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中语文必修一水平测试1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41813 上传时间:2023-03-1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高中语文必修一水平测试1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秋高中语文必修一水平测试1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秋高中语文必修一水平测试1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秋高中语文必修一水平测试1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秋高中语文必修一水平测试1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高中语文必修一水平测试1练习.docx

《秋高中语文必修一水平测试1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高中语文必修一水平测试1练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秋高中语文必修一水平测试1练习.docx

秋高中语文必修一水平测试1练习

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新诗为何处境“尴尬”

①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从商周的四言,到楚骚汉赋、汉魏乐府、隋唐律绝和宋词元曲,可谓灼灼其华,蔚然大观。

千百年前的黄钟大吕,至今还萦绕在苍穹。

然而中国新诗在诞生近百年后的今天,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它既没能与国际接轨,又与中华古典诗词曲赋的优良传统脱节、断裂,割断了传承关系,令广大读者望其兴叹,最后只好弃之而去。

中国新诗为何会处境“尴尬”呢?

②首先,是由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造成的。

无论是《诗经》中的“风雅颂”,还是楚辞、乐府、律诗、宋词、元曲……不论其诗体形式怎么演变,但都是讲究韵律的,作品都具有节奏美、旋律美和韵式美。

由于白话“新诗”“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胡适《谈新诗》)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自其诞生以来,便成为其发展的严重弊端和障碍。

③其次,是由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造成的。

诗歌是文学形式美的一种体现,但形式美只是诗歌的美丽外衣而已。

过分地强调诗体形式,从而否定主题思想的意义,如近年来所谓的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就像失去了土壤的禾苗一样,必将枯萎。

④最后,是由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造成的。

同古典诗词曲赋相比,当代诗歌在题材内容方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

其一,迫于现实社会生存的巨大综合压力和人类因物质文明进步而带来的精神困惑,当代诗歌的内容越来越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正日益失去处理重大社会题材的艺术能力,这就使得它日益减少获得公众关注的机会,而只有在少数未被现代社会物质化的心灵当中获得知音;其二,随着诗人们从社会文化中心退却,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诗歌越来越被推挤到社会的边缘,诗人们成了一个不被社会关注的自我封闭、自我肯定、自我满足、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的奇怪群体,这更加剧了他们的自闭倾向;其三,当诗人们精神的价值已经从崇高、纯洁、美好、自然过渡到了喧嚣、乐趣、庸俗、时尚的方向,于是平庸困扰着诗歌界,诗歌的阵地越来越虚弱。

⑤面对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

这样,中国新诗才能够既有技艺的美感,又有时代的气息,还有历史文化的内涵,并因此而融入中华诗歌的历史长河之中,从而有机会成为新时期的经典诗歌作品而流传于世。

(选自《长空诗话》,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新诗虽然局限于私人性的东西,但是依旧热心关注社会问题。

B.中国新诗越来越狭隘,不能反映社会的主流。

C.近年来中国新诗在内容方面出现了技术主义、玄学派、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

D.只要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中国新诗就能与国际接轨。

答案 B

解析 A项,“依旧热心关注社会问题”错误,很少关注。

C项,“内容方面”有误,应为“形式方面”。

D项,前后并不构成条件关系,表述有误。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新诗处境“尴尬”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白话新诗至今未能构建审美规范,更无法达成审美共识。

B.科技英雄和商业英雄、娱乐英雄取代了艺术家的中心地位。

C.某些诗人一味地强调诗体形式而忽略主题思想。

D.当代诗人在商品经济时代的退缩和自闭。

答案 B

解析 从文中找到相关语段,由第④段可知,B项所说只是表面原因,诗人们的退缩和自闭才是新诗处境尴尬的重要原因。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中华古典诗词曲赋曾经有过许多令人骄傲的绚烂与辉煌。

B.白话新诗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作者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C.在当今商品经济时代,能忠实地坚守诗歌阵地的人越来越少,诗歌的发展江河日下。

D.中国新诗只要注重与时代结合,并继承发扬传统诗词曲赋的艺术,就一定能够改变其“尴尬”处境。

答案 D

解析 由第⑤段内容“中国新诗只有志存高远,发扬其应有的精神文化提升作用,既在主题内容方面深度切入自己的时代,又在诗艺表现方面继承并发扬光大中华传统诗词曲赋艺术,随时代、社会、语言的变化而不断创新改进,让中国新诗界尽快构建审美规范并早日达成审美共识”可知,D项中“就一定能够改变”说法太绝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相约雨巷

①撑一把油纸伞,相约雨巷。

②纵然是红尘之外还有红尘,纵然是路的尽头已没有尽头,纵使我枯瘦如叶,我都要择路而来。

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

还是用当年的纸伞挡雨,却怕你的名字湿成深深浅浅的泪痕,以勾起我心灵的唯一伤痛。

从此再也无法紧握你的身影取暖,甚至走尽这雨巷。

③巷已成墟,亦如我破碎的心,有的只是一池雨打芭蕉的寂寞,一地风吹落叶的惆怅,一种对月独酌的凄清,还有一个结着淡淡愁怨的姑娘所勾勒的凄婉,凄婉又迷茫的故事,一段没有结尾的雨中曲。

④不管你是否已化蝶而去,那刻骨铭心的回忆早已在心头择荒而憩,汲取我的血液。

待到哪一天我猝然老去,入土而眠,你依然清纯如往昔,倚我灵魂轻盈而舞。

日月轮回,斗转星移,哪怕是千年之后的千年,而相遇之初的美丽,那颜色,那芬芳,那忧愁,甚至是那太息般的目光仍会如约来袭。

如诗,如词的音律在我的心头鸣起。

⑤我相信在那人海茫茫中的邂逅,或许早已注定了我今生的牵挂与等待的维系。

我要在生命终结前,了却未竟的心愿——撑一把油纸伞,相守于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你不来,我不走。

⑥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欢愉,我发觉我成为一棵枯干的树时,已能听到风吹树皮剥落的声音,仿佛遥远的绝响,那么悲壮,那么凄凉。

戛然而止时,我将轰然倒下,将痴情演奏为千古绝唱。

待到来世,用我的残骸和灵魂化为一生只能梦你一次的花——丁香,仍在此处为你苦苦守候。

⑦或许你终有一天姗姗来迟,或许会讶异,身旁竟有一花孑然而立。

清纯如你,芬芳如你,甚至还带有你忧愁的回忆。

那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否会让久违的怦然心动濡湿于你,隐约忆起那“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

⑧然你终究淡淡一笑之后,翩然离去,不再回首。

身后的花在微笑过后,悄然枯萎、隐去,只留下几滴绝望成灰的眼泪和那个紫陌纤尘里不老的回忆在空气中慢慢回味……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笔下的雨巷是寂寞、惆怅、凄婉的,这实际上也是作者内心的反映。

B.“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欢愉”,因此,本文只是为了表达“相约雨巷”的痛愁。

C.本文语言优美,婉约、细腻、清丽而朦胧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

D.本文缘《雨巷》而抒情言志,同样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答案 B

解析 本文守候之苦是为了表达对美好理想的执着追求。

5.第②段中“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说的是什么意思?

(6分)

答:

 

 

答案 《雨巷》这首诗和诗中所描绘的凄清、迷茫的意境,及丁香、姑娘等意象让“我”痴迷了半个世纪,“我”渴望能到那意境中去感受一番。

(意思对即可)

解析 结合文章内容主旨,紧扣关键词“情缘”“相思”来理解句子。

“情缘”是指对《雨巷》及其意境,丁香、姑娘等意象的痴迷。

“相思”是指渴望感受《雨巷》所营造的意境。

6.作者在第⑤段中说“你不来,我不走”,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自己“等待”的长久和“你”的形象,应该如何理解作者等待的“你”?

谈谈自己的看法。

(6分)

答:

 

 

答案 表面来看,作者在这雨巷中等待,希望遇到一个戴望舒《雨巷》中所描述的美丽忧愁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并想象了自己等待的痛苦和姑娘经过自己身边时的情景。

(2分)但和戴望舒相同,作者笔下的“你”是一种象征,象征了“美”“爱”“光明”“温暖”“浪漫”“古典”等所有美好的理想,(2分)等待是所有追求者必须经历的过程。

(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运用象征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形象。

作者借对丁香姑娘的追求、等待,表达了自己的理想追求。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徐志摩: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

余杰

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这皮囊要是太重挪不动,就掷了它。

可能的话,飞出这圈子!

飞出这圈子!

——徐志摩

①1933年11月19日午后2时,一架司汀逊式小型运输机展翅北飞,把它的身影投射在深秋斑斓的大地上。

忽然,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雾铺天盖地,飞机顿时迷失了航向。

经过几分钟艰难的飞行,飞机撞到了泰山北麓的白马山上,“轰”的一声巨响,紧接着一团冲天大火,挟裹着浓烟坠落山下……这架飞机上有一位特别的乘客——现代诗坛的“夜莺”徐志摩。

在烈焰中,这位年轻的诗人结束了他35岁的生命,而他的灵魂已飞向天外,逍遥地“云游”去了。

②“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徐志摩是一位从头到脚都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天才诗人。

他的一生,如同他热烈崇拜的拜伦、雪莱、济慈一样,彻底奉献给了远在云端的理想。

我感到惊奇的是,在那被鲁迅形容为“处处是非人间的黑暗”的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单纯”信仰的诗人?

我始终觉得他不像一个纯粹的中国人。

因为中国人很少像他那样快快乐乐、认认真真地做梦。

中国人都是世故的、乡愿的、滑头的。

而在徐志摩的眼里,生命如同一注清泉,处处有飞沫,处处有闪光;生命也像一段山路,处处有鲜花,处处有芳草。

不幸的是,错乱的时代与困苦的现实一天天侵蚀着他明朗的心房,他渴望像孩子那样哭,像孩子那样笑,但生活却强迫他长大。

他的歌声越来越低沉,他的目光越来越黯淡,他的笑容越来越稀疏,他的诗作越来越晦涩。

一只秃笔去,一只秃笔回,再无当年剑桥的神采飞扬。

生活的牵制、政治的压迫、舆论的指责、友人的背离……团团地包围住了这位坚持浪漫理想的诗人。

“你们不能更多地责备我,我觉得我已是满头的血水,能不低头已算好的。

”是的,一辈子徐志摩没有绝望过,也没有怨恨过谁。

在最悲壮的那一幕到来之前,尽管现实的黑暗一点点地吞噬着他那理想的新月所放射的清辉,他还是在痛苦中竭尽全力挣扎着,写诗、作文、教书、办刊物、开书店,甚至实验农村乌托邦计划……作为一个诗人,他注定像蚕一样用生命结成雪白的茧,在茧成的那天羽化飞升而去;作为一个诗人,他也注定像荆棘鸟一样,衔着锐利的荆棘,在只有一弯新月的夜晚,不断为理想而鸣唱,直到满嘴鲜血淋漓,直到生命的终了。

③徐志摩是为了艺术,为了自由,为了美而生活的。

“我之甘冒世之不韪,竭全力以奋斗者,非特求免凶惨之痛苦,实求良心之安顿,求人格之确立,求灵魂之救度耳……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之灵魂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徐志摩反复地陷到了情感和人事的旋涡之中,每一次的挣扎反而加速旋涡的运转。

徐志摩本不该来到这么一个世界的,就好像一粒沙落进眼睛里肯定会被流出的眼泪冲走一样,他只能被当作异端。

不设防的城市往往招致最猛烈的攻击,这是一种他怎么也参不透的逻辑。

进入30年代以后,徐志摩开始感到,尽管诗歌弱小的翅膀在那里扑腾,还是没有力量带整份的累赘往天外飞。

“太丑恶了,我们火热的胸膛里有爱不能爱;太下流了,我们有敬仰之心不能敬仰;太黑暗了,我们要希望也无从希望。

太阳给天狗吃去,我们只能在天边的黑暗中沉默着,永远的沉默着!

这仿佛是经过一次强烈的地震的悲惨,思想、感情、人格,全被震成了无可收拾的碎片,再也不成系统,再也不得连贯,再也没有发现。

”当每个聪明的成年人都对皇帝的新衣赞不绝口的时候,那个喊出“什么也没有看见”的孩子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这一点上,徐志摩很像安徒生——既深味人世的苦楚,又保持不老的童心。

然而,长不大的彼得·潘毕竟只是一个遥远的神话,徐志摩则是一棵无法与土地告别的树。

追求了一辈子的美,突然发现面前傲然开放的是一朵恶之花。

我们无法揣度他当年的心态,而好友梁遇春的回忆录中,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徐志摩拿着一支纸烟向一位朋友借火时说的话:

“Kissingthefire.(吻火)”人世间的经验好比是一团火,许多人都敬鬼神而远之,隔江观火,拿出冷酷的心境去估量一切,不敢投身到轰轰烈烈的火焰里去,因此这个暗淡的生活,简直没有一点光辉。

“只有徐志摩肯亲吻这团生龙活虎的烈火,火光一照,化腐朽为神奇,遍地开满了春花,难怪他天天惊异着,难怪他的眼睛跟希腊雕像的眼睛相似,希腊人的生活就像他这样吻着人生的火,歌唱人生的传奇。

”还是梁遇春看得真切透彻,徐志摩的血液里,真有希腊人天真好奇的因子呢。

④“飞”是徐志摩理想的象征。

在诗歌《云游》中,他写道:

“脱离了这世界,飘渺的/不知到了哪儿,仿佛有/一朵莲花似的云拥着我/拥着我到极远的地方去/唉,我真不希望再回来/人说解脱,或许那就是罢!

⑤于是,他真的不回来了,真的解脱了。

这是一个他早已洞悉的宿命。

我不得不相信宿命的存在。

否则,这个沼泽地一样的世界上,怎么会有徐志摩这样一个不湿鞋袜的人来走一遭呢?

(有删改)

7.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徐志摩世故圆滑,但执着地追求理想,沉醉于自己编织的梦中,不像是纯粹的中国人。

B.徐志摩受拜伦、雪莱、济慈影响很深,一生也如同他们一样热切地追寻着自己的理想。

C.徐志摩生活在一个错乱的时代,困苦的现实一天天地将他的激情消磨殆尽。

D.徐志摩后期认识到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能肩负起世上的种种累赘。

答案 B

解析 A项,“徐志摩世故圆滑”说法错误,第②段中说“中国人都是世故的、乡愿的、滑头的”,而徐志摩则是有着“‘单纯’信仰的诗人”;C项,“困苦的现实一天天地将他的激情消磨殆尽”错误,第②段说“尽管现实的黑暗一点点地吞噬着他那理想的新月所放射的清辉,他还是在痛苦中竭尽全力挣扎着,写诗、作文、教书、办刊物、开书店……”;D项,“认识到自己并没有足够的力量……”错,文中第③段是说徐志摩后期认识到诗歌的局限性,认为诗歌并没有足够的力量能肩负起世上的种种累赘。

8.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第1段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手法,除了照应结尾“‘飞’是徐志摩理想的象征”外,也表达了对其诗才的高度赞美。

B.徐志摩一生追求美却未能成功,因此内心非常失望和痛苦,《云游》这首诗歌就是为了表达这种心境而写的。

C.徐志摩在生活中是个谈吐诙谐的人,比如他用“Kissingthefire”(吻火)来代指借火点香烟,想象丰富,充满生活的趣味。

D.文章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言辞中渗透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如结尾画横线的句子用了对比的手法升华主题,主要表达了对徐志摩悲剧命运的同情。

答案 A

解析 B项,文中未说《云游》的创作背景。

C项,由后文可知突出的不是谈吐诙谐,而是徐志摩面对惨淡人生的乐观和果敢。

D项,结尾处主要不是表达同情,而是突出徐志摩虽遭遇重重艰难,但仍充满希望、心怀宽容,保持纯真的心去挚爱生命、讴歌人生,表达作者对他的赞美和敬意。

9.请简要概括作者笔下的徐志摩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6分)

答:

 

 

答案 

(1)浪漫(单纯、天真、好奇)。

(2)追求理想,坚持理想。

(3)才华横溢,充满激情。

(4)内心充满矛盾(与世界格格不入)。

(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把握评传中的人物形象,需关注作者对人物的评价语,如“团团地包围住了这位坚持浪漫理想的诗人”等;还需关注人物的言行,如行文中引用传主的诗歌、语言等,从中提炼、概括答案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范升字辩卿,代郡人也。

少孤,依外家居。

九岁通《论语》《孝经》,及长,习《梁丘易》《老子》,教授后生。

王莽大司空王邑辟升为议曹史。

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

方春岁首,而动发远役,藜藿不充,田荒不耕,谷价腾跃,斛至数千。

吏人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人也。

如此,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矣。

升有一言,可以解天下倒县,免元元之急,不可书传,愿蒙引见,极陈所怀。

”邑虽然其言,而竟不用。

升称病乞身,邑不听,令乘传使上党。

升遂与汉兵会,因留不还。

建武二年,光武征诣怀宫,拜议郎,迁博士,上疏让曰:

“臣与博士梁恭、山阳太守吕羌俱修《梁丘易》。

二臣年并耆艾,经学深明,而臣不以时退,与恭并立,深知羌学,又不能达,惭负二老,无颜于世。

诵而不行,知而不言,不可开口以为人师,愿推博士以避恭、羌。

”帝不许,然由是重之,数诏引见,每有大议,辄见访问。

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欲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诏下其议。

四年正月,朝公卿、大夫、博士,见于云台。

帝曰:

“范博士可前平说。

”升起对曰:

“《左氏》不祖孔子,而出于丘明,师徒相传,又无其人,且非先帝所存,无因得立。

”遂与韩歆及太中大夫许淑等互相辩难,日中乃罢。

时难者以太史公多引《左氏》,升又上太史公违戾《五经》,谬孔子言,及《左氏春秋》不可录三十一事。

诏以下博士。

永平中,为聊城令,坐事免,卒于家。

(选自范晔《后汉书》,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

B.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

C.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

D.时莽频发/兵役征赋繁兴/升乃奏记邑曰/今天下之事/昭昭于日月/震震于雷霆/而朝云不见/公云不闻/则元元焉所呼天

答案 A

解析 “兵役”做“频发”的宾语,所以中间不断开,B、D排除;“昭昭于日月”与“震震于雷霆”结构相同,所以应该在“月”后停顿,排除C,选择A。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元元,古时用以称庶民百姓,杜甫诗句“穷年忧黎元”中的“黎元”与此意思相同。

B.乘传,古文中指朝廷派出官员乘车发布文书、命令等,也有传檄、移书等说法。

C.博士,古代一种官职,任职者往往在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有教授生徒的职责。

D.耆艾,古以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泛指老年人,相关词语还有耄耋(八九十岁)、期颐(一百岁)等。

答案 B

解析 “乘传”意为乘坐驿车或奉命出使。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范升心忧国事,有志匡救。

王莽之时,战争频仍,赋税繁重,他写文书给王邑,历数国家的种种乱象,表达了自己献计献策、拯救危难的愿望。

B.范升研习经典,治学授业。

他虽年少丧父,寄居于外家中,却早通经典。

成年后,教授后生以及为官经历也与其精通经史的特点不无关系。

C.范升为人谦逊,礼让贤者。

光武帝提拔他为博士,他上疏推让。

在奏疏中,他赞美同僚梁恭、吕羌才学过人,希望让博士之位于他们。

D.范升富有见解,不随俗流。

在如何看待《左氏春秋》的问题上,他并没有因为太史公司马迁多引书中之语就轻易认同。

答案 C

解析 “让博士之位于他们”不合原文,由“臣与博士梁恭、山阳太守吕羌俱修《梁丘易》”可知,当时梁恭已是博士。

范升推辞博士职位是为了回避恭、羌二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吏人陷于汤火之中,非国家之人也。

如此,则青、徐之寇在于帷帐矣。

(5分)

译文:

 

 

(2)《左氏》不祖孔子,而出于丘明,师徒相传,又无其人,且非先帝所存,无因得立。

(5分)

译文:

 

 

答案 

(1)官员百姓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中,不再是国家的臣民。

像这样,那么青州、徐州的贼寇就在身边作乱了。

(关键词“吏人”“汤火”“帷帐”各1分,句意2分)

(2)《左氏春秋》不尊崇孔子,而是出于左丘明之手,若是师徒传承,又没有传人,况且又不是先帝所留存的经书,没有理由设立(博士)。

(关键词“祖”“所存”“立”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范升字辩卿,代郡人。

少年时死了父亲,依靠外祖父家生活。

九岁时通晓《论语》《孝经》,到年长时,学习《梁丘易》《老子》,并教授学生。

王莽的大司空王邑征召范升做议曹史。

当时王莽频繁调发兵役,征收赋税繁多,范升于是向王邑书面提意见道:

“现在天下的事情,比太阳月亮的光亮还明显,比雷霆还宏大响亮,可是朝廷却说看不见,您也说听不见,那么老百姓向哪里呼唤苍天呢?

现在正是春天,是一年开头,却发动百姓到远方服役,粗劣的饭菜也不能吃饱,田地荒芜无人耕种,谷价飞涨,每斛涨至数千。

官吏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不再是国家的臣民。

像这样,那么青州、徐州的贼寇就在身边作乱了。

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天下人倒悬之忧,免去百姓的急难,但不能用书信传递,希望能得到引见,全部陈述我的想法。

”王邑虽然认为范升的话是对的,但最终没有采用。

范升借口生病请求辞职,王邑不同意,派他乘传车出使上党。

范升于是与汉兵相遇,于是留下来没回去。

建武二年,光武帝征召范升到怀宫,封为议郎,升为博士,范升上疏辞让道:

“臣和博士梁恭、山阳太守吕羌都学过《梁丘易》。

他们二人年纪都老了,对经学精通,可我不及时退下来,与梁恭同位,我十分了解吕羌的学问,又不能推荐,对二老深感惭愧,没脸面见世人。

陈说却不去做,知道却不说,不能开口去做别人的师长,我希望推辞博士的职位来回避梁恭、吕羌。

”皇上不同意,但从此更重视他,数次下诏接见,每有朝廷的重大决策,常常咨询他。

当时,尚书令韩歆上疏,想为《费氏易》《左氏春秋》设立博士,皇上下诏让大家讨论。

四年正月,皇帝在云台召见公卿、大夫、博士。

皇帝说:

“范博士可上前陈说评论。

”范升起身回答道:

“《左氏春秋》不尊崇孔子,而是出于左丘明之手,若是师徒传承,又没有传人,况且又不是先帝所留存的经书,没有理由设立‘博士’。

”于是和韩歆及太中大夫许淑等互相辩驳问难,到了中午才停止。

当时提出疑难的人认为太史公多引《左氏》的话,范升又上书说太史公违背《五经》,歪曲孔子的话,以及《左氏春秋》不可录用的三十一事。

诏书把他的意见下交给博士讨论。

永平年间,做聊城令,因事获罪免职,死在家中。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太原早秋

李白

岁落众芳歇,时当大火①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

思归若汾水,无日不悠悠。

[注] ①大火,星名,《诗经·七月》“七月流火”即指此星。

这颗星每年夏历五月的黄昏出现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六七月开始向下行,故称“流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首句“歇”字用得精妙,生动地刻画出自然界花草树木枯萎的情景。

B.首联即用秋天的典型景象来照应题目中的“早秋”,一是花草凋零,二是大火星出现了。

C.颈联“绕”和“飞”字,采用比拟的手法,把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D.这首律诗条理清晰,前两联写太原的早秋之景,后两联则着重于抒发情感。

答案 B

解析 B项,“大火星出现了”分析错误,从注释、诗句看,应该是“大火星向下行”。

15.“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两句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

其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分)

答:

 

 

答案 第一问:

①借景抒情。

它写出了太原早秋的景色特点,霜降得早,寒风寒云渡过黄河。

这一景象透露了诗人漂泊在外孤独凄凉的心情。

②对偶。

“霜威”“云色”是秋天的景色,“出塞”“渡河”是地域位置,“早”“秋”是时间,形式上相照应,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