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80道专业试题及完整解答.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55129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80.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80道专业试题及完整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80道专业试题及完整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80道专业试题及完整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80道专业试题及完整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80道专业试题及完整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80道专业试题及完整解答.docx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80道专业试题及完整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80道专业试题及完整解答.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80道专业试题及完整解答.docx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80道专业试题及完整解答

2006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试题

上午题

1-2.某民用建筑的两跨钢筋混凝土板,板厚120mm,两跨中间有局部荷载如图

1.假定设备荷载和操作荷载在有效分布宽度内产生的等效荷载标准值qek=6.0kN/M2,楼面板面层和吊顶标准值1.5kN/M2,问在计算楼板抗弯承载力时中间支座负弯矩因为下列何值(板两端支座为铰支)

A9.5B11.5C13.5D15.5

解:

板负弯矩=ql^2/8=(1.2*(1.5+0.12*25)+6*1.4)*3*3/8=15.5

选D

2.假设d1=800,无垫层,试问局部荷载有效分布宽度为下列何值

A2.4B2.6C2.8D3.0

解:

荷载长边平行于支座边bcy<2.2Lbcx

b=2/3*bcy+0.73L=(0.8+0.12)*2/3+0.73*3=2.8

b’=d1+bty/2+b/2=0.8+0.8/2+1.4=2.6

选B

3-4.某钢筋混凝土五跨连续梁及B支座配筋,如图,C30,纵筋HRB400

3.已知h0=660,B支座纵向钢筋拉应力标准值=220N/mm,受拉钢筋配筋率p=0.992%,pte=0.0187问必支座处短期刚度Bs

A9.27x10^3B9.79x10^13C1.15x10^14D1.31x10^14

解:

φ=1.1-0.65*1.43/220/0.0187=0.874

Bs=2*10^5*1964*660*660/(1.15*0.874+0.2+6*6.666*0.00992)=1.07*10^14

选C

4.

假定AB跨(即左端边跨)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的跨中最大弯矩截面的刚度和B支座处的刚度,依次分别为B1=8.4×1014N·mm2,B2=6.5×1014N·mm2作用在梁上的永久荷载标准值qGK=15kN/m,可变荷载标准值qGk=30kN/m。

试问,AB跨中点处的挠度值f(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在不同荷载分布作用下,AB跨中点找度计算式分别为

(A)20.5(B)22.6

(C)30.4(D)34.2

GB50010--8.2.1支座处刚度大于跨中刚度50%,均按跨中等刚度计算

f=(0.644*15+0.973*30)*81*81/100/B=30.34

选C

5.下面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提出一些要求,试问,其中何项组合中的要求全部是正确的?

①质量和刚度明显不对称的结构,均应计算双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转影响,并应与考虑偶然偏心引起的地震效应叠加进行计算。

②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的方法进行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计算,并按其计算结果进行构件设计。

③抗震等级为一、二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3

④因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框架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大于4的柱,其箍筋应在全高范围内加密。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

多层不计算偶然偏心

不规则建筑应按时程分析和反映谱分析取较大值

选D

6.某钢筋混凝土次梁,下部纵向钢筋配置为4

=20fγ=360N/mm2,混凝土强度等

为C30,ft=1.43N/mm2。

在施工现场检查时,发现某处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其接头方式如图6所示。

试问,钢筋最小搭接长度lt(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46(B)992(C)1100(D)1283

La=0.14×360/1.43×20=7051.3×La=916<1200搭接率=25%

L1=La×1.2=846

选A

题7-9: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永恒,抗震设计烈度为9度,抗震等级为一级:

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纵筋均采用HRB400级热轧钢筋,框架中间楼层某端节点平面及节点配筋如图7-9(Z)所示。

7.该节点上、下楼层的层高均为4.8m,上柱的上、下端弯矩设计值分别为Mtct=450kN·m,Mbc1=400kN·m;下柱的上、下端弯矩设计值分别为Mtc2=450kN·m,Mbc2=600kN·m;柱上除节点外无水平荷载作用。

试问,上、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Hc(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3(B)4.6(C)4.8(D)5.0

上缓弯点到楼板距离400*4.8/(400+450)=2.259

下缓弯点到楼板距离450*4.8/(450+600)=2.057

2.259+2.057=4.316选A

8.假定框架梁KL1在考虑X方向地震作用组合时的梁端最大负弯矩设计值Mb=650kN·m;梁端上部和下部配筋均为5

25(A3=A′3=2524mm2),a3=a′3=40mm;该节点上柱和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为4.6m。

试问,在x方向进行节点验算时,该节点核心区的剪力设计值Vj(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88(B)1100(C)1220(D)1505

9假定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剪力设计值Vj=1300kN,箍筋采用HRB335级钢筋,箍筋间距S=100mm,节点核心区箍筋的最小体积配箍率ρv·min=0.67%;a3=a′3=40mm。

试问,在节点核心区,下列何项箍筋的配置较为合适?

(A)

8@100(B)

10@100(C)

12@100(D)

14@100

10.下述关于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观点,其中何项不妥?

(A)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及连续梁,在满足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率的条件下,均可考虑内力重分布

(B)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在进行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在弯矩设计值中次弯矩应参与组合

(C)当预应力作为荷载效应考虑时,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当预应力对结有利时,预应力分项系数取1.0;不利时取1.2

(D)预应力框架柱箍筋应沿柱全高加密

后张法相对受压区高度>0.3时不能考虑重分布选A

11某框架梁,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抗震等级为二级,环境类别一类,其施工四周平法表示如图11所示,试问,在KL1(3)梁的构造中(不必验算箍筋加密区长度),下列何项判断是正确的?

(A)未违反强制性条文

(B)违反一条强制性条文

(C)违反二条强制性条文

(D)违反三条强制性条文

8*491/300/610=2.14%>2%,箍筋dmin=8+2=10

选B

12-15某多层民用建筑,采用曹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平面开头为矩形,抗扭刚度较大,属规则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梁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平行于该建筑短边方向的边榀框架局部立面。

如图12-15(Z)所示。

12.在计算地震作用时,假定框架梁KL1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Pk=180kN。

qk=25kN/m;由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梁端(柱边处截面)的弯矩标准值M′b1=260kN·m(

).,Mb1=-150kN·m(

);由地震作用产生的梁端(柱边处截面)的弯矩标准值M′b2=390kN00·m(

);M′b2=300kN00·m(

)。

试问,梁端最大剪力设计值V(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24(B)465(C)491(D)547

规则框架地震效应放大1.15倍(短边)

V=1.2*1.15*(1.2*260+1.3*(390+300))/(8.4-0.6)+(25*(8.4-0.6)/2+180)*1.2=546.9选D

13.已知柱Z1的轴力设计值N=3600kN,箍筋配置如图13所示。

试问,该柱的率与规范规定的最小何种配箍率的比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纵向受力钢筋保护层度C=30mm。

(A)0.63(B)0.73(C)1.43(D)1.59

u=3600000/600/600/14.3=0.7特征值=0.15p=0.15*16.7/300=0.00835>0.006

78.54*540*8/540/540/100/p=1.39选C

题16-19:

某单层工业厂房,设置有两台Q=25/10t的软钩桥式吊车,吊车每侧有两个车轮,轮距4m,最大轮压标准值Pmax=279.7kN,吊车横行小车重量标准值g=73.5kN,吊车轨道的高度hR=130mm。

厂房柱距12m,采用工字形截面的实腹式钢吊车梁,上翼缘板的厚度hy=18mm,腹板厚度tw=12mm。

沿吊车梁腹板平面作用的最大剪力为V;在吊车梁顶面作用有吊车轮压产生的移动集中荷载P和吊车安全走道上的均布荷载q。

16.当吊车为中级工作制时,试问,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5.9(B)8.0(C)22.2(D)11.1

(25*9.8+73.5)*10%/4=7.96选B

17.假定吊车为重级工作制时,试问,作用在每个车轮处的横向水平荷载标准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0(B)14.0(C)28.0(D)42.0

0.1*pmax=27.9选C

19.吊车梁上翼缘板与腹板采用双面角焊缝连接。

当对上翼缘焊进行强度计算时,试问,应采用下列何项荷载的共同作用?

(A)V与P的共同作用

(B)V与P和q的共同作用

(C)V与q的共同作用

(D)P与q的共同作用

7.3.2条选A

题20-21:

某屋盖工程的大跨度主桁架结构使用Q345B钢材,其所有杆件均采用热轧H型钢;H型钢的腹板与桁架平面垂直。

桁架端节点斜杆轴心拉力设计值N=12700kN。

20.桁架端节点采用两侧外贴节点板的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如图20所示。

螺栓采用10.9级M27高强度螺栓,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取0.4。

试问,顺内力方向的每排螺栓数量(个),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6(B)22(C)18(D)16

一个螺栓N=0.9*2*0.4*290=208.8n=12700/4/208=16Lf/d=90x(16-1)/27=50>15

n’=16/(1.1-15*90/150/27)=20.8Lf’=90x21/27=70>60n’’=16/0.7=21.8选B

21.现将桁架的端节点改为采用等强焊对接节点板的边接形式,如图21所示,在斜杆轴心拉力作用下,节点板将沿AB-BC-CD破坏线撕裂。

已确定AB=CD=400mm,其拉剪折算系数均取η=0.7,BC=33mm。

试问,在节点板破坏线上的拉应力设计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56.0(B)258.7(C)178.5(D)158.2

钢板厚52.6>50f=295应力=409.2*52.6*295/(400*0.7*2+33)/60=178.45

题22-27:

某厂房的纵向天窗宽8m、高4m,采用彩色压型钢板屋面、冷弯型钢檩条;天窗架、檩条、拉条、撑杆和天窗上弦水平支撑局部布置简图如图22-27(Z)中的图(a)所示:

天窗两侧的垂直撑如图(b)所示:

工程中通常采用的三种形式天窗架的结构简分别如图(c)、(d)、(e)所示。

所有构件均采用Q235钢,手工焊接时使用E43型~~条,要求焊缝质量等级为二级。

23.在图(c)中,杆件AC在各节间最大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12kN;采用┓┏100×6,A2386mm2,ix=31mm,iy=43mm。

当按轴心受压构件进行稳定性计算时,试问,杆件截面的压应力设计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在确定桁架平面外的计算长度时不考虑各节间内力变化的影响。

(A)46.2(B)35.0(C)27.8(D)24.9

平面内长细比=4031/31=130平面外=4031*2/43=187.5B类φ=0.209

p=12/2.386/0.209=24选D

24.多竖杆式天窗架如图(d)所示。

在风荷载作用下,假定天窗斜杆(DE、DF)仅承担拉力;试问,当风荷载设计值W1=2.5kN时,DF杆的轴心拉力设计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0(B)9.2(C)11.3(D)12.5

水平力全部由DF承担N=2.5*2*1.6=8选A

25.在图(d)中,杆件CD的轴心压力很小(远小于其承载能力的50%),长细比选择截面时,试问,下列何项截面较为经济合理?

(A)、┾45×5(imin=17.2mm)

(B)、┾50×5(imin=19.2mm)

(C)、┾56×5(imin=21.7mm)

(D)、┾70×5(imin=27.3mm)

最大长细比2004000/200=20选C

26.两铰拱式天窗架如图(e)所示。

斜梁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x的30.2kN·m,采用热轧H型钢H200×100×5.5×8,A=2757mm2,Wx=188×103mm3,ix=82.5mm,iy=22.1mm,当按整体稳定性计算时,试问,截面上最大压应力设计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φb按受弯构件整体稳定性系数近似计算方法计算。

(A)171.3(B)180.6(C)205.9(D)152.3

27.在图(e)中,立柱的最大弯矩设计值Mx=30.2kN·m,轴心压力设计值N=29.6kN,采用热轧H型钢H194×150×6×9,A=3976mm2,Wx=283×103mm3,ix=83mm,iy=35.7mm。

作为压弯构件,试问,当对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计算时,构件上最大压应力设计值(N/m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φb按近似方法计算:

取βtx=1

(A)171.3(B)180.6(C)205.9(D)151.4

φy=4000/35.7=112B类φy=0.481φb=1.07-112*112/44000=0.785

p=29.6/0.481/3.976+30.2/0.785/0.283=151.4选D

28.某一在主平面内受弯的实腹构件:

当构件截面上有螺栓(或铆钉)孔时,下列何项计算要考虑螺栓(或铆钉)孔引起的截面削弱?

(A)构件变形计算

(B)构件整体稳定性计算

(C)构件抗弯强度计算

(D)构件抗剪强度计算

选C

29.对方形斜腹杆塔架结构,当从结构构造和节省钢材方面综合考虑时,试问,下列何种截面型式的竖向分肢杆件不宜选用?

选D两方向强度差异大

30.某三层砌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其第二层纵向各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铡度值见表30,该层纵向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为VE=300kN,试问,墙段3应承担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E3(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表30第二层纵向各墙段的等效侧向刚度

墙段编号

1

2

3

4

单个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kN/)

0.0025E

0.005E

0.01E

0.15E

各类墙段的总数量(个)

4

2

1

2

(A)5(B)9(C)14(D)20

V=0.01*300/(0.0025*4+0.005*2+0.01+0.15*2)=9.1选B

题33-34:

某多层砌体结构承重墙段A,如图33-34(Z)所示,两端构造柱,宽度240mm,长度4000mm,采用烧结普通砖砌筑。

33.当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fv=0.14Mpa时,假定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压应力σ0=0.3Mpa,试问该墙段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50(B)170(C)185(D)200

0.3/0.14=2.14fve=1.168*0.14=0.1635V=0.1635*4*240/0.9=174.4

一说V=0.1635*4*240/0.85=184.6

34在墙段正中部位增设一构造术,如图34所示,构造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每根构造柱均配4φ14纵向钢筋(As=615mm2)。

试问,该墙段的最大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

ft=1.1N/mm2,fy=210N/mm2,γRE=0.85N/mm2,取fVE=0.2N/mm2进行计算。

(A)240(B)265(C)285(D)315

V=(1.1*0.2*(4*240-0.24*240)+0.5*1.1*0.24*240+0.08*615.44*.21)/085=283

选C

35.某多层砌体结构第二层外墙局部墙段立面,如图35所示。

当时行地震剪力分配时,试问,计算该砌体墙段层间等效侧向刚度所采用的洞口影响系数,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88(B)0.91(C)0.95(D)0.98

1800/3000>0.5开洞率1.2*1.8/3.6/3=0.30.88选A

题36-37:

某三层无筋砌体房屋(无吊车),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刚性方案,墙体采用MU10级蒸压灰砂砖,M7.5级水泥砂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安全等级二级二级。

各层砖柱截面均为370mm×490mm,基础埋置较深且底层地面设置刚性地坪,房屋局部剖面示意如图36-37(Z)所示。

36.当计算底层砖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时,试问,其φ值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91(B)0.88(C)0.83(D)0.78

H=3.3+0.3+0.5=4.1B=4.1/0.37*1.2=13.3φ=0.7875选D

37.若取φ=0.9,试问,二层砖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75(B)245(C)215(D)185

f=0.88*0.9*1.69*0.9*490*0.37=218.4选C

38.某底层框架一抗震墙房屋,普通砖抗震墙嵌砌于框架之间,如图38所示,其抗震构造符合规范要求:

由于墙上孔洞的影响,两段墙体承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分别为V1=100kN、V2=150kN。

试问,框架柱2的附加轴压力设计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5(B)75(C)115(D)185

N=150*4.5/6=112.5选C

题39:

某无吊车单层砌体房屋,刚性方案,S>2H:

墙体采用MU10级蒸压灰砂砖、M5级混合砂浆砌筑。

山墙(无壁柱)如图39所示,墙厚240mm,其基础项面距室外地面500mm:

屋顶轴向力N的偏心矩e=12mm。

当计算山墙的受压承载力时,试问,高厚比β和轴向力的偏心矩e对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φ,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48(B)0.53(C)0.61(D)0.64

H=3+1+0.5=4.5B=4.5*1.2/0.24=22.5e/h=0.050.48选A

40.对切体房屋进行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时,就如何确定不利墙段的下述不同见解中,其中何项组合的内容是全部正确的?

Ⅰ:

选择竖向应力较大的墙段;Ⅱ:

选择竖向应力较小的墙段;

Ⅲ:

选择从属面积较大的墙段:

Ⅳ:

选择从属面积较小的墙段;

(A)Ⅰ+Ⅲ(B)Ⅰ+Ⅳ(C)Ⅱ+Ⅲ(D)Ⅱ+Ⅳ

选C

下午题

1.在多遇地震作用下,配筋砌块砌体剪力墙结构的楼层内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限值,应为下列何项数值?

(A)1/800(B)1/1000(C)1/1200(D)1/1500

选B

2-3:

某受拉木构件由两段矩形截面干燥的油s松木连接而成,顺纹受力,接头采用螺栓木夹板连接,夹板木材与主杆件相同:

连接节点处的构造,如图2-3(Z)所示。

该构件处于室内正常环境,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螺栓采用4.6级普通螺栓,其排列方式为两纵行齐列;螺栓纵向中距为9d,端距为7d。

2.当构件接头部位连接强度足够时,试问该杆件的轴心受拉承载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60(B)180(C)200(D)220

考虑螺栓孔削弱N=8.5*120*(200-2*20)=163.2kN选A

3.该杆件的同力拉力设计值为130kN,试问,接头每端所需的最少螺栓总数(个),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4(B)12(C)10(D)8

一个螺栓双剪V=6.1*400*3.46*2=16.9kNn=130/16.9=8个选D

4.位于土坡坡顶的钢盘混凝土条型基础,如图4所示,试问,该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稳定土坡坡顶的水平距离a(m),应不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A)2.0(B)2.5(C)3.0(D)3.6

a>3.5*1.6-2/1=3.6选D

5.下列关于地基设计的一些主张,其中何项是正确的?

(A)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应按地基变形设计,其他等级的建筑物可仅作承载力验算

(B)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应按地基变形设计,丙级建筑物可仅作承载力验算

(C)设计等级为甲、乙级的建筑物,在满足承载力计算的前提下,应按地基变形设计;丙级建筑物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的相关条件时,可仅作承载力验算

(D)所有设计等级的建筑物均应按地基变形设计

选C

题6-7:

某工程地基条件如下图所示,季节性冻土地基的设计冻深为0.8m,采用水泥土搅拌法进行地基处理。

6.水泥土搅拌桩的直径为600mm,有效桩顶面位于地面下1100mm处,桩端伸入粘土层300mm。

初步设计时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规定估算,并取a=0.5时,试问,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85(B)106(C)112(D)120

0.6*3.14*(1.2*12+5*5+0.3*18)+0.5*0.3*0.3*3.14*150=105.6KN选B

题8-13:

某15层建筑的梁板式筏基底板,如图8-13(Z)所示。

采用C35级混凝土,ft=1.57N/mm2;筏基底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地基土平均净反力设计值P=280kPa。

提示:

计算时取as=60mm。

8.试问,设计时初步估算得到的筏板厚度h(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20(B)360(C)380(D)400

高层滑板最小厚度400选D

9.假定:

筏板厚度取450mm。

试问,对图示区格内的筏板作冲切承载力验算时,作用在冲切面上的最大冲发力设计值Ft(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540(B)6080(C)6820(D)7560

(4.5-0.39*2)*(6-0.39*2)*280=5437Kn选A

11.筏板厚度同题9。

试问,进行筏板斜截面受剪切承载力计算时,平等于JL4的剪切面上(一侧)的最大剪力设计值Vs(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750(B)1930(C)2360(D)3780

V=(1.5+6-0.39*2)/2*(4.5/2-0.39)*280=1750kN选A

12.筏板厚度同题9。

试问:

平行于JL4的最大剪力作用面上(一侧)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设计值F(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237(B)2750(C)3010(D)3250

V=0.7*1.57*(6-0.39*2)*390=2237选A

13.假定筏板厚度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