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77412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秋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秋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秋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秋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秋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秋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docx

《中秋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秋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秋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docx

中秋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

中秋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

  篇一:

花艺与茶道项目报告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

  “花艺茶道雅集”活动设计方案

  系所:

专业:

学生姓名:

联系电话: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学生上课时间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DalianNeusoftUniversityofInformation

  目录

  1.花艺设计布置方案…………………………………………12.茶艺冲泡讲解文稿…………………………………………23.花艺茶道活动项目总结报告………………………………3附录:

  项目得分:

  花艺设计布置方案

  一、选择花材,花器,花材名称寓意(3分)

  花材及其寓意:

  洋兰:

表示着欢迎及祝福

  金鱼草:

表示有金有鱼,金玉满堂,繁荣昌盛及活泼玫瑰:

象征着爱情

  康乃馨:

象征母爱、宽容、亲情、思念

  非洲菊:

神秘、互敬互爱、有毅力、不畏艰难百合:

百年好合、百事百顺、百病愈合

  满天星:

清纯、关怀、思恋、真爱、纯洁的心灵

  衬叶:

新西兰叶、剑叶、八角金盘

  花器:

塑料花器、花泥

  二、制作步骤(并附照片)(4分)1.取适当花泥放入花器,浸泡花泥

  2.插入主干花金鱼草

  3.在前方插入斜入百合

  4.在百合两旁插入非洲菊

  5.在百合下方插入康乃馨

  6.在插空处插入其他花,并在后方插入衬叶做装饰

  三、作品点评(附照片)(3分)

  篇二:

花艺与茶道·项目成果物模板XX年5月13日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

  “花艺茶道雅集”活动设计方案

  系所:

专业:

学生姓名:

联系电话: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年月日

  学生上课时间周()()节课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DalianNeusoftUniversityofInformation

  目录

  1.花艺设计布置方案…………………………………………12.茶艺冲泡讲解文稿…………………………………………23.花艺茶道活动项目总结报告………………………………3附录:

  项目得分:

  花艺设计布置方案

  一、选择花材,花器,花材名称寓意(3分)

  二、制作步骤(并附照片)(4分)1.

  三、作品点评(附照片)(3分)

  茶道冲泡讲解文稿

  一、中日茶道不同及其原因(3

  分)

  1.2.3.4.

  二、茶道冲泡步骤(选择一款中国茶叶和茶具,介绍冲泡温度及冲泡步骤,4分)

  三、作品点评(附照片)(3分)

  附照片)(

  花艺茶道雅集活动项目总结报告

  一、插花制作的体会感受(3分)

  二、茶艺冲泡及品茶的体会感受(3分)三、听课感受及对课程与教师的评价意见(4分)学生本人签字:

年月

  日

  篇三:

花艺与茶道·项目成果物模板XX年5月13日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

  “花艺茶道创意创业”活动设计方案

  系所:

专业:

学生姓名:

联系电话: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日语系孙凯平XX年12月6日

  学生上课时间周()()节课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DalianNeusoftUniversityofInformation

  目录

  1.花艺设计布置方案…………………………………………12.茶艺冲泡讲解文稿…………………………………………23.花艺茶道创业计划报告………………………………3附录:

  项目得分:

  花艺设计布置方案

  一、选择花材,花器,花材名称寓意(3分)二、制作步骤(并附照片)(4分)1.

  三、作品点评(附照片)(3分)

  茶道冲泡讲解文稿

  一、中日茶道不同及其原因(3

  分)

  1.2.3.4.

  二、茶道冲泡步骤(选择一款中国茶叶和茶具,介绍冲泡温度及冲泡步骤,4分)

  三、分析大连地区茶叶消费者的喜好和对未来市场的分析(3分)

  附照片)(

  花艺茶道创意创业计划报告

  一、开设一家自己的花店的创业计划(4分)

  二、开设一家茶叶店的创业方案计划(4分)三、听课感受及对课程与教师的评价意见(2分)

  学生本人签字:

年月

  日

  篇四:

花艺与茶道·项目成果物模板XX年5月13日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XX~XX学年第二学期

  《花艺与茶道》课程三级项目成果物

  “花艺创新设计和茶道策划”设计方案

  系所:

专业:

学生姓名:

联系电话:

学生学号:

任课教师:

完成日期:

  学生上课时间周()()节课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DalianNeusoftUniversityofInformation

  目录

  1.花艺设计布置方案…………………………………………12.茶艺冲泡讲解文稿…………………………………………23.花艺茶道创业计划报告………………………………3附录:

  项目得分:

  一、选择花材,花器,花材名称寓意(3分)二、制作步骤(并附照片)(4分)1.

  三、作品点评(附照片)(3分)

  茶道冲泡讲解文稿

  一、中日茶道不同及其原因(3

  分)

  1.2.3.4.

  二、茶道冲泡步骤(选择一款中国茶叶和茶具,介绍冲泡温度及冲泡步骤,4分)

  三、分析大连地区茶叶消费者的喜好和对未来市场的分析(3分)

  附照片)(

  花艺茶道创意创业计划报告

  一、开设一家自己的花店的创业计划(4分)

  二、开设一家茶叶店的创业方案计划(4分)三、听课感受及对课程与教师的评价意见(2分)

  学生本人签字:

年月

  日

  篇五:

文化太山系列活动·八雅中秋雅集

  文化太山系列活动·八雅中秋雅集将于中秋节当天在太山景区举行

  又是一年中秋日。

太山景区将于9月8日上午,举办文化太山系列活动之“八雅中秋雅集”。

“八雅”,即琴、棋、书、画、诗、酒、茶、花,是我国传统人生八大雅好。

善琴者通达从容,善棋者筹谋睿智,善书者至情至性,善画者至善至美,善诗者韵至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茶者陶冶情操,善花者品性怡然。

本次活动,将通过鼓琴、对弈、作书、赏画、吟诗、酌酒、品茗、插花等八项艺术表演,传播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传递社会正能量,共同感悟美好人生。

此外,活动期间设有观众互动环节,设置了若干抽奖活动,并为获奖朋友准备了精美的文化小礼品。

本次活动由太山景区主办。

太山景区致力于提升品位、提档升级,在创优景区环境的同时,提供免费讲解服务,推出了“文化太山”系列活动,先后陆续举办了元宵灯谜会、太极培训班、迎六一万荣笑话喜乐会、端阳诗会、牛力水墨作品雅赏、七夕朗诵会、赵国柱书法小品雅赏等活动。

优美宜人的环境和诸多文化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赏玩,山西诗词学会、山西摄影学会、太极拳学会等都在此处建立基地。

今后,太山景区还将举办九九重阳登高、国学讲座等等文化活动,在努力挖掘自身文化内涵的同时,精心打造“文化太山”这一品牌,凸显唐风晋韵、展现美丽山西,弘扬传统文化,善化人类心灵,与社会公众一道,共同谱写美好人生。

  篇六:

中秋慈善活动概况

  中秋圆满心慈善光明行

  中国梦·光明100中秋慈善活动概况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国宗局等中央六部门《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精神,**禅寺积极响应省、市宗教局、市残联关于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的号召,发扬佛教慈悲济世,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携手社会爱心企业共襄盛举,在中秋月圆之夜开展中国梦·光明100慈善公益活动,救助眼疾患者,用我们的善行传递光明,更用佛法的智慧开启大家内心的光明。

  本次中国梦·光明100慈善公益活动由**禅寺、**企业共同发起,**企业计划出资100万元奉献爱心。

活动于中秋夜晚7点在**禅寺广场举行。

在这人月团圆的时刻,我们将邀请相关单位领导、功德企业代表、禅寺高僧等启动光明100慈善公益活动,众缘和合,传递光明。

活动现场,发起单位代表还将宣读光明100公益倡议书,并当场向首期受助的100名患者中的10位代表颁发受助证书。

  另外,**禅寺高僧还将在当晚举行供月平安法会、点灯传灯等祈福活动;**禅寺还将举办茶道、香道、吟诵、赏月、吃上供月饼等中秋雅集活动。

  篇七:

茶艺实训报告

  茶艺实训报告

  今天我们怀着欢乐的心情来到我们的新校区上我们老师的茶艺课。

在这个课上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中国是一个千年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崇尚礼节。

中国有句民谚:

无茶不成礼,中国茶文明传达的是纯,雅,礼和茶道的精神理念,传播的是人与自然的交融,启发人们走向更高的生活境界。

  茶艺人士说,喝茶的环境对于喝茶的人来说,并不是最重要的,这就在于喝者的心情。

  喝绿茶可以消暑,冬喝红茶可以祛寒;大口喝茶可以解渴,小口品茶可以知味。

人未改,茶是茶,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喝法,也就有了不同的滋味,不同的感悟,因而对于真正的品味者来说喝茶自有喝茶的乐趣在。

饮茶,既可以养生又可以治病,茶叶中既有营养的乐趣在。

饮茶,既可以养生又能治病,茶叶中既有营养成分又有药理作用。

如果能根据自我体质,选用适宜茶疗方,对增进健康,增进体质定会有宜。

  “冷水泡茶慢慢浓”这是一句值得人们细细品味的喝茶人的妙语。

喝茶人总想说出茶的滋味,却不知道茶的滋味,就在喝茶的过程中,喝茶时,要从中体会“所喝的是什么味道”及其敷衍着生活的滋味,将一份“如何品味”的心思塞在心里,恐怕就全把真正的滋味放过。

  平淡的水溶入几片茶叶,就成为茶;似水流年,平常的生活,若是有了一颗自觉他的心,就会充满欢喜,这像宋人杜少山的诗句所写“寒夜客来茶当酒,竹枋汤沸火正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佳茗,是清是醇,是苦中带甘,是超凡脱俗,是不卑不亢,是无声胜有声,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在品茶中品味人生,品味生活,在生活中体味茶意,才能抚平内心之浮躁,不徐不疾的前进,从容,优雅的生活。

人生如茶,茶似人生,只要用心品茗,从容之可得其真味,品茗中,看悠长人生,心宁神静,回味里,天籁之音,缭绕缕缕,属于自己的那一帘幽梦,定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缠绕在身边。

  篇八:

茶文化学习心得报告

  茶文化学习心得报告——浅谈茶文化的感悟

  【摘要】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果把悠悠的五千年在中华文明比作结满果实的大树,那么茶文化就是树上的一个硕大的果实,时时散发出诱人的芳香。

一直以来茶文化就以它独特的魅力屹立于民族文化之林,为后人所敬仰。

不单是它的各种功能,还有它所包含的道理和教育意义,对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现代年轻人更是有不可缺少教育意味。

  【关键词】茶文化道理教育

  一、茶文化的起源及发展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然,茶之起源在于何时呢?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陆羽《茶经》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利用茶叶和栽培茶树的国家,远古时期老百姓就已发现和利用茶树了。

对中国人饮茶的起源寻根,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唐代的说法也都有,而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并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

无论茶起源于哪个朝代,都可以证明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已经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

  饮茶起源众说纷纭,西汉时已有饮茶之事的正式文献记载,饮茶的起始时间当比这更早一些。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据东汉名医华佗《食经》记载:

“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

西汉已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由此可知茶文化的正式发于汉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

当时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主要是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玄学相当流行。

当时的玄学家大都是所谓的清淡家。

最初清谈家多酒徒,酒能使人兴奋,但喝了多了便会举止失措、胡言乱语,有失雅观。

而玄学家喜演讲,普通清谈者也喜高谈阔论。

而茶则可竟日长饮而始终清醒,令人思路清晰,心态平和。

况且,对一般文人来讲,整天与酒肉打交道,经济条件也不允许。

于是,许多玄学家、清谈家从好酒转向好茶,因此后期出现了许多好茶大家。

  唐代陆羽著《茶经》,其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

  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把茶文化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从此吹响茶文化的号角。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

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使茶事十分兴旺。

  到明、清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品茶图》,文徵明的《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

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

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所以简单概括茶文化的历史,可以为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

  那现代的茶文化发展如何呢?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

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

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

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

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

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份份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

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二、茶的文化内涵和地位

  

(1)、我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饮料,茶与文化一直结有不解之缘,我们的祖先,在发明茶的栽培和各类茶制法的过程中,还创造出品饮艺术。

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灿烂明珠,它融诗词、书法、琴棋、歌舞、工艺为一体,集哲学、经济、历史、地理、礼教为一堂。

综合体现了灿烂的东方文化,它融进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伦理、思想和文化精髓,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茶文化。

  

(2)、翻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无不和民族兴衰,国

  家的命运密切相连。

战乱年代,茶叶生产历经劫难,茶文化黯然失色。

改革开放,国运昌盛的年代,茶叶生产如日月中天,茶文化香溢四海,享誉全球,时代沃土滋润着茶叶,芬叶又映衬着色彩斑谰的时代,茶的香郁孕育一代又一代的文化精英,茶文化是历史前进车轮的润滑剂,促进时代进步。

  茶文化的茶艺,不仅表现社会教养和文明程度的一般文化特征,而且具有表现人们的心态、民族的融和、经济的发展及政治的民主和社会的稳定等特殊功能。

传统的中国茶文化不愧是中国历史上的珍宝,它以其深刻的内涵在中国文化上占有特殊地位。

一方面,茶文化的气氛更为浓郁,在陶冶时代的风尚,增强人们的感情,丰富社会生活等方面显示出无穷的魅力,另一方面茶文化日益渗入到政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合力。

  现代茶艺活动的兴起,更能提高和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起着净化社会心理的作用。

紧张生活中的人们在百忙中偷闲,邀三朋四友,围桌而坐,泡茶品饮,水甘茶串香。

茶的品饮,已经不单单是为了解渴,更是为了呼朋聚友,增加精神乐趣。

  三、茶文化在当代的教育意义

  

(1)弘扬茶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茶文化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一个分支,它一方面从中国各民族文化中源源不断吸收精华以壮大其身,另一方面又以回报的方式促进了我文化的进步,使得我国文化更博大精深。

  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

我国茶文化是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也是社会文明生活中的一束美丽花朵,芬芳而甘醇。

以茶为主题的茶艺活动,引发了诗词、歌舞、书画、影视、戏剧等创作,促进叶生产和茶具制造业的发展,更升华为品饮的礼艺和规范,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时尚。

如此博大的茶文化框架,可容纳多少茶叶技艺、科研技术和经济财富它是数千年中华民族文化智慧的结晶,是东方传统文化的精华。

当代的大学生应当把弘扬茶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作为自己的社会责任,要了解茶文化、熟悉茶文化、宣传和传播茶文化,为振兴茶文化贡献才智。

  

(2)、提倡茶德、净化社会风气。

  茶在生活中的地位,由药饮到解渴、发展到品茗,并衍生一系列茶艺活动和特定

  的思想内涵,经过漫长岁月逐渐形成一种朴素、廉洁、宁静、淡泊、和睦、互敬等茶德精神。

因此,茶艺的精神给人们的审美愉悦,最终是对人们的品行道德的一种修炼。

人们对茶道精神不断探求,已使茶从具体形质人格化为道德风貌和行为规范。

如陆羽在《茶经》是中说:

茶对“精行俭德之人”、“为饮最宜”。

因此,当代的大学生应把提倡茶德、净化社会风气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和使命,以丰富的茶技艺术,让人们享受乐趣,增广见识,陶冶情操,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四、个人心得与体会

  学茶文化的课程,有两个字我是体会最深的。

茶文化之重不外乎四字,“德”、“和”“廉”、“敬”。

而“德”则为其中之一重,司马迁就曾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在才与德之间,德就放在了首位,由此可知的德之重要。

  在茶文化中把德行放在首位是有历史事实为证的。

宋徽宗赵佶和清高宗乾隆同样是皇帝,同样是才华横溢,同样是爱茶之人。

为何一个国都沦陷,为他国囚犯,更身死他乡,另一个却开创自己的盛世,国力强盛,万国来朝,更流芳百世?

我个人认为不外乎一个“德”字!

为何?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淫无度,更重用蔡京、童贯、梁师成、等奸臣主持朝政,可以说毫无德行可言。

结果被金军攻占了汴京,宋徽宗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囚禁期间,更是受尽精神折磨,最后在靖康二年被金太宗下诏贬为庶人。

  而在看看另外一个皇帝,乾隆。

他寿高86岁,据说还是得益于茶。

而我个人认为,虽说是因为茶而得高寿,但是如果没有德行,怎么会获得心灵上的宁静呢?

要知道德为健康之本啊。

他25岁登极,在位六十年,是中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

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

并且当时文化、经济、手工业都是极盛时代,更开创了乾康盛世,确为一代有为之君。

两位皇帝的结局反差如此之大,一个德字足以说明一切!

这两人的事迹足以让我们大学生醒悟了,我们更应该注重德行的修养,不断地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学问,提升自己的品德,做一个有益于社会之人。

  另一个字我也有很深的体会,就是师常说的“定”字,我个人认为定不单单是物理上的稳定、平衡、不动,更是心灵上的宁静、淡定、自然!

在没有听师说“定”字的那课时我还是像许多在大学迷失了了方向的大学生一样的,在没有目标,没有方向的日子里,再加上年轻人的轻浮和急躁,我变得有点堕落了,虽然我知道自己的情况

  但却没有丝毫办法。

当我上了师说的那堂“定”字一课后,我立马就有了“一言惊醒梦中人"感觉。

然后驻足问心,我发现这一切都不是问题了,一切都是心在束缚自己。

后来我“定”下来专心看书,终于在书中找到了我一直渴求的答案,它就是“人生的位置,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到的,都是在不断寻求中摸索中出来的”。

定字的影响如此之大,以致于是我看清了前面的路,找到了前进的方向,虽然我还没有什么目标,但是我相信我很快就能找到了!

  师常说“定”能生慧,我深以为然,为何?

有句话这样说的“坐它十年冷板凳赢得满腹好文章”,如果没有十年定的功夫,哪里能写出妙笔生花的好文章呢。

同理,如果不能定下来专心致志的做人做事如何能获得高深的知识呢?

  在体会到定的较深含义后,我把它融入了自己的学习很生活中。

首先说说生活上,我做事慢慢养成定而后动,思而后行,结果许多同学都说我气质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果不是相熟,还比较难认得出呢。

至于气质变与否我亦不甚清楚,但是心中常常都能保持平和就是真的。

再说读书一事,师说练字、听音乐能使人定下来,独不提看书,然我就是看书最能体会定一字的。

每次看书前,我都会调整心态,是自己先定下来,所以我专注一两个小时品读往往比别的同学匆匆来浏览几个小时收获还多。

当然了,虽然读书能使我“定”下来,但是我也不会刻意地看书,更没有坚持天天去看书,但我看书时一定会专心致志,并把好的词句记下来,所以每次看书都会有很大的收获,不似同学说的读完一本书连基本概念都记不住。

  五、茶文化的总结

  品茶以养性修德,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

像茶文化一样海纳百川,不断吸收吸收古今中外的人类文化精髓,提升自己的社会适应生存能力,促进自身朝着健康、美好的人生方向去发展。

努力使自己在一个繁杂、喧闹的社会,面临着学习、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让自己清静下来,思考人生。

树立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在茶的清新与淡雅之中,思考人生、品味人生、享受人生,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幸福。

即为茶之“清”,清静及清寂,求心境之清寂、宁静。

茶之“敬”,能敬能和,对人尊敬,对己谨慎。

茶之“真”,真理之真,真知之真,去物欲,不为利害所诱。

  参考书目:

  【1】杨晓明,《说古论今茶文化》,浙江大学出版社,XX年10月出版

  【2】何草,《中国的品茶艺术》

  篇九:

茶道插花

  日本茶道插花,是东方式插花的延续,融入了茶道之神性。

在现代花艺发展过程中,茶道插花表现出的主要风格特点是:

线条优美的造型、简洁淡雅的用材、自然清新的情趣、诗情画意的意境。

  茶与花兼性相宜,心性相融,教人崇幽尚静,清心寡欲,进而修身养性,达到心灵的升华。

纯真、质朴、清灵、脱俗、清简,为茶道插花追求之精神。

茶道插花一词起源于日本,是在茶室这一特定的场所作为花卉装饰品而出现的,现代茶道插花可谓是东方式插花的一朵奇葩,既延续了东方式插花的艺术风格,又融入了茶道之神性,别具特点。

它的清新、它的雅致以及它的野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日本民间普遍流传着茶道、花道的传统生活习俗。

茶道是通过品茶艺术来接待友人的礼仪活动。

它是从中国传去的,中国唐宋时期饮茶盛行,这时日本派出许多留学生到中国求学,其中较有名的是最澄、空海、荣西等僧人,他们把中国种茶、制茶、烹茶技术带回日本,使日本饮茶技术推广到民间,后来形成茶道。

日本茶道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即“花”,花的插放以及观赏被称之为“花道”,是在茶室中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