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手考试笔试试题 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1.docx

上传人:zf 文档编号:1152495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能手考试笔试试题 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教学能手考试笔试试题 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教学能手考试笔试试题 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教学能手考试笔试试题 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教学能手考试笔试试题 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能手考试笔试试题 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1.docx

《教学能手考试笔试试题 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能手考试笔试试题 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1.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能手考试笔试试题 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1.docx

教学能手考试笔试试题

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

导读:

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教学能手理论测试题

一、填空填(15%)1、教育学的任务是研究 ,

揭示教育规律。

2_ o

3、 、 、

4

5等五个方面。

6、在课程结构上,小学阶段以—为主。

新课程改变了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

7、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 。

8 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理

念。

10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

的学习方式。

二、选择题:

(10%)

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诞生了夸美纽斯的《》。

A.教育论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师论E.理想国

2、在教育发展过程中, 是主张“儿童中心论”的

代表人物。

A.布鲁纳B.凯洛夫C.E.康德

3、课程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演进过程,影响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A.B.人的身心发展因素C科学文化因素D.生产力因素E.社会因素

4、“拔苗助长”违背了什么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E.尽力性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

5、主张课内外结合培养人才,并亲自在帕夫雷什中学建立了“智力生活基地”的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是。

A.凯洛夫B.赞可夫C・苏霍林斯基D.巴班斯基E.马卡连科

6、教育专著《学记》的作者是

A、孔子B、孟子C、朱熹E.乐正克

7、“学而时习之”体现了教学的 原则

A.量力性B.直观性C.启发性

8、通常认为智力的核心是

A.观察能力B.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

9、 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

AC、笛卡儿D、缪勒

10、“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D.定量评价

三、问答题(15%)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2、你是如何理解“不愤不启,不俳不发”的?

3、说说你最喜欢的一本业务刊物和上面的一篇印象最深的又早。

四、论述题(20)

1、你是怎么处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的,举例来说。

2、、新课程倡导教学要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可是很多老师认为,由于生数太多,我们的课堂还是要强调统一要求,强调学生按老师说的去做,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至于一些学生的奇思妙想,课堂上不能浪费这个时间。

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你在课堂上是怎么处理的?

五、评析题(20%)

1、请写出自己最满意的一个教学片断,并进行评析。

六、案例分析题。

(20%分)(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1、一位著名特级教师说过这样的话:

教3+2=5的教师是合格教师,--+2=?

的教师是好教师,--3+2=6来教的教师才是优秀教师,••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请结合自己所任学科的某个案例阐明自己的观点。

2、“真正的教育存在于人与人心灵距离最短的时刻,存在于

无言的感动中”请举例说明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并结合自己所任学科的某个案例阐明自己的观点

中小学教学能手评选教育理论测试题

五、你所教学科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什么,新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什么?

六、温总理在今年教师节前到北京第三十五中学看望师生的讲话中说:

我曾经把学、思、知、行这四个字结合起来,提出作为教学的要求,也就是说要做到学思的联系,知行的统一,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思考,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结合温总理的讲话,谈谈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和在课堂上如何加强学生的思维?

1.思维的认知加工方式:

(1)分析与综合;

(2)比较;(3)抽象与概括;

(4)具体化与系统化;

2.课堂上如何加强学生的思维。

⑴让学生分析研究学习的材料;

(2)进行抽象概括,得出结论,概括大意;

(3)应用得出的结论解决实际问题;(4)总结归纳所学的知识,使之系统化。

七、课后反思的内容有哪些?

1.什么是教学反思?

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升华认识,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在反思中得到发展。

2.课后反思的内容:

⑴设计与实施的比较;

(2)教学中的成败得失;(3)教学机智与灵感。

八、学习研究是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实际教学能力的重要措施,“边工作边学习研究”是目前教师的主要工作特征。

结合工作实际谈谈目前教师应学习哪些主要内容,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

1.教师应学习的主要内容:

⑴教育理论;

(2)学习专业知识;(3)先进教学经验;

(4)教育技术。

2.教师应进行的主要研究内容:

⑴教育理论;

(2)课标、教材和学情;(3)教法、学法、教学策略;(4)教育技术手段;(5)教学现象;(6)教学中存在的问题;(7)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

一、选择

1、 在教育和教学中处于核心的地位。

、学科 C、教师D、学生

2、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课程。

A.选修 BC、学科D、分科

3、考试命题要依据 ,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

A、课程标准 C、考试说明 D、教学大纲4、新

课程要建立一种 的评价体系。

A、发展性 BC、创造性D、实践性

5、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学生为主要目的。

A、道德素养B、人文素养D、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6、 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

素。

A、课堂教学 C、教学研究 D、教学反思

7、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A、认识活动B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8、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般规律

C、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

的制约9、 是有效互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A、动态生成C、关注与倾听D、兴趣

综合素质测试题

10、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

级课程管理体制。

这三级课程是 ( )A、必修

课、选修课和活动课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

本课程11、课程改革的的基本理念是:

( )①以

学生发展为本②培养环境意识③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④减轻学生学•担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④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榜样示范教育法D、实践锻炼教育法

13、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o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14、新课程提倡的三维教学目标是指( )A、知识、技能和方法B、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C、知识、技能和情感D、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5、“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B、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

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16、集体备课的有效保证是( )A、

校长B、制度建设C、求同存异D、教师素质

17、“不愤不启,不俳不发”“熟读精思”,“学思结合”“教学相长”是哪个教育家的思想。

( )

A、孔子B、韩愈C、孟子D、老子

18、在“对话一互动”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

( )A.、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B、,学生

是主体,教师是客体C、都是主体 D、.

都是客体1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

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一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一研究阶段——反思阶段20、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的课程是 ( )A、地方课程

B、校本课程 C、国家课程D、学科课程21、

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

上课 C、批改作业 D、考试22、检查教

学质量及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是( )A、布

置作业B、课堂讲授 C、复习D、教师点评

2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 )A、学生

B、学校 C、教师 D、校长24、校本

教研的主体是 ( )A、学生 B、

教材 C、教师D、校长25、建立评价学

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包括 ( )A、学

科学习目标 B、一般性发展目标C、学

科学习目标和一般性发展目标D、情感目标26、备学生时必须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 )原则。

A、客体性B、发展性C、平等性D、指导性

27、备课就是要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之间搭建一个()o

A、最近发展区B、桥梁C、楼梯D、平台

28、阅读是学生的( )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

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A、个性化 B、整体化

C、综合化29、所谓“自我反思”是指()

A、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助与合作;B、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C、是指教师把自己日常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思考和研究对象;

30、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A、生活即教育 B、社会即学校 C、教学做合一

二、判断(正确的在相应的题号下面打“卡,错误的打"X”。

40分)

L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

2.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3.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讲授法不应该再存在。

4.基础教育改革努力实现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

5.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和信息技术教育。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环境对人的发展

的影响。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举止端庄。

8.高考不改,新课程就无法进行。

9.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这与教师指导是相矛盾的。

10.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

11.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学习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12.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的改革。

13.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14.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15.课堂需要控制,课堂纪律是实现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

16.教案可以是物化的书面计划,有时也可以是头脑里的思路。

17、新课程认为,学生进入教学中心需要教学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

18、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应是一种对话。

19、探究学习(发现学习)是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的。

20、国家课程标准的实施是素质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教学理论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不定项选择题(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入题号前的括号中;每题2分,共70分)

(A)l、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为A、低相关的关系。

(C)2、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的C、分配(C)3、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C、选择性(CE)4、“一题多解”属于C、发散思维E、求异思维(E)5、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A、同步发展B、能力发展快C、能力发展慢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E、以上都错

(ABC)6、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

(A)7、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ABC)8、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A、课程计划B、学科课程标准C、教科书体现。

(CD)9、新课改强调C、师生共成长D、教师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CDE)10>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有C、练习法D、实验法E、实习作业法(BCD)11、新课程强调的学生学习方式主要有B、自主学习C、合作学习D、探究学习

(ABCDE)12、教学组织形式有A、个别教学B、班级授课C、分组教学D、现场教学E、课堂教学

(ABCDE)13、教学评价一般应遵循A、客观性原则B、全面性C、指导性D、科学性E、激励性

(ABCD)14、课外作业的形式主要有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问C、各种书面作业D、各种实际作业

(ABCDE)15、“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这说明学生A、生理和心理都不太成熟B、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C、具有发展的巨大潜在可能性D、学生有获得成人教育关

怀的需要E、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

(ABCDE)16、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坚持A、爱与严格要求结合B、爱与尊重、信任结合C、全面关怀学生D、关爱全体学生E、对学生要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

ABC)17、教师劳动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A、教育目的的全面性B、教育任务的

多样性C、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ABC)18、《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三个要向”是A、面向全体学生B、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C、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A)19、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

“六艺”是指A、礼、乐、射、御、书、数(ACE)20、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是指A、布鲁纳的课程结构理论c、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E、瓦?

根舍因的范例方式教学理论(CD)2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种理论即C、潜意识D、人格三分法(AD)22、注意具有A、指向性D、集中性等特性。

(ABCD)23、衡量记忆力好坏的标准有:

A、敏捷性B、持久性C、准确性

D、准备性(ABCDR4、思维过程可概括为A、分析与综合B、比较与分类C、具体化与系统化D、抽象与概括等过程。

(BDE)25、下列对气质的看法,正确的是B、气质无好坏D、气质主要是遗传的结果E、气质是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外部表现

(C(BCDE)33>新课程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B、研究性学习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D、劳动与技术教育E、信息技术教育等范畴

(C)34、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C、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C)35、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结果,知识(广义的)和技能的关系是:

C、技能可以用知识来解释

二、简答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回答下面的问题。

本题

10分)

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请你描述一下教师的新角色。

答案要点:

教师的角色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只要言之有理,表述的方式或用语可以不同)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4.教师是研究者5.教师是专业工作者三、分析题(注意:

①请你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所掌握的理论对所列的现象进行分析;②请根据自己的类别选做相应的题目。

本题20分)•初中老师必答题这是某中学初二年级的上课情景:

在教室的前面,有一台录像机,正播放着发生在一个晚上的酒后驾车事件。

每个学生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小册子。

小册子里有关于这次事件的报告和一个写了他们姓名・,,・查员”卡片。

张老帅称同学们为市律帅办公室调查员,要求他们负责调查这起酒后驾车事件。

学生们有5天的时间去复查已有的证据,并作进一步调查,然后他们必须给市律师办公室提出一份起诉书,并把他们的结论通知给新闻界。

请问:

①这是一种什么学习方式?

②这种学习方式有什么好处?

③应怎样组织学生进行这种学习?

•初中老师必答题答案要点:

①这是“探究学习。

②探究学习的好处主要表现为: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掌握研究方法:

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③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要注意

首先,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情境:

联系学生生活,尊重学生的意愿,基于学生的现有水平

其次,探究学习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阶段,面对问题:

确定探究的主题,提出假设;第二阶段,询问与调查:

搜集信息,进行论证;第三阶段,建立解决方案:

通过多种形式,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第四阶段,总结汇报:

回顾、讨论、总结、扩展、激励等。

新课程理论测试题及答案

一、1、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

的)和谐发展。

2、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3、校本教研的核心因素是:

(教师个体)、(教师群体)、(专业研究人员);(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教研的三种基本活动形式。

4、新课程改革重点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6、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学实践的功能。

7、探究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更是一种教学思想。

探究性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

8、未来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系统的专业知识、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较强的动手能力,更需要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合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9、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10、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研究主阵地,以学校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促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为目的,把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的研究制度

三、1、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目标导向性原则。

2)主体性原则。

3)面向全体的原贝Uo4)知情并重原则。

5)开放性原则。

2、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以增进学习者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以解决问题为主题,注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认知过程,不仅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概括性、严谨性、流畅性,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探究性学习围绕问题展开教与学的活动,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申,培养他们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如何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总体思路是“分块备课、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注重反思”,教师先分块备课,然后是教研组集体评议,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课后要有反思。

反思要把课堂中的闪光点与失败处、学生的错例、二次教学建议等都记录下来。

有条件的学校,•要采用电脑输入,实现网上备课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减轻教师的负担,提高备课实效。

4、“没有不可教育的学生,只有不善教育的教师”。

这一理念对教师提出了哪些要求?

第一,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对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学生,这是教育的最大效益,面对每一个学生,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

面对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是通过保证每个人的利益,来保证民族和社会的整体利益,这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如果我们只抓少数尖子生,忽视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发展,那么,我们就违背了教育的原则和国家的利益。

第二,教师要正确把握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没有全面发展就没有教育方向,没有个性发展就没有创新能力。

所谓个性发展,就是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才提供机会,使所有学生都能成才,以适应各个领域发展的需要。

5、在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

第一、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发展的主体。

课堂教学的着力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二、新课程从开发、实施到评价的每一个环节都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之上。

适应学生的需要,不是让学生去被动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

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提供有效的服务,而不是让学习者为自己完成上级规定的

教学任务服务。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谐民主、真诚理解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氛围,充分运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强化师爱作用,运用热爱和尊重的行为赢得学生的喜爱和信任,不断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尊,促使学生产生最佳学习心态,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并在学习中实现自我调控,培养学生"学"的能力。

四、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怎样的学习方式?

第一、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学习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学会生存。

第二、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形成一种主动探求人类文化知识,积极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方式。

通过教学组织、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发现为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机,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懂得学什么、何时学、何处学、为什么学和怎样学的问题,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崭新课题。

第三、人类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潜能,绝不是课堂上讲出来的,新课程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景,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写作能力搭建舞台,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相互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创设相互协作、共同参与的环境,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的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让学生通过参与式的交流,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能够对自己学••责的人,真正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单项选择题:

1.英语课程标准(二级)中的内容标准分为(D、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部分。

2.新内容与学生的原有观念之间存在三种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其中,新内容包含原有观念属于(A、上位关系)。

3.WebQuest是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D、伯尼•道奇)等人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课程计划。

4.在交流与讨论中,(D、合作性讨论)的目的是小组学生解决共同的问题。

5.教学目标的结构或分类并不是唯一的,不同的教学理论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但最有影响的是布卢目姆的分类,他把教学目标分为(A、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6.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评价可简化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D、教学设计)的评价,第二阶段是对教学实施的评价,第三阶段是总结经验,形成模式。

7.为了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进程,学校必须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师培训。

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教师的培训的组织工作存在(A、由点及面,逐层推进;全员、全程培训)两种方式。

8.信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及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促使传统教育发生彻底的变革,国外称这种变革为“(C、第四次教育革命)”。

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多种多样,下面(D、基于计算机的课堂讲演、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