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推进创新型县建设工作纪实.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44674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汶上县推进创新型县建设工作纪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汶上县推进创新型县建设工作纪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汶上县推进创新型县建设工作纪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汶上县推进创新型县建设工作纪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汶上县推进创新型县建设工作纪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汶上县推进创新型县建设工作纪实.docx

《汶上县推进创新型县建设工作纪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汶上县推进创新型县建设工作纪实.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汶上县推进创新型县建设工作纪实.docx

汶上县推进创新型县建设工作纪实

强化科技引领支撑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汶上县推进创新型县建设工作纪实

“十一五”以来,汶上县科技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技兴县、人才强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型发展道路,有效地促进了汶上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

实施产业兴县战略全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目标高新技术产业是当今国际科技和经济竞争的制高点,发展高新科技,实现产业化,是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尽快形成一批对我县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规模较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对增强我县经济实力、实现振兴崛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围绕我县现有支柱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重点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三个方面工作,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企业高质化。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支持企业大力发展产业化项目,重点在新能源、新材料、光伏风电、节能环保等领域集中突破,带动全县经济转型升级。

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氛围。

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99.62亿元,是2005年的5.10倍,年均增长38.5%;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53.35亿元,是2005年的6.96倍,年均增长47.4%。

截至目前,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4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6家,市级41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6家;创新型企业6家,其中省级1家,市级5家。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7.02%,比年初提高2.8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之首;全县规模以上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9.56亿元,占规模以上项目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15.87%。

抓好科技招商工作。

抓住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面向国内外500强企业,立足汶上县资源优势,吸引能形成“产业链”的高新技术龙头企业来汶投资创业,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围绕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把引进承接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优势产业项目作为首要任务,一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投入生产。

从产品和项目抓起,着力培植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加快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近年来,总投资近20亿元的新风光电子、华都LED照明、佛都半导体照明、鑫宇锂电池、汶曜太阳能科技等一批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并取得明显效益,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大,为我县经济发展增添了勃勃生机。

同时,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应用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节能降耗与质量监控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与传统产业嫁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化和传统产业高新化良性互动发展格局,加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积极争取上级立项和资金支持,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项目资金支持。

一是立足项目培植,帮助指导策划项目。

抓好项目培植,把县级项目库作为培植项目的主要载体,逐步形成了储备一代、培植一代、推出一代的良性循环格局。

通过调研和筛选,及时发现科技含量高、成长性强的好项目,列入县级项目库进行培植和储备。

引导企业搞好新技术和新产品攻关,及时解决项目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直至培植成竞争力强、技术含量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项目。

学习上级政策和科技计划项目指南,及时与上级部门加强协调沟通。

吃深吃透上级精神,准确把握工作重点,围绕汶上县特色优势产业,积极谋划,细致筛选,做好争取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针对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计划、科技发展重大专项计划、创新基金等重点工程项目,对项目进行提升和全方位包装,提高项目成功率。

新风光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的“风力发电设备并网变流器产业化”项目和中都机器有限公司承担的“胶带输送机自动就偏装置”项目分别被列入2010年济宁市引导转型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项目和市专利创造产业化项目,获市无偿资金84万元。

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争取国家、省、市科技项目50余项,获项目资金支持1500万元。

通过项目实施,一批拥有自主创新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得到推广应用,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

构筑区域创新体系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汶上县科技局作为科技主管部门,始终把加快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放到提高全县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位置。

一是实施校企对接工程,借智借力谋发展。

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开展技术转让、联合开发、共建研发机构等多种形式的合作,逐步建立起“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积极稳妥、合作有效、有利发展”的产学研工作运行机制,极大地调动了产学研三方合作创新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汶上县有30多家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40余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一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果济宁裕鑫精细材料有限公司实现成功转化,并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2010年7月,汶上县政府与山东科技大学签订了全面技术合作协议,并有3家企业与山科大相关院系签订了技术合作、人员培训等多方面协议。

上述产学研工作开展,为企业申报项目、解决技术难题、转化先进科技成果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便利。

截至目前,汶上县还拥有省级院士工作站1处,市级产学研合作工作站2处;山大、山农大等大学生实践基地3处。

二是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大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和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省级研究推广中心1家;山大、山农大等大学生实践基地2处,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8家。

为更好地给企业提供技术合作交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申报等服务,汶上县借鉴外地先进经验,设立了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了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网站,培育壮大了一批科技中介服务平台。

2010年,汶上县科技局获得山东省技术市场科技金桥奖。

三是充分发挥两大产学研合作重要平台的作用。

汶上县积极参加和充分利用中国专利高新技术产品博览会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与济宁市政府合作会议,已连续组织参加了10届博览会,2010年在第八届博览会上,组织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参展,抓好校企对接洽谈及项目发布,积极推介汶上。

认真策划展出了2个特装展位和5个标准展位,此次参展充分展示了我县的科技优势、特色和水平。

会上共有专家、教授和专利持有人40多人到会参展,洽谈对接项目20余项。

其中签订项目合同15项,技术成交额1600万元,解决各类技术难题13项。

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鼓励发明创造。

为进一步做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我们经营深入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企业和科技项目承担企业开展调研,帮助企业建立健全各项专利管理制度,明确要求48家高新技术企业和7家中国专利明星企业成立专利科,并配齐专职联络员。

近期与济南泉城事务所联合建立了汶上专利代办处,为企业技术创新、专利申请转化提供方便,搞好服务。

继续坚持对专利申请和授权实施资助,这一措施极大的调动了科技人员从事专利发明的积极性。

2010年,汶上县共申请专利207件,同比增长2.99%,其中发明专利14件,占6.76%。

授权专利239件,同比增长44.85%。

与工商、文化、公安等部门联合,经常组织开展打击制假、贩假、售假专项治理活动,营造一个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

汶上县知识产权局获得2010年度全省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先进单位称号。

县科技局高度重视省、市科学技术奖励推荐申报工作。

切实动员组织好本县的省、市科学技术奖申报工作,确保申报科技奖励材料的整理符合要求,资料完备,各种证明材料齐全,研制工作报告内容翔实,重点突出,把项目成果研究攻克的关键技术难题、项目技术创新的亮点和先进性、项目成果核心的技术内容等条理清晰地介绍出来。

为了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奖的激励、导向作用,鼓励自主创新,不断增强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立了评审专家库,修订了《汶上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提高了奖金数额,加大了奖励力度。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原则,2010年首次实行异地评审,完成了对全县24项科技成果的科技进步奖评审工作,大大激发了广大科技人员投身创新的积极性,进一步优化了我县创新创业环境,加快了新技术、新成果和新工艺向产业转移步伐,促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十一五”以来,全县取得科技成果119项,其中获省科学技术奖2项,获市科学技术奖17项,获县科学技术奖107项,引进运用重大科技成果30项,有效地促进了特色产业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并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县考核,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

统筹城乡和谐发展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

大力发展精细农业、集约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的标准化、信息化、产业化进程。

突出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提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选育与育种技术研究。

近年来申报农业各级各类计划项目14项,争取上级资金支持70余万元。

充分发挥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先导作用,力求在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农村信息化建设、科技特派员创业、社会领域科技创新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做好农业科技项目实施工作。

继续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村科技创新和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加大优质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鼓励支持采用农业新技术,引进推广新品种。

实施好农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不断优化品种结构,重点对禽畜良种化和产业化发展,特色种植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作物品种进行推广。

认真做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确定了10家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种养项目,进行重点扶持。

多次到山东省农科院协调农产品基地建设工作,并邀请专家来汶指导。

其中白石金昙核桃种植有限公司的核桃品种选育种植、苑庄镇官庄蔬菜基地采取了生物反应堆、沼气、生物农药等新技术新成果,产品质量和种植效益明显提高。

南站镇盛名园艺花卉基地、郭楼镇水口村自然养猪法养殖基地、郭仓祥印食用菌生产科技示范基地,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效果显著,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大力实施科技特派员工程。

在人员的选派上,坚持严格程序,严格把关,选准选好科技特派员。

广大科技特派员立足自身实际,采取技术资金入股、有偿承包、独资创办实体、培训服务、有偿聘用等多种形式与企业、基地、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科技服务与投入回报的长效机制,从而激发了工作热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10年以来科技特派员共创办、领办农业企业6家,形成产业化龙头企业3个,建立示范基地和园区18个,形成利益共同体4个。

全年共实施科技开发项目7个,总投资600万元,实现利润200万元;累计组建合作经济组织或专业协会28个,会员4000人。

全年共推广新技术30项,引进新品种45个,农业良种覆盖率99%。

加快农村科技信息平台建设。

为更好地给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合作交流、科技成果转化、计划项目申报等服务,我们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积极争取,设立了县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了农村科技信息化服务网站(),目前,主网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南旺、南站、军屯等乡镇子网站已经开通,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自2006年以来,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宣传周”和“知识产权宣传日”等科技活动为重点,积极开展科技进村入户工作。

深入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围绕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努力提升全社会科学文化素质。

通过新闻媒体强化宣传工作,与农业局、文广新局等部门联合开办了“农科天地”电视栏目,大力宣传科技进步法律法规,宣传科技创新典型,努力增强宣传效果。

大力弘扬“敢于冒险、勇于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培养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社会文化。

2010年5月,县科技局会同县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县”为主题的科技活动周,通过在汶上县电视台播放标语口号、制作宣传展板、发放科普材料等方式,增强了全社会科技法律意识,激发了创新热情。

重点开展了科技下乡活动,通过捐赠彩电、影碟机等科教器材,向农民进行科普宣传,开展农业专家下乡,并发放《农村实用技术》杂志及其它科技读物,增强了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

一年来共举办各种科普活动和普法宣传12次,悬挂各种宣传标语、横幅20多条,发放各种科普宣传资料3000份,赠送科技图书2000余册。

加强领导强化保障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转方式、调结构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科技创新应该起到引领支撑作用。

怎样将各行业、各领域发动起来,攥成一个科技创新的“铁拳”?

汶上县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了一条推进创新型县建设的特色之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县,是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和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

“十一五”以来,汶上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内容,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各级各部门推动创新型县的职能和责任,不断健全领导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县、乡(镇)两级都成立了党委或政府一把手挂帅的科技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配备了科技副乡(镇)长,县经济主管部门、县属企业和乡镇骨干企业也都设立了科技科或技术开发中心,在全县基本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的科技工作领导体系。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正逐步成为风尚。

建立了科技信息网络、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

完善了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持续加大了财政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

先后制定出台了《汶上县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关于加快培育三大百亿元产业,推动全县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法规。

充分发挥政府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逐步建立起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为主体,以银行信贷和风险投资为支撑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

通过科技计划项目方式支持产学研合作、特色产业发展和企业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研究开发。

全县财政科技拨款由2006年的277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572万元,占地方财政一般性预算支出的0.6%。

每年由县财政列支100万元,用于支持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开发新产品以及专利申报和产学研联合。

鼓励企业申报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联合体。

对申报成功的国家级,省级技术中心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企业,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的奖励。

对企业和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成立的研发机构给予一定奖励。

奖金在县技术创新专项资金中列支。

鼓励企业创名牌产品、驰名商标和著名商标。

对当年获得国家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或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奖励30万元;获得省级名牌产品、驰名商标或著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万元。

奖金由县财政列支。

强化为企业服务观念,重点推动企业研究开发费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的落实,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一般企业用于技术创新研发的经费占当年销售额的比例应达到1%以上,重点企业应达到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应达到5%以上。

县科技局积极推进科银企合作,在济宁第一届银企推介会上,为3家高新技术企业落实贷款资金2500万元,并得到了市科技经费扶持。

全面落实《汶上县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汶上县引进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暂行规定》、《汶上县人才引进培养工作三年计划》、《2009年全县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汶上县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十一五”期间,汶上县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55人,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9710人,其中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901人,中级职称5050人,初级职称3759人,占全县人口总数76万的1.27%,副高级以上占专业技术人员的9.28%。

人才队伍的优化壮大,为科技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

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大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2011年,汶上县面对新的历史挑战与机遇,瞄准新目标,迈开新步伐,加压奋进、攻坚克难,埋头实干、积极作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高扬“高点定位跨越发展”总基调,大力实施“产业兴县”战略,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体制创新为动力、科技创新为核心、服务创新为保障,积极发挥支撑作用,着力构建县域创新体系,抢抓机遇,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务实苦干,加快我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资源依赖型、投资拉动型向人才支撑型、创新驱动型转变。

工作中主要抓好一个亮点,即围绕产业兴县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搞好两个提高,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工作水平;突出三个重点,即围绕转型抓项目,立足创新抓平台,培育主体抓企业;做好四个一批,即争取一批国家、省市重大专项和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研发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的好项目,转化一批自主创新科技成果;实现五个结合,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大公司战略与群体战略相结合,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与市场配置相结合,科技创新与理念、体制、服务创新相结合;实施六大工程,即实施产学研合作工程、科技平台建设工程、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民生科技工程、创新环境优化工程、科技干部队伍提升工程。

2011年,力争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7%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增长2个百分点以上;重点支持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年内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6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重点培育10家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企业,创建1处市级以上院士工作站,发展5个产学研合作创新基地;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完善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与经济开发区合作加快科技孵化器建设,全县孵化器面积达到1万平方米,在孵项目达到3个以上;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0项以上,争取列入市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科技发展计划10项以上;发挥县级财政资金的作用,重点支持引领转型、调整结构的高新技术项目,支持产学研合作项目。

全年取得科技成果25项,转化最新科技成果30项;开发新产品20项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占60%。

培育农业科技示范园(基地)28家,其中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1家,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园7家;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30个,农业良种覆盖率达到99%以上;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示范工程,科技特派员总人数达到350人,培训农民3万人次以上。

确保专利申请量增长20%以上,发明专利和职务发明所占比例稳步提高。

加强科技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的科技项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图表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