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44506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校本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校本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校本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校本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docx

《校本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校本课程.docx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是充分发挥学校及周围的资源优势,挖掘课程资源,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不同需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化发展的课程。

本学期校本课程将在上学期开发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改进和完善,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培养发展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学校持续发展目标,把读书活动渗透在语文教学中,加大管理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力求取得更好效果。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本着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给学生最适应的教育,让学生最快乐的成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使他们真正成为一名既能全面发展,又能突出个性的合格小学生。

2、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灵活丰富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发展要求,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改变学习方式,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兴趣。

4、通过学习,不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并能获取新的知识的能力。

5、建立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并重的评价体系。

形成学生认同,乐于参与的激励性评价形式。

6、为突出校体课程的灵活性和选择性,按季节和时令选择相应授课内容。

 7、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三、课程内容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备日常交往的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现将课程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教学内容

1、习惯养成

2、优秀诗文(国学启蒙)必读

3、名人故事 

4、大棚西瓜的种植

5、安全教

四、课程实施及建议:

1、课程教学结构:

创设情境  小组交流  汇报表演  师生评价

2、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

 3、课时安排

每周1课时(两课时安排在一起,让学生有更多的空间)

4、活动地点:

本班教室或根据需要而定

五、具体目标:

1、必背《国学启蒙》。

2、选读书目:

中外童话、寓言、成语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名人故事、《爱的教育》。

各班根据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自选书目,每学期读书至少在两本以上;

3、每学期积累名人名言20句以上,做到熟读成诵,并能讲述两个以上名人故事; 4、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课外阅读量不少于30—40万字。

六、课程实施的有关要求

1、制定校本计划(包括阅读目标、内容、措施、考评学生方法),写在教案扉页上。

2、要求学生将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写在读书积累扉页上。

3、开展班级图书借阅活动。

4、检查学生读书积累本,并随机抽查学生的读书效果。

5、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读书征文”活动。

6、召开“读书汇报会”,检查读书实践活动。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学生共同开发、实施的原则,实施校本课程教学。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

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适合我校的课程。

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提高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发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学校、社区发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二、提高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

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组织并开发实施的课程。

学校将开办讲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教师领会校本课程实施的要领,掌握校本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使所有的教师都参与到课程实施中来。

我校科技制作、历史教育、手工制作、编织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内容丰富多彩,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

因此全校教师都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三、校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

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教师。

因此,我校校本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则:

1、合作性:

校本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更是如此。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

学校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

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教师、家长最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氛围。

3、选择性:

校本课程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全面而主动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

因此,教学时尽量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可供选择的内容,适应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4、开放性:

校本课程教学时,在资源方面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资源;在主体方面要充分调动校长、教师、家长、上级领导、参与的积极性,共同进行课程建设。

5、灵活性:

校本课程教学时,不求全求大求新,立足本校实际,量力而行,逐步完善。

四、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1、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法

校本课程的实施通过三个角度来进行:

分层:

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水平和个人意愿,组建教学班,进行分层次教学。

分组:

按课程类型、学习内容、学习程度、教学目标等采取多种教学形式以实施课程计划。

研究性课程以实验班进行为主,班内分组进行。

分块:

校本课程安排在每双周校本课进行。

学校所有教学和活动场所根据课程安排划分成不同功能的板块。

2、校本课程教学常规管理:

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务负责,主要负则排课。

教师的教案检查、教师上课情况的检查、均衡学生选修科目和班级的选择,监督学生上课的情况由冯校长负责。

对学生上课的管理,由班主任负责,由教务处负责检查学生的上课情况。

要求教务处的常规管理方法讲究科学,工作要细致入微,确保校本课的正常运作。

校本课程在讲授的内容上执行校本教材,在讲授方法上不同于国家课程,要注重学法指导,强调学生思维的开启,强调知识的拓宽,课堂气氛要轻松愉快,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去年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冰雪灾害深深地触动了我们。

而今,一场毫无预警的地震,更是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

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人类是如此的渺小,我们的防备是如此的无济于事,尤其是面对少有的南方冰雪极端气候和如此强大的地震。

那么,面对这些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面对这些突发性事件,我们首先不能慌乱,要竭力保持镇静,明白自己的处境。

然后,果断做出决定,尽量保护好自己的人生安全,必要时要有所放弃。

要让自己尽快了解自己的处境,对自己的行为做出适应性调整。

同时,为了减轻自然灾害的侵袭,社会需要我们做出一些贡献。

“人人奉献,众志成城”,这样既能保小我,又利大我。

概括成功的经验,面对自然灾害,每个人都应尽量按以下十个字去做:

1.学:

学习有关各种灾害知识和减灾知识。

2.听:

经常注意收听国家或地方政府和主管灾害部门发布的灾害信息,不听信谣传。

3.备:

根据面临灾害的发展,做好个人、家庭的各种行动准备和物质、技术准备,保护灾害监测、防护设施。

4.察:

注意观察研究周围的自然变异现象,有条件的话,也可以进行某些测试研究。

5.报:

即一旦发现某种异常的自然现象,不必惊恐。

但要尽快向有关部门报告,请专业部门判断。

6.抗:

灾害一旦发生,首先应该发扬大无畏精神,号召群众,组织大家和个人自卫。

7.避:

灾前作好个人和家庭躲避和抗御灾害的行动安排,选好避灾的安全地方,一旦灾害发生,个人和组织大家进行避灾。

8.断:

在救灾行动中,首先要切断可能导致次生灾害的电、火、煤气等灾源。

9.救:

要学习一定的医救知识,准备一些必备药品,以在灾害期间,医疗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及时自救和救治他人。

10.保:

为减少个人和家庭的经济损失,除了个人保护以外,还要充分利用社会的防灾保险。

相信随着国家减灾体制的健全,减灾能力的提高,和全民每个成员的努力,一定会大幅度减少灾害损失。

幸运的是,我们有一个关心人们的政府,我们赶上了一个信息技术极为发达的网络时代,两者相得益彰,给灾难中的人们带来了希望和力量,带来了上下一心的及时救助,也增强了灾区人民抵御天灾的决心和信心。

虽然我们无法控制自然灾害,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只要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再大的自然灾害我们都有信心、有能力去战胜,再大的困难我们都有办法、有力量去克服,我们一定可以并最终取得抗击这场特别重大的地震灾害的最后胜利!

校本课程教案

【导入】我们从呱呱坠地时,就开始生活在社会之中,最初接触的是父母,接着就是家庭中的其他人员、亲朋、邻里、幼儿园老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交往圈越来越扩大。

这节课我们就来谈一谈中学生的交往。

【出示课题】中学生交往

【出示活动目标】认识到人生活在社会中必须与他人交往;这是人类群体生活所决定的,21世纪更需要学会交往;明白中学生交往的主要对象是老师、同学和家长。

【教学过程】

(一)游戏悟理

首先请大家做个心理游戏:

“假如没有沟通……”

设想如果有一天我们都不能说话、传递眼神、每个人彼此没有交流,世界会是什么样?

(学生思考后,分别谈谈自己的设想)

可见,交往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尤其是在21世纪,这个信息化的时代,一个孤芳自赏、固步自封的人,是难以在社会立足与发展的。

相反,那些开朗活泼、广交益友的人,会是如鱼得水,生活的自在快乐。

下面就说一说自己的交往吧。

(二)畅所欲言

学生首先回答问题:

1、在生活中,自己经常与哪些人交往?

2、自己现在有多少知心朋友?

3、他人给过自己哪些帮助?

4、自己给他人提供过什么帮助?

5、在交往中,你认为有哪些不安全因素?

根据自己的回答,学生来说一说自己的交往。

(三)事例介绍

学生甲:

过去我性格孤僻,不爱和别人交往!

课下总是一个人坐在位子上埋头看书,—在家也不愿意和父母交流自己对周围事物的看法,遇到学习上的难题既不敢向老师请教,也不愿请同学帮助,结果学习越来越吃力,怎么努力成绩也上不去。

后来经过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和指导,使我明白了必须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点,主动和家长、老师、同学交往,我逐渐变得开朗了,乐于和大家在一起交流思想、探讨问题了,学习成绩也逐渐提高了。

学生乙:

小学五年级时,我的父母离异了,当时我心中苦闷,怕同学们瞧不起我,议论我。

原本开朗的我变得沉默了,上学和放学独来独往,集体活动很少参加了,班主任找我谈话,我也不吐露真情,我觉得未来的憧憬破灭了,从此学习精神不集中,学习成绩随之下降。

在班主任多次家访和耐心引导下,使我正确认识了家庭环境的变化,懂得了要面对现实重新振作起来,班长也主动帮助我弥补学习上的缺陷,我增强了生活的信心和力量,小学毕业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咱们学校。

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创始人。

1844年,马克思在巴黎期间,恩格斯拜访了他。

两人在一起生活了10天,倾心交谈,对一切重大问题的看法完全一致。

这次会见为他们终生的战斗友谊和伟大合作奠定了基础。

他们在政治风浪中团结战斗,在科学研究中相互切磋,在人生坎坷的道路上彼此激励,共同奋战了40个春秋。

他们各自都为自己有志同道合的战友而自豪。

恩格斯说:

“马克思是和我相交40年的最好的、最亲密的朋友,他给我的教益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马克思说:

“我们之间存在的友谊是何等的珍贵!

”恩格斯为了使马克思有可能从事革命活动和理论研究,心甘情愿作出牺牲,从事自己最不愿干的“该死的生意”,把挣来的钱负担马克思一家的生活。

欧洲1848年革命失败后,马克思住在伦敦,恩格斯住在曼彻斯特,他们两人虽然不能“一起生活,一起工作,一起欢笑”,但却保持着密切的书信联系。

他们几乎天天都要通信,只要一方回信稍慢一点,另一方就会感到不安。

有一次,恩格斯隔了几天没有写信,马克思就写信风趣地问他:

“亲爱的恩格斯!

你在哭泣还是在欢笑?

你睡着了还是醒着?

”既是问候,又是关切。

除了名人的事例,还有很多的名言佳句歌颂人际交往、歌颂友谊,我给大家搜了几条一起看一下。

(四)名言佳句

人生最美好的东西,就是他同别人的友谊。

——林肯

“不论皇帝还是庶民,能在自己家中得到和睦就是最幸福的人。

”——歌德

“如果你有—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肖伯纳

(五)总结

人的一生中需要认识和拥有一些朋友,没有人能独自在人生的海洋中航行。

导师、贵人、支柱、推手、知己、诤友、至交、互补者、中间人、开心果等等,各种朋友各自在我们的生命中扮演了独特的重要角色,对成就我们的人生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和重要的积极意义。

让我们在交往中不断获得真知,在交往中享受人生的快乐,在交往中去寻求人生的真谛。

【作业布置】

1、调查你的同学、朋友,问问他们的交往如何?

有没有安全问题?

2、各组选择一个交往的事例发动组内同学把它表演出来。

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进校园

----走进生活,地理校本课程的探索与实践子课题

一 、 研究的背景

我校地震知识宣传与宏观观测活动工作开展源于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后,灾情之大,损失之惨重,引起了全国上下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

我校地理组教师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组织学生成立“陈毅中学地震知识宣传与宏观观测活动小组”,积极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地震知识宣传与宏观观测活动,培养防震减灾意识,学以致用、服务社会。

二、研究的原因

我国地处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震带主要分布在:

东南—台湾和福建沿海一带,华北—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渤地区,西南—青藏高原、云南和四川西部,西北—新疆和陕甘宁部分地区。

我国正面临的地震形势十分严峻。

从1988年开始,中国大陆地区进入第五个地震活跃期。

根据前几次地震活跃期活动的特点,专家们认为本次地震活跃期将持续到下世纪初,目前已进入了强震高发期,其间可能发生多次7级左右、甚至个别更大的地震。

因此开展地震知识宣传与宏观观测活动,能最大限度地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三、研究的内容

1、中国是个多地震的国家;本世纪的中国地震活动;我国正面临严峻的地震形势;中国防震减灾十年目标。

2、地震发生的原因;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震级与烈度。

3、地震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地震预报及其发布;怎样识别地震谣传;做好家庭防震准备;大震预警现象和预警时间。

4、大震时人们的感受;抓住时机科学避震;避震要点;在家庭怎样避震;在学校怎样避震;在公共场所怎样避震;在户外怎样避震;

5、地震时遇到特殊危险怎么办;如果被埋压怎么办;震后抢险救灾积极参加互救活动;在灾后特殊环境下怎样生活。

四、具体实施计划

1、通过地理课向学生介绍地震知识和防震减灾法,开展地震宏观观测和地震应急。

2、建立学校防震减灾科普园地,充分利用电教室、阶梯教室,以图书角、播放地震知识录像、悬挂地震科普图片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

3、每学期邀请省、市地震局专家对学生进行防震减灾知识教育报告会。

4、编写本校地震应急实施细则,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避震、疏散撤离和自救互救技能培训,组织学生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自救互救模拟演习。

5、定期指导学生编撰地震学习小报、地震小论文。

6、各班级召开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进行地震科普宣传专题教育;

7、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小品、情景剧、快板、相声等文艺节目,融防震、避震知识于娱乐之中,生动活泼,深入人心。

8、把学校操场等空旷地段开辟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应急疏散和避险场地,并有疏散引导标志。

五、 研究成果形式

1、教学活动展示

2、有关课题的音像资料

3、教师获奖论文、案例、教学设计、总结

4、课题研究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