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设计.doc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乘法教学设计.doc(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
执教者
李雪梅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材分析
本课位于教材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中的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学生大多能正确地口算,部分学生已掌握笔算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计算过程的探究,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能说出计算过程,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学习态度,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的算理。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学。
(5分钟)
一)复习引入
12×4=21×3=
42×2=13×2=
33×2=43×2=
直接说出得数,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完成习题
复习乘法计算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10分钟)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 小组合作,学习例1。
仔细看一看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
2.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谁来列个算式?
3.为什么用乘法来解决呢?
4.36这个结果是怎样得到的?
你能用什么方法算出来?
学生讨论并汇报
12×3的解决方法
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这一数学信息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的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只彩笔?
”很自如的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
三、小组讨论,合作提升。
(17分钟)
(一)自主探究,明确算法
方法一:
12+12+12=36(枝)
方法二:
10×3=302×3=630+6=36(枝)
方法三:
竖式计算:
(1)用竖式算时怎样写竖式?
(2)在乘时,先乘哪一位?
积应怎样写?
(二)加深理解,体会乘的顺序
(三)、小组交流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笔算时要注意什么?
小组交流
扩展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8分钟)
1、完成第1题、3题。
找出信息和问题,怎样解决?
2、完成第4题。
先算什么?
怎样算才不会出错?
3、作业:
完成P75第2题。
要求用竖式计算。
独立完成练习
进一步巩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法和算理。
板书设计
笔算乘法(不进位)
有三盒彩笔,每盒12枝,三盒一共多少枝?
12×3=36(枝)
12¨¨¨因数12
×3¨¨¨因数×3
36¨¨¨积6¨¨3×2=6
30¨¨¨3×10=30
答:
三盒一共36枝。
3630+6=36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笔算乘法的开始,是在学生会做表内乘法,整十、整百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加两步混合运算和万以内数的组成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一节课下来,有可喜的成绩,也有不足。
同时也对我今后的教学有了一定的启示:
一、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强调在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出发,在研究现实生活问题的过程中理解数学、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选取学生非常熟悉的绘画场景为教学情境,从学生熟知的彩笔这一数学信息引出问题,学生很轻松的就提出了“他们三个人一共有多少枝彩笔?
”这个数学问题,很自如地引发到本节课主要探究的“怎样计算12×3”。
二、扩展思维空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对于12×3的计算结果,学生能够用多种方法算出其结果,他们可以用口算的方法,可以用笔算的方法,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可以用摆实物的方法来求出他们的结果。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当我把问题明确提出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然后再和他的同桌交流,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这样学生的思维会越来越活跃,思路会越来越开阔。
从而使学生体验到创新学习的成功喜悦。
不足及启示:
1教学内容较于简单化,解决的问题过于单一。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材呈现的虽然是学生新接触的学习内容,但竖式的书写学生早已不陌生,甚至用竖式的计算有些学生也已掌握,这一内容已经不能够成为学生愿意主动去探索的问题。
启示:
可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