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55177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docx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____,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而展开的。

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五种要素;由____、____和____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

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

第一是____,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____,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____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_和____。

8、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

9、教学环境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

10、学习过程指____________。

11、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

12、___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____、在教学过程中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___。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

____(20世纪20年代以前),____(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____(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____(20世纪80年代以后)。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出版了《____》,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____》。

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3、桑代克从人是____这个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他的教育心理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____,第二部分讲____,第三部分讲___。

4、40年代,____的理论广为流传,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

50年代,____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这些成果也影响和改变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5、____年代,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6、60年代,西方教育心理学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60年代初,由____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对____的研究也方兴未艾。

7、布鲁纳在1994年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

8、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____编写了我国第一本《____》教科书。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1、所谓心理发展,是指________。

2、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

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7岁);童年期(____);少年期(____);青年期(____);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4、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____阶段,具有____、____的特点。

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____、自觉性和____错综的矛盾。

少年的____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____,但抽象思维在一定程度上仍要以____作支柱。

同时,思维的____和____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观性。

5、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

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____时期。

青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

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____”向“____”转化,开始出现____。

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____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

6、学习准备是指________。

7、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____和____两个维度。

____的学习准备是指从出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准备。

____的学习准备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内部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结构。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1、瑞士心理学家____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____(0-2岁)、____(2-7岁)、____(7-11岁)、____(11-15岁)等四个阶段。

2、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____。

3、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____,他们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

4、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____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____。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________。

5、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是以____形式进行的。

本阶段的儿童不仅能够运用经验-归纳的方式进行逻辑推理,而且能够运用____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本阶段的儿童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____的水平。

本阶段的儿童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____的可逆思维。

本阶段的儿童不再刻板地恪守规则,反而常常由于规则与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则。

6、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____,二是____,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____。

7、最近发展区是指________。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的发展

1、人格____________。

2、____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____(0-1.5岁),主要培养____;____(2-3岁),主要培养____;____(4-5岁),主要培养____;____(6-11岁),主要培养____;____(12-18岁),主要培养____;其他三个阶段分别为____(成年时期)、____(成年中期)、____(成年晚期)。

3、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____、____、____。

4、鲍姆宁将父母的教养行为分成____、____和____三种教养模式。

其中____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不成熟的,____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

5、学校教育在学生社会化的作用主要是通过____来实现的。

6、自我意识________。

7、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____到____,再到____的过程。

____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在__岁左右基本成熟。

社会自我至____基本成熟。

心理自我是在____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8、____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____的中介而发挥作用。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1、认知过程____________。

2、认知方式____________。

3、学生间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等方面。

4、具有____方式的人,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具有____方式的人,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

5、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____。

6、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________。

7、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____________。

8、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____。

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____和____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____做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

9、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智商,简称____。

其公式为:

____。

10、1936年,美国的____编制了另一套智力量表,包括学龄前智力量表(WPPIS)、儿童智力量表(WISC)和成人智力量表(WAIS)。

11、个体智力的发展差异包括____和____。

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____和____。

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____、____、____等等。

12、大量的研究表明,人们的智力水平呈____(又称____)。

绝大多数的人的聪明程度属____。

一般认为,IQ超过____的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人口中不到____。

13、布卢姆通过长期的教学实验,提出著名的____理论。

所谓掌握学习,是指________。

14、美国的斯金纳等人提倡____,依靠教学机器或程序化教科书呈现学习程序,使学生循序个别学习。

15、性格是指________。

16、____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是人格的核心。

17、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____和____两个方面。

18、关于性格的特征差异,心理学家一般是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

19、依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把人的性格分为____与____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____和____。

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1、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学习是指________。

2、由经验而产生的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由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而产生的____,一是由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____。

3、学生的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

____;____;____。

4、关于学习的分类,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____在《学习的条件》中先后提出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

5、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加涅后来在八类学习的基础,进一步提出了五种学习结果,并把它们看作五种学习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生的学习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类。

8、知识是________。

9、技能是________。

10、行为规范是________。

第二节 联结学习理论

1、联结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____和____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

____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建立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刺激-反应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____,而习惯是____的结果。

2、联结学习理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4、桑代克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认为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____-____-____这样一个往复过程习得的。

5、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有:

____,____,____。

6、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____,____。

7、刺激泛化与刺激分化是互补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____的反应,分化则是对事物的____的反应。

8、斯金纳是著名的____心理学家,他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类:

____和____。

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行为大部分都是____行为,操作性行为主要受____的制约。

9、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____,____,____,____。

10、强化有____(____)与____(____)之分。

11、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这类条件作用称为____,它揭示了有机体是如何学会摆脱痛苦的。

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自发地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这类条件作用则称为____。

12、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____的条件作用类型。

13、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____。

消退是一种____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14、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____。

15、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直接影响下,“____”风靡全球,成为20世纪第一次世界性的教学改革运动。

16、加涅的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

学生从____中接受刺激,刺激推动____,并转变为神经信息。

这个信息进入____,这是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一般在百分之几秒内就可把来自各感受器的信息登记完毕。

被视觉登记的信息很快进入____,信息在这里可持续二三十秒钟。

当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____时,信息发生了关键性转变,即要经过____过程。

信息是经编码形式储存在____中的,一般认为,____是个永久性的信息贮存库。

当需要使用信息时,需经过检索提取信息,被提取出来的信息可直接通向____,从而产生反应。

除信息流程之外,信息加工学习模式的上部,还包含着____与____,这两项在信息加工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17、短时记忆的容量很有限,一般只能贮存____个左右的信息项目。

18、所谓编码,不是把有关信息收集在一起,而是________。

19、期望事项是指________。

执行控制即加涅所讲的____,执行控制过程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登记进入短时记忆,如何进行编码、采用何种提取策略等。

20、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说明,学习是____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学习过程是由一系列事件构成的。

第三节 认知学习理论

1、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S-R联结,而是________;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________;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____和____,学习受____所引导,而不是受____所支配。

2、认知学习理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________,________。

4、完形-顿悟学说作为最早的一个____学习理论,肯定了主体的____,强调____具有一种组织的功能,把学习视为____的过程,强调观察、顿悟和理解等认知功能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这对反对当时行为主义学习论的机械性和片面性具有重要意义。

但苛勒的顿悟学习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并不是互相排斥和绝对对立的。

____往往是____的前奏,____则是练习到某种程度时出现的结果。

5、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____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他的理论常被称为____或____。

6、认知-结构论的学习观:

________,________。

7、认知-结构论的教学观:

________,________。

8、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________。

9、布鲁纳把____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

10、所谓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指________。

11、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____,____,____,____。

12、学生具有三种最基本的内在动机,即____(即____)、____(即____)和____(即____)。

13、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____、____和____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14、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____与____,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____与____,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____。

15、所谓意义学习,________。

16、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____的影响,也受____的影响。

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17、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____。

18、接受学习是________。

19、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适合于________的人。

20、奥苏伯尔认为,影响接受学习的关键因素是________。

为此,他提出了“____”的教学策略。

21、所谓“先行组织者”,是________。

22、____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

23、____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24、行为主义的基本主张: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25、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

________。

(2)学习观:

________。

(3)学生观:

________。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1、所谓动机,是指________。

2、学习动机是指________。

3、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和____,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4、学习需要是指________。

5、奥苏伯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即____、____和____。

自我提高和交往的内驱力都是一种____的学习需要,属于____。

6、认知内驱力是________。

7、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________。

8、附属的内驱力是指________。

9、在儿童早期,____内驱力最为突出;到儿童后期和少年期,____就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动机因素;到了青年期,____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

10、学习期待是________。

11、诱因是指________。

12、____是静态的,____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换成目标。

所以,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的____。

13、学习动机的种类:

(1)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分为____与____的动机。

(2)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分为____和____。

(3)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____和____。

14、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____,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____,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15、____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联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

____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联的。

16、____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

____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17、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____为中介,而学习行为又不单纯只受____的影响,它还要受一系列主客观的因素的制约。

____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惟一条件。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

1、学习动机的理论有:

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____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

一般说来,____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____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但有时也可使一个人在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

3、需要层次理论是____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____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排列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是最基本的需要,____是最高级的需要,包括____、____和____。

4、____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____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在学习活动中,____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5、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他认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分成两类:

一是____,一是____。

____,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____,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的倾向性。

6、美国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

____,____,____。

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自我效能感指________。

8、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____最早提出,他在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____与____的影响。

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三种:

一是____,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二是____,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三是____,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在人们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____就成为学习行为的决定因素。

班杜拉研究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____。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学习动机的培养:

(1)________;

(2)________。

()

2、学习动机的激发:

(1)________;

(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

3、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________。

4、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____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____;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____;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____。

这便是有名的____定律(简称____)。

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

1、学习迁移是指________。

2、迁移的种类:

(1)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分为:

____;

(2)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分为:

____;(3)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分为:

____;(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分为:

____。

3、____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如阅读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

____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如m(a+b)=ma+mb错误地影响到lg(a+b)=lga+lgb。

4、水平迁移也称____,是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如化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之间的概念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____,指处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____的迁移,二是____的迁移。

如数学学习中由数字运算到字母运算的转化中即包含着自下而上的迁移,如一般平行四边形有关内容的掌握影响着菱形的学习,即包含着自上而下的迁移。

5、____也称普通迁移、非特殊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如数学学习中形成的认真审题态度与方法影响到化学、物理学习中去。

____也称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