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工程钢结构安装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1527850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轧工程钢结构安装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热轧工程钢结构安装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热轧工程钢结构安装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热轧工程钢结构安装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热轧工程钢结构安装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轧工程钢结构安装方案.docx

《热轧工程钢结构安装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轧工程钢结构安装方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热轧工程钢结构安装方案.docx

热轧工程钢结构安装方案

钢结构安装方案

1.钢柱安装

1.1施工准备

柱网轴线检测、中心线、标高投点。

基础表面凿平,标底座浆垫板配设。

构件进场检查

钢管圆柱四芯标记准确鲜明。

操作平台搭设稳固。

钢丝绳准备。

1.2钢柱与基础的连接

钢柱与基础的连接采用锚栓连接,座浆应用高标号无收缩细石砼,垫板安装位置见示意图,垫板表面应用水平尺找平并控制好标高。

1.3钢柱与锚栓的连接

a)基础放线:

用经纬仪在基础上表面用墨线划出柱子定位轴线,并在基础两侧,距基础上表面≤20mm范围内,用水平仪测出标高标志,且应保证标志,在柱脚插入后仍能便于测量。

b)柱子放线

柱身肩梁与吊车梁的支承面为基准,划出柱脚、柱头等各部位的标高和中心线,在柱两肢三侧,均从标高+500处开始划出六条中心线,延伸至杯口内约100mm处,并打冲眼以备校正、固定复核(见下图)。

1.4钢柱的吊装方法(见下图)

本工程采用双机抬吊旋转直立,单机转杆就位的方法。

主吊机300T、181T加环履带吊。

辅助吊机采用50T履带吊。

钢柱中心和标高控制以承受吊车梁的牛腿肩梁处的中心点和标高为测量控制点,以确保吊车梁的安装精度。

钢柱的单件重量为20T,吊装索具应采用两根φ36mm钢丝绳,钢丝绳与吊耳连接用两只16T卸扣。

钢柱吊装采用2点吊装。

钢丝绳的长度以超出钢柱1.5~2m为标准。

吊耳采用20~25mm厚钢板焊接在吊车梁的牛腿肩梁边。

吊耳钢板应双面坡口焊。

181T加环履带吊负责DE跨、EF跨1~6线钢柱、钢梁、吊车梁、钢屋架、柱间支撑、天窗架的安装。

181T加环履带吊先安装FE跨钢柱、钢梁、吊车梁、钢屋架、柱间支撑。

待FE跨初步成形后再安装DE跨。

300T履带吊负责DE跨、EF跨7~17线、GF跨1~6线钢柱、钢梁、吊车梁、钢屋架、柱间支撑、天窗架的安装。

1.5钢柱的校正

钢柱就位后进行初校。

架设经纬仪校正中心、标高、垂直度,确认在误差范围内,记录数据,固定牢固。

钢柱的校正包括位移、垂直度和标高的校正。

标高的找正:

根据钢柱吊车梁肩梁到柱底板的实际长度,在垫板配设时进行;位移的校正:

在钢柱吊装就位时进行。

垂直度的校正,在钢柱临时固定后进行。

垂直度的校正直接影响吊车梁、屋架等安装的准确性,钢柱垂直度校正的方法有敲打锲块法、千斤顶校正法、钢管撑杆斜顶法及缆风绳校正法等,可在安装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钢柱初步校正后,立即安装柱间支撑,再从柱间支撑跨间开始吊装吊车梁,作临时固定后安装辅助桁架和制动板,用安装螺栓固定。

二次灌浆养生

待柱子找正固定后,即可交付二次灌浆及养生。

在此期间,支承机具不拆卸,待养生强度达到时,全部迁移,开始上部结构安装。

2.吊车梁安装

2.1吊车梁的安装

(1)吊车梁吊装:

吊车梁吊装前,应对梁的编号、几何尺寸及牛腿标高对照设计图纸进行检查,吊车梁吊装时采用4点吊装,各吊点设吊装专用设施。

安装后及时安装临时栏杆或安全绳。

吊车梁吊装后只作初步校正和临时固定,待屋盖系统安装完毕后方可进行吊车梁的最后校正和固定。

吊车梁吊装见下图

(2)吊车梁的找正:

校正前,在厂房柱上精确放出吊车梁的安装标高和中心距厂房轴线距离,供校正时参考;同时,吊车梁进行分中(吊车梁的腹板中心)。

校正时,一跨内的两列同时进行。

标高找正:

在钢柱安装时已根据肩梁到钢柱底板的实际尺寸配设,找正时测出同一跨内每根吊车梁支座处的标高,然后根据最高点与最低点的高差,通过调整支座处的垫板高度来找正高差。

找正后同一根吊车梁的高差、两根吊车梁相邻处的高差、同一列吊车梁的整体高差、两列吊车梁的相对高差、吊车梁的安装间隙均必须在施工允许的偏差范围内,标高调整垫板与肩梁点焊牢固。

校正中特别注意吊车梁有无下挠。

中心偏差校正:

根据钢柱上投放的吊车梁中心线到定位轴线的距离,用千斤顶顶移的方法逐根校正。

校正后每根吊车梁相对安装中心线的位移、曲度及相邻两根吊车梁的中心错位,两列吊车梁的跨距偏差必须在规范允许的偏差范围内。

垂直度校正:

可用吊线锤检查吊车梁的垂直度,如发现偏差,可在两端的支座面上加斜垫板,用手拉葫芦或千斤顶调整,直到垂直度偏差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并保证吊车梁与钢柱肩梁(或垫板)结合紧密,校正后立即进行最终固定。

2.2辅助梁或辅助桁架的安装和校正(与吊车梁方法相同)。

2.3制动板安装

制动板分块出厂,采用一钩多吊的方法吊装。

制动板与吊车梁高强螺栓连接、与辅助桁架(梁)采用焊接的连接形式时,为避免制动板焊接后对吊车梁和辅助桁架(梁)产生影响,应采取先普通螺栓紧固,再焊接,最后施工高强螺栓的程序施工,焊接采取分段反向的方法施焊,分段长度约为300~400mm,定位焊长度30~50mm,间距为100~150mm,并采取交错焊接固定。

(3)注意防护工作和施工安全。

2.4屋面结构及气楼安装

2.4.1钢托架安装

钢柱校正固定后安装托架梁,吊机行走路线与钢柱吊装相同。

托架吊装就位后,及时进行垂直度找正,以确保屋架的及时安装和安装质量。

2.4.2屋面梁安装

屋面梁进入现场后检查几何尺寸,并按规定要求摆放,以防止发生永久性变形。

屋面梁安装时应测量中心位移、跨距、垂直度、起拱度和侧向挠度值,特别注意第一榀屋面梁和第一节间屋面构件的安装质量,以确保后续屋盖安装正常;且注意避免多榀屋面梁垂直度向一个方面倾斜的情况。

屋面梁吊装采用4点吊装。

2.4.3屋面天沟、支撑、气楼和檩条安装

屋面系统的安装采用综合安装法安装,即两榀屋面梁之间的所有构件全部安装完毕后,再吊装下一榀屋面梁。

屋面系统吊装前应再次检查柱垂直度,及时纠正积累误差。

天窗的吊装采用地面组装的组合吊装法安装(见下图),根据主吊机的机械性能,尽可能将天窗檩条与天窗组合后吊装,以尽量减少高空作业量。

天窗吊装前必须是空间稳定结构,并视天窗架的刚度进行必要的加固。

檩条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优先考虑组合吊装,减少高空作业,加快施工进度。

2.4.4屋架下悬挂的检修单轨和平台安装

尽可能随屋面结构同时吊装,特殊情况可封完屋面后用卷扬机单独安装。

2.5墙皮结构安装

墙架系统的安装宜在屋盖系统安装结束后进行,也可随屋盖系统一起采用综合安装法,一个节间一个节间的进行。

墙架檩条的支托应在钢柱出厂前安装完毕。

薄壁冷弯C型钢柃条在安装时应注意防止构件过大变形。

墙架柱、抗风桁架用50t履带吊吊装,檩条可采用滑轮组安装。

2.6高强螺栓安装

2.6.1高强螺栓施工

(1)高强螺栓进场后开箱随机抽检其质量,室内防潮存放。

(2)在安装前对钢构件连接处的磨擦面进行检查,连接板必须平整无弯曲。

(3)高强螺栓的长度为:

螺杆长度=母材厚度连接板厚度+增长值,增长值的取定一般M16取25mm,M20取30mm,M22取35mm,M24取40mm。

(4)高强螺栓安装时,高强螺栓必须能自由穿入;错孔在2~5mm时可以采用先用普通螺栓把紧连接板再用铣刀铣孔的方法处理,当螺栓超过规范要求的2mm时换用相应规格的高强螺栓;当错孔大于5mm以上时,先电焊补孔,再重新钻孔。

(5)在钢梁校正完毕后,即可安装高强螺栓,先用1/3普通螺栓紧固后进行初拧,初拧完成后将普通螺栓换穿高强螺栓,再对其进行初拧,最后终拧,并在高强螺栓安装当天进行油漆封闭。

(6)对于每一个节点,紧固高强螺栓终拧顺序应从中间到四周,高强螺栓施工质量的检验采用TSW型测力扳手随机抽检其紧固力。

2.6.2磨擦面的处理

(1)高强螺栓连接磨擦面的处理必须达到设计文件所规定的磨擦系数值,表面处理工艺要经过连接副试验,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才能施工。

(2)处理磨擦的方法可根据设计要求处理。

(3)磨擦面的处理范围应不小于螺栓直径的四倍,表面应无明显不平或飞边毛刺、油污和油漆等脏物。

(4)安装前用钢丝刷除去高强螺栓连接处磨擦面上的浮锈。

2.6.3高强螺栓连接副的安装方法

(1)磨擦面应保持干燥,下雨天不得施工。

(2)构件安装时,先用1/3普通螺栓使连接板紧贴,相应螺栓孔完全重合,不得少于两支。

(3)高强螺栓的安装应在结构构件校正合格调整后进行,其穿入方向应以施工方便为准,并力求一致。

(4)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复拧、终拧应在同一天完成。

2.6.4接触面间隙控制标准

对因板厚公差、制造偏差或安装偏差等产生的接触面间隙,应按下表所示进行处理。

2.6.5高强螺栓施工注意事项

(1)高强螺栓必须有合格证和现场抽检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2)制选厂应有磨擦面试验合格报告并提供磨擦系数试验板三套给安装单位试验用,并确定合格后方可进行安装作业;

(3)施工程序,先里后外,先初拧后终拧,原则上当天施工当天封闭。

(4)保证磨擦连接面贴紧,确保磨擦系数及扭矩系数值。

(5)按工期要求做隐蔽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