远鬼神。

西方古典文化十分强调宗教精神。

而中国传统文化在人和神的关系上,却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现世的人伦生活,将宗教和鬼神置于其后。

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神本主义始终未居主导地位。

《论语》:

子不语怪(怪异)、力(用力)、乱(叛乱)、神(鬼神)。

(《述而》)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季路)曰:

“敢)问死。

”(孔子)曰:

“未知生,焉知死?

所谓“事人”、“知生”就是关注现实的人,关注此生此世的人的生命和生活。

“事鬼”、“知死”就是把目光投注与人所不知的鬼神世界,孔子的态度显示出对鬼神宗教“敬而远之”的态度。

孔子以后的儒家,除了董仲舒用神道设教之外,大都采取这种态度,汉代仲长统则更明确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观点,发展了儒家思想。

b、人和“道”的关系上,“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人是实行“道”的主体。

在天、地、人所谓“三才”之中,只有“人”才有理想,“人”在天地之中是最重要的,孔子说: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道”(天道)是客观存在的,但“道”要人来发扬光大,要人在实践中体现它。

也只有“人”才能“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天人合一”、“知行合一”、“情景合一”就是一种做人的最高境界,也就可以把其美好的理想凝聚心中,而求实现于人间世。

c、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以人的血缘关系为中心

以己为中心,像石子落水,和别人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越推越远、越推越薄。

这就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

儒家最讲究人伦,伦是什么?

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序。

中国人格外注意血缘关系。

中国人称谓之细,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在英语、俄语中,叔父、伯父和舅父是同一词汇,而中国却有严格区别。

一个差序格局的社会,是由无数私人关系搭起的网络。

其中的每一个结附着一种道德要素。

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人本主义,是把人放在伦理的人际关系中来定位的。

所谓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伦,要求每个人在他们所处的社会关系中发挥作用。

政治上的君臣、上下、等级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妇、兄弟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

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各有其道德模式,君人臣忠、父慈子孝、夫教妇从、兄友弟敬、朋友有信,这种人与人的道德关系形成的社会状态就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每一个人都在这样一种人伦关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履行自己的义务。

(2)掌握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概念及优缺点。

**重点理解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会通”

a、学派之间的融会贯通

会通之学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它善于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既能看到其他学派的短处,又能看到其他学派的长处,既能坚持自己的理论原则,又能克服自己理论上的缺点。

不但学派之间相互辩论又相互吸取,每一学派内部也有类似情形。

学说理论上,各个学派之间的相互辩论又相互吸收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始终。

b、吸收其他学科

会通之学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

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汇吸收各门具体学科的思想成果,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反过来影响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

以儒家基本理论命题的形成和发展来说,无论是儒学的天道观,还是儒学的道德观,都与自然科学的发展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不但儒学体现了与其他各门具体学科相互融汇贯通的特色,道家思想和佛教也体现出这种特色。

c、吸收外来文化

会通之学的第三个重要表现是:

中国古代哲学善于融汇外来文化。

中国哲学善于融汇外来文化的情况在中国近代哲学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中国近代许多著名人物,如魏源、洪秀全、洪仁歼、章太炎等等,都是这种“会通”精神的代表。

总之,中国哲学中的“天人之学”、“变易之学”(“有对”之学)和“会通之学”,构成其主要部分及其特色。

这些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组成部分之中。

不了解中国哲学,就不能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同样,如果不懂得传统文化的全貌,缺少关于传统文化的具体知识,那也难以理解中国哲学的特色和价值。

第五章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1)了解儒家及儒学的形成过程。

掌握儒学的特质。

儒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理论内容。

a.先秦儒学,孔子倡导仁学,主张“仁者爱人”;孟子以性善说为基础,倡导仁政,主张民贵君轻;荀子以性恶说为基础,主张礼法并用。

b.汉代董仲舒发展了先秦儒学,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使儒学处于独尊地位;在儒学体系中渗入了“天人感应”思想;“君权神授”,为统治思想服务。

c.北宋到南宋,从“二程”、张载到朱熹,最终完成了理学体系。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理学是儒学哲学化的新形态,是儒学的进一步发展;是儒释道合流的产物,它以儒家思想为主,也吸收了佛学和道教思想。

其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的最高范畴故称理学。

(2)熟悉儒学的发展过程,掌握期间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张载、程朱、陆九渊、王守仁等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掌握“儒”、“五经”、性善说、性恶说、内圣外王、“气本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知行合一”、“致良知”等主要观点的出处和内涵。

(3)掌握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儒家的共性

孔子是儒家的代表,儒学的创始人。

其后,不同时代,有众多儒家出现,儒学也出现众多的学派。

《七略》云:

“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

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为最高。

”归纳起来,儒家有下面一些共性。

a.孔子为共同的思想宗祖。

b.共同学习和遵循的经典。

早期儒家的经典为《五经》,即《诗经》、《书经》、《礼》(包括《周礼》和《仪礼》、《礼记》)、《易经》、《春秋》。

后来《论语》、《孟子》也被列为经典,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合称为《四书》。

c.倡礼教,强调人伦,维护宗法等级制度。

即司马谈所说的“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

d.仁义等为主要道德归规范。

韩愈说:

“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

”(《原道》)上面⑶⑷在汉代被概括为“三纲五常”,维护三纲五常,这是儒家的重要思想特征。

e.憧憬圣人为帝王的三代,主张仁政,提倡圣王之治,即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后来这一思想被概括为“内圣外王”。

f.助人君明教化,提倡经世致用,反对隐遁。

以上这些综合在一起,就是儒家区别于其他各家的独具的学派特征。

**孔子“仁者爱人”的主要内容:

(1)从血缘关系上看,孝是仁的根本。

(2)从人我关系看,宽容忠恕是为人之道。

即以诚待人,推己及人。

(3)从个体修养看,具体品行表现:

恭、信、宽、敏、惠;刚、毅、木、讷。

总之,仁是一种内在的、纯真美好的、真挚的情感,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第六章中国古代图腾文化

(1)掌握“图腾”一词的来源和含义。

(2)重点掌握凤凰的象征意义

a.东夷族少昊氏以鸟为图腾,商部族以玄鸟为图腾,后代文化发展中演变为凤凰。

b.凤凰是吉祥的象征,它的出现表示天下太平,或作盛世的象征。

c.品格俊杰、志向高远的象征。

第七章中国传统宗教

(1)掌握道教的来源,以及道教的信仰特征,熟悉道教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

(2)了解印度佛教的发展,掌握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概念和区别。

熟悉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