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64499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0.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docx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docx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

毕  业  论  文

 

      

 

学生姓名  徐勇   

学   号  2006222075 

专   业  制冷与冷藏技术 

班   级      制冷621  

指导教师       王玉叶

 

二00九年三月

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设计

摘要

中央空调能耗在建筑能耗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分析中央空调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从维护结构、中央空调冷热源、中央空调系统、冰蓄冷、水泵变频技术、新的冷热源设备、产品不断开发与完善、等方面分析了中央空调节能的途径,以及能源合理利用和环保等问题。

关键词:

中央空调维护结构冷热源冰蓄冷变频技术节能环保

 

目录

第一章绪论5

1.存在的问题与反思5

1.1重投资成本核算,轻能耗指标计算,缺乏节能引导5

1.2缺乏系统的、全局性的能效指标5

1.3缺乏节能监控6

2.建议与对策6

3.结论6

第二章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探讨7

2.1前言7

2.2维护结构7

2.3中央空调冷热源8

2.4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10

2.4.1减少输送系统的能耗10

2.4.2采用大温差送风系统10

2.4.3采用热回收与热交换装置11

2.4.4采用变频控制11

2.4.5注意围护结构的保温11

2.4.6适当的运行措施11

第三章水源热泵型中央空调节能技术13

3.1水源热泵型中央空调节能技术的优化设计实例13

3.1.1水源热泵系统设计13

3.1.2自控系统设计14

3.1.3空调节能的优化设计14

3.2小结20

第四章中央空调节能与冷热源选择21

4.1采用冰蓄冷技术21

4.2采用水源热泵技术21

4.2.1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22

4.2.2高效节能22

4.2.3运行稳定可靠22

4.2.4环境效益显著22

4.2.5一机多用,应用范围广23

4.2.6自动运行23

4.3采用多元化空调冷热源23

第五章总结24

致谢25

参考文献25

 

第一章绪论

制冷空调设备的能耗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中央空调的节能成为建筑节能的重点之一。

1.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1.1重投资成本核算,轻能耗指标计算,缺乏节能引导

中央空调系统的经济性分析包括系统的初投资年运行费用以及制冷设备占有面积等。

在系统方案设计中,初投资与运行费用常常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往往节能的、运行费用低的系统方案其初投资比较大。

用户或投资者由于对中央空调系统的性能指标,尤其是初投资与运行费用的综合经济性指标缺乏专业认识忽略或不懂进行综合投资收益计算,选择方案时,偏重权衡商品价格,初投资成本的大小,不重视运行能耗的大小。

这导致工程建设方对采用高成本的节能方案没有积极性,往往也采用成本低、初投资低的设计方案,以较低的竞争价格赢取工程项目。

这使很多初投资低但能耗大、运行费用高的中央空调系统大行其道。

例如:

地源热泵空调用循环冷却水系统代替地耦换热器,室外系统工程造价降低,但机组的高能效比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冷凝器、蒸发器的传热面积过小,设备价格降低,但系统匹配不好,运行时间增加;冷冻水采用大循环供水而不使用变水量控制,控制系统简单、成本低,但水泵能耗增加;送、回风管和冷冻水管的保温层过薄,密封性不够,输送能耗增加;用风冷代替水冷,冷却系统简单投资省,但

增加城市热岛效应等等。

1.2缺乏系统的、全局性的能效指标

为缓解空调使用造成的能源及环境问题,2004年8月23日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三项空调能效国家标准,规定了房间空气调节器、单元式空气调节机和冷水机组的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但是,中央空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空调能源有效利用的评价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对机器设备的评价上,对整个系统的评价更为重要,是否节能不仅与空调设备有关,而且与系统设计思想、管网设计、各部分匹配、施工优劣,运行管理水平以及建筑物热特性等因素有关。

新的空调能效国家标准只规定了冷水机组的能源效率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仍需进一步制定各分部系统和总系统的能效指标。

1.3缺乏节能监控

从自身利益出发,建设方没有承担起中央空调节能的责任;由于专业知识的限制,大多数投资方无法承担中央空调节能的任务。

投资方与建设方目标不同,专业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缺乏全面和通盘的考虑。

中央空调系统建设投资大,没有重复性。

实际使用中,不同方案之间的经济性比较一般只是理论分析比较,无法也不会进行实物、实验比较。

由于中央空调系统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超出了投资者个人生活经验辨别评价水平,即使建设方提供了投资与运行费用的综合经济分析,投资者也难以对经济分析报告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作出判断。

中央空调工程市场上,虚假的或含有不实成份的经济性分析报告比比皆是。

这些由建设方自身利益出发并提供的经济性分析报告难以帮助投资者做出正确的节能选择。

2.建议与对策

目前中央空调节能的关键是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节能的引导、规范与监控。

(1)加大建筑设备节能意义和节能技术的宣传力度,使用户和投资者了解中央空调能耗指标,学会从投资与运行费用等多方面综合评价投资的经济收益。

引导用户和投资者理性选择节能方案。

(2)制定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标准,规范工程行业行为准则,鼓励节能产品的研制、生产及节能系统方案的应用,限制大能耗系统和运行方式的使用。

(3)委托全国和地方制冷学会、暖通空调学会、建筑节能学会等专家和专业权威组织组成第三方专业审查和咨询机构,帮助投资者对建设方案做出科学、正确的评价,加强节能措施应用的监控力度。

3.结论

中央空调节能的空间是非常大的,需要有关各方积极配合与投入。

不仅需要科研单位和工程建设单位,积极研究并推广节能技术,同时,更需要相关的政府部分和权威机构,重视制定与宣传节能标准,加强节能技术和节能标准的应用监控。

 

第二章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探讨

2.1前言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我国近年来能源短缺的现实,已经迫使我们要把节能问题提到一个重要的位置上来。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21世纪,人类的生活更加依赖于技术的进步,建筑作为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质产品,每一次变革和技术进步都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成功应用,空调系统的产生及发展就是这种技术进步的直接产物.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技术已在国防、科研、工厂等建筑中广泛使用,从而使得建筑物的总能耗逐年增长。

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由于广泛使用空调系统,以致空调耗能约占1/3(如美、日等国),有的甚至达到总能耗的45%(如瑞典)。

据统计自1945年以来,空调消耗能量以每年平均4~5%的速度递增。

因此,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节能法规及建筑能量管理系统的标准。

与此同时,我国也相应的制定了节约能源法。

城市年用电高峰在夏季,空调制冷用电也是在6、7、8、9这几个月,并出现在每天的用电高峰期间,空调在此时间内的耗电要占总发电量的30%左右有的地区,如广州地区高达50%~60%[1],因此,空调系统的节能对整个节能工作有着较大的影响。

近10年来,在我国原先不采暖的地区如长江流域,由于冬季比较冷也普遍采用了各种采暖措施,其中也有采用不节能的电热直接取暖的方法,如何解决这些地区的采暖问题并做好节能工作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本文从维护结构、中央空调冷热源、中央空调系统设计及运行等方面讨论了如何使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运行,使能源得到合理利用的各种措施。

2.2维护结构

当今,已经比较注意通过优化诸如墙体和屋面一般建筑物中的围护结构的设计来降低中央空调的能耗。

建筑物冬季的热负荷和夏季冷负荷有一部分来自建筑物的外围护结构。

从建筑体形来说,同样面积的建筑物,接近立方体的外表面面积最小,可以节能。

对于长方形的建筑物,朝向对空调负荷有相当大的影响,长边(主要面)朝向西或东的比朝向南或北的大,最大设计冷负荷大25%左右。

以下就从门窗节能方面进行阐述:

(1)控制窗墙比

通过外窗的耗热量占建筑物总耗热量的35%~45%,在保证室内采光的前提下,合理确定窗墙比十分重要。

一般规定各朝向的窗墙比不得大于下列数字:

北向25%;东、西向30%;南向35%。

(2)提高门窗气密性

房间适当减少换气次数,建筑物的耗冷可大大降低,因此设计中应采用密闭性良好的门窗。

加设密闭条是提高门窗气密性的重要手段。

密闭条应采用弹性良好、镶接牢固严密、经久耐用的产品。

根据门窗的具体情况,分别采用不同的密封条。

如:

橡胶条、塑料条或橡塑结合的密封条,其形状可为条形或楔形。

可用粘贴、挤紧或钉结方法固定。

2.3中央空调冷热源

冷热源的能源消耗占中央空调系统能源消耗的绝大部分,因此,合理配置中央空调系统的冷热源对节能与能源合理利用意义重大。

中央空调常见的冷热源配置为:

1.水冷冷水机组+锅炉;2.热泵型机组;3.溴化锂吸收式机组。

第一种配置夏季用水冷冷水机组制冷,冬季用锅炉供热。

用水冷冷水机组制冷时消耗电能,设计工况的能效比(制冷量/耗电量)比较高,一般为3.7~5左右,其中主机为离心式压缩机的机组能效比最高,为5左右。

但机组容量较大,一般空调制冷量在300RT以上选用离心式压缩机,空调制冷量在150~300RT的制冷量范围内选用螺杆式压缩机比较合适,其能效比虽比离心式压缩机低但高于活塞式压缩机,活塞式压缩机的能效比最低,一般在4左右,当空调制冷量小于150RT时选用活塞式压缩机较为合适。

水冷冷水机组要有一个冷却水系统,包括冷却塔和水泵等,机组运行时有一定的耗水量,在水源比较充足的地区使用水冷冷水机组比较合适。

国内外均有使用冷却塔造成“军团菌”感染的情况,冷却塔不能置于新风进口和临近窗处,以免成为“军团菌”的感染源。

冬季的供热锅炉有燃煤、燃油、燃气锅炉和电锅炉,其中燃煤锅炉为多。

我国虽然煤的储量较大,但燃煤锅炉运行产生的SO2等有害气体对环境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其大量排放的CO2气体对地球会产生“温室效应”。

目前,不少大中城市已禁止在市中心地带使用燃煤锅炉。

与燃煤相比,燃油、燃气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使用燃油锅炉要考虑储油罐安放处的安全问题。

天然气丰富的地区可适当使用燃气锅炉。

根据我国目前的电力供应状况,不应提倡使用电锅炉。

热泵型机组的使用对节能是很有利的,其中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在中央空调中使用的较多,这种机组一机两用,夏季制冷,冬季供热。

夏季制冷时采用风冷冷却制冷系统的冷凝器,省去了水冷机组的水系统,特别适用于缺水地区。

在设计工况下其能效比比水冷机组低,一般在3左右,其主机为螺杆式压缩机和活塞式压缩机,螺杆式压缩机机组的能效比比活塞式压缩机机组高。

虽然风冷机组在设计工况下的能效比比水冷机组低,但相同容量的机组从整个运行周期来看,风冷机组的耗电量不一定比水冷机组高。

其原因为在整个夏季制冷运行期间,一天内的大部分时间机组并不在设计工况下满负荷工作。

当机组在部分负荷下运行时,水冷机组水系统的耗电量降不下来;另一个原因是风冷冷凝器的冷却效果主要受空气干球温度的影响,而水冷冷凝器的冷却效果主要受空气湿球的影响,我国南方夏季空气干球温度在一天内的变化在8~10℃左右,而湿球温度的变化范围很小,因此,当机组满负荷运行时,风冷机组的耗电量比水冷机组大15%左右,在2/3负荷下运行时,风冷机组的耗电量与水冷机组持平,在1/3负荷下运行时,风冷机组的耗电量比水冷机组低30%左右[2]。

风冷热泵机组在冬季制热时消耗一部分高品位能源(电能),将从低温大气环境中吸取的低位热量Q1提升为温度高于供热环境的热量,连同输入的电能向高温环境排放热量Q2(Q2=Q1+W,不计损耗)以达到供热的目的,其制热能效比(制热量/耗电量)为3以上,与用电直接取暖相比绝对节能。

由于风冷热泵使用的电能有一个发电效率和输电效率,与消耗一次燃料的锅炉相比节能与否要以能量利用系数E来衡量。

E=A×B×(coph),其中A为发电效率,B为输电效率,coph为热泵的制热能效比。

取A=0.33(火力发电),B=0.9,coph=3,则热泵的能量利用系数为0.89左右,而一般锅炉的热效率为0.65左右,因此,风冷热泵用于冬季供热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也高于锅炉。

从环保角度讲,使用热泵可较大幅度地减少SO2、CO2的排放量。

当获得相同的热量时,用燃煤锅炉直接供热CO2的排放量比火力发电再驱动热泵高30%,与燃油锅炉相比,使用风冷热泵相应的CO2的排放量也可有较大幅度的减少[3]。

风冷热泵的使用也有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大。

一般当大气温度在-5℃以下时其使用效果明显降低,对于空气湿度大,温度低的地区,由于会在风侧换热器的表面结霜,这时的使用效果就更差,故风冷热泵的应用要以当地的大气环境是否符合其使用要求为条件,不能盲目使用。

为发挥热泵可利用低位能量的特点以及减少环境条件对其使用的影响,人们也在不断开发其它热源热泵,如水源热泵可吸取地表水或建筑物内有一定温度的水中的热量用于供热,对需同时制冷和供热的建筑,水冷机组的冷却水可作为热泵的热源;也有以地热为热源的热泵,由于一定深度下土壤的平均温度为10~20℃,可将吸热盘管预埋在地下,这种热泵的工作不受环境的影响,也无结霜的问题,还有将吸热盘管埋在建筑物墙体及地基基础中吸取太阳辐射热和地热的,并取得了实际的使用经验。

总之,中央空调以热泵为冷热源对节能和环保均有利。

中央空调另一种冷热源为溴化锂吸收式机组,这类机组分为外燃式和直燃式两种,外燃式机组制冷动力为热能,可利用废热或余热,在无废热或余热的地方采用锅炉提供热能作为夏季制冷动力和冬季供热。

直燃式机组以直接燃烧油或气制冷或供热。

溴化锂机组的能效比(制冷量/消耗的热能)比较低,外燃式为1.0~1.2左右,直燃式机组稍高。

溴化锂机组节电不节能。

对于有废热、余热的地方,如热电厂、钢铁厂、化工厂等企业使用外燃式溴化锂机组,既利用了废热、余热,又达到了制冷的目的,是非常合适的。

对于缺电而无废热或余热的地区可考虑使用直燃式机组。

目前溴化锂吸收式机组无电制冷使用的氟里昂制冷剂(CFCS、HCFS存在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问题。

2.4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

2.4.1减少输送系统的能耗

空调系统中,空气与水通常是冷量载体。

输送过程能耗包括:

通过传热的冷量损失和输送过程的流动阻力损失。

对于输送冷量的水系统或空气的管路系统,克服流动阻力的能量又转变为热量导致冷量损失。

减少输送过程的能耗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做好输送冷量的水管、风管的保温。

2)精心设计、正确计算系统阻力,选择合适的泵与风机的型号与规格,切忌选择流量、扬程或全压过大的泵与风机,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3)在满足工艺和舒适条件下,应尽可能地增大送风温差和供回水温差。

常规空调的冷冻水和冷却水温差为5℃,大温差系统冷冻水温度可增加到8~10℃,冷却水温差增加到8℃。

常规的空调系统送风温差一般在6~10℃,最大不超过15℃,大温差系统的送风温差在14~20℃。

大温差不仅可以减少输送过程的能耗,同时减少了管路的断面,从而降低了管路系统的初投资。

但是大温差也会影响空调设备的性能。

如冷冻水大温差会导致风机盘管、表冷器冷却能力和除湿能力的下降,为弥补这不利的影响,可以降低冷冻水的供水温度,这样又使冷水机组的性能系数降低和能耗增加。

因此确定温差时必须对利弊充分估计。

也就是说,应综合考虑系统总能耗(包括输送能耗和冷水机组能耗)、经济性、环境控制质量等多方面来选择合理的温差。

2.4.2采用大温差送风系统

合理调节新风比例人对空调舒适性的感觉有一个由温度和湿度构成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人体的热舒适感没有明显改变,但系统的耗能却有较大幅度的变化,适当加大送回风温差可减少水路、风路的系统的容量,降低水泵、风机的功率。

加大送风温差办法有加大目前常规空调的送回风(送回水)温差和采用低温送风的方法,低温送风可结合冰蓄冷系统的运行。

这两种方法要求空调末端设备作相应的改动,以适应新的传热条件,低温送风要解决出风口结露的问题。

空调机组处理的新风过多会增加其负荷,进而增加电耗,处理的新风过少会影响空调环境的质量,应针对具体的空调环境做好送风温度和新风比例的调整,如商场、车站、医院大厅等人数多的地方,新风比例要适当增加,但室内温度不一定调得过低。

而对于旅馆客房等对室内温度有明确要求而空调环境内人数较少的情况可适当控制新风量。

2.4.3采用热回收与热交换装置

由于新风的引入,空调环境必然要将一部分旧空气排掉,排气的温度相对大气温度有一定的温差,如制冷时若室内温度为28℃,室外温度为35℃,则将28℃的气体排入大气会带来能量损失,采用热回收交换设备使新风在被处理前先与排气进行热交换,新风温度会有所降低,这样可减少新风机组的负荷,减少了能耗,这种装置对于可集中排风而需新风量较大的场合更为合适。

如上所述,影响人体热舒适性的环境参数众多,不同的环境参数组合可以得到相同的热舒适性效果,但不同的热湿环境参数组合空调系统的能耗是不相同的。

例如在冬季,如果我们采用传统的空调方式,把整个室内的空气加热,通过空气实现人体与环境的热湿交换,就需要较高的空气温度,此时通过维护结构的热损失和加热新风的热损失都比较大。

如果我们根据热湿环境的研究成果,改变传统的空调方式,增加辐射热(如低温地板辐射采暖),此时所需要的空气温度降显著下降,一般可达到12~14度,而传统方式一般在18~20度,显然后者比前者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在夏季也有类似的结果。

同时,许多空调系统冷热回收利用研究也在蓬勃开展,如空调系统排风的全热回收器,夏季利用冷凝热的卫生热水供应等,都是对系统冷热的回收利用,显著提高了空调系统能源利用率。

2.4.4采用变频控制

变频技术在工业中得到了较成功的使用,但目前在中央空调的水系统和风系统中很少采用变频技术。

根据空调负荷改变水流量或风量会有效地节能,现在人们也在开发适用于变风量送风的变频设备,在其成本和性能达到一定要求后,可望得到推广使用。

2.4.5注意围护结构的保温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特性对空调耗能的影响很大,推广和采用各类新型保温复合墙体材料及节能型窗户等措施对建筑节能有很大的作用。

国家拟在一定的时间内将北方建筑采暖能耗在原有基础上节能50%。

为北方采暖节能提出了具体的目标。

但现在我国南方的各类建筑中也广泛采用供热措施,而对围护结构的保温效果考虑的较少,这个问题应得到重视。

2.4.6适当的运行措施

歌舞厅、酒吧等消夏娱乐场所的经营时间通常仅为晚场营业,时间约19~22时,营业前2~4h将空调系统投入运转,利用围护结构的蓄冷能力使厅内的温度慢慢下降至设计温度的下限值或略低于该值,这样当营业后室内热负荷逐渐增加形成峰值时,空调设备仍能在低于峰值负荷下正常运行,达到了“预冷”降低空调设备容量的目的,大约相当于减少了设计冷负荷的25%。

 

第三章水源热泵型中央空调节能技术

水源热泵是一种利用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如地下水、河流和湖泊),或者是人工再生水源(工业废水、地热尾水等)的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水源热泵技术利用热泵机组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将水体和地层蓄能分别在冬、夏季作为供暖的热源和空调的冷源,即在冬季,把水体和地层中的热量“取”出来,提高温度后,供给室内采暖;夏季,把室内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和地层中去。

地球表面水源和土壤是一个巨大的太阳能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它是一种近乎无限的可再生能源;同时,地球表面或浅层水源温度有较恒定的特性,一年四季相对稳定,一般为10~25℃,冬季比环境空气温度高,夏季比环境空气温度低,是很好的热泵热源和空调冷源。

这种温度特性使得水源热泵的制冷、制热系数可达3.5~5.5,而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的制冷、制热系数约为2.2~3.O,能量利用效率要比空气源热泵高出40%以上。

另外,水源热泵的污染物排放与空气源热泵相比,相当于减少40%以上,与电供暖相比,相当于减少70%以上,环境效益显著。

基于上述优点,美国能源部和美国环境保护署共同认定,水源热泵是迄今为止最舒适、高效、对环境最友好的技术,代表的也是美国和欧洲目前最新、最高档次的空调和暖气系统。

所以,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项技术得到了蓬勃地发展,在欧美等国家得以广泛地应用,在我国近年来也发展迅速,方兴未艾。

3.1水源热泵型中央空调节能技术的优化设计实例

3.1.1水源热泵系统设计

1.设计依据

(1)工程名称:

某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科研楼

(2)建筑面积:

1.5万平方米

(3)夏季最高冷负荷:

1250kw

(4)冬季最高热负荷:

1030kw

(5)制冷时段:

5月1日~10月1日

(6)供热时段:

11月1日~4月1日

2.系统设计方案

选用三台法国西亚特公司生产的LWP2150型水源热泵机组。

集中输送冷热水至各个功能区,冬季供应55℃热水,夏季供应7℃冷水。

总制冷量:

1266Kw

总供热量:

1656Kw

压缩机形式:

双螺杆式压缩机

压缩机数量:

2台

能量调节:

无级调控

制冷工质:

R22

3.1.2自控系统设计

本系统的冷水机组、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均集中在地下一层的空调机房内。

由于冷水机组由空调供货商提供的控制器单独控制,BAS采用OPENLINK接口Q9200A与冷水机组的控制计算机相联,读取每台机组相关信息。

本系统仅对冷水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及相关阀门进行监控。

机组启动后通过彩色图形显示各设备运行状态、故障状态、参数值及运行参数越限报警,通过鼠标可任意个性设定值,以达到最佳运行状态。

机组的每一点都列表汇报,参数值有趋势显示图、报警显示及汇总。

BAS工作站可通过系统设置的紧急停机开关量信号控制整个冷水机组紧急停机,可对各设备的运行时间进行累计。

3.1.3空调节能的优化设计

1.出水温度控制设计

传统的水源热泵机组控制设计,均采用季节恒定出水温度控制。

夏天设定蒸发器的出水温度为7℃,冬季设定冷凝器的出水温度为50℃。

它没有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和房间的冷热负荷与室外的环境温度密切关联的关系。

这种控制方法过于模式化、机械化,缺乏灵活性和人性化,出现能量浪费。

优化的水源热泵机组控制设计,是根据室外温度的变化进行出水温度的控制。

夏季水源热泵机组的出水温度控制(如图1):

①夏季室外温度较高时,设定水源热泵机组的供水温度为7℃:

②夏季室外温度较低时,设定水源热泵机组的供水温度为10℃:

③夏季过渡季节时,设定水源热泵机组的供水温度为12℃供冷时,蒸发器供水温度每上升1℃,机组节能3%节能特性显著。

冬季水源热泵机组的出水温度控制(如图2):

①冬季室外温度较低时,设定水源热泵机组的供水温度为50℃:

②冬季室外温度较高时,设定水源热泵机组的供水温度为45℃:

③冬季过渡季节时,设定水源热泵机组的供水温度为40℃供热时,冷凝器供水温度每降低1℃,机组节能28%,节能特性显著。

2.水源热泵机组加减载控制设计

传统的水源热泵机组的加减载是通过冷冻水供回水温差和供水流量计算出系统的冷负荷,并根据实际冷负荷调整投入的机组数量。

由于水源热泵机组在调温过程中,制冷系统的变化过程和空调系统的变化过程存在15—20分钟的时间差,出现能源浪费。

为解决因时间差导致能量浪费,优化的加减载设计是根据水源热泵机组的运行电流进行控制。

当水源热泵机组的运行电流达到电流上限时,机组开始负荷限制:

负荷限制的连续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时,机组加载:

当水源热泵机组运行电流总和达到减少一台水源热泵机组运行电流的设定条件,且连续时间超过设定时间时,机组减载。

加减载自控系统流程图如图3所示。

根据水源热泵机组运行电流的加减载控制方式,可准确确定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