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高三第三次物理诊断性测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5339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绵阳高三第三次物理诊断性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绵阳高三第三次物理诊断性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绵阳高三第三次物理诊断性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绵阳高三第三次物理诊断性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绵阳高三第三次物理诊断性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绵阳高三第三次物理诊断性测试.docx

《四川绵阳高三第三次物理诊断性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绵阳高三第三次物理诊断性测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绵阳高三第三次物理诊断性测试.docx

四川绵阳高三第三次物理诊断性测试

四川绵阳2020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物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下交回。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个

U核衰变为一个

Pb核的过程中,发生了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则m、n的值分别为

A.8、6B.6、8C.4、8D.8、4

15.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轨道平面内运行的低轨道卫星,其轨道半径为同步卫星半径的1/4,则该低轨道卫星运行周期为

A.1hB.3hC.6hD.12h

16.如图所示是旅游景区中常见的滑索。

研究游客某一小段时间沿钢索下滑,可将钢索简化为一直杆,滑轮简化为套在杆上的环,滑轮与滑索间的摩擦力及游客所受空气阻力不可忽略,滑轮和悬挂绳重力可忽略。

游客在某一小段时间匀速下滑,其状态可能是下图中的

17.如图所示,薄纸带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滑块放在薄纸带上,用水平恒外力拉动纸带,滑块落在地面上A点;将滑块和纸带都放回原位置,再用大小不同的水平恒外力拉动纸带,滑块落在地面上B点。

已知两次滑块离开桌边时均没有离开纸带,滑块与薄纸带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两次相比,第2次

A.滑块在空中飞行时间较短B.滑块相对纸带滑动的距离较短

C.滑块受到纸带的摩擦力较大D.滑块离开桌边前运动时间较长

18.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光滑轻质定滑轮两侧,用外力压住b,使b静止在水平粗糙桌面上,a悬挂于空中。

撤去压力,b在桌面上运动,a下落,在此过程中

A.重力对b的冲量为零

B.a增加的动量大小小于b增加的动量大小

C.a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b机械能的增加量

D.a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a、b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

19.在等边△ABC的顶点处分别固定有电荷量大小相等的点电荷,其中A点电荷带正电,B、C两点电荷带负电,如图所示。

O为BC连线的中点,a为△ABC的中心,b为AO延长线上的点,且aO=b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电势高于O点电势

B.a点场强小于b点场强

C.b点的场强方向是O→b

D.a、O间电势差的绝对值大于b、O间电势差的绝对值

20.如图所示,在边长为L的正方形区域ABCD内存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

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分别以相同的速率v、从A点沿不同方向垂直磁场方向射入磁场,当沿AC方向射入时,垂直于BC边射出磁场。

则粒子

A.带负电B.运动速率v=

C.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Tm=

D.在磁场中运动的最长时间Tm=

21.如图甲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37°的粗糙斜面底端A处,上端连接质量3kg的滑块(视为质点),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弹簧与斜面平行。

将滑块沿斜面拉动到弹簧处于原长位置的O点,由静止释放到第一次把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其加速度a随位移x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m/s2,sin37°=0.6,cos37°=0.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先做匀加速后做匀减速运动B.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80N/mD.滑块在最低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3.12J

三、非选择题: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共129分。

22.(5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

电源电动势为12.0V,供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有:

A.最大阻值10Ω,额定电流2.0A;B.最大阻值50Ω,额定电流0.2A。

回答以下问题:

(1)滑动变阻器应选用(选填“A”或“B”)。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为8.0V,电流表的示数为0.16A,则测得电阻阻值Rx测甲=Ω。

(3)相同器材,用如图乙电路测量,操作和读数正确,测得电阻阻值Rx测乙Rx测甲(选填“=”或“>”或“<”)。

23.(10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滑块(含遮光片)和重物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光电门固定在气垫导轨上B点。

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天平测滑块(含遮光片)质量M和重物质量m,用螺旋测微器测遮光片宽度d。

测得M=3.0kg,m=1.0kg。

②正确安装装置,并调整气垫导轨使其水平,调整滑轮,使细线与导轨平行。

③在气垫导轨上确定点A,让滑块由静止从A点释放,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遮光片的挡光时间△t;并用刻度尺测A、B两点间距离s。

④改变A点位置,重复第③步,得到如下表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测遮光片的宽度d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d=mm。

(2)只将滑块放在导轨上,给气垫导轨充气,调整气垫导轨,当滑块时,可以认为导轨水平了。

(3)某同学分析处理表中第3组数据,则他算得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Ep=J,系统增加的动能△Ek=J。

根据计算结果,该同学认为在误差范围内系统机械能守恒。

(g取9.80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另一位同学认为前面同学只选择了一组数据,他尝试利用上表中全部数据,做出了函数关系图像,图像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A.s-△tB.s-△t2C.s-

D.s-

24.(12分)应急救援中心派直升机营救一被困于狭小山谷底部的探险者。

直升机悬停在山谷正上方某处,放下一质量不计的绳索,探险者将绳索一端系在身上,在绳索拉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到达直升机处速度恰为零。

已知绳索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探险者(含装备)质量为m=80kg,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求:

(1)直升机悬停处距谷底的高度h;

(2)在探险者从山谷底部到达直升机的过程中,牵引绳索的发动机输出的平均机械功率

25.(20分)如图甲所示,两根由弧形部分和直线部分平滑连接而成的相同光滑金属导轨平行放置,弧形部分竖直,直线部分水平且左端连线垂直于导轨,已知导轨间距为L。

金属杆a、b长度都稍大于L,a杆静止在弧形部分某处,b杆静止在水平部分某处。

水平区域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a杆从距水平导轨高度h处释放,运动过程中a杆没有与b杆相碰,两杆与导轨始终接触且垂直。

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2m和m,电阻分别为2R和R,重力加速度为g;与轨足够长,不计电阻。

(1)求a杆刚进入磁场时,b杆所受安培力大小;

(2)求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焦耳热;

(3)若a杆从距水平导轨不同高度h释放,则要求b杆初始位置与水平导轨左端间的最小距离x不同。

求x与h间的关系式,并在图乙所示的x2-h坐标系上画出h=h到h=h2区间的关系图线。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再变化到状态C,变化过程的p-V图象如图所示,已知状态A时气体温度为200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状态B时气体温度是600K

B.状态C时气体温度是600K

C.状态A到B的过程,气体放热

D.状态B到C的过程,气体放热

E.状态A到B再到C的过程,气体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2)(10分)如图所示,一粗细均匀的U型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此时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高h=3.0cm。

现将开关K打开,从U型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h1=10.0cm时将开关K关闭。

已知大气压强p0=75.0cmHg。

求:

(i)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

(ii)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

34.[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P和Q是介质中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1m和x=7m的两个质点。

t=0时刻波传到P质点,P开始沿y轴正方向振动,t=1s时刻P第1次到达波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0.2m;t=7s时刻Q第1次到达波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波的频率为4Hz

B.波的波速为1m/s

C.P和Q振动反相

D.t=13s时刻,Q加速度最大,方向沿y轴负方向

E.0~13s时间,Q通过的路程为1.4m

(2)(10分)某种透明材料制成的半球壳,外径是内径的两倍,过球心O的截面如图所示,A是外球面上的点,AO是半球壳的对称轴。

一单色光在图示截面内从A点射入,当入射角i=45°时折射光恰与内球面相切于B点。

(i)求透明材料对该光的折射率;

(ii)要使从A点入射光的折射光能从内球面射出半球壳,求光在A点入射角应满足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