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 语文教案1.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1533079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0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 语文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 语文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 语文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 语文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五年级下 语文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 语文教案1.docx

《五年级下 语文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 语文教案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下 语文教案1.docx

五年级下语文教案1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

第1课《古诗三首》

教学目的: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

 

1、品味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言。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江南山水的特点,激发爱美的情趣。

教学过程:

独坐敬亭山

一、激趣导入

1、导语:

我们先进行课外知识抢答:

唐朝是我国古诗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在众多诗人中有两个最有名的诗人,他们是谁?

(诗圣、诗仙)

2、揭题。

谁来背背李白的诗,会几首就背几首。

二、释题,简介背景

结合课文插图及媒体资源《独坐敬亭山:

李白》,完成下列教学步骤:

1、读题,看注释,结合插图,介绍背景。

2、过渡:

李白坐在敬亭山上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三、学生自学,初步理解

自读古诗,思考问题,并根据注释,结合插图,逐句说说诗意。

四、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互读古诗,交流诗意。

五、全班交流

1、指名回答,评议交流。

2、老师点拨:

“闲”是悠闲的意思,在说句意时,要作词序的调整。

即“一片白云悠闲地飘去”。

“厌”的注释是“满足”。

在说句意时要进行适当的变通。

3、学生质疑。

师生共同解答。

4、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一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可以用语言描述,也可以用画面表现。

六、指导朗读

1、《独坐敬亭山》围绕着“静”来写,朗读时注意语调轻缓,节奏要缓慢;通过朗读,表达诗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种轻松感。

2、多种形式读诗:

指名读—同位读—小组读—齐读等。

七、吟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1、自由吟读。

2、讨论:

诗句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你最欣赏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诗题

出示有关洞庭湖图片。

设疑: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你知道洞庭湖吗?

谁来介绍一下?

我们来看诗人刘禹锡是怎样描写的。

二、自由吟读

结合动画课件《望洞庭:

刘禹锡》完成下列教学步骤:

1、学生边读边参阅注释,试着理解诗句意思,不懂的随时发问。

2、根据学生提出问题的普遍性与否,或个别讲解或集体理解。

三、指名朗读,同桌互说意思

1、点拨理解“两相和”,可以让学生结合看图及动画吟诵体会。

2、在交流体会描写月夜洞庭的美景时,随机指导学生诵读,体会比喻的巧妙。

“镜未磨”写出了一种别有情致的朦胧的美,真是别出心裁。

君山如青螺,只因是遥看,这个比喻用得非常妙。

四、引导赏析

1、你觉得哪一句诗写得好,在交流中进一步体会诗人的心情。

2、与上一首比较,体会不同的景致及古诗的借景抒情的手法。

3、背诵《独坐敬亭山》、《望洞亭》。

五、交流课外积累

1、说说你知道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2、课外继续收集山水诗。

六、练习

任选一首,想象景致,根据自己的理解作画,并配上诗句。

 

忆江南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课文插图及动画课件《忆江南》,理解意思。

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指名看图说出意思。

朗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利用视频资源《白居易简介》,介绍白居易情况: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旧:

从前。

曾:

曾经。

谙:

熟悉。

胜:

超过,胜过。

根据提供的词语解释,让学生自己说说词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整首词的意思。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四、教师小结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

“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

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

第二句做了回答:

曾经,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的熟悉,那么了解。

江南风景好在哪里?

可先让学生来回答。

老师最后归纳: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

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

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

“蓝”字形容春水深碧。

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诗人的记忆里,所以词的结尾说——江南风景这样好,能不让人回忆吗?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朗读的感情基调:

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

语调处理:

一、二句要有昂扬的激情,再转入缓慢回忆,最后一句声调稍抬高,仿佛是自问,又像是问他人,“能不”语气要果断、坚定。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六、抄写或默写

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教后反思:

 

第2课《桂林山水》

教学目标:

1、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2、认识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设想:

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的。

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既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又说明了“我们”来观赏的原因。

接着分述桂林的山和水。

分述山和水,都运用了“总──分”的写法。

写水,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令人神往的大海和西湖衬托出漓江的独特与美,之后分述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

写山,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与桂林的山对比;风景名胜泰山、香山的衬托突出桂林群山的与众不同,然后分述桂林群山“奇、秀、险”的三个特点。

最后,总起来描写桂林山水:

山绕水,水映山,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卷看不完的画卷。

篇末的两句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是全文的总结句。

总结句与总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即总结了全文的主要内容,点明了中心思想,又照应了前文“我们乘着木船”和“竹筏小舟”,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考虑到桂林山和水这两个自然段的结构相同,所以在教学完漓江水的特点时,让学生自己学会学桂林山的内容。

教学重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今天,老师先带领大家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

出示图片。

感受祖国山水美。

接下来,咱们要去的就是被誉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

欣赏桂林美景。

2、介绍桂林

桂林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东北部,是中国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桂林地区属岩溶地貌。

特殊的地貌与景象万千的漓江及其周围美丽迷人的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一格、驰名中外的“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山水”。

桂林美最美的是漓江。

它发源于桂林东北兴安县的猫儿山,流经桂林、阳朔,至平乐县恭城河口,全长170公里。

由桂林至阳朔84公里的漓江,像一条青绸绿带,盘绕在万点峰峦之间,犹如一幅百里画卷。

二、初读感知课文

1、自由读文,要求读通课文。

2、指名读文,从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山水很美……

3、桂林山水美,水美指的是漓江的水美。

哪里写出漓江的水美,哪里又写到桂林山的美?

三、精读课文,学习水美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漓江水的特点,并圈出表示漓江水特点的词。

(静、清、绿)

2、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漓江水静、清、绿的?

找出有关句子。

3、指导朗读。

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

4、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排比。

使文章结构非常严谨。

5、再读第2自然段,想想第1句话写了什么?

对于漓江的水来说有什么用?

6、小结学法:

在这一个自然段里,我们学习了漓江水,接下来,让你们自己动手动脑来学习桂林山的美。

不过在学习之前,我们要先明确一下学习方法及步骤:

⑴ 找出表示桂林山的特点的词。

⑵ 想想作者是怎么样来写桂林山美的。

找出有关句子,并试着有感情朗读。

⑶ 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上的方法?

⑷ 写大海与西湖,对漓江水来说有什么作用?

四、迁移运用,自学新知

1、出示:

⑴ 桂林的山有什么特点?

圈出概括特点的词。

⑵ 找出句子,说明桂林山的特点。

⑶ 想想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有什么作用?

⑷ 写泰山与香山,又是为了什么?

2、检查学习结果。

五、整合山水,学习背诵

1、你认为漓江的水美,还是桂林的山美?

2、出示: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3、读这段话,作者是怎么概括桂林山水的?

4、“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5、作者用怎么样的语句构成了这连绵不断的画卷?

在这里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

(写作有顺序,空中──山间──江上。

句子对称。

6、试背诵课文。

六、拓展知识,练习写法

1、今天,我们已经游览了桂林山水,现在老师要你观赏一下大海,也请同学们按照课文的句式来写一写。

我看见过绿如翡翠的漓江,玩赏过的西湖,却从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大海。

大海的水真啊,得你;大海的水真啊,得你;大海的水真啊,得。

七、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漓江水:

 静、清、绿

               山绕水,水映山。

  桂林山:

 奇、秀、险

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能就春游活动讲清楚自己的计划,并参与商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参与意识。

2.能具体明白的描写生活中观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发的联想。

3.感性认识排比句的特点及其表达作用。

4.积累描写景物的古诗词,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5.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习作

一、启发谈话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

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说,放开说,教师做适当补充指点)

二、小结:

有的同学平时能够留心观察,说了自己的所见所想,讲的很具体,而有的同学疏于观察,我们要做善于观察的人。

三、实地观察

  现在给大家30分钟时间,去校园里做一次观察,把观察到的景物记录下来。

可以选一处景物来写,具体写出你的感受来,或者你想到了曾经在那里发生过的事情,觉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写下来。

注意要仔细观察。

四、交流观察所得

  指名说说你已经观察到什么,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

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点评。

五、学生完成习作

标题:

我们美丽的校园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分角色读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发现了什么?

读句子,回到课文中去找这些句子,再读一读,说说用这样的句式有什么好处。

交流后进行摘抄。

我们在哪些课文中也学到过类似的句子?

二、日积月累

  自由朗读诗句,说说自己读懂意思的诗句,提出难以理解的诗句,教师点评释疑。

比一比,看谁背的多,背的快。

三、宽带网

 自读:

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小组交流:

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拓展知识:

搜集或下载资料,遨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集体交流:

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

 

教后反思:

 

第5课中彩那天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3、想象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父亲”诚实、守信的品质,懂得“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对“道德难题”这一意思的领悟和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解疑,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略读。

自由读课文,读通语句。

2.鼓励好同学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出示关键词。

    (教师范读:

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幺事情?

3.请成绩一般的同学根据提示复述主要内容。

对表达完整的同学提出表扬,发放进步星。

4.请学困生根据提示复述其中的一部分内容。

只要敢于起来说,就应该表扬,发放进步星。

5.识字教学:

学生自主识字后出示幻灯片,请学生将课后的15个生字归类,当堂学习掌握。

    跟“手”有关的字:

    跟“心”有关的字:

    最容易记的字:

    最难写的字:

    自己练习组词写两遍,然后听写,改错。

                第二课时

谈话导入

1、在我们的生活中,买彩票、中大奖,给人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但随之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一些忧虑,一些考验……课文中的父亲,中彩后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呢?

让我们回顾课文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中彩那天》,走向父亲的心灵深处,去细细品位这位家境贫寒的父亲,在中大奖后那复杂而又矛盾的心理过程。

二、学习三、四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3——5自然段,当我得知自己家中中奖是,我与父亲各有怎样的表现。

2、用“”勾画出描写我刚得知父亲中彩时的表现的句子来.

3、用“________”画出描写父亲中彩后的表情的句子.

4、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品析词句

1)父亲中彩后我有怎样的表现?

父亲的表现又是怎样的?

品读句子:

a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师:

这一句话,写出了我激动的心情,谁愿意来读一读?

b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此时的父亲是什么样子呢?

c只是,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2)比较父子间的不同态度:

此时,我的心情和父亲的心情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父亲的不悦。

3)揣摩人物心理:

同学们,为什么中彩后父亲会不高兴呢?

(学生自由发言)

母亲的一句话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找出母亲说的那句话来读一读。

三、学习七、八、九自然段

过渡:

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呢?

1、自读七、八自然段

2、引导学生明白父亲遇到了什么样的“道德难题”

(板书:

道德难题:

留?

不留?

3、这个时候,我的想法是什么?

(将汽车据为己有。

4、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我家里十分穷;父亲对汽车梦寐以求;)(理解拮据、梦寐以求的意思。

5、是呀,留下这辆汽车理由充分,可是父亲最终却选择了将汽车还给库伯先生。

父亲做出这个决定经过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

6、齐读八自然段,父亲擦去这个“K”字,说明了什么?

但他最后却将汽车还给了库伯先生,说明父亲在擦去这个“K”字时,内心一定矛盾极了。

出示: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

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

师:

轻轻地读一下,

(生自由读)

师:

看起来平常的句子,往往隐藏着不平凡的信息。

请大家注意这两个字(看),我们再来一遍。

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谈谈的K字。

揣摩父亲的心理。

师:

面对如此的奔驰汽车,父亲确实想把它留下来,现在何老师想请大家再想一想,如果你是那位父亲,如果你是以一人的工作承担起家庭责任的父亲,如果你想把这辆车留下来,你会为自己寻找怎样的理由,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能把汽车留下来的理由,作个记号。

(生读出声音)

师:

默读,快速默读,快速寻找。

找到一个继续找第二个,找到第二个继续找第三个,有很多很多的理由。

(生默读找理由)

师:

如果你作为父亲想把这辆车留下来,你会为自己找怎样的理由。

请大家用上这句话:

出示句式:

因为……所以,也许我可以……

因为我们家里非常穷,而库伯家非常富有,所以,也许我可以将这辆车留下来。

因为两人都把这件事忘了,所以也许我可以把这辆车留下来。

因为商店的扩音器里叫着的是我父亲的名字,所以也许我可以把车留下来。

因为这辆车是我梦寐以求的,所以也许我可以把它留下来。

师:

面对一辆如此充满诱惑力的车,同样是面对这些看起来如此堂而皇之的理由。

文中父亲真实的做法是怎么样的?

出示: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

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师:

请大家注意这个词,(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父亲在经历了心灵的抉择以后,他心安理得地把车还给了库伯。

而且觉得特别的高兴。

你觉得是真高兴还是假高兴?

师:

父亲拒绝了奔驰牌汽车的诱惑,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

你觉得父亲可能会是怎样来说服自己放弃汽车的呢。

用以下句式来说一说:

就算……我也不能……

就算我非常想要得到这辆奔驰牌汽车,我也不能失信于库伯。

就算我家再穷,我再想要这辆汽车,我也不能失信。

就算有再多的理由,我也不能把这辆车留下来。

就算我们家里穷,我也不能把奔驰车留下来,就算库伯把这件事忘了,但我也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就算我梦寐以求想得到这辆汽车,我也不能愧对于我的人性,就算人人皆知我得到了这辆汽车,我也不能对不起库伯。

师:

说的很好,父亲就是这么想的。

7、父亲想留下汽车,但他几经考虑,战胜了自己的贪欲,将汽车交还库伯。

那是因为他认识到了什么?

(做人应当诚实,讲信用。

同学们,这位家境贫寒,梦寐求车,并用自己一个人的收入来维持一家六口人生活的父亲,在金钱与诚实,欲望与守信面前,经过了复杂的思想斗争,毅然选择了诚实与信用,这怎么能不令我们对这位父亲肃然起敬呢?

五、学习课文10自然段,理解句子含义。

1、父亲将汽车还给了库伯,虽然文中的“我”当时不理解父母的所为,但成年以后看法变了,请齐读最后一段。

母亲是怎样教诲我们的?

(再读中心句)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2、谈谈自己对“财富”三个词语的理解。

师:

爸爸开上了车却不开心,看来财富不仅仅是金钱。

老师从字典中查来关于财富的解释,财富:

有价值的东西,有自然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这里的财富指的是什么?

(精神财富)

3、引导学生看投影朗读,联系实际理解“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这句话的含义,领悟父亲的高尚人格。

(是呀,经济上的拮据算不得什么,只要精神上有了一定依托,对人诚实、有信用,就相当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父亲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毅然将车还给了库伯先生)(板书:

诚实+信用=财富)

4、为什么说这个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呢?

(父亲经过考虑,把车还给了库伯,做到了诚实、守信用。

虽然我家经济上仍然困难,却拥有了人生最大的财富,那就是为人诚实、讲信用。

)再读这句话,体会父亲高尚的人格。

3、同学们,如今的社会飞速发展,“诚信”在人们的商业交往及生活交往中显得尤为重要。

来,让我们永远记住文中母亲、父亲的言传身教,做个诚信之人吧!

让我们再次重温这位平凡而又善良母亲说的话:

齐读: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六、作业设计

库伯派人将车开走了,此时,我们一家人有什么表现呢?

拿起你的笔,写一写吧。

教后反思: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口语与书面的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

1.学习以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他人交流,懂得真诚待人是一种良好的品德。

2.学会在合作中说真话,告诉别人心里话。

3.通过口语与书面的表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总结本单元学过的词语,并默写

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

道德号码橡皮拮据奔驰馈赠

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缓缓驶过梦寐以求

拨电话

二、创设情景,引入话题。

  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例如:

别人有事情找你父母,父母不在家;班上的一个同学病了,好几天不能来上课;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地吐痰等等,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事情呢?

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这样的事情,如果有,你是怎样对待的?

讨论交流。

1.个人准备后,在小组内交流。

  先由一名学生举一具体的事例,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然后对这一做法作评价。

接着,其余学生轮流发言。

2.各小组选派一位学生准备在班上交流。

3.班级交流:

对参与交流的学生作适当的鼓励和评价,并随机规范其语言。

4.提建议:

在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成几条明确简要的建议,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做归纳整理,再在条文前加上几句关于以诚待人的“前言”,形成一份建议书。

课后抄录并张贴在教室里面。

二、总结。

三、习作:

,我想对你说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教学目标:

1.积累有关诚信的词语及古诗文名句。

2.激发学生待人诚恳、讲信用的思想情感。

教学过程:

一、学习“我的发现”。

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小东说了习作上的哪些好经验。

  二、日积月累。

1.告诉学生,这些都是从古诗文中选取的名句,每句话都是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2.逐句自读。

3.说说自己能读懂的句子,提出不理解的。

4.教师释疑。

5.熟读、背诵。

  三、趣味语文

1.联系本单元《中彩那天》等课文,指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自读。

3.师生共同举出生活中的事例,理解“自信、守信、诚信”等等。

选取其中的一个带有“信”的词,再根据这个词语的意思,写一个事例。

四、总结。

教学反思:

 

第11课蝙蝠和雷达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正确书写12个生字和“蝙蝠、清朗、捕捉、飞蛾、蚊子、避开、敏锐、铃铛、苍蝇、揭开、推进、障碍物、荧光屏、横七竖八”等词语。

2、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和要点,理解飞机夜间安全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激发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3、搜集并与同学交流有关仿生学的资料,提高信息搜集与处理能力。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够安全夜航。

教学难点:

理解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入新课

(出示蝙蝠和飞机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

请说一说你对它们的了解。

蝙蝠是一种动物,飞机上的雷达是一种探测装置,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蝙蝠和雷达》。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蝙蝠)

二、提出要求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同桌正音)

2、出示写有生字词的课件,指名读生字词,注意"蝙蝠、捕捉“等词语的读音。

 

三、默读课文,归纳大意

1、课文主要讲什么?

请大家默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说,教师根据说的情况,小结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如:

有的同学是抓住课题联系课文归纳的,有的同学是把课文各部分意思连起来归纳的。

四、填表助学,自主阅读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找一找:

含有关联词的句子,如“即使……也……”,想想说明了什么;文中提出什么疑问?

请读出疑问的语气。

 

2、默读四、五、六自然段,填写下表。

试验顺序

试验方式

试验结果

试验结论

第1次

把蝙蝠眼睛蒙上,让它在拉有许多绳子系有铃铛的屋子里飞。

铃铛一个也没响,绳子一根也碰着。

蝙蝠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2次

把蝙蝠的耳朵塞上。

.

蝙蝠到处乱撞,锒铛响个不停。

第3次

把蝙蝠的嘴巴封住。

蝙蝠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