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活动故事快睡吧小田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28428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活动故事快睡吧小田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学活动故事快睡吧小田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学活动故事快睡吧小田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学活动故事快睡吧小田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学活动故事快睡吧小田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活动故事快睡吧小田鼠.docx

《教学活动故事快睡吧小田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活动故事快睡吧小田鼠.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活动故事快睡吧小田鼠.docx

教学活动故事快睡吧小田鼠

教学活动故事快睡吧,小田鼠

小田鼠,快睡吧[德]艾尔哈特·迪特尔陈俊译“不早了,你该上床睡觉了!

”田鼠妈妈对小田鼠说。

“不嘛,再等10分钟嘛!

”小田鼠喊着,“奶酪的味道太棒,我还想啃几口嘛!

”小田鼠在那美味的奶酪上啃了10个洞。

“这下心满意足了吧!

”田鼠爸爸说道,“你该去刷刷牙,快上床睡觉。

”“再等9分钟嘛!

”小田鼠叫道,“我得把我的跑车开进来,看样子夜里会下雨哩。

” 小田鼠跑出屋子,开上跑车绕着房子飞快地转了9圈,这才把它开进家门。

“换好睡衣,快快上床!

”田鼠妈妈催促着。

“再等8分钟,”小田鼠答道,“我得先给仙人掌浇水呢!

”小田鼠跑到阳台前,给仙人掌滴了8滴水。

仙人掌喜欢干燥,不需要太多的水。

“马上上床,不要磨蹭。

”田鼠爸爸说,小田鼠又尖叫起来:

“我去给邻居仓鼠大妈说一声晚安,7分钟内我准回来。

”仓鼠大妈正舒舒服服地躺在吊床上,打着呼噜。

“晚安�6�7�6�7”小田鼠一连说了7遍。

可是仓鼠大妈鼾声如雷,哎!

她睡得太沉了。

“再不上床,我可要生气了!

”田鼠妈妈又喊道。

小田鼠“呼啦”一声跳上床,可是他又想起了一件事,“我还得下床,我想喝水不。

等一会儿吧,喝水最多需要6分钟。

”小田鼠跑到厨房里,拿起杯子足足灌了6大口凉水。

“赶快去睡吧,我的乖乖鼠!

”田鼠妈妈简直在求他了。

“等等,还有5分钟。

”小田鼠又想起了一件事,“我还想摸摸我的长毛绒玩具呢,妈妈,我的毛狮子哪里去了?

”妈妈费了好大的劲,从沙发下面找出了5个长绒玩具。

小田鼠在它们的鼻尖上各给了一个吻。

“晚安!

睡个好觉做个好梦!

”田鼠爸爸说。

“睡前我还得上趟厕所呀!

”小田鼠说,“刚才我水喝多了。

”“动作要快点。

”田鼠爸爸说。

“4分钟足够了!

”小田鼠回答。

上完厕所,小田鼠放水冲了4遍抽水马桶。

“好啰,现在该闭上眼睛睡觉啰!

”田鼠妈妈说。

“现在还不能睡!

我还没有刷牙呢!

”“那就快去吧!

”田鼠妈妈说。

“3分钟足够!

”小田鼠说。

在卫生间里,小田鼠刷着他仅有的三颗牙。

“现在总可以睡觉了吧?

”爸爸说。

“不,还有一件事,只要2分钟!

”小田鼠对着妈妈的耳朵说,“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田鼠妈妈!

”小田鼠对着爸爸的耳朵说:

“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田鼠爸爸!

”“你是世界上最乖最棒的田鼠娃娃!

”爸爸妈妈齐声说,“好了,这下该睡了。

”“还有1分钟!

”小田鼠恳求道,“你们要给我讲一个故事,否则我无论如何睡不着的。

”“好吧,”爸爸叹了口气,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开始念了:

“从前,有一个小田鼠,他总是不肯睡觉,再等10分钟,再等9分钟�6�7�6�7”快点睡吧,小田鼠!

做个美梦,睡个好觉!

名称重点领域相关资料小朋友的书数学美工挂图磁带视频资料1快睡吧,小田鼠

(一)语言√√√2快睡吧,小田鼠

(一)语言√3跳房子健康4感知10以内的序数科学√5田鼠头饰艺术√6《快睡吧,小田鼠》开演喽

(一)社会√7《快睡吧,小田鼠》开演喽

(二)艺术√8小闹钟的故事语言√9认识时钟科学√√10感知时间科学√11小闹钟艺术√12我的睡前活动社会13学做广播操(五)健康14制作连环画

(一)社会15制作连环画

(二)艺术活动一快睡吧,小田鼠

(一)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情趣,能讲述故事中小田鼠的睡前活动。

2.感知故事中的时间变化,知道时间会越来越少,感受时间的珍贵。

活动准备:

挂图1号(旁边的小图事先可用纸遮盖住),故事录音,磁带,1-10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引出课题。

教师讲述故事的名字《快睡吧,小田鼠》,请幼儿猜想一下,故事会讲些什么?

2.教师讲述故事一遍,幼儿理解熟悉故事内容。

(1)教师讲述故事一遍后提问:

爸爸、妈妈让小田鼠干什么?

它立即上床睡觉了吗?

它去干什么了?

(请幼儿仔细听清楚三个问题,用概括的话语清楚地回答出老师的问题。

(2)教师逐一提问:

“妈妈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叫小田鼠上床睡觉,小田鼠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幼儿回答老师的问题,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揭开小图,将小田鼠吃奶酪(开车、浇水等……)的情景及数字10(9、8……1)展现出来。

(3)教师引导幼儿将小田鼠的睡前活动用完整的语言表述出来。

(4)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挂图中的数字卡,说一说:

数字代表了什么?

它是怎么变化的?

(数字代表了时间,故事中的数字是逐一减少的,是倒数,表示时间是越来越少)因此,我们要珍惜时间。

3.幼儿欣赏故事录音。

活动二快睡吧,小田鼠

(二)活动目标:

1.喜欢看自己制作好的连环画书,能积极地参与讲述活动。

2.能与同伴配合,学习故事中角色的对话。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剪刀等。

活动过程:

1.幼儿将幼儿用书上的《快睡吧!

小田鼠》故事制作装订成一本小人书。

2.幼儿先自由阅读小人书,可以小声地自言自语讲述故事。

3.幼儿和教师一起看《快睡吧,小田鼠》小人书。

(1)先翻看第一幅图,教师提问:

画面中的鼠妈妈说了些什么?

小田鼠是怎么说的?

小田鼠在奶酪上咬了几个洞?

请你将这些洞从大到小编上序号。

认一认画面上的字,记在心里,并能在后面的几页中认读。

(2)翻看第二幅图,教师讲述画面上的文字:

田鼠爸爸对小田鼠说:

“这下心满意足了吧!

该去刷刷牙,快上床睡觉。

”讲完后提问:

①心满意足是什么意思?

②小田鼠听了爸爸的话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

③小田鼠怎么知道自己跑了几圈,可以怎样来记数?

(3)翻看第三幅图,教师请一名幼儿来讲一讲画面内容。

认读上面的字。

(4)翻看第四幅图,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小田鼠对仓鼠大妈说了什么,数一数画面上的文字,小田鼠说了几遍“晚安”?

(5)翻看第五幅图,教师请一名幼儿来讲一讲画面内容。

认读上面的字。

(6)翻看第六幅图,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

田鼠妈妈对小田鼠说些什么?

小田鼠又是怎么说的?

认读上面的字。

(7)翻看第七幅图,教师请一名幼儿来讲一讲画面内容。

认读上面的字。

并请幼儿分别扮演鼠爸爸和小田鼠,进行对话。

(8)翻看第八幅图,教师请幼儿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认读上面的字。

(9)翻看第九幅图,教师和幼儿一起来讲述图片内容。

认读上面的字。

(10)翻看第十幅图,教师讲述图片内容。

4.幼儿边看小人书边听讲述故事。

5.跟着故事录音,一部分幼儿扮演小田鼠,另一部分扮演演田鼠爸爸、田鼠妈妈,再次进行角色对话的练习,鼓励幼儿用动作、语气、语调表现角色特点。

活动三跳房子活动目标:

1.了解民间游戏“跳房子”,懂得游戏的玩法和规则。

2.喜欢玩跳房子的游戏,熟练地掌握倒数。

3.练习单脚跳、双脚跳,提高控制身体平衡的能力。

活动准备:

跳房子的场地并画好“房子”,若干沙包。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跳房子的游戏,并讲明跳房子游戏的内容、规则,幼儿观看。

先将沙包抛进第一格数字1,用单脚跳进;接着用单脚将沙包踢进第二格数字2,然后用双脚跳进第二格;再将沙包双脚夹住,丢进第三格数字3,接着用单脚跳进第三格;这样单脚、双脚地交替踢沙包,直到沙包踢出第十格数字10,双脚跳出第十格,算一次成功。

若在某格失误,沙包没有踢进相应的格子,或是碰到了边缘线,算是失败,下一轮重新开始。

2.请一名幼儿尝试玩一玩,请幼儿看一看并讨论他玩得对不对,跳房子有哪些必须遵守的规则。

3.幼儿自由结伴,可以二人或者三、四人一组,先用粉笔在地上画好房子(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能力情况,也可以老师事先画好房子),然后玩跳房子的游戏。

4.鼓励幼儿想出其他“跳房子”的玩法并去试一试、玩一玩。

5.互相展示和欣赏“跳房子”不同的玩法。

教育建议:

1.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玩“跳房子”的游戏,并尝试几种不同的玩法。

2.活动后,在活动区投放10——1的数字卡,请幼儿将数字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从左往右地排列起来。

说一说数字之间的排列规律是怎样的?

帮助幼儿了解倒数。

3.幼儿将自制连环画最后一页的数字按100—1的顺序连连画画,看看会出现什么图案。

4.日常生活中,可以组织幼儿玩游戏《顺数和倒数》:

幼儿分成二组或者三组(根据班中幼儿的人数来定),统一站在起跑线上。

队伍的第一名幼儿先跑向放在对面的筐(筐中放有与幼儿人数相同的数字卡片,写有数字1—10),从筐中随意取一张数字卡片,然后跑回队伍,拍第二名幼儿的手,第二名幼儿继续跑,直到所有小朋友都取到了数字卡片。

然后根据教师的指令,如顺数(1——10)或者倒数(10——1)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卡片,与小伙伴重新排队伍,比一比哪一组能又快又对的排好队。

资料链接:

跳房子游戏有许多种,可以是房子的样式不一样(飞机形状、花的形状、小熊形状)也可以是跳的数字以及顺序不一样(可以是顺数、倒数也可以是按照单数、双数的规律等等)还可以是跳法不一样(单脚跳、双脚跳、单脚双脚结合)等等。

活动四学习10以内的序数活动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序数,能从不同的方向确定物体排列的次序。

2.能准确地用序数词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

1.10张小椅子,10只小动物(鸡、鸭、鹅、猫、鼠、狗、兔、牛、羊、猪)卡片,一张一幢二层10间房子图,1-10数字卡。

每人一张数字卡。

2.幼儿数学用书每人一本。

活动过程:

1.认识10以内的序数

(1)将5张小椅子排成一排,请某一组5位幼儿上来就坐,让幼儿数一数、说一说,一共有几位小朋友,谁排在第1、谁排在最后,引导幼儿从左到右数一数,教师按左到右的顺序给每位幼儿一张1-5的数字卡;请幼儿说出排在第3的是谁,第5的是谁;谁排在第4,谁排在第2。

(2)出示10只小动物(排成一排),让幼儿说一说它们是谁,数一数共有几只;引导幼儿从左到右数,说出排在第1的是谁,排在第10的是谁,小猫排在第几,小羊排在第几�6�7�6�7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贴上对应的数字卡。

2.学习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次序

(1)出示房子图,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数说说这幢房子有几层,教师在对应位置写上数字;让从左往右数说说每一层有几间房子,教师在对应位置写上数字,并让幼儿按教师指的顺序说说,第1层第1间,第1层第2间�6�7�6�7,第2层第5间。

(2)将10只小动物分别贴在10间房子里,让幼儿数一数、说一说,第1层第1间住着谁,第2层第2间住着谁;谁住在第几层第几间�6�7�6�73.提供每人1张数字卡,将10张椅子排成一排,请10位幼儿上来就坐,让幼儿数一数,说一说共有几位小朋友,谁排在第1,谁排在第10;请下面的幼儿看看手中的数字卡是几,找到排在与自己的数字卡相同位置的小朋友,把数卡送给他,集体检测。

4.请幼儿打开幼儿数学用书(见P12)。

教师按提示要求指导幼儿完成练习。

教育建议:

日常生活中,让幼儿说说自己坐的位置,排队站的位置。

设计一些游戏,如“抢椅子”等帮助幼儿巩固对10以内序数的认识。

活动五田鼠头饰活动目标:

能仔细观察手工图,在老师的引导下,不怕困难,独立地完成作品。

活动准备:

幼儿美工用书,剪刀、胶水、硬板纸等。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做好的田鼠头饰,激发幼儿的兴趣。

2.翻开幼儿美工用书,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美工本上的范例和材料,了解虚线是用来折的,实线是用来剪的,画有黑点的地方是用来涂胶水的。

想一想,说一说,田鼠头饰该怎么来做。

3.教师示范剪、粘、贴,做出一个完整的田鼠头饰。

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引导幼儿要耐心,剪时要剪得光滑,特别是细小的地方。

折要折在折线上。

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要克服困难,直到完成为止。

5.剪下长条纸,将小田鼠头像固定在长条纸上,一个头饰就做好了。

6.沿着制作好的田鼠头饰轮廓在纸上印出二个田鼠的样子,作为田鼠爸爸、田鼠妈妈,可以给爸爸添上眼镜,给妈妈画上耳环等,最后制作出田鼠爸爸、田鼠妈妈头饰。

7.将自己制作好的田鼠头饰戴在头上,扮演角色和同伴自由游戏。

教育建议:

活动后,引导幼儿在表演区选用角色头饰,进行自由表演。

活动六《小田鼠,快睡吧》开演喽

(一)活动目标:

1.自己动手制作道具,提高创造性和动手能力。

2.开展合作小组活动,在商讨分工任务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出现问题能与同伴协商解决。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各种生活中可以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如:

报纸、海绵、树枝等。

活动过程:

1.教师交代任务,并与幼儿讨论。

小朋友要来表演故事《小田鼠,快睡吧》,故事的表演和道具制作都必须由合作小组自己来完成。

讨论:

合作小组应由几位小朋友组成?

(如4位,表演时分别扮演小田鼠、田鼠爸爸、田鼠妈妈、鼹鼠大妈)合作小组需要做些什么事?

(制作道具、确定角色、排练节目等)重点讨论:

表演故事需要哪些道具?

(田鼠头饰、奶酪、方向盘、毛绒玩具等等)教师将幼儿想出的道具画在黑板上。

然后逐一思考,这些道具分别该怎样来制作呢?

幼儿翻开幼儿用书,看看书上有什么好办法。

教师出示、介绍事先准备的各种材料,请幼儿想一想这些材料可以制作什么道具。

2.幼儿自由组合,成立4人的合作小组。

并商讨、分工,确定每一个人的任务:

每人分别制作什么道具。

(可以按照扮演的角色来分工任务)然后选择合适的材料,将道具制作得漂亮、有趣。

教师在幼儿需要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教育建议:

教师可以提供材料放在区角里,供幼儿继续制作道具。

还可以组织幼儿对各个合作小组制作好的道具进行欣赏、交流,看一看每个组制作的道具一样吗?

哪一个道具制作的好,为什么?

你可以向同伴学习什么?

活动七《快睡吧,小田鼠》开演喽

(二)活动目标:

1.合作小组排练故事表演,能与同伴商讨,做好角色的分配工作。

2.能认真、大胆地进行故事表演。

活动准备角色分配表,幼儿制作好的道具。

活动过程:

1.集体讨论:

故事中分别有哪些角色?

2.各个合作小组根据讨论的结果进行角色分配,并把分配结果记录在角色分配表上。

然后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组的角色分配情况。

3.幼儿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和教师一起集体讲述故事,重点练习各个角色的对话。

4.合作小组结合自己制作的道具,分头练习表演。

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要认真排练,和小组成员相互配合。

5.各个组分别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

看一看,哪个组表演的好,好在哪里?

不足的地方在哪里?

教育建议:

活动后,让幼儿分组练习故事表演。

附:

角色分配表活动八小闹钟的故事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作用,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独立看书,初步看懂故事《小闹钟的故事》。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幼儿说一说自己家有闹钟吗?

是怎么样的?

平时家里的闹钟是怎么在用的?

闹钟闹过吗?

是什么时候?

2.翻开幼儿用书,教师讲述故事的名字《小闹钟的故事》,请幼儿自己先仔细看一看,然后说一说小闹钟身上都发生了哪些故事?

3.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讲述自己看到的“小闹钟的故事”。

教师在倾听的同时,关注幼儿的理解,可以请幼儿来说一说:

自己为什么这样想?

4.教师提出问题:

第4幅图的小闹钟和其他几幅图中的小闹钟有什么不同?

图4中的小闹钟为什么要闹呢?

其他的时间小闹钟为什么不闹呢?

5.幼儿再次阅读,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

第4幅图的小闹钟和其他几幅图中的小闹钟有什么不同?

自己是怎么看出来的?

图4中的小闹钟为什么要闹?

其他的时间它为什么不闹呢?

6.请幼儿将4幅图连起来编出一个《小闹钟的故事》。

7.幼儿边看书边听教师讲述故事。

8.教师总结:

生活中我们需要闹钟,它可以提醒我们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了,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育建议:

(1)对孩子进行有关时间方面的教育,必须要和家长密切配合。

教师可通过家园联系册、宣传栏、交谈等方式与家长沟通近期的教育内容,得到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告诉家长,作为孩子教育的合作者和参与者,首先自身要有积极的时间观念,做事不拖拉,有计划、有效率、守时等等,使幼儿耳濡目染,得以熏陶。

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关注时间,在日常生活中渗透时间的概念,如起床时,告诉孩子起床的时间,睡觉时告诉孩子睡觉的时间,饭后告诉孩子用了多少时间�6�7�6�7使孩子感受到时间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2)《小闹钟的故事》活动后,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中学习使用小闹钟,培养幼儿自己掌握时间,按作息时间进行活动的习惯。

活动十感知时间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感知时间的先后顺序。

活动准备:

1.实物挂钟一个,在分针上贴一只小兔,时针上贴一只小乌龟。

2.幼儿一日作息图片5张。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挂钟

(1)青蛙给蛤蟆送了礼物,请你们来听听?

(2)感受时钟滴答滴答的走动。

——钟有什么用?

2.教师出示大挂钟

(1)观察钟面的形状,生活中还见到过什么形状的钟?

(2)观察钟面,引导孩子发现1~12的数字,时针和分针。

3.教师拨弄钟面,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帮助幼儿认识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兔子(分针)的脚长,跑得快,乌龟(时针)的脚短,跑得慢。

兔子和乌龟在圆形跑道上赛跑,兔子跑了一圈,乌龟才跑一点点远。

4.教师逐一拨出12个整点

(1)明确“长针指着12,短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点钟”的规律。

(2)结合一日作息图片,分别拨出(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1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5.教师逐一拨出12个半点

(1)明确“长针指着6,短针指着数字1和2中间,就是1点半�6�7�6�7”的规律。

(2)结合一日作息图片,分别拨出(下午2点半起床、晚上6点半看动画片)6.游戏:

老狼老狼几点钟请部分幼儿当老狼,根据钟面,回答现在几点钟。

当显示12点钟,就去抓其他的小动物。

活动十一认识时钟活动目标:

1.认识时钟,知道钟面上有1——12个数字以及它们的位置,能辨认时针、分针。

2.认识整点和半点,能正确辨认。

活动准备时钟一只,一个圆,美工用书。

活动过程1.猜迷语,引出时钟。

2.幼儿翻开美工用书,教师简单讲述制作钟的方法,幼儿制作时钟。

3.教师出示一面钟,幼儿和老师一起观察。

(1)提问:

钟面上有什么,数字分别是怎么排列的?

(重点观察12和6、3和9的位置)钟面上有几根针?

针有什么不同?

(粗细、走的快慢)他们分别是什么针?

(2)教师帮助幼儿了解时针、分针、秒针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学习认识整点。

(1)让时钟走起来。

教师讲述整点时间,如:

时针指在8,分针指在12,请幼儿将自己的时钟指针拨到相应的位置,教师告诉幼儿这是8点整。

教师继续讲述整点时间,幼儿拨弄时针。

(2)引导幼儿思考:

钟面上的整点的时间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总结:

整点的时间,分针始终指在数字12,只是时针在发生变化。

5.同样方法学习半点,了解半点的特征:

分针始终指在数字6。

6.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时针、分针在钟面上指的数字(逐渐过渡到教师报出数字),幼儿在钟面上拨出相应的指针位置,并说出时间。

7.翻开幼儿用书,看画面上的时钟,当分针指在12、2、4、6时分别是几点钟,他们分别相差几分钟。

教师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时钟每一格差别5分钟,每2格差别10分钟。

教育建议:

在家庭中,请家长引导幼儿看时钟,说出是几点钟。

活动九小闹钟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演唱二声部歌曲,能倾听自己和别人的声部,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音量。

2.对合唱活动产生兴趣,能感受到和声的美。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歌曲图谱。

活动过程1.欣赏录音带中的歌曲《小闹钟》,教师引导幼儿带着问题来听:

听一听这首歌曲和以往听过的歌曲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说一说自己倾听后的感受。

教师告诉幼儿,我们听到的歌曲其中有一部分是二声部的合唱,是两种不同的节奏、不同的旋律一起唱。

3.教师演唱歌曲的第一声部,幼儿倾听歌曲里唱了些什么,说一说歌词。

然后教师出示第一声部的歌词图谱,幼儿看着图谱一起来边拍手边念歌词。

4.幼儿跟唱,可以分集体、男女、小组等多种形式进行练习,直到能较熟练地演唱第一声部。

5.教师出示第二声部的图谱。

大家看着图谱一起边念歌词边用拍手或者拍腿等方式把第二声部的歌词、节奏表现出来。

6.教师演唱第二声部,幼儿一起跟唱,学会演唱。

7.幼儿尝试用念歌词的方法进行歌曲两声部的合唱,幼儿分成二部分,一部分念第一声部歌词,一部分念第二声部歌词,然后,两声部一起念,8.幼儿尝试用演唱的方法进行歌曲的二声部的合唱。

可以先由教师和幼儿进行合唱的练习,如幼儿演唱第一声部,教师演唱第二声部,然后交换。

接着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合唱的练习。

9.教师引导幼儿首先要能熟练地演唱好自己的声部,不能将合唱变成二个声部的音量比赛,要尝试倾听大家合作产生的和声效果,感受和声的美妙,能根据老师的引导有意识地控制、调整自己的声音音量,与同伴和谐地合作。

教学建议:

该活动可以分二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以学唱二个声部为主,第二课时通过复习再再进行二个声部的合唱练习。

活动十我的睡前活动活动目标:

知道睡前应该安排哪些活动,学习合理安排睡前活动。

活动准备:

事先请家长帮助估算一下孩子睡前活动的时间,并告诉孩子。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翻开幼儿用书,看一看画面上的时钟分别是什么时间,这个时候自己在干什么?

除了这些时候,还知道自己一日生活中哪些时间在做些什么事情。

如几点钟起床、上幼儿园,几点钟午睡、起床、放学回家、几点钟吃晚饭、睡觉等等?

2.幼儿说一说自己睡前一般做些什么事情,将睡前的活动用图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3.幼儿分享、交流各自的睡前活动内容,教师与幼儿一起统计:

睡前分别有哪些活动,各有几位小朋友是从事这样的睡前活动。

4.比一比,想一想哪些睡前活动是合适的,哪些是不合适的,为什么?

教师帮助幼儿了解睡前活动的作用是帮助自己能更好地入睡,它应该是安静的,愉快的。

5.教师总结:

恰当的睡前活动是盥洗(刷牙、洗脸、洗脚等)、讲故事、听音乐、看书、和亲人聊天等等。

6.说一说自己睡前活动的时间,以及躺下睡觉的时间。

讨论一下,谁的睡觉时间、睡前活动时间安排比较合适,为什么?

7.教师总结:

睡前活动时间不能太长,一般在30—40分钟之间。

我们小朋友一般在8:

30—9:

00是比较合适的.因此看电视的时间要控制,盥洗的时间要抓紧不能拖拉。

教育建议:

(1)制定好的睡前活动安排表,要自觉遵守,请家长督促,帮助幼儿养成按时睡觉的良习惯。

(2)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时间安排表,将它贴在墙面上(如把入园、做操、教学活动、盥洗、游戏活动、吃中饭、散步、午睡、午点、离园等较固定的活动环节,用图的形式画出来,并用钟面表示它的时间)。

鼓励幼儿对照安排表上的时间和进行的活动。

幼儿可以通过自己观看,了解活动进行的顺序,在心理上形成有序的时间概念。

活动十一学做广播操(五)活动目标:

1.完整学习广播操,能跟着儿歌的节奏做动作。

2.能积极的参与活动,体验学会做广播操的自豪和快乐。

活动准备:

魔术师的胸饰一个,地上画一个大房子(表示各种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1.六路纵队切段分队走成早操队形。

2.复习广播操《世界真美好》的预备节至第六节。

3.学习第七节(“小黄莺,高声叫”——“我们的世界真美好”)

(1)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一遍,请幼儿说说:

这节操有谁?

它是怎么飞的?

(2)幼儿学念儿歌。

(3)幼儿和教师边念儿歌,边连贯的学习动作。

4.完整练习广播操,注意“大象、青蛙”向前、后、左、右变队形的动作,并针对幼儿不足的地方进行练习。

5.游戏“魔术师和小动物”师:

小动物们很累了,有个魔术师要和你们做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开始,魔术师闭上说:

“我梦见大公鸡在喔喔叫,小海鸥在飞翔,小花猫在走路--------”(不断变换广播操中的角色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