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docx
《初三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
初三语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
计算机课件(包括难词句理解,比较阅读文章)。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多么令人留连忘返的境界呀!
这是谁创作的佳句?
出自哪篇文章?
这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为我们描绘的迷人景色。
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我们已经学习了《小石潭记》,今天将再次和柳宗元一起登上西山之巅,感受其高峻峭拔的特立之景,体会作者抒发的内心感受。
(解说:
学生已学习过《小石潭记》,教师由文中佳句导入,便可引起共鸣,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
二、介绍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
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河东先生。
自幼聪慧好学,21岁中进士第,26岁中“博学宏词”科,授官集贤殿正字。
后改任监察御史里行,与韩愈、刘禹锡同事。
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罢“宫市”,免杂税,打击贪官,但遭宦官、藩镇等腐朽保守势力反对。
革新集团失败了,其成员遭到迫害,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在永州长达10年,后虽奉召回京,旋即又被贬为永州刺史。
在柳州任职时,主持开挖水井,兴办学校,废除奴婢制度,深受当地民众爱戴。
病逝于柳州住所,世称柳柳州。
柳宗元在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曾提出“官为民役”的观点。
政治上他是失意者,但在文学创作上却成就卓著,表现在寓言、传说、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读课文,消灭文字、词语等障碍。
①学生自读:
圈出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标记解决。
②教师范读:
补充注释。
斫(zhuó):
砍伐。
遁(dùn)隐:
躲避、隐藏。
③学生朗读:
读准字音、停顿、语调。
(解说:
反复读课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以便读准字音,熟悉课文内容。
)
(2)疏通全文大意。
①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②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③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④复述主要内容。
(解说:
学生合作理解,培养合作学习意识,让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看课下注释的习惯,培养自学能力。
互相质疑、解疑,是为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互相启发,提高学习效率。
)
(3)了解课文的内容与形式。
①说说作者围绕“始”“游”叙写了哪些内容?
②抓住了西山的什么特点?
讨论解决:
第1段写游西山前,自以为永州的奇山异水自己都游遍了,面对幽泉怪石饮酒娱乐自然洒脱。
第2段写游西山,通过望而见其异,登高知其隐,醉而忘归突出西山之怪特,及作者始得胜景的喜悦。
第3段点明游西山的时间。
文章过渡自然。
第1段“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为过渡句,第2段“望西山,始指异之”领起西山之游,结尾“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与前文相照应。
(解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有了前面的反复诵读,学生很容易明白主要内容,教师应鼓励中国学习联盟胆发言,对内容与形式的理解应提倡学生提出个人见解,不要被老师的观点所左右。
)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
(3)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4)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
(5)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解说:
教师先提出五个问题,学生自由讨论解答,教师要及时肯定表扬学生的理解,鼓励学生积极思维。
问题的提出可以根据学生理解程度及时应变处理。
)
提示:
(1)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
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荒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受,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
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山”时,“数州之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这高峻的西山卓尔不群的人格是何其熟悉,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引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深切体会到天人合一的至理。
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真正的游览。
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2)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
以往所见的幽泉怪石没有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与解脱,虽然畅游酒醉,却不能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大自然中,因此“觉而起,起而归”,心中的烦闷依然无法排遣。
而西山之游却不同,作者首先是被那高悬下望的景象所震惊,所有的景物都聚集在视野之内,浮云萦绕群山,与天空连成一体,此时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与自然同呼吸,与天地同游的快慰。
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
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
(3)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
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游山水景物无不融人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4)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
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仍一切如故,心中的压抑烦闷并未减少。
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他要“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愉悦不言而喻。
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受。
(5)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情景交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对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
如先写“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再写登上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
由“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
高悬下望所见之山,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天相连浑然一体更衬其高。
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的感受。
我们自然如身临其境,仿佛和作者一同饱览这高峻西山,发出相同的感慨。
在这比照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作者卓尔不群之人格才更具感染力。
3.欣赏品味
本文虽记写西山之景、西山之游,但却句句写景,字字见情,真正体现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特点。
现在我们就来品味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品味文中精美词句的描写。
(2)推荐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喜欢的理由。
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到则披苹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觉而起,起而归。
此五句语气急促,并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即后一句的第一个字与前一句的末一字相同,强调“到”、“醉”、“卧”、“起”等动作,造成一种单调、无味的效果,表现出以往的游览大多心不在焉,未能真正投入其中,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精神上的共鸣,并照应了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抓住西山的特点:
怪、特,为后文写西山之貌给作者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作铺垫。
③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悠悠平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
此时他仿佛觉得脚下的西山及大自然中的一切与自己完全消融在一起,物我合一。
④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作者为自己找到知音而欣喜,为目睹西山之高峻而自慰。
醉而忘归,流连忘返,更表明此刻沉醉于西山之美,陶醉于西山之游的欢悦。
真可谓?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会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⑤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作者全身心投入自然万物之中,与天地之气相融,泯灭了主客之差异,在物我同一中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
因此把西山之游视为真正的游览。
⑥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
作者将主观感受融人景物描写,通过恰当的比喻,映衬西山的高峻。
可见柳宗元写景之传神,文笔之幽丽,用词之精致。
(解说:
这个环节,是在前面朗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欣赏品味文章写作的精妙之处,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文学素养。
)
4.课堂训练
(1)完成课后练习二,并背诵妙语佳句。
(2)词语古今用法比较,完成练习三。
(3)分析“为”、“穷”在本文中的不同用法。
(4)试比较本文与《小石潭记》在写景时的不同之处。
(解说:
以上四项既有字词句的理解,又有中心内容把握,并ü?
冉显亩练治觯?
莆毡疚男淳?
的特色。
通过训练反馈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突出重点难点知识,便于积累,也进行能力的迁移培养。
)
5.翻译句子
(1)余自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我自从成了受刑被侮的人,住在这个永州常惊恐不安。
(2)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深青的夜色,从远处而来,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还是不想回家。
(3)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心凝住了什么都不想了,形体散开不复存在了,与万物暗暗合成一体。
(4)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这之后才知道我自己从前还没有开始游览。
6.课堂小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2)教师再小结。
四、布置作业
1.柳宗元的山水诗文都流露出借游解忧的情绪,试找出有关诗文加以体会。
2.背诵全文。
想和做》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了解本文是怎样"摆事实,讲道理"的。
2.本文讲了哪些道理?
3.分析议论文论点提出的几种方式,准确把握论点。
4.学习"从生活中常会遇到的现象提出论题,进而提出论点"的写法。
第二课时
1.了解课文运用对照的方法来阐述道理。
2.课文阐述论点时,在哪些地方运用了对照的方法?
3.学习议论文中准确、严密、生动的论述语言。
4.阅读议论文,能找出文中表述作者观点主张的议论句,并从中找出论点。
教学建议
段落结构内容
第一部分:
(1-5段)列举并评述"空想"和"死做"的具体表现,提出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
(6-7段)分析的辩证关系,阐述怎样把联结起来。
第三部分:
(8段)联系实际,论述学生应当学会把联结起来。
第四部分:
(9段)总结全文,强调想的重要。
论证特点
本文的特色之一是摆事实讲道理。
文中在摆事实讲道理时富于变化。
如第一部分先摆事实,后讲道理;第二部分的第一层(6-7段),先说道理后举例子,第二层(8段)举例与说理交叉进行,有时先举例后说理,有时先说理后举例,这样正反对照,论证有力。
本文说理脉络很清晰:
先论述为什么一定要把联系起来,再论述如何联结,然后联系学校学习生活现状,论述学生应当学会把联结起来,最后是简要的总结。
由于联系了学生的学习情况,现实性、针对性更强。
指导口语训练方法建议
两课时读懂课文,以口语训练为主。
开始读课文,选择默读或散读的方式比较恰当,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认真思考和学习。
要求学生在阅读时使用工具书,弄懂自己所不熟悉的字词的音、形、义。
为了督促检查学生的自学,教师可以抽查若干学生。
初读课文之后,指导学生进一步领会它的内容和写法,概括段落大意,体会作者批评这两种态度的语气和感情。
可以让多一些学生发表看法,相互启发,补充意见,通过比较对照,从课文中吸取营养,丰富自己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自学教法建议
针对学生议论文基础薄弱、缺乏兴趣的弱点,引导他们自己读书,学习的积极性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调动。
根据课文写得通俗,题材为学生熟悉的特点,启发学生自学联系感性材料,正确理解课文所阐明和主要道理。
文中的举例论证
这篇课文用举例说理的方法,论证的辩证关系。
文章夹叙夹议,正反比较,说理辩证。
事例证明道理,道理来自事例。
举例是叙,说理是议,夹叙夹议,用通俗易懂的事例深入浅出的来证明道理。
举例则有正例(如"记住动植物的分类"等),也有反例(如学语文"硬读课文"等),正反对比鲜明。
从正反对比中,把"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作了辩证的论述。
本文的分论点
一篇议论文只有单一论点,学起来较为容易,如果有中心论点,又有几个分论点,学起来就有较大的难度了。
《》一文就是这样。
所以列出本文的分论点,便可以突破难点了。
其分论点如下:
A、一面做一面想是非常重要的。
B、在行动中去想,才能把联结起来。
C、紧密结合很有现实意义。
D、相脱离是要不得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学习从生活中常遇到的现象提出论题,进而提出论点的写法。
2.明确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道理,并用以指导学习和生活。
3.在议论文中运用说理和举例相互配合的写法
4.指导并启发学生把读书和表达的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理解议论文,仿作议论体短文的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一、评现象引论点(为什么?
)
概述两种人的表现(第1-2段)
简要评析两种人,着重分析后一种人(第3-4段)
归纳上文,提出中心论点:
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第5段)
二、具体论述(怎么样?
)
的关系,怎样"联结""从实际出发"(第6-7段)
幻灯片设计
把本文列举的七个事例用幻灯片等媒体打出文字或图像:
1、有的人只读不想,只记不想。
2、有的人"空想"不做。
3、有的人"死做"不想。
4、有的人在学习上能想出有效而且省力的办法。
5、人类文化是怎样进步的。
6、人怎样才能学会游泳。
7、课外活动怎样会劳而无功。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于"想"和"做"的关系,我们平时是否认真想过?
其实,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是"空想"或一味"死做",都不会把事情做好,一定要联结起来。
本文作者胡绳(当代哲学家、历史学家)针对一般人生活中时常遇到的现象提出议论题目,通过分析评述,提出上述的观点。
现在,我们一起研读本文是怎样围绕的关系展开议论的。
二、学生各自读课文,要求做到:
①识记生疏词语。
②标记段落,归纳每一段的段意。
三、朗读课文(请若干个同学逐段连读,朗诵全文)
四、思考问题(学生分组研讨,然后集中意见,代表发言,老师指导修正)
①文中列举了几个事例?
用原文概括性语言或自己归纳出来。
答案:
全文列举了七个事例:
A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B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C人类文化怎样不断地进步的;D人怎样学会以游泳的;E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F另一些同学能想出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G开会,演说,办壁报,组织班会的学术团体。
②课文论述了什么道理?
列举了哪些事例来论述这些道理的?
答案:
道理之一:
"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这是通过上述事例A、B、C来论述的。
道理之二: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这是通过上述第一组事例D和第二组事例E、F、G来论述的。
③分析下面5句话在原文各段中所起的作用是"归纳"作用还是"过渡"作用。
A第6段中"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
"(过渡)
B第5段中"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归纳)
C第2段中"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
(过渡)
D第7段中"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
(归纳)
E第9段中"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断的去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
(归纳)
五、分析课文结构层次,归纳概括文意。
(学生分组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并修正)
六、课后作业
①认真阅读课文,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②复习课上的学习内容,整理听课笔记。
③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请从课文中找出来。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①让5名学生逐段朗读课文第1-5段。
②同时思考并回答问题:
在课文1-2段中,作者列举了分离的哪两种表现?
并在课本上划出主要词语
明确:
文章先从反面列举这两种表现,一是"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二是"只顾做事,不动脑筋"。
主要词语:
"凭空"、"滔滔不绝"、"从来没";"根据……习惯"、"命令"、"通例"、"依葫芦画瓢"。
③学生分组研讨下列问题,并选派代表上讲台讲解。
(讲解的同时打出投影片)
A、作者对这两种人怎么样评价?
请用课文第3段的原话简明
回答。
明确:
对前一种人"瞧不起",对后一种人"不值得赞美"。
B、课文怎么样阐述"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不值得赞美?
(请根据课文第4段回答)。
明确:
课文把这种人与"牛马"进行类比,"成年累月"、"在鞭子下"、"永远不会想一想",表明牛马不动脑筋,这正是只做不想的人的写照。
C、分析课文第5段,简述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讲解:
第5段是一个关键的段落,它总上启下,提出了中心论点。
1-2句总结上文,不会用"空想"和"死做"准确地概括了上述两种表现。
第3句指"空想""死做"的害处--"不会得到进步"。
第4句提出作者的主张和看法,鲜明地揭示了中心论点:
是不可分割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即论述为什么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①让学生齐读课文第6、7两段。
②学生分组研讨并选出代表对下面的问题在讲台上讲解。
D、课文怎么样转入论述怎样联结起来?
第6节论证的思路是怎样的?
第6、7两段有什么联系?
明确:
课文论述了为什么一定要联结起来的道理以后,进一步论述了怎样才能联结起来。
第6段首先用设问句,鲜明地提出并简要回答所要阐述的问题"从实际出发"是"联结起来的一条路",要从实际出发,就必须去接近实际,就要"观察","还得有行动"。
再举学游泳的例子来证明,反复强调"试验"即行动的重要性。
用"一定要……"等句同"如果只……"等句构成正确和错误的鲜明对照,论述了学会游泳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靠行动的道理,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
指出行动--想--行动,循环往复,才能获得"真正的道理",只有行动,才能证明想得对不对。
三、研读课文第三、四两部分
①让学生齐读课文第8、9两段。
②学生分组研讨并选出代表对下面的问题在讲台上讲解。
E、作者提出了什么看法?
举出了什么实例?
最后是怎么样说理的?
第9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教师修正并归纳:
指出看法--"有些学生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
举出实例--"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只读不想";"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只记不想"等。
简要说理--不能以旧悟新,"就是不会用思想的缘故"。
第9段是总结全文,再次强调"想"的重要性。
四、阅读全文,归纳小结。
①学生各自读全文,整体理解本文写作的思路和目的。
②归纳小结:
本文沿着"为什么要联结起来,怎样联结起来,在学习和实践中如何联结起?
quot;的思路展开论证。
在论证自己见解的时候,举例很重要。
先举例(或列举现象)后进行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第一、二部分);举例和说理相结合,重视分析说理,富有说服力(第三、四部分)。
这样(材料与观点统一),有助于培养人们用事实证明论点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
①完成课后练习一、二、三。
②研讨课文,回答问题(见"能力训练")
探究活动
课文为什么叙议结合说理透彻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集中意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并指导解题:
为什么说《谈骨气》这篇文章叙议结合说理透彻?
解说:
文章开头点题,提出中心论点,并引用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解释骨气的具体含义。
文章对骨气作了社会的阶级的简要分析之后,列举了三个典型事例,逐层论证中心论点:
举文天祥铁骨铮铮在外族侵入者面前"高官厚禄收买不了"的事例,侧重从"富贵不能淫"的角度进行论证;举饥饿者在为富不仁的"慈善家"面前,甘愿忍受,贫穷困苦的折磨,不食嗟来之食的事例,侧重从"贫贱不能移"的角度进行论证;举闻一多先生在国民党反动派面前正气凛然、"强暴武力威胁不了"的事例,侧重从"威武不能屈"的角度进行论证。
三个论证各有侧重,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贴切而又有针对性的阐述了中心论点。
文章结尾联系现实,进一步点出了无产阶级的骨气,从而深化了文章的题旨。
全文逐层阐述,首尾呼应,层次井然,脉络分明。
文章叙议结合,说理透彻。
引用的三个例证都采用叙中有议,议中有叙、叙述和议论有机结合的写法,但又有所不同。
文天祥事例是先叙后议,先叙文天祥抵抗、被俘、拒降和被杀害再引出"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的议论。
饿者事例是夹叙夹议,叙故事,评价"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的意义,继而联想,使故事得以发展,最后进一步评价"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闻一多事例首尾是议,中间是叙,先议闻一多先生是民主战士,再叙闻一多被害的事迹,最后引用毛泽东同志的话高度评价闻一多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叙议的紧密结合,使材料和观点有机的统一起来,论据能说明论点,论点能统率论据,叙议结合,说理更为实在、充实而透彻。
探讨文中的两种说法
文章说:
"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又说:
"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
quot;。
这两种说法是否有矛盾?
写一段话谈谈你的看法。
提示:
这两种说法不矛盾。
由于历史发展进程不同,骨气总是带有时代的局限、阶级的烙印的,如文天祥的骨气,既表现了他不畏强暴、不甘屈辱、为民族利益而死的英雄气慨,又表现了他对南宋小朝廷的忠心。
对于这样的文化遗产,我们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文天祥"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异族的入侵,就都是有"积极的教育意义",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继承。
资料来自:
悦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