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05205葛嘉新综合布线报告.docx
《111705205葛嘉新综合布线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1705205葛嘉新综合布线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1705205葛嘉新综合布线报告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
楼宇自动化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名称:
商业综合楼综合布线设计
年级专业及班级:
2011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建电1102班
姓名:
葛嘉新
学号:
111705205
指导教师:
陈虹、靳宏
评定成绩:
教师评语: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任务书
一、设计指导思想
目的:
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在学习《楼宇自动化技术与应用》与《建筑影音系统》课程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完成公共广播系统与会议系统设计的方案设计;测点的选定;设备选型;施工图设计,了解公共广播系统与会议系统设计的全过程。
能达到系统的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并扩大知识面。
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能独立解决有关工程的公共广播系统与会议系统方案设计、测点确定、设备选型和施工图设计问题,从而表现出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创造性,提高设计、绘图、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
独立完成设计任务,学会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步骤,提高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设计应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是文献综述(文献综述不能计成绩)。
详细参照教材以及查阅课外文献资料,选定合适的系统,进行一次某单位公共广播系统与会议系统设施单个内容的设计,要求参照教材的步骤和要求进行,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应有一定深度,体现课程特点。
通过工程技术实践方面的综合训练,掌握理论分析与计算、资料文献查阅、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运用、计算机运用等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独立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为毕业设计和今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一个初步基础。
学生应严格按照指导老师的安排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本次设计。
先经过老师辅导、答疑以后,学生自行进行设计,完成主要工作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再进行解疑、审图后,每位学生必须将全部设计图纸外加说明书和封面装订成册。
二、课程设计具体要求
(1)设计说明书的要求包括:
①项目介绍;②设计依据;③设计内容、目的和技术要求;④系统性能指标;⑤对其它专业提出配合要求。
(2)具体题目设计要求:
商住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查阅资料,自己设计或给定建筑图,利用CAD软件绘出综合布线平面图,系统(或原理)图,提出有关技术要求,注明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最后写出设计施工说明和心得体会。
目录
摘要-1-
第一章工程概况-2-
1.1项目名称-2-
1.2项目说明-2-
第二章设计原则及依据-3-
2.1设计原则-3-
2.2设计依据-3-
2.2.1国家标准-3-
2.2.2国际通信安装标准-4-
第三章综合布线系统-5-
3.1综合布线系统结构-5-
3.2综合布线系统设置基本原则-5-
3.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求-6-
第四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7-
4.1系统构成-7-
4.2工作区子系统设计-7-
4.3水平子系统设计-7-
4.4管理子系统设计-8-
4.5主干线子系统设计-9-
4.6管槽系统设计-9-
4.7主要设备及选择及用量估计-10-
4.7.1信息插座的选择-10-
4.7.2水平缆线的选择与用量估计-10-
4.7.3其他设备选型-12-
小结-13-
参考文献-14-
附图目录-14-
摘要
随着时代和科技的进步,智能建筑的普及将成为必然趋势。
在智能建筑中,综合布线能将各类现场信号(火灾报警、寻呼、巡查、监控、通道控制等信号)传输到控制中心,同时负责楼内的电话及网络通信畅通。
本文旨在设计智能建筑中弱电线缆的分布、安装、选型,通过网络搜集资料、查阅相关专业书籍,根据楼宇自动化和计算机网络的专业知识和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设计出了一套商业综合楼的综合布线系统。
关键词:
综合布线系统课程设计设备选型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项目名称
商业综合楼综合布线设计,平面图概况如图1.1所示。
图1.1工程平面概况图
1.2项目说明
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要实现的目标:
(1)充分保证综合布线网络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能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和图像传递。
(2)能够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网、ATM、FDDI、ISDN等网络及应用。
(3)采用模块化设计,除固定于建筑物内的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地将设备扩展进去。
(4)能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终端或微机设备以及话音设备。
(5)借助于不同颜色的跳接线和配线架的端口标识,系统管理人员能方便地进行系统的线路管理。
第二章设计原则及依据
2.1设计原则
根据设计的要求,本次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遵循以下原则:
(1)实用性和先进性:
系统设计既要强调先进性也要注重实用性。
方案在设计中应注意系统配置的经济效益,达到综合平衡。
(2)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考虑到3#厂房的整体要求,和未来产品的升级换代,设计中注意预留,并保留一定的可扩展性。
同时兼顾到本系统工程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
(3)标准化和结构化:
设计依据国家最新规范与标准,同时注意本项目的符合绿色智能建筑整体的要求。
(4)安全性和稳定性:
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
(5)经济性:
在实现系统功能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优化设计。
2.2设计依据
2.2.1国家标准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6
(2)《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GB50311-2007
(3)《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4)《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62-2008
(5)《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2887-2000
(6)《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88
(7)《计算机机房用抗静电活动地板技术条件》SJ/10796-1996
(8)《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9)《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范》QB1838-93
(10)《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9954-95
(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2)《综合布线系统验收规范》GB50312-2007
2.2.2国际通信安装标准
(1)《用户建筑综合布线》TSO/IEC11801
(2)《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EIA/TIA568
(3)《商业建筑电信布线安装标准》EIA/TIA569
(4)《商业建筑通信基础结构管理规范》EIA/TIA606
(5)《商业建筑通信接地要求》EIA/TIA607
(6)《信息系统通用布线标准》EN50173
(7)《信息系统布线安装标准》EN50174
第三章综合布线系统
3.1综合布线系统结构
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结构图
3.2综合布线系统设置基本原则
(1)实用性和先进性:
系统设计既要强调先进性也要注重实用性。
方案在设计中应注意系统配置的经济效益,达到综合平衡。
(2)集成性和可扩展性:
考虑到3#厂房的整体要求,和未来产品的升级换代,设计中注意预留,并保留一定的可扩展性。
同时兼顾到本系统工程中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兼容性。
(3)标准化和结构化:
设计依据国家最新规范与标准,同时注意本项目的符合绿色智能建筑整体的要求。
(4)安全性和稳定性:
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容错性。
(5)经济性:
在实现系统功能的前提下,提高系统的优化设计。
3.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求
设计要求有:
(1)充分保证综合布线网络高速、可靠的信息传输要求,能在现在和将来适应技术的发展,实现数据通信、语音通信和图像传递。
(2)能够支持以太网、高速以太网、令牌网、ATM、FDDI、ISDN等网络及应用。
(3)采用模块化设计,除固定于建筑物内的缆线外,其余所有的接插件都应是模块化的标准件,以方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很容易地将设备扩展进去
(4)能满足灵活应用的要求,即任一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终端或微机设备以及话音设备。
(5)借助于不同颜色的跳接线和配线架的端口标识,系统管理人员能方便地进行系统的线路管理。
第四章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4.1系统构成
整个综合布线系统由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垂直干线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构成。
4.2工作区子系统设计
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适配器组成。
它包括装配软线、适配器和连接所需的扩展软线,并在终端设备和I/O之间搭桥。
其示意图如图4.1所示。
图4.1工作区子系统示意图
工作区子系统的设计要点主要包括信息点位置及数量的设计。
4.3水平子系统设计
水平布线子系统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一部分,将干线子系统延伸到用户工作区。
水平布线子系统与垂直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
水平布线子系统总是处在一个楼层上,并端接在信息插座上。
在现有建筑物内,垂直干线子系统都由光缆和大对数电缆组成;而水平电缆数限制为4对UTP(非屏蔽双绞线),它们能支持大多数现代通信设备。
在需要某些带宽应用时,可以采用光缆到桌面。
从用户工作区的信息插座开始,水平布线子系统在交连处端接;或在小型通信系统里,在以下任何一处进行互连:
卫星接线间、干线接线间或设备间。
在设备间中,当终端设备位于同一楼层时,水平布线子系统将在布线交连处端接,在上面几个楼层上,它将在干线接线间或卫星接线间的交叉连接处端接。
4.4管理子系统设计
管理子系统由交连、互连和I/O等组成。
管理点为连接其他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
交连和互连允许将通信线路定位或重定位到建筑物的不同部分,以便能更容易地管理通信线路。
I/O位在用户工作区和其他房间,使你在移动终端设备时能方便地进行插拔。
在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时,交叉连接允许将端接在单元一端的电缆上的通信线路连接到端接在单元另一端电缆上的线路。
跨接线是一根很短的单根导线,可将交叉连接处的两条导线端点连接起来;插入线包含几根导线,而且每根导线末端有一个连接插座重新提供一种简易的方法,而且不需要安装跨接线时使用的专用工具。
互连完成交叉连接的相同目的,但不使用跨接线或插入线,只是用带插头的导线、插座和适配器。
互连和交叉连接均适用于光缆。
光缆交叉连接要求使用光缆的插入线在两端都有光连接器和短光缆。
图4.1管理子系统示意图
4.5主干线子系统设计
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电信间的干线缆线组成。
它提供建筑物的干线电缆的路由。
它由大对数铜缆和光缆组成,它的一端端接于设备机房的主配线架上,另一端通常端接在楼层电信间的各个管理分配线架上。
干线子系统设计包括了确定干线电缆路由、干线类型及数量、设备间配线设备的类型和数量。
干线子系统的设计应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同时又能适应以后的发展。
干线路由的选择及走线方式
本次系统设计的主干线缆路由选择走弱电竖井,进入主机房部分将根据各楼层的实际情况确定。
由于楼层的所有I/O(输入/输出设备)并没有都在楼层电信间90m范围内,所以系统采用双通道干线系统,垂直干线经设备间由星型结构的干线布线系统连接至各楼层配线间。
4.6管槽系统设计
管槽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敷设和设备安装的必要设施。
因此,管槽系统设计在综合布线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中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虽然具体设计是由智能化建筑设计统一考虑,但管槽的总体系统布局、规格要求等资料,主要根据综合布线系统各种缆线分布和设备装置等总体方案的要求,向建筑设计单位提供,以便在房屋建筑设计中考虑。
由于管槽系统设计具有涉及面广(包括建筑和其它管线系统)、技术要求高和工作具体繁琐等特点,所以应加以重视。
(1)在新建或扩建的智能化建筑中,综合布线系统缆线的敷设和设备安装方式,应采用暗敷管路槽道(包括在桥架上)和设备箱体(底座)或盒体暗装方式,不宜采用明敷管槽和明装箱体方式,以免影响内部环境美观。
原有建筑改造成智能化建筑需增设综合布线系统时,可根据工程实际尽量创造条件采用暗敷管槽系统,只有在不得已时,才允许采用明敷管槽系统。
(2)管槽系统是智能化建筑内的基础管线设施之一,要求与建筑设计和施工同步进行。
所以在综合布线系统总体方案决定后,对于管槽系统需要预留管槽的位置和尺寸、洞孔的规格和数量以及其它特殊工艺要求(如防火要求或与其它管线的间距等)。
这些资料要及早提供给建筑设计单位,以便在上建设计中一并考虑,使管槽系统能满足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敷设和设备安装的需要。
(3)管槽系统建成后,与房屋建筑成为一个整体,属于永久性设施,因此,它的使用年限应与建筑物的使用年限一致。
这说明管槽系统的满足年限应大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的满足年限。
这样,管槽系统的规格尺寸和数量要依据建筑物的终期需要从整体和长远来考虑。
(4)管槽系统是由引入管路、上升管路(包括上升房、电缆竖井和槽道等)、楼层管路(包括槽道和工作区管路)和联络管路等组成。
它们的走向、路由、位置、管径和槽道的规格以及与设备间、交接问等的连接,都要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统一考虑。
此外,对于引入管路和公用通信网的地下管路的连接,也要做到互相衔接,配合协调,不应产生脱节和矛盾等现象。
4.7主要设备及选择及用量估计
4.7.1信息插座的选择
工作区由终端设备连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和信息插座所组成。
通过插座既可以引出电话也可以连接数据终端。
根据适应环境的不同,信息插座可分为墙上型、桌上型和地上型等3种类型。
桌上型适用于主体建筑完成后进行的布线工程,既可安装于墙壁,也可固定于桌面。
本工程选用墙面型。
根据所连接线缆的不同,系统分为光纤信息插座、双绞线信息插座。
在本系统中数据、语音信息端口均采用六类非屏蔽的标准RJ45插口。
在RJ45插座内不仅可以插入数据通讯通用的RJ45接头,也可以插入电话机专用的RJ12插头。
信息出口(IO)采用的是单口插座、双口插座及多口插座,为拆装灵活的模块式8芯信息插座,该插座具有性能高、尺寸小、安装简便等特点。
对于FTTD选用双芯处理的VF45光接头,VF45插座和RJ45模块一样,再通过光跳线与用户终端相连。
4.7.2水平缆线的选择与用量估计
考虑到系统成本、质量和可靠性,本系统中选用六类线,六类布线与基于光纤媒介的垂直干线一起使用,为高带宽应用程序提供完全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具有很强的超前性,适用于未来网络的扩展及升级,减少维护费用,六类布线不仅可以降低支持千兆以太网的电子设备的费用,同时也为今后超过1Gbps的局域网技术提供了基本设施保障。
同时,本综合布线系统在部分对传输速率要求较高的区域采用光纤到桌面形式。
下表是六类线与七类线的对比:
表4.1六类线和七类线的对比
七类线
六类线
七类布线系统传输速率高,但是其标准还在草案中,测试标准尚未确定,所以七类布线标准实施和应用过程中,面临着高标准的严格落实问题,越是高级的铜缆对外界的异常就越敏感,随着传输速率的上升,安装施工的正确与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就越大,不合理的管线设计,不规范的安装步骤,不到位的管理体制,都会对七类布线的测试结果(包括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带来影响,而且有些是难以修复的问题。
六类布线系统凭借其250MHZ的带宽满足了今天的商业应用,TIA的TR42委员会已经通过了六类标准568B-B.2.1,传输标准的支持,为六类布线严格的施工工艺,标准的模块测试提供有力保证,并保证系统的向下兼容性和相互兼容性。
六类布线不仅可以降低支持千兆以太网的电子设备的费用,同时也为今后超过1Gbps的局域网技术提供了基本设施保障。
六类布线系统既可以使用UTP,也可以使用STP。
用量用下法估计:
首先要用到的两个公式:
。
………………………………………………………………………………(式4.1)
………………………………………………………………………………(式4.2)
办公大楼设计非屏蔽信息点有1367个,屏蔽信息点有335个,共1702个信息点。
最远点距离为63米,最近点距离为4米,总点数1702点,距式4.1和式4.2得:
4.7.3其他设备选型
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网路核心设备和屏蔽与非屏蔽模块、光纤等周边设备等。
如下表所示。
表4.2综合布线设备选型
设备名称
型号
生产厂家
备注
6类非屏蔽模块
MGS400BH-262
康普
6类屏蔽模块
PM2011
康普
6类4对非屏蔽双绞线
1271004FSL
康普
6类4对屏蔽双绞线
康普
3类25对大对数
1010025AGY
康普
6类24口配线架(含模块)
1100型
康普
110配线架-100对
107058919
康普
24口光纤配线架
PM2150PSE-24
康普
6芯室内万兆多模光纤
5200006AMRSL
康普
4芯室内万兆多模光纤
5200004AMRSL
康普
接入层交换机
H3CS3600
H3C公司
核心交换机
H3CS7506E
H3C公司
小结
上学期,我们经历了一个学期的楼宇自动化的学习,但是只有平时的抽象的理论教学和较少的上机操作,除此之外并没有多少实践的机会。
课程设计与理论课程和实验有着很大的区别,它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环节,也是我们所必须经历的一个学习阶段。
在课程设计中,我们在学会理论知识的同时,还会加深自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
在这门课程设计当中,我们能结合到一些其他课程,能巩固一些软件的运用(如CAD、VISIO等软件)。
通过互相结合,相互渗透,来得到我们所需的数据、结论以及使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
这次楼宇自动化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参考了很多资料,发现自己现在学到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在设计上有一定的难度。
就我设计的题目而言,平时在书上介绍的只是一些原理,并参数取值等介绍,具体要怎么设计一个完整的架构就需要我们对现有和过去学的知识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通过课程设计的学习工作,使我接触了很多新的知识,比如相关软件的拓展,也让我对这门课有了更深的了解,培养了我们求真务实的态度。
最重要的,这门课教会了我“做什么”要比“怎么做”难得多。
做任何事都要有一个目标,从一开始就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这样才有意义。
最后还要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让我顺利完成了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1-2007)
[2].《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2007)
[3].《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规范》(GB2050311-2007)
[4].陈虹主编.《楼宇自动化技术与应用》.第二版.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附图目录
序号
图纸名称
图幅
图纸编号
备注
1
第一、二层布线平面图
A3
综合布线01
2
第三~八层布线平面图
A3
综合布线02
5
综合布线系统结构图
A3
综合布线03
6
综合布线网络拓补图
A3
综合布线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