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下水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155614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平顶山市下水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下水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下水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下水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下水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平顶山市下水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

《河南省平顶山市下水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平顶山市下水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平顶山市下水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

河南省平顶山市下水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

河南省平顶山市下水中学2018年高三生物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TP分子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     B.动物体内主要的储能物质是ATP

C.ATP是直接能源物质               D.线粒体是合成ATP的唯一场所

参考答案:

C

2.如图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元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抑制的机理。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进入突触间隙,此过程消耗能量

B.将神经放入低Na+环境引起的抑制与该过程原理类似

C.膝反射过程中并不直接涉及该种类型的突触

D.该神经元释放这种递质的前提是有神经冲动传导到突触前膜

参考答案:

B

【分析】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过程

【详解】A、图中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进入突触间隙,此过程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

B、Na+梯度影响的是动作电位,低Na+环境不会引起与该过程原理类似的抑制,B错误;

C、膝跳反射是单突触反射,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直接联系,没有中间神经元,故并不直接涉及该种类型的突触,C正确;

D、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中,可看出突触小体接收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D正确。

故选B。

【点睛】结合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导过程分析题图是关键。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参考答案:

A

4.A种植物细胞(基因型为Aa),B种植物细胞(基因型为Bb);去掉细胞壁后,诱导两种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形成单核的杂种细胞。

若经过组织培养得到的杂种植株是

A.二倍体,基因型为AaBb        B.二倍体,基因型为AAaaBBbb

C.四倍体,基因型为AaBb        D.四倍体,基因型为AAaaBBbb

参考答案:

C

5.图9示A,B两细胞间突触的亚显微结构。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1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B.6作用于7必然导致细胞B膜电位出现反转

C.释放入内环境中的6不应持续作用于细胞B

D.信号仅能从A向B方向传递而不会逆向传递

参考答案:

B

6.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分裂没有染色体形成,而真核细胞分裂都有

B.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真核细胞都有

C.核糖体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唯一共有的细胞结构

D.基因突变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共有的可遗传变异来源

参考答案:

D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其中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染色体的形成,A错误;真核细胞不一定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B错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细胞膜、DNA等,C错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D正确。

7.下列有关人体细胞生命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内的基因不再表达

B.老年人头发变白是因为控制黑色素合成的酶无法合成

C.肝细胞与肌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基因不同

D.造血干细胞因辐射发生突变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缺陷

参考答案:

D

8.如图所示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的部分示意图。

Na+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单糖进入该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小肠绒毛上皮细胞中有的膜蛋白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

B.图中膜蛋白A与膜蛋白D都能转运单糖,说明两者的结构相同

C.钠离子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速率受膜蛋白质A的数量和能量的制约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的葡萄糖可在线粒体内被初步分解成丙酮酸

参考答案:

A

从图中信息可知,膜蛋白D能催化二糖水解成单糖,可见膜蛋白D是一种酶,而酶具有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作用,A项正确;膜蛋白A和D的功能存在差异,再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可知,两种蛋白质的结构也应存在差异性,B项错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钠离子的方式为协助扩散,而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因此钠离子的跨膜转运速率不受能量的制约项,C错误;葡萄糖初步分解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D项错误。

9.如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的有氧呼吸过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B.产生的8主要用于合成ATP

C.6部分来自叶绿体                  

D.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参考答案:

C

10.下图中A、B是呼吸道管壁上分布最多的两种细胞结构示意图,当灰尘、病菌等异物进入时,呼吸道可将包裹异物的黏液推向喉部,通过咳嗽将痰排出体外。

C、D细胞位于A、B底部,无突出特征,且可形成A、B细胞。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A细胞是纤毛细胞,图B是黏液腺细胞

   B.C、D细胞的全能性高于A、B细胞

   C.纤毛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显著特点是线粒体数量多,需氧呼吸旺盛,为纤毛摆动提供能量

   D.A、B结构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它们表达的基因完全不相同

参考答案:

D

11.下表中给出几个有关教材经典实验的实验过程,对其实验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A

剪取在4℃低温诱导培养36小时的洋葱根尖,制成装片

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均加倍

B

分别用红色、绿色荧光剂标记人和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别在梯度温度环境条件下培养,通过比较红色和绿色荧光物质在细胞膜上均匀分布所需要的时间,或者比较相同时间内红色和绿色荧光物分布情况

证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膜的流动性加强

C

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2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证明单向光刺激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D

第一组实验向植物提供H2O和C18O2;第二组实验向植物提供H218O和CO2,相同情况下培养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来源于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B

12.植物叶肉细胞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培养的主要过程可用右图所示图解简单表示,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培育胚状体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这一项生物技术,培养前需要对培养基进行严格的灭菌。

B.一般在培养基上培养24~48小时后,大部分原生质体己再分生出细胞壁可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来鉴别细胞壁是否已经再生C.从叶片的叶肉细胞到获得胚状体的过程中,需要经过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脱分化、再分化等生理过程

D.如果该图表示基因工程获取的抗虫棉培育过程,在基因工程中,微生物可以提供工具酶、

运载体、目的基因

参考答案:

C

13.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中,科学家们做了下列实验。

请回答问题:

(1)豚鼠和胰腺腺泡细胞能够分泌大量的消化酶,可观察到这些细胞具有发__________。

(2)科学家将一小块胰腺组织放入含放射标记__________的培养液中短暂培养,在此期间放射性标记物被活细胞摄取,并掺入到__________上正在合成的蛋白质中。

组织内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使感光乳剂曝光,固定组织后在显微镜下便可发现细胞中含放射性的位点,这一技术使研究者能确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细胞内的位置。

(3)科学家将短暂培养的胰腺组织洗去放射性标记物,转入不含放射性标记物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随着__________的变化,放射性颗粒数的百分比在不同细胞结构上有规律的变化,据此推测,分泌蛋白转移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细胞内部产生的蛋白质被包裹于膜泡之中,这些膜泡能够精准的运输。

为了确定参与膜泡运输的基因(sec基因),科学家筛选了两种酵母突变体,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差异如下:

酵母突变体

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

sec12基因突变体

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

sec17基因突变体

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据此推测,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__________的形成有关。

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氨基酸   (3).核糖体   (4).放射性标记物质(或“放射性标记蛋白质”)   (5).追踪时间   (6).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   (7).内质网小泡   (8).参与膜泡(或“小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考查对分泌蛋白合成、分泌途径的理解和识记。

解答此题,可根据坐标,推测分泌蛋白合成、分泌途径;根据表格信息,分析两种突变体分泌蛋白分泌受阻的位点。

(1)消化酶等分泌蛋白的分泌与内质网、高尔基体密切相关,胰腺腺泡细胞具有发达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途径,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被活细胞摄取,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该技术可以确定放射性标记物质(或“放射性标记蛋白质”)在细胞内的位置。

 

(3)据图可知,随着追踪时间的变化,放射性颗粒首先集中出现在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上,然后下降,随之高尔基体中放射性颗粒比例增加,并在一段时间后下降,最后放射性颗粒在分泌小泡中逐渐增加,据此推测,分泌蛋白转移的途径是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

(4)sec12基因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推测内质网小泡不能形成,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与内质网小泡的形成有关。

sec17基因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说明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参与膜泡(或“小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

14.若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则识别该密码子的tRNA及其携带的氨基酸的变化情况是

A.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B.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不一定改变

C.tRNA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D.tRNA不一定改变,氨基酸一定改变

参考答案:

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知识。

若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某个密码子的一个碱基发生替换,因为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和密码子碱基互补的,作用tRNA一定改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氨基酸有可能不变。

15.原产欧洲南部喷瓜的性别不是由性染色体决定,而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aD对a+为显性,a+对ad为显性,它们的性别表现与基因型如下表所示:

现有两株喷瓜杂交,产生的后代有雄株、雌雄同株、雌株这三种性别的表现型,则其比例为

性别类型

基因型

雄性植株

aDa+、aDad

雌性植株

adad

两性植株(雌雄同株)

a+a+、a+ad

A.4:

2:

1   B.2:

1:

1   C.1:

1:

2   D.1:

2:

1

参考答案:

B

根据分离定律及题意可知:

两株喷瓜杂交,产生的后代有雄性(aDa+、aDad)、雌雄同株(a+a+、a+ad)、雌性(ad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