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1523345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docx

《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docx

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

最全药物分析知识点归纳总结整理

药物分析是一门利用分析测定手段,发展药物的分析方法研究药物的质量规律,对药物进行全面检验与质量控制的科学。

药品质量应从药品的性状、真伪、有效性、均一性、安全性、纯度和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综合评价。

第一节

药品质量标准

药品质量标准是国家对药品质量、规格及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和药政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常见的国家标准:

国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Ch.P)

其他药品标准;

常见国外药品标准:

美国药典(USP)、美国国家处方集(NF)、英国药典(BP)、日本药局方(JP)、欧洲药典(Ph.Eur)和国际药典(Ph.Int)。

一、《中国药典》

1.历史沿革:

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年版。

 

2.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凡例:

为解释和使用中国药典,正确进行质量检验提供的指导原则。

正文包括所收载药品或制剂的质量标准

通则包括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和指导原则

(1)检验方法和限度

◆检验方法:

《中国药典》规定的按药典,采用其他方法的要与药典方法对比。

仲裁以《中国药典》方法为准。

◆限度:

(2)标准品和对照品

相同点:

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或效价测定测定的标准物质。

不同点:

标准品

用于生物检定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其特性量值一般按效价单位(或μg)计。

对照品

指采用理化方法进行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

其特性量值一般按纯度(%)计。

(3)精确度

药典规定取样量的准确度和试验精密度。

◆“精密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

◆“称定”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百分之一。

◆取用量为“约”若干时,指取用量不得超过规定量的±10%。

◆“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密度要求;◆“量取”系指可用量筒或按照量取体积的有效数位选用量具。

精确度可根据数值的有效数位来确定。

◆称取“0.1g”,系指称取重量可为0.06~0.14g◆称取“2g”,指称取重量可为1.5~2.5g◆称取“2.0g”,指称取重量可为1.95~2.05g◆称取“2.00g”,指称取重量可为1.995~2.005g

“恒重”除另有规定外,系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或炽灼后的重量差异在0.3mg以下的重量;

干燥至恒重的第二次及以后的各次称重均应在规定条件下继续干燥1小时后进行;

炽灼至恒重的第二次称重应再继续炽灼30分钟后进行。

“按干燥品(或无水物,或无溶剂)计算”,除另有规定外,应取未经干燥(未去水,或未去溶剂)的供试品进行试验,并将计算中的取用量按检查项下测得的干燥失重(或水分,或溶剂)扣除。

“空白试验”系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替代供试液的情况下,按同法操作所得的结果。

含量测定中的“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是指按供试品消耗滴定液的量(ml)与空白试验

中所耗滴定液的量(ml)之差进行计算。

试验时的温度,未注明者,系指在室温下进行;温度高低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者,除另有规定外,应以25℃±2℃为准。

(4)试药、试液与指示剂

试液、缓冲液、指示剂与指示液、滴定液等均应符合通则的规定或按照通则的规定制备。

◆试验用水,除另有规定外,均系指纯化水。

◆酸碱度检查所用的水,均系指新沸并放冷至室温的水。

◆进行酸碱性试验时,如未指明用何种指示剂,均系指石蕊试纸。

(5)计量

滴定液和试液的浓度以mol/L(摩尔/升)表示者,其浓度要求精密标定的滴定液用“XXX滴定液(YYYmol/L)”表示;作其他用途不需精密标定其浓度时,用“YYYmol/LXXX溶液”表示

百分比

%(g/g)溶液100g中含溶质若干克

%(ml/ml)溶液100ml中含溶质若干毫升

%(ml/g)溶液100g中含溶质若干毫升

%(g/ml)溶液100ml中含溶质若干克

溶液后标示的“(1→10)”等符号,系指固体溶质1.0g或液体溶质1.0ml加溶剂使成10ml的溶液;未指明用何种溶剂时,均系指水溶液;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的混合物,名称间用半字线“-”隔开,其后括号内所示的“:

”符号,系指各液体混合时的体积(质量)比例。

正文

药品标准内容一般包括名称(包括中文名、汉语拼音名和英文名)、有机药物的结构式、分子式与分子量;来源或有机药物的化学名称;含量或效价规定;处方;制法;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或效价测定;类别;剂量;规格;贮藏;制剂等。

试题分析

下列关于2015版中国药典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组成

B.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组成

C.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及其增补本组成

D.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四部及其增补本组成

E.中国药典由一部、二部、三部及《附录》组成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析

A.BP

B.Ch.P

C.JP

D.Ph.E

E.USP

1.美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

2.中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

3.英国药典的英文缩写是

4.日本药局方的英文缩写是

『正确答案』E、B、A、C

试题分析

药典规定某药原料的含量上限为102%,指的是

A.该原料药的实际含量

B.该原料药中含有干扰成分

C.用药典规定的方法测定时达到的数值

D.方法不够准确

E.应有更准确的方法替代药典方法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析

中国药典规定,“精密称定”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

A.所取重量的1/5

B.所取重量的1/10

C.所取重量的1/100

D.所取重量的1/1000

E.所取重量的1/10000

『正确答案』D

二、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1.准确度

用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

准确度一般用回收率(%)来表示。

2.精密度

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过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重复性:

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中间精密度:

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员、不同设备等随机变动因素对精密度的影响

重现性:

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数据要求:

标准偏差(SD)、相对标准偏差(RSD)和可信限

3.专属性

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能反映分析方法在有共存物时对被测物准确而专属的测定能力。

鉴别反应的专属性:

应能与其他共存的物质或相似化合物区分,不含被测组分的样品均应呈现负反应。

含量测定和杂质检查的专属性:

◆含量测定的专属性:

附代表性的图谱,以说明专属性,图中应注

明各组分的位置,色谱法中分离度应符合要求。

◆杂质鉴定的专属性:

①杂质可获得:

可向供试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

②杂质或降解产物不能获得:

通过与另一种已证明合理但分离或检测原理不同或具较强分辨能力的方法进行结果比较来确定,或比较破坏前后检出的杂质个数和量。

4.检测限

指分析方法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所能检出被测组分的最低浓度或最低量。

目视法:

非仪器法。

信噪比法:

2倍噪音或3倍噪音对应的样品浓度或量。

5.定量限

指样品中被测组分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浓度或最低量。

10倍噪音对应的浓度或量。

6.线性

在设计范围内,测试结果和样品中被测组分的浓度(或量)直接成正比关系的程度。

 

7.范围

指在达到一定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前提下,分析方法适用的高、低浓度或量的区间。

◆含量测定的范围应为测试浓度的80%~100%或更宽;

◆制剂含量均匀度检查,范围应为测试浓度的70%~130%;

◆溶出度或释放度中的溶出量,范围应为限度的±30%;

◆杂质测定时,范围应根据初步实测结果,拟订出规定限度±20%。

8.耐用性

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其影响的承受程度。

分析项目与验证要求

效能指标

准确度

精密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

范围

鉴别

-

杂质检查

定量测定

-

限量检查

含量测定

耐用性++++

试题分析

表示准确度的参数是

A.批间相对偏差

B.批内相对偏差

C.回收率

D.灵敏度

E.线性范围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析

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称为

A.准确度

B.精密度

C.专属性

D.检测限

E.线性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析

含量测定的范围应为测试浓度的

A.50%~100%

B.60%~90%

C.70%~100%

D.80%~100%

E.90%~100%

『正确答案』D

试题分析

采用气相色谱法对氯贝丁酯中的杂质进行检查,对试验方法的检测限和定量限进行验证的测定方法是A.定量分析法

B.信噪比法

C.色谱法

D.目视法

E.最小二乘法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析

对于一个复杂样品的分析,为了反映分析方法在有共存物时对被测组分准确度测定的能力,应考察方法的

A.精密度

B.检测限

C.准确度

D.专属性

E.定量限

『正确答案』D

三、药品检验的任务和一般程序

1.药检的任务:

运用物理学、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对各种药物及其制剂进行质量检验,判断其质量是否符合药品质量标准的规定。

药检工作不仅仅包括常规的检验,还应包括工艺流程、反应历程、生物体内代谢过程等方面的监测。

药品检验可分为:

抽检、委托检验、复核检验、注册检验、仲裁检验和进出口检验。

2.药品检验的基本程序:

取样应具有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

取样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均匀,合理。

收检数量为一次全项检验用量的3倍

特殊管理的药品(毒、麻、精、放)、贵重药品应由委托单位加封或当面核对名称、批号、数量等后方可收检。

检验:

以国家药品标准为检验依据;按照质量标准及其方法和有关SOP进行检验,并按要求记录。

检验记录:

逐页顺序编号,根据各项检验结果认真填写检验登记,并对检品作出明确的结论。

检验人

员签名后,经复核人对所依照标准检验的规范性、试验内容的完整性、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判断结论的合理性等进行校核并签名;再由负责人审核。

留样:

留样数量不得少于一次全项检验用量。

毒、麻、精、放的剩余检品,其保管、调用、销毁均应按国家特殊药品管理规定办理。

开封后无保留价值的检品,注明情况后可不留样。

留样检品保存一年,进口检品保存两年,中药材保存半年,医院制剂保存3个月。

报告:

检验记录必须做到记录原始、真实,内容完整、齐全,书写清晰、整洁。

严禁事先记录、补记或转抄;如发现记录有误,可用单线划去并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辨,不得擦抹涂改;并应在修改处签名或盖章,以示负责。

药品检验报告书是对药品质量作出的技术鉴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

第二节药物的鉴别

药物的鉴别是根据药物的组成、结构和理化性质,采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对已知药品进行确证,而不是对未知物进行结构确证。

◆物理常数鉴别法

◆化学鉴别

◆光谱鉴别

◆色谱鉴别

一、物理常数鉴别法

包括:

相对密度、馏程、熔点、凝点、比旋度、折光率、黏度、吸收系数等。

测定物理常数的意义:

不仅对药品具有鉴别意义,也反映药品的纯度,是评价药品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

1.熔点

概念:

物质由固体熔化成液体的温度、熔融同时分解的温度或在熔化时自初熔至全熔的一段温度。

测定熔点的意义:

药物若纯度差,则熔点下降,熔距增长。

因此通过测定药物的熔点不但可以鉴别药

品真伪,也可用于检查药品的纯度。

测定方法:

第一法用于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

第二法用于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如脂肪、脂肪酸、石蜡、羊毛脂等;第三法用于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

2.比旋度

比旋度:

偏振光透过长1dm,且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

以[α]tD表示。

测定旋光度的意义:

比旋度是旋光物质的重要物理常数,可以用来区别药物或检查药物的纯杂程度,也可用来测定含量。

3.吸收系数

吸收系数是指在给定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光物质在单位浓度、单位液层厚度时的吸光度。

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数值称为百分吸收系数

测定吸收系数的意义:

用于原料药的鉴别,也可作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时的计算依据。

二、化学鉴别法(定性方法)

是根据药物的组成、结构和理化性质,采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对已知药品进行确证,而不是对未知物的定性分析。

常见的化学鉴别:

反应类型三氯化铁反应异羟肟酸铁反应茚三酮反应重氮化偶合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的化学鉴别:

适用药物

具有酚羟基或水解后产生酚羟基的药物芳胺及其酯类药物或酰胺类的药物

具有脂肪氨基或α-氨基酸结构的药物具有芳伯氨基或水解后产生芳伯氨基的药物具有还原基团药物

反应类型

沉淀反应

气体生产反应

反应试剂重金属离子硫氰化铬铵强碱

强酸

加热

水解后,加乙醇

适用药物

胺类、酰脲类、酰胺类含硫的药物

含碘的有机药物

含醋酸酯、乙酰胺类药物

荧光反应法

1药物本身在可见光(或紫外光)下发射荧光;

2药物溶液加硫酸使呈酸性后,在可见或紫外光下发射荧光;

3药物与某些试剂如溴、间苯二酚、衍生化试剂等反应,于可见光下发射荧光。

三、光谱鉴别法

光谱鉴别法——紫外光谱鉴别法

适用于具有共轭双键结构的药物的鉴别。

 

①测定最大吸收波长(λ),最小吸收波长(λ);

maxmin

②规定一定浓度的供试液在最大吸收波长处的吸收度;③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法;

4规定吸收波长和吸收度比值法;

5经化学处理后测定其反应产物的吸收光谱特性。

光谱鉴别法——红外光谱鉴别法

采用标准图谱对照法

四、色谱鉴别法

色谱鉴别法:

包括TLC法、HPLC法和GC法

薄层色谱鉴别法:

供试品斑点的比移值(Rf)与对照品的一致。

R

HPLC法和GC法:

供试品溶液中药物色谱峰的保留时间(t)与对照品的一致试题分析

药物的鉴别证明

A.未知结构药物的真伪

B.已知结构药物的真伪

C.已知药物的疗效

D.药物的纯度

E.药物的稳定性

『正确答案』B

试题分析

直接用亚硝酸钠溶液滴定的药物,其分子中具有的基团是

A.芳酰氨基

B.硝基

C.芳伯氨基

D.酚羟基

E.芳仲氨基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鉴别药物时,定性参数是

A.保留时间

B.死时间

C.峰高

D.峰面积

E.分离因子

『正确答案』A

第三节药品的杂质检查

一、药物中的杂质

1.杂质的来源:

生产过程中引入、贮藏过程中引入。

2.杂质分类

一般杂质

自然界中分布较广泛,多种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引入的杂质

特殊杂质

个别药物的生产和贮藏过程中引入的杂质

3.杂质限量与限量检查

杂质限量:

指药物中允许杂质存在的最大量,通常用百分之几或百万分之几(ppm)来表示

S:

供试品的量,C:

杂质标准溶液的浓度,V:

杂质标准溶液的体积,L:

杂质限量。

eg:

对乙酰氨基酚中硫酸盐的检查

方法:

取本品2.0g,加水100ml,加热溶解后,冷却、滤过,取滤液25ml,依法检查(附录ⅧB),与标准硫酸钾溶液1.0ml(100μg/mlSO2-)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

计算硫酸盐的限量。

4

限量计算:

试题分析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限量是指

A.杂质的理论含量

B.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C.杂质的实际含量

D.杂质的最低量

E.杂质是否存在

『正确答案』B

二、一般杂质检查方法与原理

1.重金属检查法

检查重金属:

在实验室条件下与S2-作用显色的金属杂质,如银、铅、汞、铜、镉、锡、锑、铋等。

硫代乙酰胺法

原理:

 

适用范围:

适用于溶于水、稀酸和乙醇的药物

测定条件:

①每1ml含10μgPb的标准铅溶液,适宜比色范围为27ml溶液中含10~20mg的Pb2+。

②用醋酸盐缓冲液(pH3.5)控制溶液pH值为3~3.5。

③试剂:

硫代乙酰胺。

炽灼残渣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含芳环、杂环以及难溶于水、稀酸及乙醇的有机药物。

原理:

500~600℃炽灼后的残渣,经处理后,依一法检查。

硫化钠法

适用范围:

溶于碱溶液,而不溶于酸溶液的药物。

如磺胺类、巴比妥类。

原理:

硫代乙酰胺法

炽灼残渣法

硫化钠法

适用范围

原理

溶于水、稀酸和乙醇含芳环、杂环以及难溶于水、稀酸及乙溶于碱溶液,而不溶于酸的药物醇的有机药物溶液的药物

样品特殊

处理

炽灼→加硝酸→加盐酸→氨水调中性→硫代乙酰胺反应

2.砷盐检查法

古蔡法:

是利用金属锌与酸作用产生新生态的氢,与药物中微量砷盐反应,生成具有挥发性的砷化氢气体,遇溴化汞试纸,产生黄色至棕色的砷斑,与一定量标准砷溶液在相同条件下所生成的砷斑比较,来判断药物中砷盐的含量。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砷化氢与Ag-DDC吡啶溶液作用,使Ag-DDC中的银还原为红色胶态银,直接比色或于5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进行比较。

古蔡法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第一

原步

理第二砷化氢与溴化汞试纸反应→黄色至棕色砷化氢与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反应→

步斑点

标准溶液标准砷溶液,1mgAs/ml,用量1-2ml反应试剂溴化汞试纸

结果判断目视比较色斑

3.氯化物的检查

红色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吡啶溶液510nm测定吸光度

24

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试液作用,生成氯化物的白色混浊比色。

(1)标准NaCl溶液10mgCl-/ml,在测定条件下,以50ml中含50~80μg的Cl-为宜,相当于标准NaCl溶液5~8ml。

——原因:

在此范围内氯化物所显浑浊梯度明显,便于比较。

(2)反应需在硝酸酸性条件下进行,且以50ml供试溶液中含稀硝酸10ml为宜。

加稀硝酸的目的:

①避免弱酸银盐的沉淀的形成而干扰检查。

②加速氯化银沉淀的生成并产生较好的乳浊。

(3)避光、暗处放置5分钟后比浊,——目的:

防止AgCl见光分解

4.硫酸盐检查法

利用SO

4

2-

与氯化钡在盐酸酸性溶液中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浑浊液,比较。

(1)标准KSO溶液0.1mg/ml,50ml溶液中含0.1~0.5mg的所显浑浊梯度明显,相当于标准KSO

2424

溶液1~5ml。

(2)反应需在盐酸酸性条件下进行,且以50ml供试溶液中含稀盐酸2ml为宜。

加盐酸的目的:

可防止碳酸钡或磷酸钡等沉淀的生成。

pH值约为1为宜——原因:

若酸度过高,可使硫酸钡溶解度增大,检查的灵敏度下降。

5.铁盐检查法

铁盐在盐酸酸性溶液中与硫氰酸铵生成红色可溶性硫氰酸铁配位离子,与对照比较。

(1)用FeNH(SO)·12HO(硫酸铁铵)配制标准铁贮备液(加入硫酸防止Fe3+的水解),标准铁

4422

溶液10mgFe3+/ml,50ml溶液中含10~50mg的Fe3+显色梯度明显,一般取标准铁溶液1.0~5.0ml。

(2)反应需在盐酸酸性条件下进行,防止Fe

3+的水解,且以50ml供试溶液中含稀盐酸4ml为宜。

(3)试剂:

硫氰酸铵。

加过量硫氰酸铵,使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4)加氧化剂氧化Fe2+为Fe3+。

加过硫酸铵可氧化Fe2+为Fe3+,同时可防止光线使硫氰酸铁还原或分解褪色。

氯化物检查法

硫酸盐检查法

铁盐检查法

原理

标准NaCl溶液,10mgCl-/ml,KSO溶液,0.1mg/ml,

硫酸铁铵,10mgFe3+/ml,1-5ml

溶液5-8ml1-5ml

反应

试剂

反应

条件

硝酸银

稀硝酸,10ml

氯化钡

稀盐酸,2ml

硫氰酸铵(过量)

稀盐酸+氧化剂(过硫酸铵),4ml

比色黑色背景

黑色背景

白色背景

6.干燥失重测定法

水分,挥发性物质。

1常压恒温干燥法:

适用于受热稳定的药物,一般105℃。

生物制品应先将供试品于较低的温度下干燥至大部分水分除去后,再按规定条件干燥

2减压干燥法:

适用于熔点低,受热不稳定或水分难赶除的药物。

常用的干燥剂为五氧化二磷,干燥剂应及时更换

3热分析法:

适用于结晶水的测定,也适用于贵重药物或在空气中易氧化药物干燥失重的测定。

7.水分的测定

◆费休水分测定法:

药物中的结晶水、吸附水和游离水,不包括其他挥发性物质。

——仪器测定。

测定原理为利用碘氧化二氧化硫时,需要一定量的水参加反应,为非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费休氏试液的组成:

碘、无水吡啶、无水甲醇和二氧化硫。

无水吡啶与无水甲醇不仅参与反应,而且

还起溶剂的作用。

◆其他:

甲苯法、烘干法、减压干燥法、气相色谱法

8.残留溶剂测定法

残留溶剂的分类

◆第一类溶剂如苯、四氯化碳。

◆第二类溶剂如甲苯、甲醇、正己烷、乙腈。

◆第三类溶剂如丙酮、乙醇、乙醚、乙酸乙酯、醋酸。

◆第四类溶剂如石油醚、异丙醚等。

残留溶剂的检查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检查药物中的残留溶剂。

检测器通常为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含卤素元素的残留溶剂如三氯甲烷等,采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

常用的方法有:

1毛细管柱顶空进样等温法,该法适用于有机溶剂数量不多,且极性差异较小的情况;

2毛细管柱顶空进样程序升温法,适用于有机溶剂数量较多,并且极性差异较大时的情况;

3溶液直接进样法,可使用填充柱,亦可使用适宜极性的毛细管柱。

试题分析

中国药典收载的硫代乙酰胺法用于测定

A.氯化物

B.铁盐

C.砷盐

D.铵盐

E.重金属

『正确答案』E

试题分析

氯化物检查中,所用的试剂应为

A.硝酸银

B.硫化钠

C.硝酸

D.硫酸

E.盐酸

『正确答案』A

试题分析

药物中铁盐检查所用的试剂为

2

A.稀硝酸

B.硫酸

C.硫氰酸铵

D.硫代乙酰胺

E.硫酸钾

『正确答案』C

试题分析

药物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采用

A.干燥失重测定法

B.热分析法

C.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D.气相色谱法

E.费休氏法

『正确答案』D

第四节药物的含量测定

1容量分析

2分光光度

3色谱分析

一、容量分析法

方法:

将已知浓度的滴定液滴加到待测药物的溶液中,直到所加滴定液与被测药物按化学计量反应完全为止,根据滴定液的浓度与消耗滴定液的体积计算被测药物的含量。

酸碱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非水溶液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配位滴定法。

原料药的含量测定首选容量分析方法

举例:

NaOH+HCl——HO+NaCl

aA+bB→cC+dD

①通过滴定度计算

滴定度:

每1ml某摩尔浓度的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重

②直接按计量关系计算直接滴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