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脉采血技术课件.ppt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8073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6.0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静脉采血技术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动静脉采血技术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动静脉采血技术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动静脉采血技术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动静脉采血技术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动静脉采血技术课件.ppt

《动静脉采血技术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静脉采血技术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动静脉采血技术课件.ppt

,护理技能培训-采血,静脉采血技术,主要内容,静脉采血前准备,医嘱核对病历评估病人评估,饮食体位运动,患者准备,护士准备,核对医嘱:

核对的内容有:

病历医嘱单、化验单、条码上的姓名、检验的项目是否一致;两人核对。

评估病历:

患者的床号、姓名、年龄、性别、诊断及既往史、现病史、异常化验单。

病人评估:

确定病人身份,稳定病人情绪;自我介绍、对患者进行反核对,并解释静脉抽血的目的;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并询问是否进食(禁食宣教);评估患者采血局部皮肤组织情况和血管情况。

静脉采血操作规程,准备用物,床旁核对,解释说明,准备体位,选好血管,消毒待干,再次核对,穿刺抽血,拔针,嘱咐,整理,核对,送检,静脉采血操作,一、应备物品:

安尔碘、棉签、采血针2个、止血带、垫枕、弯盘、化验单、试管、利器盒、胶布、笔。

护士准备: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静脉采血操作,二、床旁核对: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按要求查对:

床号、姓名,检查项目及试管、标签,检查一次性物品的有效期及外包装。

认真核对检验单上受检者姓名、性别、年龄等项目与受检者是否吻合,必须仔细核对检验单的检验项目是否正确,防止差错发生。

在未确定病人身份之前,不要开始采集标本;检查一次性穿刺针头是否平滑,试管皮塞是否有松动、裂缝。

静脉采血操作,三、做好解释,说明目的。

询问是否符合采血要求(空腹)。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注意保暖,备胶布条。

在未确定病人身份之前,不要开始采集标本,静脉采血操作,四、选血管,消毒:

协助病人松解衣袖充分暴露手臂,选取合适的穿刺部位,置小枕,穿刺点上方6cm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皮肤,嘱患者握拳。

仔细选择受检者血管:

上肢浅静脉通常采用肘部静脉。

常用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肘窝部贵要静脉及前臂内侧静脉,静脉采血操作-选择血管,静脉穿刺的不当部位切除乳房同侧手臂水肿部位血肿有疤痕部位手臂上有导管、瘘管或血管移植超出任何种类静脉输液线的部位(下游),最佳穿刺部位第一选择肘正中。

粗大、疼痛轻、不易造成溶血第二选头静脉。

该部位不易固定第三选贵要静脉。

靠近动脉和神经,只有前两种情况不适合才考虑第四选手背静脉。

较细。

选择受检者血管,静脉采血操作-消毒皮肤,在距离消毒部位上方6公分处绑上止血带,末端向上,充分暴露消毒部位静脉。

用棉棒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消毒静脉穿刺部位,消毒范围直径至少为5公分。

嘱患者握拳等待消毒液完全挥发。

静脉采血操作-进针穿刺,左手拇指绷紧穿刺静脉皮肤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向上,以与患者肘部平面呈15-30角进针,沿血管走行进行穿刺。

感觉静脉穿刺成功的突破落空感。

同时观察针头与针栓连接处是否有回血见回血后推进少许胶布固定针柄,静脉采血操作-进针穿刺,静脉采血操作-采血,将采血针带有橡胶套头的一端插入真空负压试管,试管自动吸取所需血量后,再更换另一试管含抗凝剂采血管,采血后应及时颠倒混匀8次,动作要轻缓。

静脉采血操作-拔针,待抽血量达到需要后及时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用无菌棉棒按压穿刺点及上方皮肤迅速拔针嘱患者按压穿刺部位,静脉采血操作-操作后,取舒适体位再次查对床号、姓名、检验单、条码交待注意事项整理用物,妥善处理针头(利器盒)及时送检标本,采血后注意事项,1、抽血后,告知受检者用棉签顺血管走行方向按压针眼处及上方,按压至少分钟,进行止血。

注意:

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肿。

2、按压时间应充分。

手臂需举至高于心脏水平位置以控制血流。

(如果是有出血倾向患者如紫癜,血液病等要压迫510分钟直到无血液渗出)各人的凝血时间有差异,有的人需要稍长的时间方可凝血。

3、若局部出现淤血,24小时后用温热毛巾湿敷,可促进吸收。

经验交流,1、有关止血带取止血带使用时间应少于1分钟(建议在针头穿刺进入血管后即可放松止血带)如止血带使用3分钟,Alb、Ca、ALP、AST、chol、Fe等浓度可分别升高5-10,BUN浓度下降42、采血时避免针头在血管内探来探去,造成静脉血管周围局部血肿和标本溶血。

严格掌握标本采血量,尤其是加有抗凝剂的标本。

血液注入试管时,沿管壁缓缓注入,以防溶血。

如需抗凝的血标本要上下轻柔摇匀8次,及时安全送检。

3、防止标本溶血造成溶血的原因穿刺不当,有创静脉穿刺,反复穿刺造成血肿过度用力摇晃/混合血标本未让消毒剂风干采血过程中太快抽拉针栓经针头从注射器转移血标本至试管内扎止血带时间过长(2分钟)采血量不足(抗凝剂),经验交流,4、试管使用顺序若患者需采集多管标本,建议采用以下顺序:

血培养-黄/红-兰-绿-紫-黑蓝头管、黑头管采血量必须精确。

蓝头管采血尽量放在第2位(红头管之后)。

经验交流,5、关于采血量及采血管数的几点意见非抗凝管1.红色:

无添加剂管。

生化、免疫。

采血量:

3-5ml2.黄色:

分离胶管。

生化、免疫。

采血量:

3-5ml抗凝管(采血后立即颠倒混匀8次)1.黑色:

枸橼酸钠;血沉。

采血量:

1.6ml(加抗凝剂共2ml)2.浅蓝色:

枸橼酸钠;血凝试验(如PT、APTT)。

采血量:

1.8ml(加抗凝剂共2ml)3.紫色:

EDTA-K2;血常规(血液细胞分析)采血量:

2ml4.绿色:

肝素钠/肝素锂;大部分生化、血氨。

采血量:

2ml5.灰色:

血糖降解抑制剂和EDTA-Na2;血糖。

采血量:

2ml。

经验交流,经验交流,6、静脉采血常见问题

(1)抽血失败的原因及处理无回血:

继续沿静脉进行皮下搜索针头穿透血管壁(血肿):

将针头轻轻退出一些或重新穿刺针头没有完全进入静脉,造成血液渗透到组织内静脉塌陷:

松开止血带,重新系上,

(2)选择血管肥胖患者-皮下脂肪多,血管深而细,看不见、摸不着-穿刺要准确,速度要快,角度要大,见有回血,随进针角度稳定地固定针头营养不良性血管患者-血管细而直-进针时要掌握浅、直、平,见到回血后,停止不动,固定采血针头进行采血瘦弱患者-皮肤松弛,能看得清,摸得着,但较细,较硬,较滑,较浅的血管-左手食指与拇指上下固定好,用另一只手持针在左手食指与拇指之间,先快速穿过皮下,然后对准血管走向缓慢进入血管,经验交流,7、采血问题血液漏出1)采集过程中血液漏出:

采集多管血标本,在更换试管时,插入试管的后针头护帽未能自动回复,针头暴露,导致后针头中的血液漏出,造成污染2)拔针后血液漏出:

试管负压已尽,(凝血管、紫管)拔针后存留于采血针软管中的血液不能进入血管,血液抖落污染桌面。

血液流出不畅采集标本过程中,如果血液流出不畅,看是否采血管负压不够,也有可能穿刺针头斜面紧贴血管壁,调整采血针头角度后血流顺畅。

如果负压不够,换管后仍不能正常取血(同时排除其它原因)多见于大出血和低血压的病人。

经验交流,8、无痛拔针拔针时棉签不按压血管,在针尖离开皮肤的瞬间迅速沿血管方向同时按压皮肤及血管穿刺针眼,使疼痛降低到最低点,经验交流,经验交流,9、认真查找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如果此次静脉穿刺失败,要查找一下失败原因(血管没选好、还是进针角度没掌握好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核对把关!

动脉采血技术,主要内容,目的,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是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好方法急救时动脉给药对呼吸功能不全和酸碱失调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指导呼吸机参数的调整,适应症,各种创伤、手术、疾病所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者;呼吸衰竭的患者,使用机械通气者抢救心、肺复苏后对患者的继续监测,操作前准备,用物准备:

安尔碘、消毒棉签、弯盘、血气针(或一次性注射器、肝素液和橡皮塞)、化验单、体温表。

护士准备:

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

核对,向患者解释。

测量体温。

预充肝素注射器与专用血气针,排气孔石,针帽,胶塞,两者比对,特点分析,先进的孔石装置采血时自动充盈,空气自动排出,避免血液与空气接触减少分析前对血液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血红蛋白氧合系统的误差因素提高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检测准确度针帽、胶塞确保标本运送人员的安全减少标本分析前的误差提高结果的准确度,喷雾态钙平衡(修饰)肝素锂既保证了肝素的抗凝作用不再与血液中的离子结合粉状的肝素锂不稀释血液不破坏细胞,提高离子检测的准确度12500单位的液态肝素钠未经修饰有吸附离子及稀释因素,细胞易破,增加分析前误差,不确保离子的准确度,修饰过的肝素优于未修饰过的肝素锂盐优于钠盐干粉状优于液态,特点分析,锐器伤,针刺伤,采血部位的选择,理论上讲全身任何部位动脉均可,理想的部位应是表浅易于触及、穿刺方便、体表侧支循环较多、远离静脉和神经的动脉通常选用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婴幼儿也可选择头皮动脉。

桡动脉较为理想,但痛觉敏感,对循环衰竭病人不易成功。

股动脉粗大,对循环衰竭的病人及儿童适用,动脉采血,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桡动脉穿刺,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足背动脉。

股动脉穿刺,足背动脉穿刺,足背动脉穿刺:

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摸足背动脉,操作者左手握着患者穿刺侧的脚,当脚向足底稍弯曲时最易刺入。

AIIens试验,术者用双手同时压迫病人的尺和桡动脉后,嘱病人交替握拳和放松动作5-7次,至手掌部变苍白.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10秒内手掌颜色变正常,则Allens试验为阴性,说明尺动脉存在侧枝循环好,是桡动脉穿刺的适应证;若15秒后手掌仍未转红,为Allens试验为阳性,说明尺动脉在侧枝循环差,不能做桡动脉穿刺和插管。

选桡动脉穿刺时应先做Allen试验,桡动脉穿刺点,取仰卧位(体位不限)露出患者前臂内侧,常规皮肤消毒,范围以前臂为直径大小。

从桡骨茎突向内侧中线作一水平线,再以此水平线的中点(即前臂1/4)作一垂直平分线,即成一“+”字,在“+”字交叉点向下0.5cm第一腕横纹处或第一至第二腕横纹之间即为进针点。

操作者左手托住患者穿刺侧手背,拇指置于其掌心,将手掌轻轻拉直并绷紧腕部内侧皮肤,右手持针以40角左右进针(小儿15-25)。

见回血时,保持该角度不变固定,待动脉血自动进入血气针1-2ml后,左手用棉签按压穿刺点,右手拔针,迅速将针尖斜面全部插入橡皮塞内,以达到密封状态,立即混匀。

局部按压510分钟。

进针角度:

桡动脉:

40左右(成人)股动脉:

90,桡动脉穿刺,采血后注意事项,混匀标本混匀程度与其他抗凝标本一样,不充分的混匀会增加凝血的发生,从而影响血色素和血细胞压积结果的准确性。

采血后注意事项,送检填写完整的血气化验单:

包括T、氧流量、氧浓度等。

注名明抽血时间,立即送检。

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体位。

氧浓度=21+4氧流量,采血后注意事项,保存和运输标标本放置时间和温度对血气参数都有影响检测pH、血气、电解质、血红蛋白和急诊项目时,使用塑料注射器须在15min内进行检测若无法及时送检,最好将血标本立即置于冰箱/冰浴保存,但保存不应超过30min。

注意事项,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观念。

了解患者是否有传染病,保护自己。

了解患者是否有凝血功能障碍,或接受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易发生大出血和血肿,应尽可能避免穿刺。

拔针后按压510min至无出血,注意观察局部情况,防止出血和发生血肿。

吸痰后20min、氧浓度改变15min后、呼吸机参数调节30min后采血。

采血后不可回抽注射器以免空气进入,如果有气泡应立即将针头向上竖直排出.迅速将针尖斜面全部插入橡皮塞内,以达到密封状态,立即混匀。

切忌盲目穿刺。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1、病人状态的稳定性病人若心理状态不稳定,在短时间内可以影响病人的呼吸状态,从而影响血液中pH值、PaCO2、PaO2等不稳定参数的结果。

如由于害怕取样,有些病人呼吸急促,引起pH值、PaO2增加,PaCO2减少;瞬间憋气则会使pH值、PaO2减少,PaCO2增加。

在采血时必须向患者进行解释,力求穿刺准确,一针见血,必要时应用局麻药,减轻病人痛苦,使病人处于情绪稳定状态。

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在婴幼儿,部分患儿的家长往往把患儿用衣物“封闭”起来,或由于在保温箱中接受较长时间治疗,同时为了保暖使通风较差,造成CO2的重复性呼吸,出现PaCO2增高的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