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80539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

《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考试重点.docx

教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讲教育与高等教育概述

一、高等教育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一)高等教育的定义: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高深知识和专业的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的内涵:

1、建立在中等教育的基础上;2、是一种高深知识和专业知识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高级的专门的人才;3、具有相当的学术性,承担着发展科学技术文化的任务;4、具有一定标准、机构和程序来确认和管理的制度行为。

(2)高等教育的特征:

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包括高深性和专门性,这两个特性是区别于其他教育形式的本质特征。

二、教育的概述

(一)教育的内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其中包括:

一、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即教育是随着历史发展的、存在于有一定共同文化的人类群体之中的活动。

其次,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其目的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

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它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系统性和组织性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仍然是当今教育活动的主干。

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教育中介、受教育者。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具有计划性和可控性。

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功能。

3、高等教育的目的和功能

(一)高等教育的目的: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高等教育的功能:

基本功能:

育人、促进社会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功能)。

衍生功能:

促使社会成员在社会结构中流动;

改变个体社会地位和社会分层;

加速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流;

成为学术权力与支配与调整的场所文化资本产生的平台;

帮助安置青壮年人口,提供度过闲暇生活的一种方式。

(三)高等学校的只能和结构从外延上讲,高等教育要大于高等学校;从功能上讲,高等学校要大于高等教育。

1、高等学校的职能:

教学(培养人)、科研、社会服务

历史上这三个职能是渐次出现和发展起来的。

教学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也是其作为教育活动的本质所在,其传授的知识始终是当时科学文化的最高成就。

科研是随着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而逐渐衍生出来的。

而社会服务是前两者职能的派生,它使得高等教育与经济生产活动更为贴近。

2、高等教育的结构:

纵向(按教育层次结构分)包括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专科教育三层次

横向(学科结构)包括不同的学科不同的专业

第二讲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期的高等学校

在古代,战国时期齐国的稷下学宫和古希腊的柏拉图举办的阿加德米学园分别是中西方早期大学的代表。

二、西方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

中世纪大学(现代大学源头)→→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近代大学教育的转向→→工业化社会的高等学校

(一)作为现代大学源头的中世纪大学:

自主自治的办学观;学术自由的治学观、大学内部的民主管理。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教育:

大学逐渐走向世俗化,推崇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学艺术来陶冶人。

(三)近代大学教育的转向: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确立,近现代高等教育发生了明显的变换:

自然科学受到重视、科学知识成为大学教学主要内容、大学功能也专项进行科学研究并用科学知识来培养人,同时高等教育被纳入国家管理体系中,大学的层次和内部组织也走向专业化和制度化。

德国柏林大学的教育理念以及实践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里程碑,它的出现宣告了大学的诞生。

(四)工业化社会的高等学校:

伴随着国家的强力干预,现代高等教育的制度和理念确立起来。

美国的高等教育是工业化社会中的一个范例。

1862年颁布的《莫雷尔法案》授权联邦政府通过赠地和拨款方式建立农业和机械工业学院的基金,用以为地方发展工农业培养人才。

这便是美国历史上的“赠地运动”。

其中康乃尔大学从一开始就将其办学宗旨确定为使科学知识服务于农业或其他生产劳动。

威斯康星大学更是推进了这一精神,“威斯康星思想”的核心是大学要走出校园,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把大学的知识向社会传播和应用于社会,让大学中的专家、学生直接参与当地的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的职能因此而产生)。

三、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

汉代的“太学”是我国正式设立大学的开始

第三讲高等学校的职能

一、现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

(一)培养人才:

高等教育体现的是人对自身发展更高的追求,通过高深知识的钻研和传授,实现人的自身完善。

(二)科学研究: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人们掌握更多地科学知识和生产技能,因此高等教育承担了致力于科学研究的新的使命。

科学知识有两方面的功能:

塑造人、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社会服务:

科学知识本身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以“威斯康星思想”为代表的使用高等教育观积极主张把技术推向社会,使大学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社会的技术和经济实力。

***三个职能的关系:

三大职能已经形成了有机的整体。

育人是大学最基本的职能,他是高等学校和高等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发展科研既有助于社会进步,也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素质,而教学同样可以在研究中推进知识的创新。

社会服务与实践是检验知识的最佳途径,也可以促进人的素质和综合发展。

社会服务有赖于人才的培养、输送以及技术应用的水平。

因此,现代大学的职能是不能简单分离和割裂的。

二、对现代高等学校职能的思考:

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平等和效率的关系

(一)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的关系

1、高等教育追求知识的通博是为了理智的完善,这也是与实用性目的相对立的观点——象牙塔与服务站之争。

2、通过普遍知识的教学和理智的培养,大学应该早就的是既有专业技能又具有“文化修养”的人。

3、通识教育:

包括人文教育、社科教育、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等

4、哈佛大学通才教育五项标准P28

(二)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

1、美国学者马丁·特罗认为:

高等教育往常人数低于适龄人口的15%,属英才教育阶段。

属于培养治国精英;高等教育往常人数达到适龄人口的15%—50%时,属于大众教育阶段。

属于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各行各业建设者也包括国家未来的管理者。

2、当今世界以及我国,高等教育由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让更多的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既是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素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3、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英才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有两种模式:

美国模式,依靠公立高等教育扩张;日本模式,依靠私立高等教育扩张。

而我国还应该考虑现有的经济水平为基础,考虑自身的条件和基础,适度发展。

(三)平等和效率的关系P31

平等和效率是高等教育政策中的两种价值取向

 

教学活动篇——第四讲高等教学活动的主题

一、高等学校的教师:

高校教师是高等教育活动的承担者,是保存和传播人类文化的承担者,是社会延续和发展的体现者。

广义上看高校教师等同于高校教育者,狭义上看高校教师是专指高等学校内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也称专任教师。

(一)高校教师职业角色定位:

根据教育的社会职能来看,高校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定性。

1、社会义务:

文化的传承者和人力资源的开发者

(1)高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2、教学管理:

学习的促进者和教学的组织者:

(2)高校教师是教学过程的合作者和参与者

(3)高校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拓展者

(4)高校教师是学生集体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3、心理定向:

心理健康的引导者和维护者

4、自我实现:

自我成长的研究者和设计者

(二)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1、高校教师职业生涯的含义:

学者们普遍把职业生涯成功分成客观职业生涯成功和主观职业生涯成功。

A客观职业生涯成功指在职业发展过程中可取得的、可证实的、可观察到的价值成果:

地位和头衔、物质成功、社会声誉与尊敬、威望、影响力、知识与技能、友谊、社交网络、健康与幸福。

主观职业生涯成功指个人对目前上工作和职业的主观感受,即内心的满意度。

三方面:

一是高校教师的薪资、福利、待遇是否改变;二是职称等级以及晋升是否改变;三是在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中的影响力是否改变。

B高校教师成长主要是指高校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由不成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者教育家的过程。

因此高校教师成长的过程也就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1)专业知识的发展(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三方面:

(2)专业能力的发展(设计教学、表达能力、组织管理、交往、反思评价、研究、创新)

(3)专业情意的发展(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2、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成功的因素:

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3、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我国学者叶澜从“自我更新”取向角度把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非关注”阶段。

接受正式教师教育之前的阶段。

教师在孩童幼年的心目中伟大光辉形象

(2)“虚拟关注”阶段。

职前接受教育的阶段(包括实习),准教师,在虚拟的教学环节中对专业发展萌芽并为任职奠基。

(3)“生存关注”阶段。

新任教师所处阶段,在现实冲击下强烈忧患意识,关注生存。

(4)“任务关注”阶段。

决定留任教师的,有经验和基本技能信心增强就关注教学,根据教学调整方式。

决心贡献教育事业。

(5)“自我更新”阶段。

处该阶段教师发展动力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有意识自我规划,谋求自己发展

与中小学教师不同,高校教师在专业发展阶段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

一是虚拟关注阶段的缺失,部分青年教师来自理工科学院或者综合性大学他们没有经历过教育实习阶段,直接由“非关注阶段”转入了“生存关注阶段”。

面对从学生到教师角色的骤变,这一部分青年教师将比师范院校毕业生面临更大的压力和职业磨合;二是专业发展阶段的中断。

(1)专业学习:

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和专业训练,这是高校教师成长的起点和基础。

4、高校教师成长的途径:

(2)专家引领:

德高望重的名师名家在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的点拨和引导很重要。

(3)同伴互助:

是高校教师成长的基本途径,实质是高校教师之间的对话互助合作。

(4)个人反思:

教育事件的反思、教学过程、教学风格、心智模式几方面的反思。

(三)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1、高校教师主要任务:

(1)教书育人,通过教书育人来培养专门化的人才

(2)科学研究,通过科学研究促进学科和社会的发展

(3)社会服务,通过教学和科研直接服务于社会

2、高校教师队伍的结构:

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

(1)合理的支撑结构。

培养研究生和科研为主的大学的职务结构多为“倒金字塔形”教授、副、比例大。

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大学以“纺锤形”,中级职称讲师比例较大,其他较小。

而以教学为主的大学则是“金字塔形”高、副高、中级、初级依次递加。

(2)最佳年龄结构。

自然科学创造期最佳25~45,33岁首次最佳贡献,老化界岭为50岁。

(3)高层次的学历结构。

(4)多学科的专业结构。

多学科、多门类、款专业的复合型人才。

(5)多元的学缘结构。

高校教师的学缘结构是指教师队伍内部毕业生来源情况。

二、高等学校的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

学生是人;是发展中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二)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

家庭、学校、同辈群体。

(三)大学生的特点:

身体的特点和心理的特点

1、大学生心理特点表现为:

自我意识显著增强但不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迅速但容易带主观片面性;感情丰富多彩但波动比较大;意志水平显著提高但不平衡不稳定;思想价值趋向多元发展但矛盾重重。

2、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

主动性、开放性、独特性、创造性。

**大学生的这些学习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大学生是自主发展、自我建构的学习主题;大学生不是教学过程的被动接受者;大学生是具有独特性探索性的学习者。

三、高校中的师生关系

(一)高校师生的具体关系

1、高校师生之间的教育关系。

三种关系图P55。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都要面临认识和学习任务。

但是教师特殊的角色和身份决定了他们在这一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一主导作用以承认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为前提,主要表现在:

指导和管理两方面。

2、高校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

包括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

师生之间的认知具有互相反馈的特点:

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公正认知可以赢得学生对教师的信任。

师生之间的感情关系是高校师生心理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和谐友善的情感关系是建立在良好的人之关系基础上的。

同时,认知关系也会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

3、高校师生的道德关系:

高校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都能够自觉履行自己的道德义务,践行道德规范,承担道德责任的关系。

(二)走向交往的高校师生关系:

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平等的、互为主体性的交往关系,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主体间性”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平等对话、相互尊重、共同分享、彼此批评

 

第五讲高校教学活动的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概述

“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何时教学”“怎么教学”是四个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关联的问题,把这些整合起来考虑就涉及高校课程建设。

(一)教学内容的内涵:

教学内容是教师与学生教学活动的对象,通常人们将教学内容理解为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综合。

(1)培养方案:

专业培养目标、学制、学位、学分要求;主干学科和主要实践环节;课程体系的构成以及学时比例

教学内容具体化为:

(2)教学计划:

课程性质、类型、学时和学分、教学方式、开课时间、考核方式等;教学进程总安排;必要说明(介绍)

(3)教学大纲:

微观层面的课程方案

(4)教材:

教科书、实验书、参考书目和扩展材料

(二)教学内容与课程

我国教育界三种观点:

(1)课程等于教学内容:

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思想

(2)课程大于教学内容:

不仅仅有课程还有对课程内容的安排、进程、时限

(3)课程小于教学内容:

因为教学内容是多种多样的,

在以上的基础上,我们所说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指课程层面上的意义。

二、对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的不同观点:

学科中心论:

古老的思想,永恒的学科、知识。

学生中心论:

经验主义,应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的倾向等来设计组织课程。

社会中心论:

课程不应该帮助学生去适应社会,而是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改造社会的技能。

因此,在教学内容选择与组织方便,按照这三个“中心”对知识的划分不同,衍生出课程的三大基本类型:

学科课程,经验课程,核心课程。

(一)高校课程的类型:

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

1、根据教学内容的组织形式划分:

(1)学科课程。

分科课程、关联课程、融合课程(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广域课程。

(2)活动课程。

以经验为中心的理论流派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也叫经验课程。

(3)核心课程。

以问题的核心来组织课程内容,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学习的。

2、根据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

(1)显性课程:

这是一种人们经过课程设计有明确目标周密计划的课程。

(2)隐形课程:

潜在的课程,学校通过环境有意无意传递给学生的,包括物质和制度和精神层面。

3、根据课程的功能划分:

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

4、根据修习的要求划分:

必修课程、限选课程、任选课程

(二)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

1、高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导向

课程体系就是课程设置以及其进程的总和。

高校课程体系是从宏观层面解决“教学什么”“何时教学”的问题。

课程体系具体包括两个问题:

一是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应选择哪些课程;而是各课程在内容与呈现方式上如何构建。

我国目前大学类型基本上可以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和教学型大学。

这些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上不同,所以课程体系的设置也有所不同。

当前我国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的探讨主要集中在“复合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

2、高校课程的组合方式

(1)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

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比例;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

(2)课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单门课程之间相互搭配与相互融合的问题。

(2)课程之间的时间关系:

从纵向结构上考查学生先学什么课程再学什么课程

(三)微观层面的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工作,实质上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的各种要素或各种成分,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以及产物。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方案的设计。

是整个课程设计的结果,也是整个课程设计工作的体现,在我国高校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为教学大纲。

一份完整的教学大纲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内容:

指定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列出教学内容的范围包括重难点;安排教学进度,分配具体学时;本门课程的评价方式;指定教材,包括教科书、实验指导书和参考书等。

在美国课程方案主要表现为课程标准。

(2)课程目标的确立。

要区别出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

培养目标是宏观概念,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教学目标是学生在通过学习后,在知识技能方面达到什么样的状态。

(3)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在选择课程内容上应该考虑三个因素:

学科、学生、社会三个因素。

教师在组织课程内容时,可以参照泰勒提出的三个基本准则:

连续性、程序性、综合性。

(4)教材建设与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材的选择要实现教材的“选优选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所谓选优是应尽量选用优秀教材,选新是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

立体化教材是克服以往教材但一定形式。

(5)课程的实施与评价。

教师是否可以对于教学大纲或课程改革方案进行更改,有三种认识:

忠实取向、相互调试取向、创生取向。

教学管理中通常会采用“忠实取向”来保障教学质量。

四、高校课程的改革

(一)我国目前高校课程的现状

1、课程价值观从学科本位转变为社会本位。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指向由“高深学问”转向了“为社会经济服务”。

2、我国高校目前的课程体系表现为统一大于多元。

造成了学生综合素质低,如理科生表达欠佳,文科逻辑欠佳。

3、我国高校课程内容表现为分科多余综合。

学生强于系统性、科学性但却弱于知识的融会贯通,缺乏创新,实践能力不足。

(二)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思考。

当前我国高校的课程改革应该立足于我国政治经济体制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质需要,遵循教学规律和科学发展规律,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经验,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课程体系。

1、以“全人”教育为目标开展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观,一种教育的理念,在实践操作中它涉及对人才模式的培养的整体改革。

通过通识教育旨在关注学生“作为一个负责人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关注“做人”方面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通识教育还在于让学生首先关注其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

通识教育的内容,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是非专业性的、非职业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为职业做准备的知识和能力教育,其设计的范围宽广并且全面。

2、课程体系强调基础化弹性化。

为了使学生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整个课程设置应灵活多样,课程的结构更加弹性化,增加选修课数量,这已经成为当今发达国家大学课程体系改革的趋势。

3、以学科整合带动课程综合化

我国高校课程内容以分科为主,有利于学生学的专,单不利于学生学得活。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合贯通起来,应在分科的基础上加强课程的综合管理化。

(三)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

课程与教学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高等学校的课程内容与基础教育阶段相比更凸显出专业性、前沿性和多样性。

我国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课程与教学研究工作,从学校到省、国家都设立了包括精品课程、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为教师教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政策与经费的支持。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励办法》中有两个方面可以看出教学改革:

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调整专业结构;二是对组织教学工作、推动教学以及教学管理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等。

 

第六讲高校教学活动的过程

一、高校教学活动的内涵和特征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和第一职能。

从1097年欧洲创建世界上第一所大学意大利的波罗尼亚大学开始,大学培养人才的使命便应运而生。

1、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建构学习共同体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

(一)教学活动的内涵:

2、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的过程。

3、教学活动是课程资源的拓展过程。

4、教学活动是预设性和生成性辩证统一的过程。

5、教学活动是科学性和艺术性彼此交融的过程。

1、从教学活动的目的来说具有教育性的特点。

(二)教学活动的本质特点:

2、从教学活动的内容上来说具有发展性的特点。

3、从教学活动的过程来说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4、从教学活动的方式来说具有互动性的特点

(三)高校教学“中间过渡性”的特征

高校教学是制度化学校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校这一特定认识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向社会实践、有效过渡的职责。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教学过程包含有某种由量变转向质变的过程,这赋予了高校教学活动“中间过渡性”的特征。

1、首先高校教学活动的“中间过渡性”是由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

2、高校教学活动“中间过渡性”由高校教学自身的内在价值和独特功能所决定。

3、高校教学活动“中间过渡性”由高校教学的认识客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所决定。

二、高校教学活动的规律和原则

(一)高校教学活动的规律:

主要表现在教学相长性、教学发展性和教学与人性

1、教学相长性。

教与学始终是贯穿高校教学活动始终的一对最基本的关系。

教师的促进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促进教师的教;教师的教育教师的学相互促进。

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以教促学”和“以学促教”,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同步发展的。

2、教学发展性。

这一规律阐明了教学过程中知识传递和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

知识与智力两者密切相关、相互促进

3、教学教育性。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一规律揭示的是教书和与人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高校教学活动的原则:

根据高校教学规律以及教育目的,高校教学工作必须贯彻一下几条条原则。

1、教师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4、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三、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一)教学准备阶段

1、“你从哪里出发?

”解决教学活动的起点问题。

2、“你要到哪里去?

”解决教学活动的目标问题。

教学活动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你如何打打你想去的地方?

”解决教学活动的技术、方法和情境。

4、“你怎么知道是否已到达你想要到达的地方?

”解决教学活动效果的评价问题。

(二)实施调控阶段

(三)反馈评价阶段

教学信息反馈的方式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常用的有练习、提问、测试、考核等。

(四)反思总结阶段反思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能力。

教学活动的准备阶段、实施调控阶段、反馈评价阶段、反思阶段是相互衔接的一系列过程,反思总结意味着阶段性过程的结束,也意味着下一个轮回的开始。

总之,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四教学活动的基本策略

教学活动的策略可以理解为使实现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方式,是在教学目标确立以后,根据特定的教学任务和师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活动的内容,借助一定的教学活动的方法和教学活动所以来的媒体、技术、采用的特定的教学活动组织形式,形成有效的教学活动方案。

教学活动的策略是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综合。

(一)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方式

1、教师的教学行为。

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行为可分为主教、助教、管理行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